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美学本质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57233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3.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美学本质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艺术美学本质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艺术美学本质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艺术美学本质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艺术美学本质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艺术美学本质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美学本质论.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讲 艺术美学本质论,1、美的本质2、艺术的本质,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A、客观精神论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是理念、绝对精神。黑格尔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B、主观心理论休谟说美是“情感愉快”。康德认为是“主观情感”。叔本华说是“意志”。弗洛伊德认为是“性本能”。桑塔那认为是“快感”。克罗齐认为是“直觉”。S、客观自然论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事物的感性形式:秩序、匀称、和谐、明确”。D、主观与客观统一论,1、美的本质: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A、美的本质离不开人的本质B、对象化:人在自然中选择对象、发现对象,将全部生命的本质力量灌注进去,使对象活起来。即:人“化”到对象中去,再从对象中

2、表现出来,“对象”成为了“作品”。C、人的本质力量(自然的:物质属性,自然秉赋和情欲,生命力和创造力等感性基础;精神的:思维、意志、情感,自觉性、目的性、创造性。物质的与精神的多元、重叠和交叉),D、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包含主体、客体和对象化三个方面:主体的人具有欣赏和创造美的本质力量;客体具有审美属性,能把人的本质力量转化为颜色、声音、图像等物质形式;主体的人与客体的对象之间相互转化和对象化。结论:人在审美活动中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全面地在对象世界中展现出来;美是充满了生命力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一个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了完美的表现,实现合规律(真)和合目的(善)的统一,产生满足、幸福、和谐、愉快,这时

3、就产生了美。,2、艺术的本质-艺术生产理论,A、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艺术起源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从物质生产中独立出来,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艺术生产是客观与主观的结合,是物与心的结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B、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平衡与不平衡”关系(艺术生产与社会物质生产往往是平衡的、协调的,但是作为特殊精神生产的艺术,有时又与社会物质生产呈现不平衡),C、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艺术系统的奥秘:艺术创作(生产阶段)-艺术作品(产品)-艺术鉴赏(消费阶段)三个环节为一完整系统。实证论批评家重视对艺术家的研究,对艺术创作的研究;新批评派、结构主义重视对艺术作品的研究;阐释学美学和接受美学重视对欣赏者的研究,他们都有片面性,未能将艺术生产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作为一个过程。在艺术生产的全过程中,生产作为起点,具有支配作用,消费作为需要,又直接规定生产,作品则是生产与消费的中介,三者之间是关联的,辩证的。,吴冠中金秋,文牧江版画世相(2)金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