鉴赏古代诗歌中景物形象.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872493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61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鉴赏古代诗歌中景物形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鉴赏古代诗歌中景物形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鉴赏古代诗歌中景物形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鉴赏古代诗歌中景物形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鉴赏古代诗歌中景物形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鉴赏古代诗歌中景物形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赏古代诗歌中景物形象.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要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来表现主观感情,这些加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就是景物,形象。它是含有,“,意,”,的形象,也叫,“,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几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徐志摩再别康桥,方法归纳,1.缘景明情,探知诗人的感情古代许多写景诗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个方面入

2、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一般而言,色调明丽、画面鲜活,诗人的情感就高昂乐观;色调阴暗、画面凄凉,诗人的情感就低沉伤感。如赏析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的考查材料雨雪曲只要抓住“寒”“暗”等词语,就能品味出诗中的凄凉。2.分析意境,探知诗人的感情意境是诗词艺术美的集中表现,它是诗人强烈的主观思想感情与生动形象的客观事物相契合,是诗词创造出来的一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是探知诗人感情的重要途径。3.透过表面意义,挖掘深层含意古代诗词常是感情深沉,含蓄不露,富有哲理,在表面意义之下,还可以挖掘到其深层含意,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主题。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从字面看是写一段行程,

3、水流急,船行快,实质是写心情的轻松和愉悦。,【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进行二次创造。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概括氛围特点时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概括时只需要关注一下修饰词,如数词、量词、颜色词,就可以迎刃而解了。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作者思想感情时要结合具体内容解答,切忌仅套用术语,游离诗歌内容之外。如组织答案时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感伤”。一般可用的术语有: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

4、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之情等。,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1.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2.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析题答题步骤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形象(意象)的总体特征和意义;然后以此为“论点”,抓住形象的具体特点或个性特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论证。即:找 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析 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联 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描绘这一形象;明 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古代诗歌所塑造人物形象大致有隐士形象英雄形象游子形象怨妇形象古代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大致有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王国维浣溪

5、沙: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试上高峰窥浩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王国维浣溪沙:月底栖鸦当叶看,推窗蹀蹀堕枝间,霜高风定独凭栏。觅句心肝终复在,掩书涕泪苦无端,可怜衣带为谁宽?王国维是一个身负沉重的十字架之人。这个世界上并非只有耶稣才是一个身负沉重的十字架之人。王国维在新旧之争,中西之论中挣扎徘徊,最终在颐和园昆明湖做出了一个了断。,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诗歌中景物特点:1、情在景中,对景的分析就是对情的分析。例如天净沙 秋思;2、人在景中,对景的分析就是对人的分析。例如墨梅;3、景是情的源、因、媒。例如静夜思;4、是情感的载体,是情感的寄托。例如:江雪;5、诗

6、歌中的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景物,因往往不再是纯自然界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所以它们常常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例如: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整理:朱丹娜),诗歌中景物特点:1、情在景中,对景的分析就是对情的分析。例如天净沙 秋思;2、人在景中,对景的分析就是对人的分析。例如墨梅;3、景是情的源、因

7、、媒。例如静夜思;4、是情感的载体,是情感的寄托。例如:江雪;5、诗歌中的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景物,因往往不再是纯自然界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所以它们常常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例如:念奴娇过洞庭,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晏几道,晏几道:(1030?1106?),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能文善词,与其父齐名。其词受五代艳词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多抒写人生失意之苦与男女悲欢离合之情

8、,以小令见长,工于言情,语言清新,曲折轻婉。晚年家境中落,其词多感伤情调。有小山词。,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独化柳宗元之死,请问上帝,你给人类到底准备了一些什么?再请问上帝,你给知识分子又准备了什么?最后一问,你给中国知识分子又准备了些什么?在申说柳宗元之前,请允许我做以上的发问。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向以士自居,而依许慎的解说士者事也(“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许慎说文解字)。士就是回答和处理生活中提出的所有问题的人。迎接生活,向生活挑战的人。将生活中至难至烦之事化简化易的人。独化士之五说)。“不错,士生来就是为人办事的,

9、无巨无细,朝中府中,帝王将相,苍生百姓。凡有事处皆有士之身影。士处理经手之事无以数计。或尽己之力;或尽己之心。或公德无量;或功败垂成。但士之所作所为无不殚精竭虑倾其所学。尤其或遇一人危难之时甚或一国倾危之时,当一士挺身而出主动请缨负命前往,或流血五步;或颈血溅王。这种血写的文字(尼采语),使这片土地上我们这谷粒所维系的生命璀璨无比,人性的光彩被发挥到了极致。”(独化士之三说),我上面的文字明眼人打眼看去即知我在表述的是那“士气嚣张”(钱穆语)的先秦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行状。先秦以降,“尽瘁事国”(诗经.北山)几成为中国知识分子最难堪和最尴尬的理想,晁错因为削藩忙的连春节都忘记了,但是最后一切都

10、成了晁错的错,“今计独斩错”,晁错被车裂。司马迁仗义执言却遭了宫刑。贾谊受到了重视,却“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白被召,却以“词臣”混迹于宫廷,很快又被“赐金放还”。,中国知识分子何去何从?“也正是从中唐起,一个深刻的矛盾在酝酿。”(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知识分子需要重命名?事实是中国知识分子开始突围,集体大逃亡成了可怕的历史趋势。“吏隐”者岂止一个白居易?哲学的时代彻底消亡文学的时代大放光芒。清一色的黑乌鸦中有没有零星的白乌鸦呢?要考察子厚(柳宗元字子厚)的为人我想以“八司马”事件(唐顺宗时主张打击宦官势力革新政治的官僚士大夫。“二王”指王伓王叔文,“八司马”指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

11、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他们在改革失败后,俱被贬为州司马,故名。)以后柳宗元的文本为依据是可行的。天宝三年,李白被“赐金放还”,李白给我们留下的文本是什么呢?“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司马”事件之后柳宗元给我们留下的文本众多,脍炙人口的诸如捕蛇者说小石潭记黔之驴,这里我只择取柳宗元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小诗说一下:,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画面是冰冷和死寂的。

1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精神世界是孤寂和悲凉的。雪落在中华大地,寒冷在封锁着一个民族,怎么办?我是谁?我想到了选择,如果是李白,他或许会选择踏雪;如果是白居易,他会“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可是子厚的选择却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国知识分子在尽瘁事国的理想破灭之际有了各行其是的选择,或者决意山水山水意识开始觉醒,那山间之清风江上之明月不知招去了多少中国知识分子的灵魂;或者“唤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十年一觉扬州梦”;或者但是子厚却选择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这首小诗是子厚在贬管之地永州写下的,而就在赴永州途中子厚凭吊了当年屈原投汨罗江的地方,曾写下了吊屈原文。“孤舟蓑笠翁,独

13、钓寒江雪”看来子厚是下决心做有唐一代的屈原了,尽管“千山鸟飞绝”,尽管“万径人踪灭”,但是子厚却选择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法国当代文艺评论家加洛蒂在评价本国诗人圣琼佩斯时说:他经历了法国的衰退和没落,他感到了人的异化的全部重压,他对人类整整一个时代提出了疑问。莫非柳宗元也要做这种反动?思想是有风险的,而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却恰恰选择了这一点,而选择了思想即选择了孤独和危险,选择了死亡。柳宗元探到“寒江雪”中的钓竿最终什么也没有钓上来,纤细的钓竿必然地和子厚的“零落残魂”(柳宗元别舍弟宗一)一起无声无息地碎在了一江寒雪里。而诗人的生命仅仅只有47年。千年后的今天,秋风秋雨的深夜,我思考这些

14、问题到底又是为了什么?!,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独化孟浩然到底风流不风流,孟浩然到底风流不风流的问题的提出始发轫者当推李白,李白认为孟浩然是风流的。那么,孟浩然到底风流不风流呢?要对以上问题作出一个结论,首先必须对“风流”二字给出一个界定。其实对士人风流的问题冯友兰先生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南渡集“论风流”一文中进行了彻底厘清。冯氏认为真风流的构成条件有四:一曰玄心;二曰洞见;三曰妙赏;四曰深情。让我们藉此对孟浩然进行一番考察。一、孟浩然有无玄心 照冯氏所言“玄心可以说是超

15、越感”(冯友兰论风流,以下所引冯氏的话皆出自此文),“超越是超过自我。超过自我,则可以无我。真风流底人必须无我。无我则个人的祸福成败,以及死生,都不足以介其意。”。,那么,孟浩然有无此玄心呢?我的结论是:早年尚无,晚年才有。这个结论来自于对孟浩然诗作的研读。孟浩然早期诗作诗风凄苦人所共知,有诗为证,例如孟浩然早年有代表性的诗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约在开元十六年(728),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应进士举落第了,这首诗表面上是一连串的自责自怪,骨子里却是层出不穷的怨天尤人;说的是自己一无可取之言,怨的是才不为世

16、所用之情。求仕情切,宦途渺茫,鬓发已白,功名未就,焦急忧虑,不可排解。此时的孟浩然哪有什么玄心可言?孟浩然毫无风流可言懊丧尴尬的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夕阳、阴雨、薄暮、天涯、凉风这些意象在此时此刻的诗人的笔下高频率地出现着,尤其是“暮”这一意象,“愁因薄暮起”(秋登万山寄张五)“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宿建德江)“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送杜十四之江南)夕阳斜照,千愁万绪,纷至沓来。“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自洛之越),茫茫四野,悠悠江水,团团新愁,如何超越?,孟浩然的诗风至晚期丕变,这也是尽人皆知的。有诗为证,例如孟浩然晚年有代表性的诗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

17、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这是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这里有清新的泥土味;这里有强烈的生活感。这里“淡到看不见诗”(闻一多孟浩然),但是深深融在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的不乏恬淡的艺术美更不乏淳朴的生活美。孟浩然在这里仿佛寻找到了一种皈依的感觉。诗人终于将那政治追求中遇到的挫折,名利得失全部忘掉了,甚至连那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彻底丢开了。思绪终于舒展了,甚至诗人的举措也都灵活自在了,自然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此时的孟浩然才真正“神超形越”了,有了一点玄心,有了一点风流。,二、孟浩然有无洞见 照冯氏所言“所谓洞

18、见,就是不借推理,专凭直觉,而得来底对真理底知识。”(冯友兰论风流)。孟浩然的顿悟也是晚年时候的事。有诗为证,例如夜归鹿门歌“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独来去。”。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重蹈先贤行迹归隐家乡。顿悟来自于洞见,“遁世无闷”。“在人群和喧嚣中随世沉浮,到处是不可共忧的、荣华的奴仆,这才是孤独!”(拜论语)“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留别王维)所在的日常世界就是这种炎凉世

19、态,“认识你自己”,其实人谁不是在不断地一点一滴领悟自己呢,谁又不是在不断地一点一滴雕塑自己呢?洞见是有代价的,洞见是血写的文字。风流孟夫子,并没有李白所说的那么风流。,三、孟浩然有无妙赏 照冯氏所言“所谓妙赏就是对于美的深切底感觉。”仕途的失意,终老布衣的结局,磨盘似的压在这个“颀而长,峭而瘦,衣白袍”(张洎语,转引自闻一多孟浩然)的士子的脆弱的身心上。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寥寥数语,悲辛自见。心如一件瓷器似的被无情的砸碎,被遗弃而无人问津,谁人有此,谁人为是?美被人从感觉中抽走了,世界只剩下了残骸。闻一多慨叹“孟浩然诗中质高的有是有些,数量总是

20、太少。”。其实“蚌病成珠”,岂可苛责!但孟浩然妙赏仍然是有的,即“对美的深切底感觉”仍然是有的。且不说早期的“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就是晚年经过酷烈的痛苦煎熬后的孟浩然“对美的深切底感觉”仍然没有丧失殆尽,有诗为证,例如宿建德江“移舟泊烟诸,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日暮时刻,苍苍茫茫,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孤月亲来抚慰漂泊的诗人了,诗人感到了一份难得的亲近。此时的孟浩然到底风流不风流呢?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四、孟浩然有无深情 照冯氏所言“真正风流的人,有情而无我,他的情

21、与万物的情有一种共鸣。他对于万物都有一种深厚的同情。”“他所有的情感,也许是对于宇宙人生的情感。”(冯友兰论风流)“有情而无我”,孟浩然达到这种境界了没有呢?达到了,只不过孟浩然达到这种境界时其生命的历程也行将结束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四句诗是孟浩然艺术境界和精神境界俱臻化境之作。“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王国维评价李煜的词“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孟浩然这两句诗里面也有一种极大极深的感情蕴涵着。“他的情与万物的情有一种共鸣”,有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深厚的同情。这首诗表现最高的玄心,亦表现最大的风流。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孟浩然是幸福的,他把自己

22、的人生境界由功利境界化到了天地境界,由我达到了无我,尽管这期间他甘苦备尝,但终于苦尽甘来。简短的结论:通过对玄心、洞见、妙赏和深情这四者的考察,我认为孟浩然是再次归隐襄阳才逐渐风流起来的。李白赠孟浩然“风流天下闻”“白首卧松云”“迷花不事君”有现实主义的成分,但更多的是一种浪漫主义。孟浩然风流不风流的问题,是有其复杂性的,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和研究。,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I)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李华:约715774;安

23、史之乱:755763,【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描图景)。但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鸣”之景都显示了山中的宁静(点氛围),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析感情)。,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王湾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1)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前人评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认为它“妙”在何处?,

24、(1)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失诗苑奇葩,艳丽千秋。,(2)妙在“生”“入”二字,好的文字都在下字之准确。如这里的“生”与“入”二字,不仅使得这一联对仗工稳,更妙在这两字一出,才使得“海日”和“残夜”、“江春”与“旧年”两不相干之事物有了联系,而且还因之而生动起来。太阳从幽暗的大海上一点点升起,如子之脱离母腹

25、而渐现,这一“生”字实在是形象极了。太阳刚升,大地还基本处于黑暗之中,但黑夜已撕破,这个“残”字写出了不可抗之消失。夜是被动的,却又是无可奈何的,它生了太阳,却又因太阳而消退!而“入”字更生动,任你江南虽还是旧年的冬天,但是春天却已将江边的柳树涂上了一层春色。这一“入”字很不客气,它几乎是带有强迫的楔入,写出了新生的锐气。柳色近作者之舟,故可见,而特于“春”之前要界以“江”字,也点明了“次北固山下”的环境与所见。这些字都下得简洁而极有分寸。因为他不止是写出了岁暮腊残的景象,而且也写出了此一时具体的视觉之差距,故而显得生动鲜活。旧年不肯退去,然而终于阻挡不住新生的力量;而新生者却又似乎并不管你愿

26、不愿意,而要硬性地楔入,这一“入”字确有警人的不可阻挡之势。,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日 暮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注 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诗中第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1)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柴门深闭,寂静、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2)杜甫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怀念故园、思乡恋亲之情,以及人至迟暮,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感。(点出“思乡”,点出“迟暮”。),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27、89题。(11分)(2008年海南宁夏卷)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注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瓮:这里指水瓮。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1)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2)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

28、。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的,给1分;三至四种景物的,给2分;五至六种景物的,给3分。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2分。),1“水潺潺”声音的描写,2“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3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4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的好处是:1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2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声、“秋风瑟瑟”声、“钟”声并联想到附近有村庄的,给4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能答出好处的,给2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

29、),赵宗理夜雨感怀【北新水令】天涯作客闷无聊,猛抬头,黄昏重到。愁云遮塞月,细雨洒林梢,一夜潇潇,只向着客窗闹。【驻马听】旧恨难消,冷雨凄风夜寂寥,新愁怎浇,囊空久不近香醪。身如落叶任风飘,半生零落凭谁告。秋已老,此心如被浓云罩。【沉醉东风】卖嘴客真堪绝倒,教书匠有甚清高?年丰犹感柴米艰,布贵应叹棉衣少。入门来女哭儿号,真所谓十载寒窗苦煎熬,敌不住扁担一条。【折桂令】舌耕岂是旧怀抱?读完葩经,又诵离骚,想青史名标。怎知当年壮志,今日烟消。坐寒毡被人讪笑,登讲台空自解嘲。前途遥遥,梦影迢迢,青云志岂能便偿,进取心就此轻抛。【沽美酒】今日我,似颜渊,食用箪瓢;如仲由,衣被缊袍。陋巷穷居愁岂少?说什么安贫乐道,个中味自己明了。【太平令】谁不愿妻美妾娇?谁不愿宗荣祖耀?怜范叔谁赠绨袍。不见知音琴尾焦,任今生寂寥,这硬骨头不肯向人折腰。【离亭宴带歇拍煞】清秋景物惹人恼,不眠频把孤灯挑。一夜里愁思如潮。听窗前淅淅沥沥雨如倒。更是谁家砧杵声,夹着些冷冷清清的风儿闹。刚一霎儿静悄,凄凄惨惨,悲悲切切,城头上又啼鸮鸟。今宵梦怎成,旧恨丢难掉。刚打三更明尚早,把一曲雨霖铃放悲声唱到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