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07425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专题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专题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专题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专题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二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体验高考真题,1(2010年高考课标全国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雏鹰如果害怕折翅,那它永远不能高飞;钻石如果害怕琢磨,那它永远不能生辉。答:_,解析:这是一道仿句题,要做好仿句题,必须先确定需要改变和不需要改变的地方,然后对需要改变的地方进行词语替换。分析可知本题的仿句就是要依据“如果害怕,那它永远不能”的句式,进行词语替换。答案:示例:溪流如果屈服于沙石,那它永远不能汇聚于江海;小鸟如果屈服于风雨,那它永远不能翱翔于蓝天;航船如果屈服于波涛,那它永远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2、2(2010年高考山东卷)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4分)在孤独中,书是朋友,读书使平淡的生活丰富多彩。答:_解析:解答此类题,分析题目要求是基础,解剖原句是关键。“语意连贯”暗示我们所写内容还应与“读书”有关,“句式一致”要求我们的语言格式和修辞与例句一致。再看原句,“在孤独中”是状语,“书是朋友”是比喻,“使平淡的生活丰富多彩”是作用。仿写时应注意内容的全面、准确。,答案:示例一:在黑暗里,书是烛火,读书使迷茫的心灵清醒明澈。示例二:在荒漠中,爱是绿洲,有爱使寂寞的旅程意趣盎然。示例三:在忧烦时,音乐是伴侣,欣赏音乐使沉闷的时光有声有色。3(2010年高考安徽

3、卷)某校开展“名著导读我喜爱的作品”活动,三位同学交流了各自的看法。请仿照甲同学的表述,将乙、丙同学的发言补写完整。(5分),甲同学说:我喜欢有丰富知识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乙同学说:我喜欢有深刻思想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1)_。丙同学说:我喜欢有审美情趣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2)_。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内容和结构方面,内容上要与前一句中的加点词“深刻思想”“审美情趣”相关联,结构上要与例句相同,并使全句构成排比句式。答案:示例:(1)启迪我们的智慧,提升我们的境界(2)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4(2010年高考辽宁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

4、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情意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在于它的高低,而在于厚重;援助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在于它的大小,而在于适时。答:_,解析:仿句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句式要相同,此句用“就像,重要的不在于它的,而在于”。二是内容上前后要构成转折。三是修辞上要用比喻和对比。答案:示例:生活就像一本书,重要的不在于它的厚薄,而在于启迪;胸怀就像一片海,重要的不在于它的深浅,而在于宽广。,5(2010年高考浙江卷)余光中先生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美丽的中文不老。许多汉字自身的构成就能诠释含义、激发联想。请仿照示例拆拼汉字,并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

5、方法。(4分)【例1】墨:大地滋养出一个黑色的精灵,在古朴的宣纸上翩翩起舞。【例2】鸿:江边盘旋的那只孤独的鸟啊,每一声哀鸣都在诉说游子的心曲。(1)尘:_(2)舒:_,解析:解答此题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句式要相同,因仿句句式要求比较宽泛,故学生不需要作太多考虑;二是内容要符合所选汉字的特点,不能随意描绘,更不能抛开汉字的特点;三是修辞,要根据汉字的结构选择恰当的修辞手法。认真分析余光中先生的话和所给例句,根据要求,拆拼“尘”和“舒”这两个汉字,抓住它们各自的特点,如“尘”是“小”“土”,“舒”包含了“舍弃和“给予”,写出有文采且至少运用一种修辞的句子。,答案:示例:尘:人世间无处不在、到处

6、飞舞的小小的土屑,却见证着历史的沧桑。舒:它在向人们诉说着,只有懂得舍弃和给予的人,才会活得从容畅快,精神豪迈。6(2010年高考全国卷)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博大”为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所写的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成熟是一种临危不乱的从容;成熟是一种宠辱不惊的淡定;成熟是一种卓尔不群的大气。答:_,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仔细审读题目,注意题目中说的“以博大为话题”。在仿写之前应先分析例句,明白例句是由三个句子组成的排比句,并且每个句子都有着固定的结构“成熟是一种”。那么仿写时,考生也可选择“博大是一种”的句式,使这样的三个句子构成排比。答案:示例:博大是一种海纳百川

7、的宽容;博大是一种心如止水的平静;博大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智慧。,7(2010年高考全国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谦恭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谦恭是一种甘甜而不燥舌的美味;谦恭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答:_,解析:做仿写类试题,首先要仔细分析题目所给的示例。本题的示例句是一个排比句,同时每一句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并且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与宾语之间有着恰切的联系,但要注意的是,“圆润而不腻耳”“甘甜而不燥舌”“明亮而不刺眼”有着好而不过、恰到好处的意思。仿写时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话题,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事物的特征,并使三句话形成排

8、比。答案:示例:成熟是一片广袤而不空旷的原野;成熟是一泓幽深而不神秘的湖水;成熟是一座高大而不陡峭的山峰。,8(2010年高考四川卷)仿照给定的句子续写两句话。要求:续写部分与给定的句子构成排比,表达保护生态环境之意。(4分)树是水土的卫士,让它绿化大地山川。答:_,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干,明确考查的要求:一是要写出两句话,二是所写的两句话与所给的句子的句式应相同,三是三句话要构成排比,并共同表达保护生态环境这一主旨。其次,要认真分析所给句子,分析其句式特点所给句子由两句话构成,前一句是一个判断句,后一句是紧承前一句的兼语句。为了使句式一致,考生作答时可保留一些关键词,如前一句的

9、“是”、后一句的“让”。最后,还要注意例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暗喻),仿写的句子也必须运用同样的修辞手法。答案:水是生命的源泉,让它滋润世间万物。花是春天的使者,让它装扮城市乡村。,探究应试技巧,考向题型1选用句式目前考查两种题型:一是效果判断题,即对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进行比较和判断;二是语境选择题,即按照或明或暗的语意要求选择句式。要注意综合考虑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2仿用句式这一考点常见的题型有以下四种:(1)填空式这类题一般是在所提供材料的中间或末尾空出一句或几句,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仿照上句或下句的句式及修辞补写一句或多句与原句在内容上有密切关系的句子,构成一个完整的语段。,(2)命题式这

10、类题一般是仿照例句句式,围绕另一话题写句子,即仿句与原句在内容上没有联系,只是句式、修辞手法等要求相同。(3)自由式这类题一般是提供要求和例句,然后要求学生自由选择话题,仿照例句的句式及修辞进行仿写。(4)对联式这类题一般是用对联的形式考查仿写。对联式仿写比前三种形式的仿写要求都严格,不仅要求“内容相关,上下联系”,还要求“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字数相等,断句一致”,有的甚至还要求“平仄相对,音调和谐”。3变换句式考查主要有三种题型:(1)长短句互换;(2)整散句互换;(3)重组句子。,一、句式选用解题方法1选用句式的要求(1)要把握句式各自的表达特点。比如:短句结构简单,词语较少,简洁明快;长

11、句结构复杂,词语较多,细致严密。省略句、无主句显得干净利落。整句形式整齐,音节匀称,声韵和谐,有加强语势的作用;散句自由活泼、挥洒自如。(2)一个意思可以用多种句式表达,选用什么句式,主要根据表达的需要,注意保持语段中心的一致性。(3)选用句式要考虑前后句子之间语气的贯通、陈述对象的一致性等因素,注意前后语句间的衔接、连贯。,(4)能够突出需要强调的部分,能使语段表意明确、清晰,能使句式风格与文段内容风格一致。2选用句式的方法选用句式应注意根据表达需要选择适用句式。选用句式的基础和变换句式一样,也是同义句式的存在。只要不是病句,句式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但是,不同的句式,其表达效果是有差别的。不同

12、的语境对句式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主动句与被动句的主语不同,准确地选用,使语言表达更加连贯。选用句式的关键在于:所用句式要适合语境的需要,有利于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3选用句式题解题的一般过程审清题目要求认真分析材料比较选项异同结合语境作答(1)审清题目要求。弄清题目是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为了突出强调某个意思。(2)根据题目要求认真分析材料。如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则要注意分析话题、句式;如要求强调某一意思,就要从句首句末的位置上去分析。(3)比较各选项的异同,结合语境要求的要点寻找答案。把选项中的答案代入原文检验效果。,二、句式仿写解题方法1做好仿写题的关键点第一

13、个是要“形似”,即仿写的句式必须与例句句式、结构相同,修辞格也要相同。第二个是要“神似”,要仔细分析内容间的逻辑关系,仿写句式在内容联系和逻辑关系上必须与例句保持一致。第三个是要看看仿写的句子是否合理通顺。2仿写时必须遵循的五条原则(1)句式一致仿写的内容要和例句的句式相同。首先,要明辨结构,是短语,还是句子;其次,要分辨修辞,是排比句、比喻句,还是对偶句?,(2)话题一致仿写的内容要符合主旨,不能偏离了话题。(3)主体一致仿写内容的陈述主体应前后一致,不然,语言的前后衔接就会脱节,语意也会不连贯,从而影响语言的表达效果。(4)修辞一致就是要切合要求,要么和例句相同,要么前后一致。从近几年考题

14、看,排比、比喻、对偶、反问出现得较多。此外,拟人、对比等也要注意。(5)情调一致仿写的内容要做到感情一致、风格一致、色彩一致。为此,我们一定要把握住语言的感情基调,或昂扬或低沉,或乐观或消极,或明快或暗淡。,三、句式变换解题方法1变换句式的原则(1)不能改变原意变换句式,只是句式的变换,除了根据需要作个别文字调整之外,其他都不能变换,尤其是内容。所以试题一般规定“词语可以删减,原意不能改变”。即使题干中不标出这样的要求,也不能改变原意,因为这是基本原则。(2)要同语境协调变换句式,如果是对一段文字的某一部分进行调整,这种情况下的变换,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使变换的部分在内容上、形式上都要与上

15、下文连贯,并协调一致。,2变换句式的方法(1)认真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思考的方向。(2)仔细分析原句特点,包括原句的句式特点、原句分句间的关系、原句的句子结构特点等,为变换句式打下基础。(3)根据题目要求改变原句句式,如有需要可适当增删词语。(4)改后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改变了原句意思,改后的句子是否规范。,3掌握几种常见句式变换的注意点(1)长句变换为短句,一般是找出句子的主干组成一个中心句,将修饰成分分层次独立成句;短句变换为长句,则找出或组成一个中心句,将其他句子的内容变成修饰成分归到中心句里去。(2)肯定句与否定句变换,要特别注意弄清否定的次数,一重否定表示否定的意思,双重否定表示

16、的是肯定的意思。(3)散句变换为整句,变换后要形成排比或对偶。(4)陈述句与疑问句的变换,要注意反问句的特点:肯定的形式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形式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误区警示一、仿写句子四忌1忌脱离话题话题,一指题目中规定的陈述对象,在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否则便会不合要求,“失之一词,谬以千里”。话题还指文段所给定的中心主旨,仿写时应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把握主旨,循旨联想,遵旨选材,按旨索句。,在下文横线上,根据提供的开头,仿照提供的句子,续写句子。画家画花,独绘一枝,意在留些天地,让欣赏者自去遐想;音乐家演奏,抑扬顿挫,有时“无声胜有声”,任听众自去体味。诗人作诗,_,_,

17、_;教师讲课,_,_,_。【误例】(诗人作诗,)洋洋洒洒感情挥洒淋漓尽致让读者身临其境(教师讲课,)循循善诱讲解深入浅出让学生如坐春风,【分析】在给定的例句中,“画家画花”“留些天地”“音乐家演奏”“无声胜有声”,都体现了画画及演奏中的“空白艺术”,这也是例句的主旨;所以下文中“诗人作诗”“教师讲课”也应遵循这个主旨,即应体现“作诗”“讲课”中的空白艺术,而误例中忽略了这一点,所以是不合要求的。【答案】(诗人作诗,)讲究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让读者自己去欣赏(教师讲课,)言简意赅故意引而不发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2忌结构不一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

18、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或常式或变式,或陈述或疑问,或祈使或感叹;还要弄清楚句子内部的语意关系,或转折或递进,或因果或假设,或总分或并列等,都必须合规格。,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1)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_,_,_。(2)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_,_。【误例】(1)(希望是)中午的太阳既能看得见也能感受到它发出的温暖(2)(风是)鸟的阻力能把你吹到无底的深渊,【分析】从句式角度看,所给例句有三个特点:“希望是地平线”属于“什么是什么”的格式,是判断句,

19、也是比喻句;“就算,也”是具有让步关系的复句形式。“希望是地平线”,“地平线”前无定语,“风是帆的伙伴”,“伙伴”前有领属性定语。误例(1)虽用了比喻,但太阳前多加了定语;而且没有使用“就算,也”这一具有让步关系的复句形式。误例(2)是判断句,但没有使用比喻。【答案】(1)(希望是)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2)(风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3忌修辞不符修辞作为一种表达手段,仅仅限于能够识别某些修辞格,显然是不够的,而仿写句子着重在“运用”上考查修辞格,也正符合考试说明中提出的“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内容,对促进学生语言表达水平的提高,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仿写前应分析

20、给定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格,或比喻或比拟,或借代或夸张,或对偶或排比等,必须严格遵守。,仿照下面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误例】森林是大自然的一个小饭馆:绿色植物是工人,各种动物是食客,各种细菌是服务员。【分析】“绿色植物”是被“食客”吃掉的对象,怎么可以比喻为“工人”呢?【答案】(1)人生是时间的一部书籍:少年是童话,青年是散文,中年、老年是人生的哲学著作。(2)家是人生的一个港湾:父亲是船舶,母亲是码头,儿女是家中准备起航的水手。,4忌色调不合色调,即色彩和格调。仿写的句子

21、同例句要色彩和谐,不论语境色彩还是感情色彩;除此之外,仿写的句子立意境界要高,要有一定的神韵趣味,要求内容的哲理性和启发性。相对于前三项要求而言,这是一项比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正确运用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基本的语言操作技能,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依照例句的格式,根据提供的开头,仿写句子。如果没有理想,人生就像一只无舵的航船,飘飘荡荡,没有方向。如果没有理想,人生就像_,_,_。【误例】(如果没有理想,人生就像)一只无头的苍蝇哼哼嗡嗡到处乱撞【分析】仿写的句子结构形式一致,属于假设关系的复句,并且也运用了比喻修辞格,点明了理想对人生的指导作用。但是整个句子缺乏美感,趣味不高,因而

22、不合适。【答案】(1)(如果没有理想,人生就像)一只折翅的苍鹰跌跌撞撞缺少目标(2)(如果没有理想,人生就像)一只断线的风筝飘飘悠悠迷失方向,二、语句重组题解题误区语句重组,是近年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它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文意的准确把握和对语言形式的灵活变换。最关键的,它是一种“换瓶装水”的思维变换。答好此类题目最重要的是正确反映原句间的逻辑关系,否则,就会使答案“似是而非”。在此,点击几个在解答过程中容易陷入的误区,以引起大家的注意。1任意添加或压缩语句重组,顾名思义是语句形式的变换,而内容不允许做任何改动,包括扩展、压缩都不允许,而有些同学答题时迫于题目要求任意地添加或压缩。,例如:将“每一个充

23、满力量的舞姿都呼呼作响,就像匆匆变幻的光和影”一句重组成排比句。一提到排比,自然是要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或相似的成分,而句中只有“光和影”,无法构成排比,于是有同学就改成了“每一个充满力量的舞姿都呼呼作响,就像匆匆变幻的光,匆匆变幻的影,匆匆变幻的风”。这就违反了语句重组题的要求,而正确答案则应该从句子本身获取内容上的信息,应组织成这样的句子:每一个舞姿都充满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像匆匆变幻的光和影。,2原句中心意思偏移例如:请将下面的句子重组为一个单句,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如果说,苏东坡的盖世才华是他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的首要因素,那么他的儒雅与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

24、的天性则是令人崇敬与偏爱的又一个原因。这道题很多同学都一挥而就:“苏东坡的盖世才华和他的儒雅与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是他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的两个原因。”,细细推敲会发现,重组后的句子将两个原因放在了并列的位置上,既无主次之分,也未表明文段所要表达的意图:强调后者。正确答案应该是:“除了盖世才华这一首要因素外,苏东坡的儒雅与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则是令无数的后人崇敬与偏爱的又一个原因。”这样刚才提到的两个问题就都解决了。3只动部分,不动整体语句重组就如同打毛衣,将一种图案变成另外一种图案,必须“牵一发而动全身”,否则,句子就有可能不连贯、不通顺。,例如:以“布什政府”为开

25、头,重组下面一段话。巴以冲突能够平息,说到底还是取决于双方是否有妥协的意愿,布什政府对此并无把握。美方大力推崇“米切尔报告”,甘心敲边鼓,主要是考虑一旦外交努力失败,美国可以比较容易地推卸责任。很多同学如此作答:“布什政府对巴以双方是否有妥协的意愿而使冲突平息并无把握。美方大力推崇米切尔报告,甘心敲边鼓,主要是考虑一旦外交努力失败,美国可以比较容易地推卸责任。,该答案只改动了第一句话,而其他句子照搬上去,致使句子思路混乱。分析原句会发现:“布什政府对并无把握”是原因之一,“考虑推卸责任”是原因之二,“美方大力推崇敲边鼓”是具体的做法。原段呈现的思路是:因果因。因重组后是以“布什政府”为开头,故

26、最好按照“因果”的思路组织,而不能只动局部而不动整体,正确答案是:“布什政府对巴以双方是否有妥协的意愿而使冲突平息并无把握。考虑一旦外交努力失败,美国可以比较容易地推卸责任,他们大力推崇米切尔报告,甘心敲边鼓。”4思维定势做惯了某一类题之后,在头脑里自然会留下一些很深的印象以致成为定势,而这种思维定势往往会干扰我们正确审题、作答。,例如:以“伟大”为主语,将下列句子改写成一个单句。一个不可思议的能够理解宇宙的智慧生物,正是伟大的宇宙自己用纯粹的物质创造的。不少学生答成:“伟大的字宙自己用纯粹的物质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能够理解宇宙的智慧生物。”这自然是受了“以为开头”思维定势的影响,如果头脑清醒,认真审题,注意到题目要求的是“以为主语”,得出答案并不困难:“宇宙的伟大在于它自己用纯粹的物质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能够理解自己的智慧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