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课件:走进“校本研修”.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82238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20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培训课件:走进“校本研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师培训课件:走进“校本研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师培训课件:走进“校本研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师培训课件:走进“校本研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师培训课件:走进“校本研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培训课件:走进“校本研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培训课件:走进“校本研修”.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走进“校本研修”,内容提要,背景 国际:教育研究的焦点教师教育 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瓶颈国际研究概况国内研究概况校本研修的实施策略“行动学习”模式,国际概况,研究领域:内在结构信念(关于教育、教学、学生、学科知识等)教学知识基础(学科知识、一般 教育理论、学科教学法)明确知识(原理性知识)、默会知识(实践智慧)发展策略欧美模式、东亚模式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条件,1谢菲尔德模式(collaborative teacher-centred training)(1)确定需要。中小学提出教师进修意向,以便大学的培训更具针对性。(2)谈判。根据本校教师进修的需要,中小学同大学洽谈培训计划。在此过程中

2、,中小学提出教师进修专业课程目录,大学尊重有关要求,配备相应的教师与中小学教师见面,了解每位将要进修教师的需要。(3)协议。在大学、地方教育部门、中小学等人员参与下,共同提出培训协议,待教师修改后确定。(4)前期培训。一般在大学里进行,主要是导引课程培训,各门进修课程的方法论与原理。(5)主体培训。在中小学进行。大学教师参与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等活动,与中小学教师共同钻研教学难点和关键,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结构,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指导和帮助中小学教师提高教学水平。(6)总结。协议规定的项目完成后,教师在职培训告一段落。,2.教师专业发展学校1组织方式:大学与中小学合作 中学教师不仅仅是教师,更

3、是大学(中小学)合作者、项目领导者、团队合作者和临床诊断者。2内容:共同指导师范生的过程进行专业发展 改变校园文化,视自身为终身学习者和科学研究者,强调以学习为中心,强调教师作为学习者、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反思型实践。通过与其他教师、大学教员及实习生的对话与交流,改善教学实践,提高专业水平。,3德国模式地点:以中小学校为中心,以学校工作需要为基础开 展的继续教育活动。组织方式:各中小学校都可以单独或与邻近学校共同 组织校内培训活动。负责人:培训由校长负责,每月搞一两次。内容:主要是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教学经验,讨论教学 方法,解决疑难问题,学习新知识等。外部促进者:聘请州教师进修院校讲师或督学讲课。,

4、4.授业研究模式(Lesson Study)(1)目标:授业研究的目标是围绕着学校发展的 大目标设置的,是对大目标的细化。通常授业 研究的目标可能会持续几年。(2)授业研究的组织:基于学校的组织、校际间的 交流、区域性(跨校)的授业研究小组。(3)校外顾问:督学、刚刚离开教学的优秀教师。顾问的任务:第一,对小组的授业研究提供不 同的观点;第二,提供有关教学内容新的思想 或改革信息;第三,提供其他授业研究小组的 工作成果。(4)授业研究的时间和地点:学生放学后(2点40 分至3点45分),下班前(5点)。,(5)研究授业的程序第一步:共同设计教学第二步:观察课堂教学第三步:讨论课堂教学第四步:修

5、正教学设计(选择)第五步:观察修正后的课堂教学(选择)第六步:讨论修正后的课堂教学(选择),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条件,基于学校自我反思 专家引领同事互助课例为载体持续的专业发展活动 群体参与专业(对话)共同体 校长支持与参与,国内研究概况,全国校本教研骨干研修班(20031 北京),400人朱慕菊副司长作报告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深入推进新课程实验。顾泠沅报告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项目启动会议(200312 上海),上海四个预研区现场交流。项目工作组会议(20049 上海),审批84个首批基地区、县,达成若干共识,形成项目工作会议纪要。第二届项目经验交流与工作研讨会(20051 长沙),教育部

6、基教司课程中心领导主持,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6所师大课程中心349名代表与会。,原行为 阶段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教学行为,新设计阶段关注新理念的课例设计,新行为阶段关注学生获得的行为调整,更新理念反思1:寻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改善行为反思2: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课例为载体/教师与研究者的合作平台:课例讨论、情境设计、行为反省,1“行动教育”模式,循环,循环,开始,课堂观察 便是新课程教学行为,理论学习 建立新的行为标准,确 定 研 究 专 题,选择研究课题,拟定(修改)教学行为方案,尝试、观察新的行为,互动反思 提高认识,否,结束课题,结束专题,否,是,是,循环,2“行动学习”模式,“行动学习”模式运行要素,组织方式:校内与校外 实体系统:行动学习小组 动力系统:内动力源、外动力源保障系统:业务专家引领、骨干示范 行政第一责任人、相关制度“校本研修”中的骨干教师内涵:自身学科教学水平、帮助他人发展的促进者作用:组织、指导、示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