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二次课社会化及社会知觉.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09821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第二次课社会化及社会知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社会心理学第二次课社会化及社会知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社会心理学第二次课社会化及社会知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社会心理学第二次课社会化及社会知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社会心理学第二次课社会化及社会知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第二次课社会化及社会知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第二次课社会化及社会知觉.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社会化 社会知觉 刻板印象,第一节 社会化的概念及其实质 第二节 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第三节 社会化的影响源,第一章 社会化,第一节 社会化的概念及其实质,一、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socialization)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结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人能被社会化的核心原因:1、人脑有以千亿记的神经细胞,其形成各种联系和网络的可能性几乎是无限的。2、社会化的本质是社会经验的传递,语言是传递的中介 3、人类童年的长期依赖性的生活阶段,为家庭和社会发挥对儿童长期而系统的影响提供了

2、可能性。,第一节 社会化的概念及其实质,二、社会化与个性化 1、个性化: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行为倾向独特性的过程。2、个性化与社会化是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的。社会对某个特定的群体有相对一致的期望和对待,个体还拥有独特、难以被系统化的社会生活。个性化与社会化是同步进行的原因:不可能完全相同的经验 个体具有能动性。,第一节 社会化的概念及其实质,3、个性化与社会化的重要作用:对于个体:社会化:使个体适应环境,获得发展的基点 个性化:超越现实,推动现实变革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对于社会整体:社会化:人类社会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 个性化: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机制,第一节 社会

3、化的概念及其实质,4、极端的后果:过度社会化:只许社会化而扼杀个性化 低水平的简单重复 社会化不足:过于强调个性化而忽视了社会化 缺乏传承优秀传统的能力,第二节 社会化的心理机制,一、社会角色引导 角色: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内的理解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1、个体的社会环境和生活依角色的要求和期待而被系统化 2、社会认可是个体自我价值最重要的来源,第二节 社会化的心理机制,二、社会比较机制 社会比较(social camparison):将自身状态与他人 进行对比以获明确的自我评价的过程 1、社会比较是获得社会性自我评价的唯一途径 2、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社会特征共同的人进行比较 3、

4、情境越缺乏客观标准,比较倾向越强 4、自信心状态影响比较的性质 5、扩展范围,深化内容,超出自身所属群体,重视个人内在的历时性比较,第二节 社会化的心理机制,三、社会学习机制 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学习各种行为、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1、直接强化 人们根据所受到的强化或惩罚才建立起相应的行为规范概念和行为方式。2、替代强化 人们不直接参与某一活动,也不需亲自体验直接的强化,而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受到奖励或惩罚,使自己在以后类似情况下也作出这种行为或抑制这种行为。3、自我强化 使用自己设定的标准来评价、衡量自己,第二节 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四、亚社会认同 亚社会:相对于宏观大社会的直接社会环境;较大

5、社会背景的较小社会背景 1、作为个体的首属群体(primary group)和个体社会化的直接背景,个体会首先以亚社会为出发点,并在其被要求、期望和奖惩的环境中被引导。2、引导青少年的亚社会环境保持与大社会的良性接触和融合,第三节 社会化的影响源,一、文化 文化是在某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包括价值观、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习惯、风尚、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表现形式。文化因素以其渗透力浸染人的身心,并直接支配和制约着人的成长,从而使人的一切言行举止最终都能够打上深刻的文化烙印。文化的“化人”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文化为个体提供社

6、会化的规范。其二,文化培养人们对身份、地位的认同,以成为特定的社会角色。其三、文化造就人的心理和人格模式。,第三节 社会化的影响源,二、家庭的特殊作用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交往对象,更是他们在早期发展阶段的核心影响源。父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第三节 社会化的影响源,三、同辈群体 伴随着生理成熟、性意识萌发和成人感的出现,摆脱儿童的刻板印象,崇拜三星(歌星、影星和体育明星)。,第三节 社会化的影响源,四、学校 1、学校文化的影响 学校文化对儿童社会化具有重要且特别的影响。2、教师威信和教师期望 学生会比较信任有威信的教师,积极主动的学习,乐于接受教师的要

7、求,对于教师的批评和表扬都容易接受。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又称教师期望效应,即如果教师对学生抱有良好期望,一段时间后,这种期望会成为现实,学生真的如期望的那样获得了良性发展。这种被称为“期望自动实现”。,第三节 社会化的影响源,五、媒体 1、电视 电视的两面性:增强社会化,了解社会和分享经验,增长知识,接受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过分重视经济效益,常迎合一些低级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制作和发行低级、庸俗的作品。2、网络 应接不暇,集中注意时间太短。用看的方式来认识世界,减少了“想”的时间,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不平衡。3、媒体中的偶像崇拜 媒体中塑造出来并给予大量宣

8、传的明显形象使得当代青少年群体普遍存在着“追星族”、“超女热”等偶像崇拜行为,且已经成为青少年亚文化的突出代表。,第一节 社会知觉的概念 第二节 印象形成过程 第三节 社会知觉偏差 第四节 印象管理与自我表现 第五节 内隐社会认知,第二章 社会知觉,第一节 社会知觉的概念,一、社会知觉的定义 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性印象,主要是指对人的知觉(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群体)。,硬币实验 布鲁纳(Burner et al.,1974)材料:一套大小不同的硬币;一套硬纸片,大小形状和硬币相对应。对象:30个贫富不同家庭的孩子。程序:将材

9、料投射在银幕上,孩子依次观看,之后移去刺激物,让孩子画出看到的东西。结果:孩子们画出来的图形与实际的硬纸圆形大小较为一致,但所画的硬币圆形却远比他们看到的真正硬币大,贫困家庭的孩子所画的硬币圆形则更大。,第一节 社会知觉的概念,二、社会知觉的分类 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将社会知觉大致分为以下三大类:(一)对自我的知觉 个体必须对自我有较为清晰的感知与认识,进而形成一定的自我概念,解释自我的心理与行为。(二)对他人的知觉 社会知觉中,个体通常会依据他人的外表、语言、行为、形态、情境等,对他人状态、心理与行为等进行了解与认识。(三)对人际的知觉 人际知觉中不但包括自我知觉、他人知觉,还包括对交往情境

10、的知觉。,第一节 社会知觉的概念,三、社会知觉与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1、社会知觉 vs 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是社会知觉的上位概念,包括推理等;社会知觉仅是社会认知的一部分。2、社会知觉 vs 一般知觉 一般知觉针对物、时间、运动等;社会知觉则更关注人。3、社会知觉 vs 印象 社会知觉关注过程,印象是社会知觉的结果。,第二节 印象形成过程,一、印象及其定向作用二、印象形成中的信息选择倾向三、总体印象形成模式四、对他人情绪与个性知觉,第二节 印象形成过程,一、印象及其定向作用 印象 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以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起来的对有关人或

11、事物的概念,是社会知觉过程的结果。印象形成 对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对于我们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第二节 印象形成过程,二、印象形成中的信息选择倾向(一)自然特征 性别、种族、外表吸引力(二)社会特征 所属群体、社会角色(三)心理特征(具有社会评价意义)人际关系(真诚 vs 自负)、智力(聪慧 vs 笨拙),第二节 印象形成过程,三、总体印象形成模式(一)加法模式 人们的总印象形成,首先遵循加法模式。一个人在肯定评价上的 特征越多,强度越大,则给人的总体印象也越好,越易为人所接纳。相反,一个人在消极评价上的特征愈多,强度愈大,那么他留给人的总体印象就越差,也越难为人们接

12、纳(Fishbein,1964)。(二)平均模式 安德森(Anderson,1978)研究发现,有些人在总印象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将人们各个特征的评价分值进行累加,而是通过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来形成对一个人的总体印象。,第二节 印象形成过程,(三)加权平均模式 对人的总体印象不是依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首先按在总体评价中的重要性,确定出每一个特征的权数,然后再将权数与每一个特征自身的明显度相乘。最后进行平均计算的结果,正是权数与明显度相乘的积。(四)中心品质理论 人们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并不平等看待各个特征的重要性,某些特征比另一些特征更能影响人们的总体印象。这已经为许多

13、研究证实(Kelley,1950)。,第二节 印象形成过程,注:括号中为权重,a.加法模式(特征多少)A:3+3+2+(-2)=+5 B:3+1=+4 ABb.平均模式(特征强度)A:+541.25 B:+422 ABd.中心品质理论 多嘴 BA,第二节 印象形成过程,对他人形成印象,需要对他人的某些方面进行知觉或认知。对他人的知觉内容,经历了从个体到群体的发展变化:,四、对他人情绪与个性知觉,第二节 印象形成过程,(一)对他人情绪的知觉 研究发现(Krech,1974),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姿势是推测、判断他人情绪状态的重要线索。这些线索被称为表情线索(expression cues)。按照

14、表达情绪的身体部位来区分,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一,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即面部的情绪表达;其二,身段表情(body expression),是身体各部分姿态的情绪表达;其三,言语表情(speech expression),是言语中声调、快慢、音色随情绪产生的变化。,第二节 印象形成过程,(二)对他人个性的知觉 有研究者提出了社会关系模型(social relations model)(Kenny&Voie,1984;Kenny&Albright,1987),它强调,要增强认知准确性,评价行为的标准要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认知者的评价标准;二是行动者,三是认知者与行动者的特

15、殊关系。这个模型的提出是一种进步,他将对品质的认知放在了现实的、复杂的、特殊的社会关系中来考虑。,第三节 社会知觉偏差,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二、晕轮效应三、预言自动实现效应四、认知启发与社会知觉误差五、影响社会知觉偏差的其他因素,第三节 社会知觉偏差,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一个人永远不会有第二次机会给人以第一印象。”De Lucchi 首因效应(Primary Effect):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他内向还是外向?(Luchins,1957)材料1:吉姆友好、外向、乐于交往、快乐 材料2:吉姆呆板、害羞、内向,第三节 社会知觉偏差,a.最初接触陌生人,注

16、意力投入完全充分,此时形成的印象鲜明强烈,对后继信息,注意力游离,信息影响作用下降。b.按照先入为主的最初印象的轨道来解释后继信息。(eg:先看外向材料,后看内向材料,认为吉姆今天心情不好,才会表现出内向的行为),第三节 社会知觉偏差,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最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没有首因效应普遍、明显)前提:a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提供;b原来的印象已经随时间推移而淡忘。,第三节 社会知觉偏差,晕轮效应(Halo Effect):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影响对其他特质的判断,人们会习惯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评估

17、其所有的特点。,戴恩(Dion)等1972年做过一个实验,用科学数据证明了晕轮效应。他们让被研究者分别看高吸引力、无吸引力和吸引力一般的三类人的照片,然后让他们对照片上这些人的某些特征进行评定,结果如下表:,二、晕轮效应,预言自我实现效应(Selffulfilling Prophecy):对一种情境的最初错误解释,会引起某种预料的行为,使错误的观念成为现实。罗森塔尔效应试验:学年初,告诉小学老师根据可靠测验预测,他们班级里有一些孩子将会有优异、惊人的成绩。实际上没有这个测验,是随机指定学生的。,无论一二年级,实验组的孩子智商提高数多于控制组,三、预言自动实现效应,第三节 社会知觉偏差,第三节

18、社会知觉偏差,四、认知启发与社会知觉误差 认知启发(cognitive heuristics):人在社会认知中喜欢走捷径,并不对关于他人所有信息进行感知,而是倾向于抄近路,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断最必要的信息的现象。它是人们经常快速、简便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决策法则,很容易出现偏差。面对不确定事件的判断,人们常采用三种启发(Tversky&Kahneman,1973)a.表征性启发(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b.可用性启发(availability heuristic)c.调整性启发(adjustment heuristic)或称锚定启发(anchoring

19、heuristic),第三节 社会知觉偏差,五、影响社会知觉偏差的其它因素(一)知觉者的情绪状况 知觉者情绪状况,直接影响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选择与解释。(二)投射作用 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投射作用使人将自己具有的特征看成别人具有。(三)内隐的人格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人格的独特见解体系。体系中个性品质相互联系,其中某个特征占重要位置,可据此进行推断(Kelly,1955)。(四)对被知觉者的熟悉和个人情感卷入 随着个人情感卷入的增加,人们信息选择和解释的客观性会下降,从而使人们的印象判断精确性更差。,第四节 印象管理与自我表现,一、印象管理的概念二、情境

20、同一性与自我表现三、自我表现策略四、印象管理的识别,第四节 印象管理与自我表现,一、印象管理的概念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的期望。印象形成:信息的输入,形成有关别人的印象。印象管理:信息的输出,对别人的印象形成过程发挥影响。,第四节 印象管理与自我表现,二、情境同一性与自我表现 情境一致性(Situated Identity):每个社会情境都有一种合适的社会行为模式。人们在交往中,会进行印象管理,力求使自己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符合情境的要求,具有一致性。交往对象与自我表现 人在不同人面前,其行

21、为表现就不一样。交往目标与自我表现 交往目标能决定人的自我表现。,第四节 印象管理与自我表现,三、自我表现策略 自我表现:自觉的印象管理过程称作。自我表现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基本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有意识地按照一个模式表现自己,以便给别人留下期望造成的印象,借此达到预定目的。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自我表现的原则 1角色获得(role taking)2相互支持 3学会特殊的自我表现策略,第四节 印象管理与自我表现,四、印象管理的识别 印象管理的识别:在交往中分离交往对象的印象管理策略,了解其真实动机合面貌。非语词反应与印象管理 人们易控制的表现包括语言,仪表;但非控制性的信息,如姿势

22、、眼神、无意识动作,往往会透露个体的真实信息。自我监控与印象管理 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指个人为适应环境或符合他人的期望所进行的自我行为调整。,第五节 内隐社会认知,一、内隐社会认知的概念二、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三、内隐社会认知的相关研究,第五节 内隐社会认知,一、内隐社会认知的概念 内隐社会认知(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社会认知过程中的一些个体不能回忆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具有潜在影响作用,是更深层的、复杂的社会认知活动。(Greenwald et al.,1995)。具有如下鲜明特征:社会性:包含社会、文化影响 积淀性:社会

23、历史事件和生活经验长期积累的结果 无意识性:自动、无意识的过程 启动性:旧有的经验和认知对当前的认知加工产生影响,第五节 内隐社会认知,二、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 内隐社会认知的活动脱离了意识的监控,直接测量法已无法证明内隐认知过程的存在。为此,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所采用的是间接测量技术和方法。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补笔法 阈下条件法 反应时法 内隐联想测验(IAT):IAT测验是一组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以反应时差异为指标来测量概念间内在的联系强度,从而间接反映个体的内隐心理倾向。,第五节 内隐社会认知,IAT测验的方法学基础是心理学中的启动效应。以内隐自尊为例,IAT测验的基本程序如下:,第五

24、节 内隐社会认知,三、内隐社会认知的相关研究(一)内隐社会知觉的研究 内隐社会知觉是个体对社会信息的一种无意识获得,属于内隐社会认知的初级阶段。(二)内隐社会认知中关于印象形成的研究(三)内隐社会认知中的刻板印象研究 内隐的刻板印象指不能确知的过去经历(内隐记忆)影响着个体对特定类型的社会成员的评价。(四)内隐自尊的研究 内隐自尊是过去自我态度积累下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是个体在评价与自我相关的对象时,由内隐的自我态度带来的一种无意识效应。,作业与思考题,1.什么是社会知觉?为什么说社会知觉比对物知觉更困难?2试结合生活实例,分析印象形成过程的确存在中心品质。3举例首因效应和晕轮效应怎样在印象形成

25、中具有定向作用。4社会知觉偏差有哪些原因?5使观察周围的生活和自己,是否也存在语言自动实现效应。6认知启发导致的社会认知误差有几种?7.举例说明自己的三种情境同一性的结构中有哪些成分。8.分析自己在自我监控方面的特性,并分析其对于印象管理的价值。9.试分析内隐社会认知在认识自我方面的价值。,推荐读物,伯克威茨.(1988).社会心理学(张霁明 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徐光国.(2000).社会心理学.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R.A.巴伦,D.波恩.(2004).社会心理学(第十版,黄民儿,王飞雪等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Zebrowitz,L.A.(1997).Reading f

26、aces.CO:Westview PressKunda,Z.(1999).Social cognition:Making sense of people.Cambridge,MA:MIT Press.Schlenker,B.R.(1981).Impression management:The self-concept,social identity,and interpersonal behavior.Pacific Grove,CA:Brooks Cole.,推荐读物,Snyder,M.(1987).Public appearances private realities.The psych

27、ology of self monitoring,New York:Freeman.Fiske,S.T.,Taylor,S.E.(1991).Social cognition.New York:McGraw-Hill.蔡华俭,杨治良.(2002).大学生性别自我概念的结构.心理学报,(2).钟毅平,杨治良.(1998).内隐社会认知:印象形成的启动效应研究.心理学报,(1).杨治良,刘素珍,钟毅平,高桦,唐永明.(1997).内隐社会认知的初步实验研究.心理学报,(1).,社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金盛华,第七章 刻板印象与归因,本 章 要 点,*刻板印象的概念*刻板印象形成*偏见形成的

28、原因*如何消除偏见*性别角色的形成*归因理论*归因偏差,第一节 刻板印象及其形成 第二节 偏见与歧视 第三节 归因与归因理论 第四节 归因偏差,第七章 刻板印象与归因,第一节 刻板印象及其形成,一、刻板印象的概念二、刻板印象的具体表现三、刻板印象的形成、作用与改变,第一节 刻板印象及其形成,一、刻板印象的概念(一)定义 刻板印象/类属性思维(Stereotype):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和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的认知模式。(二)图式与刻板印象 图式(schema):过去经验中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等的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架构,它可以是语言材料的图式,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图式,还

29、可以是其它材料的图式。图式加工(schematic processing):人在接触外界事物时,在记忆中检索那些与输入信息最符合的图式与之对照,加以理解和解释。,第一节 刻板印象及其形成,在信息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利用已经形成的图式对个人进行类推;而且人们可以利用图式来加快信息加工速度。刻板印象的“图式过滤器模型”(schema filter model)认为,刻板印象是以概括化的知识结构(即“图式”)为表征存储于记忆中的。这些结构实际上是大量知识的存储库,不仅指明了某一类型的人所具有的特性,而且也指明了他们可能做出的行为,指引着人们对信息的编码和表征。,第一节 刻板印象及其形成,(三)

30、刻板印象的准确性 分类学说认为,由于类属性思维是社会分类的结果,所以存在于人脑中的分类符合客观实际的程度决定了类属性思维的准确性程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受知觉者过去经验的影响。或然性模型认为,类属性思维是建立在可能性的基础上,而非“全”或“无”的判断,所以只能说它在某些条件下是准确的,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是不准确的,而不能绝对地判定某个类属性思维是“对的”或“错的”。,第一节 刻板印象及其形成,二、刻板印象的具体表现(一)性别和职业刻板印象 1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 性别 vs 性别角色 性别(sex):生理差异(man,women)性别角色(gender):男女心理、社会差异(male,female

31、)性别刻板印象(gender role stereotype):人们对男女“应当”具有的特定行为、特征的相对稳固的信念,是特定社会或群体按照人的男女性别规定的不同行为模式。,第一节 刻板印象及其形成,2性别刻板印象的产生 性别刻板印象源于性别角色的分化。男女两性在体力和其他生理能力上的差异,导致出现不同的社会分工,也出现了男女两性的责任分化。最初的劳动分工,反复实践,成为一种社会规范传承。人类早期的社会分工、社会文化、生物学等因素,共同导致了人类社会的性别角色分化,铸成了人类对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第一节 刻板印象及其形成,(二)地域和种族刻板印象“北方人豪爽耿直、南方人精明细致”,“上海人精

32、细、东北人豪爽”,“德国人严谨、法国人浪漫、美国人开放、中国人含蓄”等对特定地域的人的特征评论,这些都是人们心目中传统的地域刻板印象,即知觉者关于某个地区人群群体的刻板印象。种族刻板印象,因为种族演化是以地理为基础的,如亚洲地区的居住者多为黄种人,赤道附近的人多为黑色皮肤,而接近南、北极的地区则多为白色皮肤。二者的区别在于地域刻板印象以地域进行划分,而种族刻板印象一般根据肤色、发色、面部骨骼结构等遗传决定的身体形态进行划分。,第一节 刻板印象及其形成,三、刻板印象的形成、作用与改变(一)刻板印象的形成 1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刻板印象是社会分类和比较的结果。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33、人们总是倾向于以一定的标准将人进行归类,使信息的提取和运用结构化。刻板印象的产生和内-外群体效应的出现是相关联的,与群体成员希望从所属群体中获得对自己更积极的认同有密切的关系。,第一节 刻板印象及其形成,2弱势群体的社会认同 有关弱势群体的研究,得出了与社会认同理论观点不同的结果,即个体对某一外群体有更积极的刻板印象,褒奖外群体(即外群体偏向),而对内群体却存有消极的刻版印象,贬损内群体(即内群体贬损),第一节 刻板印象及其形成,(二)刻板印象的作用 刻板印象具有相当大的合理性,它的出现是人类认知进化的必然产物(王沛,2000)。积极作用:通过刻板印象简化认知过程,迅速获得关于特定对象的概念、

34、形成印象,便于适应环境。消极作用:经常是对信息的扭曲,过度简化或过度夸大群体特性,忽略各成员的异质性,产生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偏差;夸大群体间的差异性,产生偏见和歧视。,第一节 刻板印象及其形成,(三)影响刻板印象改变的因素 直接接触不符合原有刻板印象的群体成员 媒体信息对受众的刻板印象的影响能力 呈现反刻板印象的信息会削弱人们对刻板印象的使用,第二节 偏见与歧视,一、偏见与歧视的概念和成因二、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三、减少偏见和歧视的方法,第二节 偏见与歧视,一、偏见与歧视的概念和成因(一)偏见和歧视的概念 偏见(prejudice)指人们不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建立的对特点人或事物的情感色彩明显的倾

35、向性态度。歧视是指不平地看待和对待某个特定对象,其核心是将特定对象看得比自己低劣,并使自己的压迫、强制、剥夺对方的行动合理化,造成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不平等。,第二节 偏见与歧视,(二)偏见与歧视的成因 1.社会化历程 2.认知因素 3.动机因素 4社会分层,第二节 偏见与歧视,二、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一)性别歧视 一类性别成员对另一类型性别成员,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歧视。(二)种族歧视,第二节 偏见与歧视,三、减少偏见和歧视的方法(一)对抗刻板印象(二)平等接触(三)创造消除偏见的环境,第三节 归因与归因理论,一、归因的概念二、归因理论,第三节 归因与归因理论,一、归因的概念 归因(attri

36、bution)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第三节 归因与归因理论,二、归因理论(一)朴素心理学家理论与现象学模型 每个人都是朴素心理学家,致力于寻找行为的原因解释。人际关系心理学(F.Heider,1958)海德将行为的原因分为两种: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个人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能力、努力等;环境的因素主要包括工作本身的难易程度、运气等。最早的归因理论,研究了归因的机制,探讨了人如何归因的问题,对后来的研究者有启发意义。比较简单,只明确说明了一个维度。,第三节 归因与归因理论,(二)相应推断理论 由人的外显行为来推断其内在动机

37、和人格特质,内在动机和人格是外显行为的原因。在做相应推断的时候,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行为结果的严重性 2.社会赞许性 3.非共同性效应 4.选择自由性 丰富了海德的归因理论,在内外因的基础上,应考虑到情境因素与个人因素的相互制约。强调了影响归因的外部因素主要是社会准则、道德规范等外在压力。,第三节 归因与归因理论,(三)动机的归因理论 心理学家韦纳认为成功、失败的原因包括两个维度,一个是成败是由于内在因素还是外在因素,一个是决定成败的是经常发生的还是偶尔发生的。要综合两个维度才能做出总结性的归因。认为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是个体分析工作成败的主要原因。行为原因除了有内外与稳定性两个维

38、度外,还有第三个维度可控性。即行为动因能否为行动者个人所控制。如果是可控的,意味着行动者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行为及其后果。内外控者所理解的控制点位置不同,因而他们对事情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也不同。,第三节 归因与归因理论,(四)凯利的三维理论 人们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来进行归因:区别性:行为者的反应是否是针对于特殊刺激物的。一致性:行动者的反应是否与其他人的一致。一贯性:行动者的反应是一贯的还是偶然的。将外部归因进一步区分为刺激物和情境,使归因更为明确。详细描述了人们如何根据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归因的机制,有利于更准确地分析行为的原因。但是归因模型过于理想化,实际中人们常常得不到一贯性、一致性、

39、区别性的全部信息,也不会进行如此科学、复杂的分析。,第四节 归因偏差,一、基本归因偏差二、活动者观察者效应三、自我服务偏差,第四节 归因偏差,一、基本归因偏差 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将行为归因与内部稳定的个性特征,低估了情景的作用。文化背景的不同,西方国家的人倾向于用个体因素来解释事件,而亚洲国家的人多使用情境归因(王登峰、侯玉波,2004)。,第四节 归因偏差,二、活动者观察者效应 行动者对自身行为归因不同于他人对此行为的归因。认知到的是同一个行为,行动者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为个人,把失败归因于情境;而观察者则会更多的把成功归因于情境。失败归因于个人的特质。行动者与观察者的视角不同,行动者注

40、意外在情境因素;而观察者则更关注行动者。行动者与观察者的信息拥有量不同,行动者了解自己的过去和本性,而观察者则较强调现实因素(此时此地)。,第四节 归因偏差,三、自我服务偏差 个体一般都对良好的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于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会否认自己的责任。当某个行为有个体的自我卷入的时候,个体在归因过程中,会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作用,即归因回朝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面倾斜。自我服务偏差往往随自我卷入的深浅而不同,自我卷入越深,自我服务的程度越高。,作业与思考题,1.如何理解社会化的概念以及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关系?2.试述社会化的心理机制。3.试述儿童社会化代理人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4.简述社会

41、化的类型与结果。5.试分析成人为什么要经历社会化,简述成人社会化的内容。,建议读物,埃利奥特阿龙森.(2001).社会性动物(郑日昌等 译).北京:新华出版社.金盛华.(1997).自我概念发展的社会比较机制.心理学探新,(3).李庆善.(1993).中国人社会心理研究论集-1992.香港:香港时代文化出版公司.查理斯史密斯.(1988).儿童的社会发展策略与活动(吕翠夏 译).台北:桂冠图书公司.Bond M.H.,Hwang K.K.(1986).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nese People.HongKong:Oxford.陈力.(2005).小学儿童电视兴趣与

42、儿童电视评价体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周晓虹.(1988).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青年研究,(11).周晓虹.(2000).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社会学研究,(2).,作业与参考题,1、什么是刻板印象?举例说明刻板印象在社会现实中的不良影响。2、举例说明偏见实质是一种误区。3、结合你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举例说明如何消除社会阶层之间的偏见。3、性别刻板印象在家庭中可能会有哪些不良影响。4、什么是归因,结合具体事例尝试运用不同归因理论追寻事情的真正原因。5、联系生活实例,思考在归因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偏差,如何避免。,推荐读物,王沛.(2002).刻板印象的理论与研究.兰

43、州:甘肃教育出版社.梁晓声.(1998).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香港:天地出版社.Jacques-Philippe Leyens,Vincent Yzerbyt,Georges Schadron.(1994).Stereotype and Social Cognition.SAGE Publications.Matras,J.(1990).社会不平等社会阶层化与流动(李明 译).台湾:桂冠图书出版公司.孙晔等.(1987).社会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石俊杰.(1993).应用心理学.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孙非等.(1987).社会心理学导论.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Wetherell,M.(

44、Ed.).(1996).Social Psychology:Identities,Groups,&Social Issues.London:The Open University.,推荐读物,Feldman,Robert S.(1998).Social Psychology(2nd ed.).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 Hall,Inc.Michener,H.A.,Delamter,J.D.(1996).Social Psychology(3rd Ed.).Fort Worth:Harcourt Brace&Company.Breen,R.,&Rottman,D.(1995).Class Stratification: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London:Harvester Wheatsheaf,Inc.Leung,B.(1996).Perspectives on Hong Kong Society.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