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学习与教学目标的确定.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26665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9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学习与教学目标的确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课标学习与教学目标的确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课标学习与教学目标的确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课标学习与教学目标的确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课标学习与教学目标的确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学习与教学目标的确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学习与教学目标的确定.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闻:奥数高手面试国外名校被淘汰,宾夕法尼亚大学PCP-PCCW国际特训班面向全国选拔优秀高中生赴美,近日,该校在沪举行的亲子交流活动上,记者获悉,在不久前的招生面试中,一位奥数获奖选手惨遭淘汰。,当时,一位宾大教授问他:“你读书读得这么好,是为了什么?”他说:“是为了挣钱。”教授又问:“挣钱是为了什么?”他答:“为了周游世界。”教授问:“除了周游世界还想干什么?”“还可以买房子。”“买了房子还想干嘛?”“让父母一起住”最后,洋教授将这位奥数佼佼者淘汰了,,原因是:“没有回报社会之心,我们希望培养的是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我们面试学生的标准是:40%的学习成绩、40%的综合素质,还有20%的价

2、值观。这名奥数获奖选手在价值观上被筛掉了。”,项目组委会主任孙天群告诉记者。之所以有这样的标准,是因为一些成绩不错的学生到国外留学后被发现“水土不服”,不知自己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有的还整日沉溺于网络游戏,迷失了自我,每年这样的孩子都会有一批,因此有必要在面试中提前了解。,看了这个事件,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大家一定有许多话想说,对这个孩子个人来说,非常可惜,也应该很无辜对教育来说是一种悲哀,因为我们的教育确实出现了问题我们需要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课改的教育实践中来,让我们的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课标的学习与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 陈元保,我们将要研讨的六个问题:,一、信息技术课

3、程课程总目标(课程任务)二、课程理念及各学段的教学目标 三、关注学段间的衔接四、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五、如何确立教学目标六、如何表述教学目标,一、信息技术课程课程总目标(课程任务,1、回顾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1984年颁发)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1994年)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1997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3月)初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2006年制订,但未正式颁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课程任务),2、思考为什么将“计算机课程”改称为“信息技术课程

4、”,二者有什么区别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课程任务),课程目标或任务的表述一:1、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信息社会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计算机的主要特点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介绍、微型计算机系统及类型的介绍、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2、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使用,包括联机、开机与关机、系统设置、键盘指法训练、汉字编码方案及汉字输入方法介绍、APPLE机及中华学习机CEC-I操作系统的简单介绍、PC机操作系统介绍。3、计算机几个常用软件介绍,包括字处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电子数据表格软件、教学软件与益智性游戏软件。4、程序设计语言,包括Basi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和LOGO语言

5、等。5、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1994),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课程任务),课程目标或任务的表述二: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6、,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课程任务),课程目标或任务的表述三: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课程任务),对比表述一与表述二、三,可以发现计算机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在目标要求与教学内容上的区别。另外,从课改倡导的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的转变来看,前者更接近于职业培训,侧重于工具的使用的培训,后者更强调新的学习方式的应用。,中小学信息技

7、术课程目标(课程任务),计算机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区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课程任务),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课程任务),培养发展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与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愿望;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技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学习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确保身心健康,初步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课程任务),与课标相关的学习资料:,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2000.11)2、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

8、(2003年)3、初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制订中的)4、山西省普通初中、小学新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课程任务),二、课程理念及各学段的教学目标,课程的五大理念课程的11项目标,课程理念及各学段的教学目标,课程的五大基本理念,立足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信息时代合格公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学生信息知识与能力的主动建构;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关注全体学生,注重交流与合作,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丰富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强化学生信息态度与信息文化的有效内化,课程理念及各学段的教学目标,课程的11项目标,知识

9、与技能1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表达与交流信息的方法。2能使用一些常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与交流。,课程理念及各学段的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3学会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并尝试分析问题确定信息需求。4学会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并尝试对信息进行评价。5学会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6学会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7会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8学会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课程理念及

10、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9初步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10初步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11初步了解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培养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的责任感。,课程理念及各学段的教学目标,三、关注学段间的衔接,从学段衔接的角度理解小、初、高各学段教学任务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小学初步接触信息技术,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形成感性经验,重点是以培养兴趣为主;初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综合应用技能,关注信息文化理念的形成。

11、开始学习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高中倡导个性化专业发展,培养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与实践创新的能力,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关注各学段的衔接,义教课标中的表述,关注各学段的衔接,四、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课标、教材与教学的关系 教学与评价的最终标准是课标而不是教材;教学是依据课标要求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五、如何确立教学目标,

12、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不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思考与实践:1、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及基本程序是什么?2、请写出“文字编辑巧工匠”课时教学目标。,如何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的步骤,(1)钻研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内容。(2)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3)依据课标,列出综合性目标(或分解出单元教学目标。)(4)依据综合性目标或单元教学目标,设计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课时教学目标。,如何确立教学目标,如何确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设计实例分析:,“文字编辑巧工匠”课时教学目标学会使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字词及标点符号,并注意一些特殊词语和一些常用标点符号的输入方法。根据活动提出的具体要

13、求,能够独立完成相关操作。通过活动中的操作体验,了解知识内容,发挥想象力。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信息加工、信息处理的能力。引导学生体验独立创作的乐趣,并在制作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如何确立教学目标,第一单元作家工作室 单元目标,知识与技能 熟悉智能ABC输入法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Word的启动和退出操作;掌握文档创建、打开和保存的方法;学会对文字进行编辑;能熟练地对文字进行修饰;掌握段落缩进和段落对齐的设置方法;学会插入剪贴画、艺术字、自选图形、图片;掌握插入、调整和修饰表格的方法;能够使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创作图文并茂的作品。过程与方法 根据每个活动提

14、出的具体要求,能够独立完成文字输入、编辑、文字修饰、段落排版等相关操作。通过设计小报,了解小报制作的一般过程,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根据创意,自主设计、制作小报的能力。学会评价作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创作体会。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活动中一个个精心挑选的例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信息加工、信息处理的能力。通过主题小报的制作引导学生体验独立创作的乐趣,并在制作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如何确立教学目标,六、如何表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介绍一种常用的表述方法ABCD表述法。ABCD即具体教学目标中应包含四个基本要素:A即audience,意指“学习者”。要有明确的学习

15、对象,是目标句子中的主语。B即behaviour,意为“行为”。要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是句子中的谓语和宾语。C即conditions,意为“条件”。要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是目标句子中的状语。D即degree,意为“程度”。应明确上述行为的标准。举例来说。例一:通过自学,学生 能 迅速无误 地 读出5个生字。条件 对象 程度 行为,如何表述教学目标,例二:通过利用专题网站或借助搜索引擎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有关信息,学会采用多途径获取知识的方法。,思考与练习:,1、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目的就是对计算机常用软件的操作进行强化训练,培养一技之长,为将来的学生与生活服务”,请你依据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对这一观点进行分析。2、简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3“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课堂教学中你是如何体现这一教学目标的?4谈谈你对课程标准的认识。5、说明确定课时教学目标的基本程序。6、在教学目标的表述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7、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将课程任务进行了轮廓性的划分,请简要概述本学段与相邻学段的课程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