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诗词五首鉴赏专题PPT课件.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031486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5.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诗词五首鉴赏专题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精品】诗词五首鉴赏专题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精品】诗词五首鉴赏专题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精品】诗词五首鉴赏专题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精品】诗词五首鉴赏专题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诗词五首鉴赏专题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诗词五首鉴赏专题PPT课件.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饮酒 陶渊明,即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事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即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常见主要内容:,1.借景表达自己与众不同,厌倦官场,不愿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等感伤;表达客居他乡,怀友思亲的感情,或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感情。3.描写自然景物,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陶渊明今存诗歌125

2、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称其为“田园诗人”。散文首推桃花源记。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酒后写的,共二十首。课文是第五首。大约写于作者归田后的第十二年。,作者简况,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东晋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饮 酒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按节奏诵读诗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1、结庐:盖房子。,2、人境:人世间。,译: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而没有世俗往来

3、的纷扰。,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1、尔:这样。,2、偏:偏僻。,译:请问先生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自己的精神超凡脱俗,地方也就变得偏僻安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2、南山:课文指庐山。,译:在东边篱笆下采摘菊花,无意中看见了庐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1、气:气象,景色。,2、日夕:接近黄昏的时候。,译:傍晚山色秀丽,飞鸟一起回巢。,3、相与:一起。,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意:意趣。,2、辨:辨别,说明。,译:这里边有隐居生活的真正意趣,想说出来,却早就忘了该怎样用语言表达。,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什么“而无车马喧”呢?,明确:“

4、车马喧”是指世俗往来的纷扰,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车马喧闹的声音。“心远地自偏”。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心境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惑,不慕官场荣禄,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表达了诗人鄙弃逐名逐利之心的人生态度,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把“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改成“望”不好,“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将作者的主观情感(采菊的悠闲自得)与客观景物(南山美景)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合一。显示出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与那些官场中人孜孜以求名利截然不同。

5、,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景物描写,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渲染隐居之所的宁静和诗人悠然的心境。,山间夕阳,飞鸟归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由山中之景领会到人生真谛,但诗人却无法用语言表达。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远离世俗乃是人生的真谛。,(总结全篇),探究:1、本诗的主旨是什么?,写田园之景,抒隐居之情,以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感悟到的人生真谛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人物小结,结合诗作学习,评评陶

6、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陶渊明弃官归隐,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渴望自由,总的特点是“淡泊”,“独善其身”。这在当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因此有其积极意义。但是,要改选社会,消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 参加社会活动。从这点来说,陶渊明的退隐思想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一、背诵默写:1、诗中借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抒发作者恬淡高远心境的诗句是。2、诗歌中表达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歌咏人生的渴望的诗句是(,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词四首,次北固山下,(唐)王 湾,王湾(693

7、751)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开元五年(717)唐朝政府编次官府所藏图书,9年书成,共200卷,名为群书四部录。全唐诗存诗十首。,解题,思考:题目中“次”、“北固山”分别什么含义?,次北固山下北固山今在江苏省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诗题中的“次”字一般解作“停泊”,但根据诗意,在这里应解为“暂时停宿”。,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

8、是写乡愁的。,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1、客路:旅途。,译: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船。,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1、阔:宽阔。,2、风正:顺风。,译: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1、残夜:夜将尽之时。,2、旧年:一年将要结束的时候。,译: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乡书:家信。,译: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1、

9、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明确: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明确:这一句完全是写景,其中“平”“阔”“正”“悬”都是诗眼。一是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二是承接首联、引发下联的巧妙过渡。江春悄悄闯入旧年,山才会青,水才会绿,才会有“潮平两岸阔。”这两句以白描的手法写出了江面的景象,构图精美,意境开阔。,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一句写景好在哪里?,明确:“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

10、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诗人托物言志,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海日”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喷薄而出,“江春”能跨越天堑奋力北上,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给人乐观、向上的力量。人也应顺应天时在一元复始的大好春光中有所作为。,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的“生”和“入”好在哪里?,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问: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写了诗人淡淡的乡愁。,乡书:家书,4.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尾联作者想借助

11、鸿雁传书,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10.这首诗是 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作,体例上属于 诗,内容上属 之作。,唐,律,思乡,主 题,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中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2、诗歌中直接表达思想之情,使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诗歌中通过对偶的修辞进行景物描写,并使人心胸宽阔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4、诗歌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5、“江春入旧年”这5个字里边出现了两个节令,一个是“江春”的“春”,指的是立春,另一个是“旧年”的“年”,指的是旧

12、历年的最后一天。6、你还能想起另外一些表现乡愁的诗句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独在他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作者介绍,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射洪人。他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诗的代表作为感遇38首,旨在抨击时弊,抒写情怀。他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解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敢言,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所重视,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

13、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写作背景,朗读节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注释】、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

14、贤才。、悠悠:渺远的样子。、怆然:悲伤凄凉。、涕:古时指眼泪。,登幽州台歌古诗译文,意译放眼望去哪有以前贤人的踪影,回头看看也不见一个效仿古贤的今人。想到那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直译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这首诗,是古今一致公认的名篇。,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和来者,都是指像燕昭王和郭隗那样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的明君和贤臣。这两句缅怀古人,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期待来者,感慨自己怀才不遇。,1.“怆然而涕下”

15、是什么描写?作用?答:(神态描写)形象逼真的描写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直抒胸臆2.“独”有什么作用?答: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和悲愤。3.赏析第一句和第二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有何作用?。答:两用“不见”相连,表现自己的孤独寂寞。从时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为下文抒发悲怆的心情做铺垫。4、第三句是从什么角度写的?空间,宇宙寥阔与绵长,个人却渺小与短暂,诗歌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怀?,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达了人生的孤独感。,天地人三位一体创造出了空旷苍茫、慷慨悲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深刻典型社会意义:深

16、刻的揭露了封建社会那些品行端正,富有治国才能的知识分子,处处遭受打击的现实,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独悲愤的心情。,登幽州台歌总结,雁门太守行,标题中的“行”是标明诗的体裁,乐府的一种。雁门,郡名,在现在山西省。,李 贺,【李贺(790816):字长吉,唐皇室远支。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早有诗名,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因仕途失意,他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27岁病逝。今存诗240余首,他的诗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以奇特的想象,浓艳的色彩,瑰丽奇峭的语言,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他幽冷浓艳、虚幻荒诞的独特风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称“奇才”“鬼才

17、”,被人称为“诗鬼”。有李长吉歌诗昌谷集传世。】,李贺一生应试难中,又愁苦多病,更是壮志难酬,27岁就英年早逝了。正因为应试遇挫,仕途不顺,所以,他致力于诗。据说,李贺写诗非常勤奋,外出时总背一破囊,得诗句便写投囊中,暮归再成诗篇。在李贺的短暂生涯中,给后人留下了两百余首诗。据史书记载,有一次李贺带着诗卷求见韩愈,韩愈当时正送走客人,想休息,门人把李贺的诗卷呈送给韩愈,韩愈也就随手翻翻而已。不翻则已,一翻就拍案叫绝。原来诗卷的第一首诗就是雁门太守行,而这首诗,竟然就是李贺在17岁写成的。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雁门太守行,cu ln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

18、/向日/金鳞开。jio yn zh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jun zhng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xi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第一二句运用

19、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黑云使人联想到大敌当前的形势,形势紧急;首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第二句运用比喻,金鳞与黑云形成鲜明对比,描绘了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第三、四句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战争的?,作者没有从正面描绘两军短兵相接、兵刃交加的厮杀场面,而是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来写战斗的激烈和悲壮。”满”,勾画出战争的规模之大,“秋色”渲染凄凉悲壮的气氛。“夜”点明交战时间之长。特别有表现力的是“凝”字。胭脂是为了突出脸蛋、嘴唇自然红晕的效果的红色化妆品,这里的泥土颜色酷似胭脂,而作者又是在侧面烘托,以泥土写血,仿佛让人闻到了战斗的血腥气息。既表现

20、了死伤惨重,还渲染悲壮惨烈的气氛,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写出了激战中边塞风光的悲壮之美。,“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写出了战士们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诗人抓住“红旗半卷”这一军中特有的标志描写进军的速度快,红旗“半卷”是为乘夜偷袭敌营。“易水”二字,使人联想到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引用“易水”二字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暗示了潜师夜袭是一场苦战,将士们将九死一生。“声不起”三字,表面上写天气极寒,以至于鼓皮僵硬失去弹性;作者更是巧妙地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战场的壮烈,以至于鼓声呜咽,泣不成声。这样理解更能表现我军将士的牺牲精神感天动地,撼人心魄。进而表现

21、了将士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最后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君”,不能一概解释成皇帝或朝廷,准确的应当是国家。对于李贺来说,“君”或许是“昏君”。李贺受到了极不公平的待遇,被拒之于仕途之外,而置个人私怨于不顾,仍乃以国家安危为重,这需要何等的气量,实在难能可贵。一个体弱多病的李贺,不像岑参陆游等人一样有过沙场亲身经历,却能完全凭想象描绘出高于写生的战斗场景,叹为观止。,这两句诗点明主旨,运用典故,抒写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

22、和爱国情怀。,描绘一场边关战争,歌颂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誓死报国的爱国情怀。,主旨:,小结本诗艺术特色:这首诗属于边塞诗歌。诗中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作者用浓烈凝重但并不张扬的色彩“黑”、“金”“紫”“红”勾画出苍茫悲壮的画面,加上“角声满天”、“鼓寒声沉”,给人庄严壮烈的感觉。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传情,作者简直就是一个高明的画家。,课堂总结:李贺的诗,用词新奇、构思独特、想象丰富、色彩斑斓、风格怪异。,本诗是按照什么顺序行文的?,全诗以时间为序,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战斗场面;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文学常识,中国古典

23、诗歌,近体诗,绝句,律诗,词,曲,散曲,戏剧,小令,套数,(唐),(宋),(元),关于元曲,“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元曲继唐诗宋词后兴起,是元代的新诗体。,元曲,杂剧,散曲,套数:是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小令:又名“叶儿”,只有一个曲子,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唱的文字,故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有一个名称,叫曲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散曲家。一生著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岳阳楼、马丹阳、黄粱梦等杂剧共15种,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并写有小令、散套二百余首,经后人辑入东篱乐府。他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位居第一。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

24、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为“秋思之祖”,王国维称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马致远:,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天净沙是 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写作背景: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平,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课文简析:,天净沙秋思其“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天净沙句式为六六六、四六。五句四韵。头三句

25、对偶叫做鼎足对。,欣赏诗作,初步感知,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枯藤老树昏鸦,,1、枯藤:枯萎的枝蔓。,2、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译: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流水人家,,1、人家:农家。,译: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呈现几户人家。,古道西风瘦马。,1、古道:古老的驿道。,2、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译: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译:夕阳已经从西边落下,我这个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26、,诗人选择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各自独立的意象,把它们糅合在一起,着力渲染,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了游子无家可归之意。,细细品味,前三句有哪些景物?那些修饰语有何作用?烘托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创设出了一种怎样的氛围?),共写了九种事物: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一字一景,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言简意丰,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我”的境况),(别人的生活),对比,马也因长途

27、跋涉而累瘦了,从侧面反映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通过对比,更能衬托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最后一句还是仅仅在描写景致么?,直抒胸臆(情景交融),抒发了旅人怎样的情感?,思乡面对昏鸦归巢,小桥人家,孤独的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前面就是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漂泊在荒远的他乡。,点睛之笔,2、多方映衬,-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动态的流水与静态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的一派灰暗

28、,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它们涂上一抹金黄;“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突出游子情怀。,3、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东西,作者运用寄情于物的写法,把天涯沦落人的凄苦愁楚之情刻划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 人感到具体生动。所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天净沙 秋思,绘景,(断肠)人(在天涯),-写人,天净沙 秋思,言简意丰 多方映衬 情景交融,(点睛之笔),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天净沙是 秋思是散曲的。,当堂检测,2天净沙秋思作者,是元代著名、。他与 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3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体现“思”字的一句是:。,小令,曲牌名,题目,马致远,杂剧作家,散曲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秋思之祖,枯藤、老树、西风,人家,断肠人在天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