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化史第一单元复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68895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文化史第一单元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高三文化史第一单元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高三文化史第一单元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高三文化史第一单元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高三文化史第一单元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文化史第一单元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文化史第一单元复习.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从春秋战国到西汉以至明清,中国古代思想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由“百家争鸣”到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代表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的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针对当时社会上的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这种局面称之为“百家争鸣”。,春秋(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战国(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经济上:政治上:阶级关系上:文化教育上:军事上:,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

2、的发展。,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环境宽松,“士”阶层活跃,新兴地主阶级崛起。,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孔子,仁、礼、为政以德,鬼神观、教育思想,战国,孟荀,孟子:仁政;重民;民贵君轻;性善;重义轻利荀子:唯物;性恶;礼法并施,春秋,老子,道是万物的本原;辩证法;无为而治,战国,庄子,齐物、逍遥、无所恃;天人“不相胜”,战国,墨子,兼爱、非攻、尚力、尚贤、节用、节葬,战国,韩非,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主张改革变法,反对“是古非今”,战国,孙膑,懂得战争规律,重视人的作用,材料一:“若使天下兼相爱,非

3、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之若其国,谁攻?”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美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古曰世则事异。”,请判断以上言论各出于哪一思想流派的思想家?,墨家黑子,儒家孟子,道家老子,法家韩非,(2010山东文综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

4、思想,B,(2010浙江文综1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A,(2010上海单科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B,(2010海南单科1)“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C,(2009海南历史1)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

5、法家共通的是()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用 D民水君舟,B,(20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42)三宇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墨子 荀子 老子 苏格拉底A.B.C.D.,B,百 家 争 鸣 的 影 响,儒家: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仁)和道 德准则(礼)道家: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无为)法家:变革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思想武器,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儒家思想的产生和演变,应运而生,初步发展,春秋,演变线索,魏晋南北朝,正统思想,遭到打击,西汉武帝,秦朝,战国,宋明,面临挑战,隋唐,新发展,明清

6、之际,新体系理学,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第1课 孔子和老子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标要求: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孔子的主要思想:思想核心:仁;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政治观:为政以德;哲学观:对鬼神敬而远之;教育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思维拓展:孔子思想对后世中国人的影响,性格和品德修养:家庭伦理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形成了中国人谦恭有礼、含蕴内敛的性格特点,有利个人道德品质的完善;但又使中国人缺乏开拓精神,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敬老爱幼、团结和睦,但又缺

7、乏民主的家庭精神,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应当为、可以为、不得为的行为方式,具有很强的规范性,限制了中国人的创新思维,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也不具备实施的条件,探究1:孔子的主张为什么在当时不被采纳?,改革,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得胜利,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安定的社会环境、富足的物质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孔子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993年9月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人作为人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写入走向全球伦理宣言

8、,世界看孔子,孔子在当今世界受到重视的原因,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2、继承和发扬儒家文化的合理内核和优秀成果,有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促进社会的谐稳定发展,甚至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孟子: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政治思想“仁政”学说和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伦理观“人性本善”价值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政治思想治国要以礼教为主,礼法并用和民本思想(“君舟民水”)伦理观“人性本恶”哲学观“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人定

9、胜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子贡问政。子曰:“足食(粮食充足),足兵(军事力量充足),民信之(百姓信任)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取得百姓的信任是立不住脚的)。”论语材料二: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孟子材料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荀子,请回答:(1)三段材料集中反映了先秦儒家的哪一重要思想?,民本思想(2分),材料一:子贡问政。子曰:“足食(粮食充足),足兵(军事力量充足)

10、,民信之(百姓信任)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取得百姓的信任是立不住脚的)。”论语,(2)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一条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统治者该怎么做?,取信于民。(2分)为政以德,关心爱护百姓,材料二: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孟子,材料二反映了孟子的哪一观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这一观点,孟子认为统治者该怎样做?,“民贵君轻”的观点实行“仁政”

11、,省刑薄赋,材料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荀子,(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为什么会提出“舟水之喻”?(2分)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中也有类似的思想,试举一例。,继承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认识到了人民力量的伟大黄宗羲认为君臣关系应是师友而不是主仆,“天下为主,君为客”,(5)谈谈你对三则材料所蕴含思想的看法(4分),是儒家“仁”的学说的一种体现对于减轻下层人民负担,缓和社会矛盾有积极意义本质是为了维护统治者对人民的统治,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上海卷)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

12、。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请回答问题(6分):(1)文中哪些属于史料?(2分)(2)文中哪些属于史料解释?(2分)(3)文中哪些属于历史评价?(2分),点击高考题,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史实,1.背景:,材料: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

13、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强盛。但是,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a.经济发展,国家统一b.黄老之学不能适应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c.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此前几位君主(高祖、文帝、景帝)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没有采用儒家思想治国?,西汉初年,经济尚未恢复,2.新儒学思想体系,“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加强君权;,仁政:限民名田、薄赋敛、省徭役-缓和阶级矛盾,“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稳定统治秩序,a.内容,b.特点:外儒内法,兼采各家,具有神学色彩

14、。,c.目的: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以加强君权、维护专制统治。,(2009海南历史3)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2009安徽文综13)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a.汉武帝的尊儒措施,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思想:全面肯定新儒学思想,3.儒学成

15、为正统思想,政治:起用文学儒者参政,教育: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3.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应运而生,初步发展,春秋,演变线索,魏晋南北朝,正统思想,遭到打击,西汉武帝,秦朝,战国,宋明,面临挑战,隋唐,新发展,明清之际,新体系理学,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第4课 宋明理学,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儒学的转型与成熟-宋明时期,1.背景:,(2)政治原因:(3)经济原因:,汉代儒学粗糙的天命观和唐韩愈 原道无法控制人心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出现危机;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

16、个领域;为重兴儒学,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1)思想文化方面,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社会动荡,政治分裂,统治者要求加强中央集权。,唐宋以来,封建经济发展繁荣,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宋代重文轻武,科举发达,这些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和良好的学术文化环境。,(4)宋代环境:,程朱理学(宋:客观唯心论),陆王心学(宋明:主观唯心论),程颢、程颐等人是理学的创始人是北宋的;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1.内容:理是万物的本源。它体现在社会是儒家三纲五常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是人性;把握“理”的基本方法是“格物致知”;个人修养要以天理为准则,要“存

17、天理,灭人欲”;2.特点:复兴儒学,使儒家思想理论化和思辩化3.影响:南宋以后逐渐发展为官方哲学,元代曾将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初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程朱理学,重点突破,重点突破,陆王心学,特点:吸取佛教禅宗思想,把理学发展到新阶段,1.陆九渊-南宋理学家,创立心学2.王阳明-明中期儒学代表,“阳明心学”,“心即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发明本心”是求理的方法,反对“格物致知”。,主张以心学更新理学,宣扬“心即理”;“致良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北派神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

18、惹尘埃南派慧能,共同点:,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范围上:主张上:实质上:地位和影响上:,同属于儒学范畴,都是对儒学的发展;,都强调意识(理、心)第一,物质第二,同属于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都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把握“理”的途径不同:,不同点:,理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的,理先而气后,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心学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离开了人的思想意识,任何事物便不存在,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

19、和把握“理”;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张载,观察下列图片、阅读材料分析宋明理学的影响,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等;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理学家严谨的治学精神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观察下列图片、阅读材料分析宋明理学的影响,“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清人戴震,鲁迅作品祝福中的人物祥林嫂的悲惨结局

20、,2.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儒学批判继承中发展-明清儒学发展到顶峰,请结合以上图片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儒学发展的背景,1.历史背景:(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源);政治:君主专制强化,封建统治日益黑暗腐败,封建制度日趋没落;思想:理学走向极端,八股取士,文化专制;西学东渐(近代科技传入);阶级:工商业者阶层壮大,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2.明清之际的思想家,a.离经叛道的李贽,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答耿中丞这段话反映了李贽的

21、什么思想?,否定孔子的权威,离经叛道有何表现?,批判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材料二 李贽认为“万物皆生于两”-阴阳二气,而“不生于一”。这否定了程朱理学的什么思想观点?,天理,即“三纲五常”,材料三 李贽还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李贽提出这一观点的用意何在?,揭露道学家鼓吹“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批判程朱理学,揭露道学家的虚伪;,2.明清之际的思想家,a.离经叛道的李贽,离经叛道有何表现?,材料四 李贽赞扬汉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主张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各从所好”,“各骋所长”,还

22、宣称“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批判儒学的伦理纲常,提倡个性自由和男女平等;,材料一“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夷待访录,2.明清之际的思想家,b.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的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材料二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明夷待访录,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限制君权,保障人民的权利;,黄宗羲的民主思想与孟子

23、、荀子的民本思想有何不同?A.黄宗羲的民主思想否定君主专制B.孟子、荀子的民本思想维护君主专制,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批判“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材料四 梁启超曾说:“我们当学生时代,明夷待访录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一再介绍黄宗羲等人进步的政治学说,大量印发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以有助于宣传反对君主专制,动员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积极推动作用,c.大力倡导经世致用的顾炎武,2.明清之际的思想

24、家,材料一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顾炎武日知录,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以“众治”取代“独治”;,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民族责任感),材料二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材料三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

25、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二十五材料四 炎武之学,大抵主于敛华就实。凡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之属,莫不穷原究委,考正得失,撰天下郡国利病书百二十卷;别有肇域志一便,则考索之余,合图经而成者。-清史稿卷四八一儒林二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材料五 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主张在雁南、雁北发展纺织业;在西北山泽地区开采矿产;在东南沿海通市舶,发展海外贸易。,主张因地制宜,发展工商业;,d.具有唯物思想的王夫之,2.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材料二“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天下惟气而已矣,无

26、其气则无其道。“气者,理之依也”太虚(即气)者,本动者也。动以入动,不息不滞天地之气,恒生于动而不生于静。,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不断变化的,材料三“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掌握国家命脉)也。”-王夫之黄书,主张厚商兴商;,材料一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王夫之读通鉴论卷末叙论一,2.明清之际的思想家,a.离经叛道的李贽,b.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的黄宗羲,c.大力倡导经世致用的顾炎武,d.具有唯物思想的王夫之,四位思想家分别有哪些思想观点反映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要求?,提倡个性自由,提出民主思想,主张工商皆本,鼓吹“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主张因地制宜,发展工商业,2.

27、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主要思想a.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b.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c.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d.文化上:主张学以致用,反对空发议论、不切实际的学风。,社会根源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c.王阳明心学体系,理学走向极端d.八股取士所形成的不务实际的学风,阻碍了文化的发展。,三位思想家共同点,特点: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观念,又对其中不少陈腐之处不满,力求有所更新。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地位。,2.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探究,明清之际的进步

28、思想为什么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经济上: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政治上: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封建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专制统治,大兴文字狱,压制了进步思想的发展。思想文化上: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无法从根本上突破传统伦理学说的罗网,建立起新的伦理学说体系。国人风貌:人们深受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纵横比较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历史地位,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三大思想家的思想是属于反封建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29、的范畴,而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启蒙思想。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而非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产物。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出现的。与西欧相比,西欧先有文艺复兴,后有启蒙运动,它们是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的资本主义思潮。造成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西欧已开始向资本主义过渡,而中国则依然徘徊在封建制度的漫漫长路上。,重点突破,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重点突破,条件政治条件:中国封建制度虽然衰落,封建专制却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而西欧已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

30、经济条件: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而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文化条件: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欧洲的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内容中国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注重实际,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启蒙运动批判封建制度,并为之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本质由于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发展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经济,这就决定了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在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在根本上有别于西欧的启蒙思想,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而西欧启蒙运动时,资产阶级已经作为独

31、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因而其思想主张是纯粹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影响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对后来的辛亥革命只起了一定的影响;启蒙运动则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对亚洲革命运动也起了一定作用。,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重点突破,明清之际,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提出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后人对此有下列两种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这种思想是当时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思想领域中产生的新因素;第二种观点认为,这种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继承。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第一种观点:(1)提出一些

32、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是前人未曾提出的,有民主色彩。(2)当时封建制度日趋腐朽,商品经济空前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这说明,历史发展已提出要求废除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的课题,黄宗羲等人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3)这种思想影响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二种观点:(1)这是对民主思想的继承,并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制度的主张。(2)是当时的黑暗统治激起了黄宗羲等人的不满和批判,这与以前的进步知识分子改造时弊的政治抱负是一致的,虽然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已产生,但影响十分有限。(3)这种思想是被后世加以发挥,也起过一定的影响,但决不能把它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发散思维,儒学评价,1.政治方面:儒家主张的“大

33、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在今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2.经济方面:(1)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已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2)儒家提倡“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3.教育思想方面: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4.道德修养方面: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现实意义教育理论:有教无类、

34、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尊老爱幼等;政治方面:仁政、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大一统思想(统一祖国);个人修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等。当代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以德治国”、“以民为本”、“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a.积极作用,和平与发展是二十一世纪的两大主题,以何种思想方法和手段来解决人类纠纷以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可能在孔子的思想里寻找到答案。”孔子“和而不同”不仅有助于化解当今世界各文明之间的冲突,使之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和而不同”思想将为世界文化多元共存,避免战争,取长补短,互

35、相促进,提供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仁爱通和”是儒学的精华,能为人类文明的转型和更高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础。孔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成为世界持续发展的动力。,b.消极作用儒家思想强调人的社会性,忽视人的自然存在。对个性的压抑极大地阻碍了社会进步,妨碍了民主制的产生。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儒学评价,正确态度:古为今用,批判继承,规律性知识,a.演变规律(1)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经历了一个春秋兴起、战国蔚然大宗,秦朝受到打击、西汉成为正统思想、宋明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明清批判继承、构成时代特色新思想,维新出新意、新文化运动动摇、新时期焕发新春的过程。(2)就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而言,

36、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达到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这正是儒家思想能够长久不衰原因。引深:一个民族、一种思想要想充满活力,就必须要继承、发展、完善、与时俱进。(3)作为统治者不管采取何种思想,都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为根本出发点。(4)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如百家争鸣。,b.演变原因(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想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综合反映,经济是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思想对维护政治局面的稳定起着较大作用。(2)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分散、保守、落后的自然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决定了政治上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政治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也就

37、要求思想的高度集中与统一,因而催生了“大一统”的思想体系。,规律性知识,基本认识,a.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b.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c.儒家思想是在历史上以孔子的原始儒家为核心吸收了各个流派的思想形成的;d.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儒家思想自身的变化;e.对于儒家思想应该用二分法和重点论的原则来评价。对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批判地继承,剥离封建糟粕,取其合理内核;f.儒学的现代化和边缘化是历史的必然;,高考链接,1.(2009安徽文综高考)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

38、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解析】C 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演变,各时期代表人物的主张,属于较难题。解题关键是西汉汉武帝时期,董仲舒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发展了儒家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故C项正确。A是孔子的言论,B是荀子的言论,D是黄宗羲的言论,皆非加强中央集权。,2.(2009高考海南单科)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用 D.民水君舟【解析

39、】B 本题的关键词是“共通”,即荀子和法家思想的共同点。A、C、D都是荀子的思想主张,从表面上看,B项“人性本恶”似乎也是荀子的观点,但仔细比较,荀子提出“性恶论”,主张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法家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和规范臣民的行为,实际上也是相信人性本恶的。,3.(2009江苏)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解析】D 王阳明是心学的倡导者,强调心即理,含义就是伦理道德皆源于人的本心,其哲学主张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强化练习,1.下列对孔子“仁”的学说理解正确的是主张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具有古典人道主义

40、的性质主张以德治民反对任何社会变革A.B.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孔子思想中“仁”的学说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其“仁”学的含义。“仁者爱人”从某一方面能够起到调节人与人关系的作用,又有以人为本,反对暴政的思想,既主张以礼治国,又要求统治者及时改良社会政治。因此要排除。答案:C,2.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汉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转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大一统的局面 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B.C.D.【解析】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由于当时面临一系列问题,需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但西汉的“罢黜百家”并不是消灭各家,

41、由此排除。答案:D,3.明清时期出现具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家的根本原因是A.具有忧国忧民的思想 B.封建专制的残酷压迫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接受了资本主义民主思想【解析】首先,由于明清时期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国知识分子不可能接受资本主义民主思想,故排除D项,其余A、B、C三项皆是原因。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可排除A项;而B项并不是导致民主思想产生的必然结果;商品经济恰恰是民主思想产生最重要的社会基础,故C项符合题目要求。答案:C,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

42、下不知所守。臣患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南宋)朱熹行宫使殿奏礼材料三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元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1)根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概括指出孔子受冷遇和董仲舒受重用的原因。(2)据材料二、三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

43、不同?观点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动摇。,西汉时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此后到南宋不断丰富完善。儒家思想不断丰富完善,作用对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自明朝以后,逐渐僵化保守,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

44、形成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史实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单元课标,本单元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它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春秋战国时期,曾经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是儒学的产生时期。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经过孟子、荀子等对儒家思想的阐发和改造,成为大宗。至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糅合儒道,将儒家思想与神道观结合,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观点,在此基础上

45、提出“君权神授”,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宋明时期以两程(程颢和程颐)和朱熹为代表的思想家糅合道家、释家思想,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并将君臣父子的人伦关系解释为“天理”之体现,主张“灭人欲,存天理”,形成程朱理学。朱理学使封建等级秩序伦理化,人伦道德严密化,顺应了封建等级秩序,成为儒学的第十一个高峰期。南宋的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朝的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物”和“理”都是“心”中派生出来的,成为理学的旁支-陆王心学。当程朱理学被官方利用、逐渐丧失自身活力以后,明清时期一些有文化个性的学者再一次

46、开创了思想活跃的局面,批判继承传统儒学,开启了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单元概述,1.要了解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收集并综合分析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相关资料,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2.要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是一个不断吸纳、融合各种思想流派观点的过程。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实质是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即儒家思想的形成、尊为正统、反思批判。3.要抓住儒家思想的发展这一主线索,明确各阶段发展的概况,结合古代社会政治、

47、经济的发展状况,分析归纳其演进过程和历史阶段特征。4.思想观念部分概念比较抽象,如“仁”“礼”“道”“气”“天人感应”“格物致知”等,需要明确其内涵、外延。5.学习时需联系儒家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单元复习策略,单元易错易混点,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2.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简单继承,从纵向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即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是“仁政”。3.罢黜百家,独尊

48、儒术”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时期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4.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社会主义民主的比较古代民本思想以“君”为本,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5.心学与理学有明显的不同从哲学观上看,程朱理学坚持“性即理”的根本观念,建立起一套以“理”为本体、以“穷理尽性”为方法的理学体系,属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则坚持“心即理”的根本观念,建立了一套以“心”(道德仁心)或“良知”为本体、以“发明本心”或“致良知”为方法的心学体系,属主观唯心主义。从道德主张上看,理学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而心学则主

49、张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从而为善。,近现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派):,中国共产党:,洪秀全对儒家思想的利用,将儒家大同思想与西方基督教义以及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拜上帝教;建立政权后又将儒家经典贬斥为“妖”。,继续把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康有为赋予儒家思想新的内容,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辛亥革命后-继续受冲击,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学校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新文化运动前期-全盘否定儒家思想,陈独秀等人掀起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儒家思想,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时期-儒学统治地位彻底动摇;改革开放后-儒学焕发新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