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五首》(其三).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897353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咏怀古迹五首》(其三).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贵妃羞花,貂婵闭月,西施沉鱼,昭君落雁,王昭君,王昭君雕塑,昭君墓,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因被覆芳草,碧绿如茵,故有“青冢”之称。,青冢,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昭君墓,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严密的七言律诗,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整体感知:结合注释、感知诗歌。,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

2、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当初汉元帝仅从画像中见过昭君美丽的面容,但死后带着环佩的魂灵仍然在月夜归来。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千百年来传说为昭君所作的琵琶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

3、恨之情。,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这首诗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王昭君,找出其中点明感情的词语,怨恨,昭君怨,昭君怨恨什么?,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环珮空归月夜魂,画图省识春风面,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怨恨”两字点明全篇

4、主旨。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好像又响起了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月夜魂,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画图省识春风面,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怨恨,统治者的昏庸,找出其中点明感情的词语,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那写的是什么?,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5、,“群山万壑赴荆门”,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试分析该联中“独”的表达效果。,“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于塞外,不能归汉,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

6、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咏怀古迹(其三)咏叹王昭君的其人其事,寄寓了怎样的情感?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千载之怨)(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所以作

7、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时寄予了深厚的同情,也暗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怅惘。,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鉴赏咏史诗三步骤,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感情)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西施滩 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

8、声。西施罗隐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注:据史记载,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困于会稽,派大夫文种贿赂吴国太宰伯嚭,送宝器,美女(西施在其中)到吴国求和,从此越王勾践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其后终于灭掉了吴国。,学以致用:,、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反案,但立意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反案,但立意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崔道融的诗同情西施,为西施个人鸣不平,立意较浅。罗隐的诗写出了“家国兴亡自有时”的自然规律,立意较深。,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崔诗“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刘诗“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借景抒情、比喻,对比、反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