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第1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882817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2第1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专题2第1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专题2第1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专题2第1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专题2第1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2第1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2第1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判断自我诊断1.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属于复分 解反应的有,属于置换反应的有,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氧化剂和还原 剂是同一种物质的反应有,氧化产物和 还原产物是同一种物质的反应有。Zn+CuSO4 ZnSO4+Cu 2KMnO4+16HCl(稀)2KCl+5Cl2+2MnCl2+8H2O,第1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基础盘点,专题2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3O2 2O3Cl2+H2O HCl+HClO3NO2+H2O 2HNO3+NO2CH3CH2OH+O2 2CH3CHO+2H2O2FeCl2+Cl2 2FeCl3CuSO4+Ba(OH)2 BaSO4+

2、Cu(OH)2答案,放电,催化剂,3,基础回归1.氧化还原反应(1)概念:有元素 的化学反应。(2)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 发生了 改变。(3)实质:反应过程中有 或。,化合价升降,化合价,电子得失,偏移,4,2.有关概念及相互关系,5,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 间的转化。,误区警示,6,二、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自我诊断2.下列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化学方程式 中正确的是(),7,答案 C,8,基础回归1.双线桥法 用箭头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同一元素的原子或 离子得到或失去电子的结果。在线上标出

3、“”或“”电子的数目,一条箭头线由 指向,另一条由 指 向。如:,得,到,失去,氧化剂,还原产物,还原剂,氧化产物,氧化剂 还原剂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9,2.单线桥法 用箭头表示反应物中不同(或相同)原子或离 子间的电子转移。在线上标出,箭头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即箭头由 指 向。如:,转移电子总数,还原剂,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剂,10,指点迷津(1)单、双线桥箭头指向不同。双线桥中箭头是由反应物中的变价元素指向产物中的同种元素,且对应准确;单线桥中箭头由提供电子一方指向接受电子一方,即由还原剂指向氧化剂。(2)单线桥法表示转移的电子总数前不得注明得失。(3)以上两种方法都必须注意箭头和箭尾对

4、准变价元素,且得失电子总数相等。,11,三、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自我诊断3.下列反应中,水作还原剂的是()A.2Na+2H2O 2NaOH+H2 B.Cl2+H2O HCl+HClO C.2F2+2H2O 4HF+O2 D.SO2+H2O H2SO3 解析 A.H2O作氧化剂;B.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D.非氧化还原反应。,C,12,基础回归1.常见的氧化剂,13,2.常见的还原剂,14,3.氧化性和还原性(1)氧化性是指;还原性是指。(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 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如:Na-e-Na+,Al-3e-Al3+,但根据 金属活动性顺

5、序表,Na比Al活泼,更易失去电 子,所以Na比Al的还原性强。从元素的价态考虑: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Fe3+、H2SO4、KMnO4等;最低价态只有还 原性,如金属单质、Cl-、S2-等;中间价态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S、Cl2等。,得电子的性质(或能力),失电子的性质(或能力),15,要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要点精讲,例如:,16,分析或判断化合价,一方面要记住常见元素的价态。如,一般H为+1,O为-2,除Fe为+2或+3外,Na、Mg、Al等多数金属无变价等。另一方面要利用物质的电中性原则进行推断。如KMnO4中Mn的价态为:24-1=7,即+7价。Cr2

6、O 中Cr的价态为:即+6价。另外,个别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中元素的价态是正还是负,取决于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如Si3N4中Si显+4价,N显-3价。,易错点拨,17,【典例导析1】制备氰氨基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N CaCN2+CO+H2+CO2,在反应中()A.氢元素被氧化,碳元素被还原 B.HCN是氧化剂,CaCO3是还原剂 C.CaCN2是氧化产物,H2是还原产物 D.CO为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18,解析 该题的最关键一点是分析各元素的化合价,难点是碳元素在HCN和CaCN2中的化合价,从反应物CaCO3到生成物CO2,碳的化合价均为+4价,没有改变,再从生成物H2

7、分析发现氢的化合价降低,显然HCN中氢得电子,HCN是氧化剂,而CaCO3中的各元素均无化合价变化,而还原剂也必是HCN,其中的碳元素也一定被氧化,在HCN中碳为+2价,CO中的碳也为+2价,则CaCN2中碳为+4价,故CaCN2为氧化产物。答案 C,19,(1)为了方便记忆、快速解题可采用如下口诀:升失氧、降得还;剂性一致、其他相反。(“升失氧、降得还”即反应后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后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剂性一致”即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其他相反”即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还原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氧化产

8、物。)(2)可以联想记忆,如:如果忘记化合价升高的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可以联想比较熟悉的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来帮助记忆。,方法归纳,20,迁移应用1 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 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 得ClO2:2KClO3+H2C2O4+H2SO4 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ClO2是氧化产物 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1 mol KClO3参加反应有 2 mol 电子转移 A.B.C.D.,21,解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中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反应后的产物为还原产物。在题

9、给反应中,KClO3中Cl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到ClO2中的+4价,化合价降低,得电子,ClO2是还原产物,故正确,错误;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正确;1 mol KClO3参加反应只转移1 mol电子,错误。答案 C,22,要点二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1.根据方程式判断 氧化剂+还原剂 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2.根据物质活动性顺序(常见元素)金属性越强的元素,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的元 素,单质的氧化性越强,而对应的阴离子的还 原性就越弱。,23,3.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

10、氧化 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来进 行判断。例如:16HCl(浓)+2KMnO4 2KCl+2MnCl2+8H2O+5Cl2 4HCl(浓)+MnO2 MnCl2+2H2O+Cl2 4HCl(浓)+O2 2H2O+2Cl2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氧化性:KMnO4MnO2O2。,24,4.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判断 当变价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 氧化剂时,可根据氧化产物价态的高低来判断 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如:2Fe+3Cl2 2FeCl3 Fe+S FeS 可以判断氧化性Cl2S。5.根据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反应比较(1)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一般为 负极金

11、属是电子流出极,正极金属是电子流入 极。其还原性一般为:负极正极。(2)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放电 的阳离子的氧化性较强,在阳极先放电的阴离 子的还原性较强。,25,6.依据反应中能量变化判断 H2+X2 2HX H1稀H2SO4,浓HNO3稀HNO3;还原性:浓HCl稀HCl(2)温度:同一种物质,温度越高其氧化性越 强,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 性强。(3)酸碱性:同一种物质,所处环境酸(碱)性 越强其氧化性(还原性)越强,如KMnO4溶液的 氧化性随溶液酸性的增强而增强。,26,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与物质的还原性、氧化性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并不是元素的价态越高

12、,其氧化能力就越强。物质的氧化性还与物质的稳定性有关,如在氯的含氧酸中,HClO的氧化性最强,稳定性最差。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取决于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数目无关,如Na原子只能失1个电子,Al原子可失3个电子,但还原性NaAl。不能依据氧化剂或还原剂自身化合价的变化值的大小说明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如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和Cu+4HNO3(浓)Cu(NO3)2+2NO2+2H2O中氧化性:浓HNO3稀HNO3。,特别提醒,27,【典例导析2】已知在酸性条件下有以下反应:KBrO3能将I-氧化为KIO3,本身被还原为Br2;Br2能将I-氧化

13、为I2;KIO3能将I-氧化为I2,也能将Br-氧化为Br2,本身被还原为I2。向KBrO3溶液中滴加少量KI的硫酸溶液后,所得 产物除水外还有()A.Br-、I2 B.Br2、Br-、I2 C.Br2、I2、IO D.Br2、IO,28,解析 由题意可知物质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BrO3KIO3Br2I2,所以向KBrO3溶液中滴加少量KI的硫酸溶液后,所得产物除水外还有KIO3和Br2。答案 D(1)根据化学方程式比较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时,首先应根据化合价的变化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其对应的产物,然后依据规律综合判断。(2)利用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的规律,可判断某一氧

14、化还原反应能否进行或进行的难易。,规律总结,29,迁移应用2(1)已知下列反应:2FeCl3+2KI 2FeCl2+2KCl+I2 2FeCl2+Cl2 2FeCl3 I2+SO2+2H2O H2SO4+2HI 判断下列物质的还原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I-Fe2+Cl-SO2 B.Cl-Fe2+SO2I-C.Fe2+I-Cl-SO2 D.SO2I-Fe2+Cl-(2)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 W2Z2X2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A.2NaW+Z2 2NaZ+W2,30,B.2NaX+Z2 2NaZ+X2C.2NaY+W2 2NaW+Y2D.2NaZ+X2 2

15、NaX+Z2解析(1)根据反应方程式可以判断还原能力强弱:中I-Fe2+,中Fe2+Cl-,中SO2I-,综合分析知:SO2I-Fe2+Cl-。(2)氧化能力强的单质可以氧化其后的阴离子生成相应单质。由四种物质氧化能力可知,W2可氧化Z-、X-和Y-,Z2可氧化X-和Y-,X2可氧化Y-,故B、C项均正确。答案(1)D(2)BC,31,题组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 反应之间可用集合关系来表示,其中正确的是 下图中的(),对点训练,32,解析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都有属于离子

16、反应的,也有不是离子反应的。,答案 A,3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的单质一定是通过氧化或还原该元素的 化合物制得的 B.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强的 氧化性 C.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 去电子被氧化 D.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 化性就越强 解析 有些元素的单质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中,同素异形体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故A项错;阳离 子也可能被氧化,如Fe2+、NH 等,阴离子也可能 被还原,如NO、MnO 等,故C项错;氧化剂的氧化 性强弱与得电子数多少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错。,B,34,3.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

17、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转变为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服 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 素C具有()A.酸性 B.碱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解析 血红蛋白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的原因是 Fe2+Fe3+,此过程为氧化还原反应,加还 原剂可预防Fe2+被氧化,故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D,NO,35,4.已知氟、氯、溴、碘、砹为同一族元素,其中 溴化砹(AtBr)可发生下列反应:2AtBr+2Mg MgBr2+MgAt2;AtBr+2NH3(l)NH4Br+AtNH2。对上述两个反应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这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MgAt

18、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36,C.反应中AtBr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Mg的还原性弱于MgAt2的还原性解析 AtBr中At显+1价,Br显-1价,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C项错;反应中的还原剂是Mg,还原产物是MgAt2,所以Mg的还原性大于MgAt2,D项错。答案 B,37,题组二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5.对于反应O3+I-+H+I2+O2+H2O(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2和H2O是还原产物 B.该反应能说明O2氧化性大于I2 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D.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2O3+2I-+4H+I2+2O2+2H2O 解析 O2不是还原

19、产物,A项错;根据方程式进 行的氧化性大小比较指的是氧化剂和氧化产物 之间的比较,B项错;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O3+2I-+2H+I2+O2+H2O,D项错。,C,38,6.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 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有关。下列各组物质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 还原反应的是()Cu与HNO3溶液;Cu与FeCl3溶液;Zn与 H2SO4溶液;Fe与HCl溶液 A.B.C.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物质氧化性、还原性 强弱的因素。中Cu与浓HNO3作用生成Cu(NO3)2、NO2、H2O,而与稀HNO3作用则生成Cu(NO3)2、NO、H2O;中Cu与FeCl

20、3反应只发生Cu+2FeCl3 CuCl2+2FeCl2;中Zn与H2SO4反应则有如下两种 情况:Zn+H2SO4(稀)ZnSO4+H2,Zn+2H2SO4(浓)ZnSO4+SO2+2H2O;中Fe与HCl反应时只 生成 FeCl2和H2。,A,39,7.有下列三个反应:Cl2+FeI2 FeCl2+I2 2Fe2+Br2 2Fe3+2Br-Co2O3+6HCl 2CoCl2+Cl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I2、Fe3+、CoCl2 B.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Cl2Fe3+Co2O3 C.可以推理得到Cl2+FeBr2 FeCl2+Br2 D.在反应中当1

21、 mol Co2O3参加反应时,2 mol HCl被氧化,40,解析 反应中的氧化产物是Cl2,故A错;从反应可知氧化性Co2O3Cl2,故B错;由反应可知,Fe2+可以被Br2氧化为Fe3+,故C错;从反应可知,1 mol Co2O3参加反应时,有1 mol氯气生成,即2 mol HCl被氧化。答案 D,41,8.氯气是中学化学中接触到的一种重要气体。请 解答下列与氯气制备有关的试题:(1)实验室用二氧化锰跟浓硫酸、氯化钠共热 反应,MnO2被还原成Mn2+并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 式是。(2)KMnO4是常用的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MnO 被还原成Mn2+。用高锰酸钾跟浓盐酸在室温下制氯气的化

22、学方程式是。(3)历史上曾用“地康法”制氯气。这一方法 是用CuCl2作催化剂,在450下利用空气中的 氧气跟氯化氢反应制氯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42,(4)从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看,以上三种方法的共同点是。(5)比较以上三个反应,可认为氧化剂的氧化能力从强到弱的顺序为。解析(1)该反应可以分为两步,首先是浓硫酸与氯化钠反应产生氯化氢,氯化氢再还原二氧化锰而制备氯气。(2)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将一定浓度的氯离子氧化为氯气。(3)地康法制备氯气是利用的氧气氧化氯化氢,同时有水产生。,43,(4)实验室中制备氯气的基本原理是氧化氯离子,用到的氧化剂一般是较强的氧化剂,如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等。(5)从反应条件看,高锰酸钾最容易把氯化氢氧化成氯气,氧气最难把氯化氢氧化成氯气。所以这三种氧化剂的氧化能力从强到弱的顺序为: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44,答案(1)MnO2+2H2SO4(浓)+2NaCl MnSO4+Na2SO4+Cl2+2H2O(2)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3)4HCl+O2 2Cl2+2H2O(4)氯元素由-1价升高到0价(5)KMnO4MnO2O2,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