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现象的基本意义.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76363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4.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现象的基本意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心理现象的基本意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心理现象的基本意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心理现象的基本意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心理现象的基本意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现象的基本意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现象的基本意义.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简介,1、考核方式:考试(50%)+平常(50%)2、授课教师:陈雪莹,第一章 心理现象的基本意义,第一章 心理现象的基本意义,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第二节 心理现象的哲学意义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第一节 心理学研究什么及心理学的任务,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对象,心理学也不例外,心理学顾名思义,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主要是人的心理现象。,人的心理现象,人的心理现象,就是指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或状态。心理学一般为了研究的方便,把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个方面,每一个方面又分别有许多附属的方

2、面。如下页表:,第一节 心理学研究什么及心理学的任务,二、心理学的任务心理过程:心理现象表现为一定的过程心理结构:即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心理的脑机制: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机能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活动不同心理与环境:两者存在着规律性的联系,第一节 心理学研究什么及心理学的任务,三、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现象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与病理的关系工程心理学: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配置和机能协调社会心理

3、学:研究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第二节 心理现象的哲学意义,心理现象的物质性心理现象的主观性心理现象对活动的依存性,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神经元与神经系统神经过程反射及其类型神经过程的基本运动规律,THE END,Thank you!,第二节 心理现象的哲学意义,一、心理现象的物质性(一)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1、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证实,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 脑的机能。2、心理是信号性反映,脑具有信号性反映功能。3、脑产生心理活动的机能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第二节 心理现象的哲学意义,(二)客观情境是引起心理活动的物质因素,心理活动是环境作为刺激作用于主体的结果,情境包

4、括引起某种心理活动的对象和对象所处的环境。1、人们对刺激物的反映是对一定情境的反映。2、脑机能的演进是机体适应客观环境变化的结果。,第二节 心理现象的哲学意义,二、心理现象的主观性(一)已有信息在信息加工中的作用 1、已有信息对当前信息的筛选 作用 2、已有信息的认知加工作用(二)已有信息具有主观性,第二节 心理现象的哲学意义,三、心理现象对活动的依存性(一)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唯一途径 心理活动发生的前提条件:1、客观的情境 2、脑的反映功能(二)活动为调节和修正心理活动提供依据,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一、神经元与神经系统(一)神经元 1、神经元的结构 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

5、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细胞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细胞体内有细胞核 突起分为轴突(细长)和树突(分支多且短),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突起的分支末端有球状小体,称突触小体 突触内部有许多囊泡,叫突触小泡,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突触(synapse)是神经元之间发生联系的微细结构,由突触前膜(轴突末梢)、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和突触间隙(前、后膜之间的缝隙)三个部分组成。,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2、神经元的功能(1)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细胞膜通透性会发生改变,导致膜内外电位差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神经冲动。(2)传导神经冲动: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

6、递由突触完成。通过前神经元的突触向突触间隙释放化学递质(如,乙酰胆碱等),使后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以此完成神经冲动的传导。,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二)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脑和脊髓 2、周围神经系统 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与 机体各部位之间的神 经结构,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1、中枢神经系统(1)高级神经中枢(2)低级神经中枢,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1)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又称皮层中枢,或 皮上中枢。大脑由左右半球组成,两半球之间由胼胝体相连。大脑皮层即大脑的表层,由灰质构成,包含有约140亿个神经细胞。大脑皮层分为诸多回和

7、叶等不同区域,不同区域的主要功能具有相对的差异性,据此又可以把皮层分为诸多不同主要功能区域,如视觉区、听觉区等。,额叶:高级认知活动调节,控制运动顶叶:躯体感觉枕叶:视觉中枢颞叶:听觉,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大脑半球内侧面,大脑半球外侧面,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脑底面,脑的水平切面,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脑的正中矢断状,胼胝体上面观,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2)低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部 位,又称皮层下中枢,或皮下中枢 由脊髓和大脑皮层以外的两部分构成 a、脊髓:具有传导功能和反射功能,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b、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

8、。延脑: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又叫“生命中枢”桥脑:是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之间传递信息的必经之地,且对人的睡眠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中脑:协调躯体姿势和眼球运动等机能,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脑干腹面观 中脑 桥脑 延脑,c、间脑:主要包括丘脑和下丘脑 丘脑:是传入神经的转换部分,除嗅觉外 所有来自外界感官的输入信息,都通过这里再导向大脑皮层 下丘脑:协调内脏活动和情绪反应,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d、小脑:调节躯体姿势平衡、肌肉紧张和躯 体运动,小脑上面观,小脑下面观,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e、网状结构:在脑干各段的广大区域,有一种由

9、灰质和白质交织混杂的结构,叫网状结构,或网状系统。分为上行激活系统和下行激活系统。上行系统:接受体内外传导的神经冲动,激活大脑 皮层 下行系统:受大脑皮层制约,调节躯体各种活动。,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2、周围神经系统 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组成。两种纤维的一段都与中枢神经系统连接,传入神 经纤维的另一端与感受器相连接,而传出神经纤维的另一端与效应器相连接。(1)脊神经:31对,包含运动和感觉性神经纤维。(2)脑神经:12对,分别负责嗅、视、听等各种活动。(3)植物性神经:支配腹部脏器和血管的活动。,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二、神经过程 包括兴奋过程和抑

10、制过程。兴奋过程:支配效应器官产生或加强活动状态。突触 前神经元兴奋时,兴奋性突触释放具有兴 奋作用的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去甲肾 上腺素等。抑制过程:支配效应器官停止或减弱活动状态。突触 前神经元兴奋时,抑制性突触释放具有抑 制作用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甘氨酸等。,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三、反射及其类型(一)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是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体内外一定的刺激所做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如吞咽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等。2、反射弧是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通过反射弧实现。反射弧包括5个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一定刺激作用于相应的感

11、受器,使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传入神经传入神经中枢,经过中枢的加工,又沿着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并支配效应器的活动。,反射过程,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二)反射的类型 1、非条件反射: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反射。是一种 本能性的反射,为同类有机体所共有。如吸吮反射、定向反射、防御反射等。2、条件反射:后天形成的反射。是个体在生活中建立 的,表现在个体特征上,不为同类有机体所共有。(1)经典性条件反射是以非 条件反射为基础 的条件反射。是俄国生 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研究 狗的唾液分泌时发现的。,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强化刺激物,条件刺激物,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望

12、梅止渴是条件反射还是非条件反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2)工具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是以后天发现而习得的动作达到改变现有情境结果的适应条件反射。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用“斯金纳箱”研究白鼠或鸽子的学习行为时发现的。,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几种不同的斯金纳箱,根据此研究结果,斯金纳认为有机体作出的反应与其随后出现的刺激条件之间的关系对行为起着控制作用,能影响以后反应发生的概率。强化:反应之后出现的、能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或措施。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过程:如果一个操作出现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增加;已经形成了的操作,如果出现后不再有强化刺

13、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减少,甚至消失。,经典条件反射VS.操作性条件反射,前者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应答活动是本能性的;后者所产生的活动的动作是后天习得的。前者对客体无任何任何直接作用;后者所习得的动作直接作用于当前情境。前者不对环境产生任何控制作用,是一种消极的适应行为;后者对当前环境有控制作用,是对环境的积极适应行为。,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3、条件反射的抑制(1)非条件性抑制:先天性的抑制 a、外抑制 b、超限抑制(防御抑制)(2)条件抑制 a、消退抑制 b、分化抑制 泛化现象,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4、信号与信号系统 条件刺激物(铃声)在条件反射中起着信号的作用

14、,信号即条件刺激物信号有两种:(1)第一信号:具体事物、具体现象(2)第二信号:代表具体事物、现象的象征,如词 由信号所引起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叫信号系统(1)第一信号系统:人和动物共有(2)第二信号系统:为人所独有 第一信号系统是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第二信号系统是第一信号系统的概括,两者在条件反射活动中协同活动,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四、神经过程的基本运动规律(一)扩散与集中(二)相互诱导(三)皮层机能系统性:关系反射和动力定型,1889 年,他在实验室做了著名的假饲实验。把一只狗的食道切断,使其上段通过颈部的一个开口,狗可以喂食,但食物从食道切口落到外面,达不到胃里。狗的胃也动过手术,已经插入一根瘘管通到体外,橡皮管就套在瘘管口上。随着实验的进行,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狗徒劳地吃肉后的四五分钟里,橡皮管里流出了大量的胃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