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建安诗人及建安风骨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69213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7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建安诗人及建安风骨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建安诗人及建安风骨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建安诗人及建安风骨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建安诗人及建安风骨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建安诗人及建安风骨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建安诗人及建安风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建安诗人及建安风骨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安诗人及建安风骨,短歌行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佳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既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功业示成的深沉感慨,又表现了他搜揽人才以完成统一事业的宏伟怀抱。,蒿里行 曹操,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蝨,万

2、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诗末六句概括地写出了军阀混战所造成的惨象,并流露了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苍凉激楚,形象鲜明。乃“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志士胸怀。,曹 操,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汉末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一方面凭借政治上的领导地位,广泛地收罗文士,造成了“彬彬之盛”的建安文学局面;一方面用自己富有创造性的作品开创文学上的风气。,文 学 成 就,他的诗全部

3、是乐府歌辞,虽沿用汉乐府古题,却并不因袭古辞古意,而是继承了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精神,反映了新的现象,表现出新的面貌。他的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他的另一部分诗则表现了他的统一天下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这类诗悲歌慷慨,具有更浓厚的抒情气氛。,燕歌行 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佗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故限河梁。,曹丕,曹丕,字子桓,曹操之子。曹丕的诗歌在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妇这一题材上运用很有特色,诗歌

4、形式多样,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如燕歌行:诗人将思妇安放在秋夜的背景中来描写,把她的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细腻委婉地表现出来,语言浅显清丽,音节和谐流畅。本诗可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杂诗之四曹植,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杂诗,以佳人的不为时俗所重,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统治者的赏识,抱负不能施展,因而感到时光易逝的苦闷。,泰山梁甫行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妻子像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描绘了一幅当时边海人民贫困生活的画面。,曹植及文学成就,曹植是建安时期最

5、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曹植的一生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追求建功立业为题材,较多充满豪壮乐观的精神,很少反映社会现实;后期由于自己生活的不幸,更多地表现了壮志不得施展的愤激不平之情,同时也写出了个别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七哀诗 王粲,西京乱无象,豺虎方构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適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七 哀 诗,通过“白骨蔽平原”的概括描写和饥妇弃子的特写场面,深刻地揭示出当时军阀混战所造成的凄惨景象和人民

6、的深重灾难,使人怵目惊心。,建安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 刘桢,他们目击汉末的动乱,大多经历过困苦流离的生活,有一定的抱负;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动乱的现实,表现了建功立业的精神,具有建安文学的共同特征。,悲愤诗(节选)蔡琰,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悲愤诗,是建安文坛上的一篇杰作。是一篇长达五百四十字的长篇叙事诗。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在汉末军阀混战中的悲惨遭遇。它实际上是通过个人的不幸遭遇反映了汉末动乱中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共同命运,同时也控诉了军阀混战的罪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