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ppt课件第四章教育与个体发展.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39184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ppt课件第四章教育与个体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教育学》ppt课件第四章教育与个体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教育学》ppt课件第四章教育与个体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教育学》ppt课件第四章教育与个体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教育学》ppt课件第四章教育与个体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ppt课件第四章教育与个体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ppt课件第四章教育与个体发展.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学 第四章,内容提要:1、个体发展的一般概念;2、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3、个体发展中的教育意义;4、教育的个体功能。,教育与个体发展,识记个体发展的概念,识别不同的关于人的发展影响因素的观点。理解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理解教育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把握个体发展的教育意义。能基于当代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能应用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某些具体现象或问题。,学习目标,思考并回答,我为什么要受教育?教育为什么存在?,教育究竟能够干什么?教育有什么用?,一、个体发展的影响因素二、个体发展的教育意义三、教育的个体功能

2、,目 录,第一节 个体发展的影响因素,一、个体发展的涵义与特征,所谓个体的发展,通常指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人期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个体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两个方面。1.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骨骼、肌肉、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即指机能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2.心理的发展,指个体有规律的心理变化,包括知识的发展、智力的发展和意向的发展。在教育学的视野中,个体的发展不仅有其特定的涵义,同时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又有其区别于其他生命体的明显特征。,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却没有规定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

3、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格,这倒并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他那冷漠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但丁教育名言,一个知识不完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完全的人很难用知识去弥补。,个体发展呈现出的特点,顺序性与阶段性相似性与差异性现实性与潜在性,个体发展的特征,第一节 个体发展的影响因素,个体发展的特征,1.个体发展的顺序性与阶段性,现代心理学将人的发展的顺序与阶段概括为:婴儿期(出生至3岁),幼儿期(3岁6岁),儿童期(6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

4、14、15岁17、18岁),成年期(18岁以后),成年期又可分为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一、个体发展的涵义与特征,个体发展总体上经历的顺序与阶段是相对稳定的。这是因为,形成年龄特征的客观条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促使人成熟的生理基础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和顺序性。然而,个体的身心发展又表现为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和不同的发展重点。这对于把握个体的发展机会是很重要的。,人生的阶段特征,思考与讨论:自我生活设计,第一节 个体发展的影响因素,2个体发展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个体发展的差异性表现在身体(生理)、智力、人格等方面。个体的人格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一、个体发展的涵义与特征,第一节 个体发

5、展的影响因素,3个体发展的现实性与潜在性。,个体的发展是历史地、现实地展开的。在这种意义上,个体发展具有鲜明的现实性特征。然而,个体发展就其可能指向的水平与达到的高度而言,乃具有极大的潜在性。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个体发展已实现的水平与其可能达到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个体发展是一种动态的历史过程,历史的无限性与人的发展的无限性相统一,如何不断挖掘、开发人的潜能,乃是当代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第一节 个体发展的影响因素,个体是如何实现发展的?影响个体发展有哪些基本因素?这是教育学一直思考的问题。现代教育学将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归结为三个方面,即遗传、环境与教育(简称为“三因素论”),在这三因素中,遗传素

6、质是个体的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发展起一定的制约作用。教育虽然也是一种环境,但它有特别的意义,教育对个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二、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第一节 个体发展的影响因素,个体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一)单因素说: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二)三因素说:遗传、环境、教育(三)二层次三因素说,1、遗传与人的发展 遗传,也叫遗传素质,它是指人的机体与生俱有的某些解剖生理上的特点,它包括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鸡人苏吉特-库玛,9岁那年,斐济人苏吉特-库玛被人发现时,他像鸡一样啄食,像鸡一样蹲着休息

7、,和人说话时,发出“咯咯”的声音。据报道,库玛可能是在6岁到9岁间被关进鸡笼的,在此期间,他几乎没有与人打过交道。,2、环境与人的发展 环境是指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产生潜移默化作用的外部世界。即围绕在个体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里不包括有目的自觉地对人施加影响的教育活动。主要是指家庭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政治背景、社会关系以及社会风气等等。这些都影响着一个人的发展。,首先,看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自然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也不难窥见。如地理环境对人个性的影响:有人还对我国南方人与北方人的个性作过比较研究,认为南方人机灵些、含蓄些,北方人憨厚些、直率些,这与南方多丘陵、山区

8、和水田,北方多平原、高原和旱地有一定关系。再比如北方滑冰、滑雪运动员比南方多得多,水平也普遍比南方高。这也说明自然环境还影响着人的才能的发展。,孟母三迁,华生(John Watson,1878-1958)生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格林维尔城外的一个农场中。1894年,16岁的华生进入伏尔曼大学学习,5年后他获得了硕士学位。之后由于对哲学的兴趣,他进入了芝加哥大学,师从杜威,攻读博士研究生的课程。之后在安吉尔的影响下,他开始对心理学感兴趣,接受了机能主义的影响,并开始对动物心理学进行研究,1903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当讲师。1908年转任约翰霍布金斯大学教授,至1920年,华生一直在霍普

9、金斯大学工作,这是他在心理学方面最有创造性的岁月。行为主义也在这个时期产生。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其主要著作有: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1914)、行为主义者心理学(1919)、行为主义(1925/1930)、儿童的心理护理(1928)等。,华生的环境决定论,“给我一打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使他们成为医生,艺术家、哲人,甚至也可以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其次,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如我国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女子无才便是德”严重阻碍了女性的发展,封建社会女子是不出家门的,事业上有成就的绝大数是男子。随着妇女的解放,她们已走上社会,能和男子一样得到

10、充分发展,并在事业上和男子平分秋色。这说明他们的智力并不差,问题在于是否得到了发展。当然,现在仍然有些女同志追求的只是做个贤妻良母、家庭主妇,认为干事业是男子的事。这样就造成对自己的发展没有更高的要求,从而束缚了自己的发展。而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在儿童出生后就开始了。如父母总是爱给男孩买枪、坦克和益智方面的玩具,而给女孩则买布娃娃、餐具之类的玩具,这就暗示了他们的发展方向。所以,教师一定要教育女孩子树立信心,敢于争做居里夫人和宋庆龄式的巾帼英雄。,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条件,学校教育目的性、专门性、选择性、计划性的实现程度;教育过程中能否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内容;教师的工作态度和

11、责任心,社会影响与学校影响的一致性;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协调程度,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专门性、选择性和计划性,三、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反对“教育万能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这归因于:第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引导着个体的发展方向;第二,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科学和深刻;第三,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第四,个体的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部分也是受到教育影响的结果。1.定向 2.强化 3.加速,一、共性基础:个体发展的阶段性与教育 1.个体发展的阶段性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埃里克森的精神分析理论格塞尔的成熟理论,第二节 个体发展的

12、教育意义,J.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他把认知发展分为4个大的阶段,在每一大阶段下又再划分出若干小的阶段。第一阶段为感觉运动阶段。从出生到约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只能依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外界事物。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约27岁。这一时期的幼儿只能以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表面的、原始的和混乱的。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约711岁,在这一阶段,儿童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出现了逻辑思维。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约自11、12岁开始,到这一阶段,个体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能进行形式命题思维,智力发展趋于成熟。,艾里克森(19021994),美国神经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

13、家。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格塞尔,阿诺德(18801961),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1906年获克拉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克拉克大学期间深受G.S.霍尔影响而开始研究儿童发展问题。1907年任威斯康星州立师范学校教师。1908年任洛杉矶州立师范学校教师。不久,调入耶鲁大学任教育学助理教授。1915年获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53年出任威斯康星大学教授,建立了格塞尔儿童发展研究所。双生子爬梯实验,2.个体发展阶段性的教育意义教育要适应受教育

14、者的接受能力,适合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教育要依照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过程循序渐进。教育要抓住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及时施教。教育要给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心理发展以积极的支持。,第二节 个体发展的教育意义,二、个性前提: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1.个体发展的差异性 认知发展的个别差异 认知方式的个别差异 智力方面的个别差异 2.个体发展差异性的教育意义 三、发展性教育:教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第二节 个体发展的教育意义,一、发展为本: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1.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 教育促进个体思想观念的社会化 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教育促进个体职业和身份的社会化2.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教育促进人的主体

15、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发展,培养个体的主体性 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形成个体的独特性 教育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开发个体的创造性,第三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二、生存为基: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在性质上不同于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学会生存”斯宾塞三、幸福为上: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第三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问题四:教育对个体的发展都是正向的么?,案例:“一篇作文的故事”王聪(化名)的春天与全班其他60名同学的不一样,那些同学的作文 大多以春天好为主题,赞美春天的和风细雨,花红柳绿。而王聪理解的春天是:春天细菌繁殖旺盛,夏季蚊虫都在这时孽生;春天 易流行感冒;春天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16、,很烦人,像个爱哭的小姑娘总也止不住;春天冷热不均,忽冷忽热 作文交到老师那里,王聪挨了批评。老师不点名地对着全班同学说:有的 同学不停地在作文中写春天不好,是不听老师讲解,胡思乱想,跑了题的结果。古往今来,文人们都夸春天好,说春天不好是动错了脑筋。这就是近日发生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某小学的一篇作文的故事。,案例:“跳蚤”变“爬蚤”的故事,案例:考场上的打油诗据说96年有些考生作文居然一字未写,还有的考生就写了一首打油诗,其中有一首是这样写的:“心烦意乱汗淋漓,手摸试卷难下笔。我给教师三叩首,乞求考分上等级。”,学会生存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教育的负功

17、能产生的原因在哪里?我们应该怎样做?,有人说:“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请你来分析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印度狼孩”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请结合教材中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来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发挥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学用结合,分析下列一组教育实例,找一找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谈谈你对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的看法。,情境教育学(节选)我国明代文人夏完淳5岁知五经,7岁善诗词,15岁从军,17岁殉国;德国化学家卡尔威特8岁已能运用六国语言,并通晓数理化学科,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4岁获得博士学位。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个名叫方仲永的少年,小时比

18、较聪明,5岁时就能作诗,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及时的教育培养,十二三岁时写的诗文已不如从前好了,年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1994年9月,福建省第二批特级教师名单公布。其中最年轻的一位,便是福安一中32岁的数学教师李迅。1987年以来,李迅执教的三届高中毕业班,高考数学科综合比率均居地区榜首,班级也被评为校、县、地区级先进集体。1983年至1994年他先后指导了31名学生在全国数学竞赛中获奖,其中11人进入省前10名。尤其令人瞩目的是,李迅指导的5位学生参加1993年全国高中数学竞赛全部获得省级奖励,其中3人获一等奖,分别为全省第一、第二、第十名。一等奖的三人人选1994年CMO(

19、中国数学奥林匹克)暨第35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 国家集训队选拔赛福建代表队。一个县的参赛学生竟然占了省队的一半!作为副领队兼教练的李迅,为福建队仅次于京、沪而居全国团体总分第三,立下了汗马功劳。傅道春编著:情境教育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112页。,笑傲东方:一家出了四个世界名校博士(节选)新世纪的第一个仲秋,悄然而至的寒凉浸淫着泱泱皇城,然而,中国黄土地上崛起的第一个家庭博士群引发的“素质教育”热在北方大地热浪不减,各大城市纷纷邀请培养出四个博土儿女的金春明、李振霞夫妇作报告,时间安排到了2002年底。金家六口,父亲金春明、母亲李振霞是中央党校的教授;大女儿金莹是世界十大医学院中排名第二的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基因工程进站博士后;排行第二的大儿子金煜是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博士后,受聘于国际石油巨舰雪弗龙公司,是该公司国际部的专家;老三、老四是孪生兄弟,老三金侠是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的博士后,是世界著名防治艾滋病专家鸡尾酒疗法”发明者何大一教授的主要助手;老四金延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在中国航空研究所攻读硕士、博士,现供职于美国匹兹堡卡耐基梅隆大学物理系。金家博士群的崛起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吴恋:(笑傲东方:一家出了四个世界名校博士),(家庭),2001年第12期,第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