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界线考前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籍界线考前培训.ppt(1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测绘综合能力及 案例分析(地籍测绘、界线测绘部分)复习辅导广东省测绘学会2012年7月,测绘综合能力科目:主要考察测绘地理信息专业技术人员运用测绘地理信息专业技术理论和现行标准规范,分析、判断和解决测绘地理信息项目实施过程中专业技术的能力。测绘综合能力科目涵盖: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于遥感、地图制图、地理信息工程、导航电子地图制作、互联网地图服务、地籍测绘、界线测绘、房产测绘、测绘航空摄影和海洋测绘等专业,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 第二科目测绘综合能力(地籍测绘部分)复习辅导,地籍测绘考试基本要求地籍测绘概述平面控制测量地籍要素测量地籍要素调查地籍图绘制面积量算地籍修测,地
2、籍测绘考试基本要求(流程)1.根据地籍管理要求,依据地籍调查方案,进行技术设计2.根据技术设计,实施地籍平面控制测量3.根据技术设计,制作用于地籍调查的基础图(调查工作底图),实施地籍要素调查,4.根据技术设计,测定界址点,制作地籍图和宗地图,进行面积量算,建立地籍簿册和数据库5.根据地籍管理要求,实施权属变更调查与测绘6.根据地籍测绘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对项目过程质量进行控制,并对项目成果进行整理、检查、验收和归档,第1章 地籍测绘概述【考点直击】本章要掌握地籍测绘的对象、内容、总则、成果、基本精度、坐标系统、地籍图比例尺和用色、地籍册等方面,重点掌握各种精度指标。,地籍测绘的对象:城镇地区、
3、独立工矿区、农村居民区,地籍测绘的总则地籍测绘的总则包括:目的、内容、成果、基本精度、坐标系统、地籍图比例尺和用色、地籍册等方面。,地籍测绘是获取和表述不动产的权属、位置、形状、数量等有关信息,为不动产产权管理、税收、规划、市政、环境保护、统计等多种用途提供定位系统和基础资料。【不动产:地块和地块上的建筑物】,地籍测绘和地籍修测内容包括:控制测量 地籍要素测量 地籍要素调查 地籍图绘制 面积量算等成果:地籍数据集 地籍簿册 地籍图,坐标系统:采用国家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高斯正形投影采用独立坐标系时应和国家坐标系联测,地籍图比例尺和用色:城镇地区城区地籍图的比例尺一般采用1:1000郊区地籍图的
4、比例尺一般采用1:2000复杂地区或特殊需要地区地籍图的比例尺采用1:500地籍图采用单色成图,基本精度地籍控制点的精度界址点的精度建筑物角点的精度地籍图的精度,地籍控制点的精度平面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05m。,界址点的精度界址点的精度分三级,等级的选用应根据土地价值、开发利用程度和规划的长远需要而定。各级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和间距超过50m的相邻界址点间的间距误差不超过相关规定。,建筑物角点的精度建筑物角点坐标的精度等级和限差执行与界址点相同的标准,地籍图的精度地籍图的精度应优于相同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地籍图上坐标点的最大展点误差不超过图上0.1mm,其他地物
5、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5mm,相邻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4mm。,地籍册地籍测绘完成以后,应按规定编制地籍册地籍册是以地块为单位综合表述地籍资料和信息的表册,是地籍测绘成果之一地籍册的内容从地籍要素测量、地籍要素调查和数据处理成果中获取地籍册以活页表格纸填写,按地籍子区或地籍区为单位装订成册,实战题地籍图比例尺的选用:城镇地区城区地籍图的比例尺一般采用1:1000、郊区地籍图的比例尺一般采用1:2000,复杂地区或特殊需要地区地籍图的比例尺采用()。A1:100 B1:200 C1:500 D1:1000,第2章 平面控制测量【考点直击】本章重点要掌握平面控制测量
6、的方法、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一般规定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也可越级布网,平面控制点包括基本控制点(一、二、三、四等)地籍控制点(一、二、三级),地籍控制点a密度:城镇地区城区 100200米郊区或建筑物稀疏区 200400米农村地区 400500米b地籍控制点均应埋设固定标志;有条件时设置三个以上的保护点。c地籍控制点要绘制点之记。,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三角测量三边测量导线测量GPS定位测量,三角测量时,三角网主要技术要求:【三角形内角不应小于30;确有困难时,个别角可放宽至25。】三边测量时,三边网主要技术要求:【三角形内角不应小于30;确有困难时,个别角可
7、放宽至25。】,导线测量时,各级测距导线主要技术要求:导线应布设成直伸导线,并构成网形;导线布成结点网时,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见的附和导线长度,不超过上表中附和导线长度的0.7倍;当附和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2时,导线全长的闭合差可放宽至不超过0.12m。,静态相对定位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GPS网应布设成三角网形或导线网形,或构成其他独立检核条件可以检核的图形;GPS网点与原有控制网的高级点重合应不少于3个,当重合不足3个时,应与原控制网的高级点进行联测,重合点与联测点的总数不得少于3个。,已有控制成果的利用:控制测量前,应充分收集已有的控制成果和资料,符合要求的充分利用;不符合要求的
8、,尽量利用其点位,并对有关点进行联测。,水平角观测经纬仪的技术要求a照准部旋转各位置气泡读书差,不超过1格;b光学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DJ1不超过1,DJ2不超过2;c横轴不垂直于竖轴之差,DJ1不超过10,DJ2不超过15,DJ6不超过20;d垂直微动螺旋使用时,视准轴在水平方向上不产生偏移;e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之差,DJ1不超过6,DJ2不超过8,DJ6不超过10;f光学对点器视轴于竖轴的偏差,在0.81.5m高度范围内不超过1mm。,归心元素测量:二等观测中观测点和照准点的归心元素,测前和侧后各测定一次;二等以下观测,只测定一次,长度元素量至毫米,角度元素量至15。测站归心和照准归心投影
9、的示误三角形边长,分别不超过5mm和10mm。,水平角观测的限差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a当方向总数超过6个时,可分二组观测,每组应包括2个以上共同方向;二组共同方向角值之差,不超过该等级测角中误差的2倍。b在高级控制点上设站观测低等级方向时,需联测二个高等级方向。c在三、四等导线点上,当只有二个方向时,应按左、右角观测,左角和右角计算得出的测站圆周角闭合差不超过测角中误差的2倍。d凡超限的结果,均应重测;当重测数超过总基本方向测回数的1/3时,应全部重测。,距离测量各级三角网的起始边、三边网或导线网的边长,主要使用相应精度的光电测距仪测定。光电测距仪的等级:级 测距中误差5mm级 5mm测距中误
10、差10mm光电测距仪的限差:,气象数据的测定:光电测距时需测定气象数据,二、三、四等的温度测至0.2,气压测至0.5hpa,一、二级的温度测至1,气压测至1hpa。测距边需进行倾斜改正(略)。,光电测距仪的技术要求a光学对点器与仪器竖轴的偏差,在0.81.5m高度范围内不超过1mm;b发射、接收、照准三轴应平行,最大偏离角不大于30;c测距仪使用的配套棱镜常数最大互差不大于标称精度固定误差部分的1/4;d检定加常数和乘常数的测距单位权中误差不大于标称精度的1/2;e测距仪重复测距,一次读数的中误差不大于标称精度的1/4。,平面控制测量成果的记录、整理和计算 观测数据的记录:手簿中记载项目和原始
11、观测数据记录必须字迹清晰、填写齐全;外业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擦拭、不准转抄。观测数据的处理:水平角观测、距离测量、GPS测量等外业测量资料,应及时整理并进行各项改正,检查合格提供计算。三角测量、三边测量、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的检核(略)。,平差计算:二、三、四等和一、二、三级平面控制网分级进行统一平差或联合整体平差,平差后进行精度平淡。计算取位:,实战题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也可越级布网。A从局部到整体 B从整体到局部C从高级到低级 D从低级到高级,第3章 地籍要素测量【考点直击】本章要掌握地籍要素测量的方法、技术要求,拓展掌握地籍图图示。,地籍要素测量内容根据地块
12、权属调查结果确定地块边界后,设置界址点标志;界址点标志设置后,进行地籍要素测量;地籍要素测量的主要对象:a界址点、线以及其他重要的界标设施;b行政区域和地籍区、地籍子区的界线;c建筑物和永久性的构筑物;d地类界和保护区的界线。,地籍要素测量方法极坐标法正交法(直角坐标法)航空摄影测量法,界址点界址点编号由区代码(9位)+点的类别代码(1位)+点号(199999)组成。界址点成果表【界址点坐标成果表一般以地籍子区为单位装订成册】,建筑物角点的编号除类别代码外其余均与界址点相同。,地籍测量草图作用:地籍测量草图是地块与建筑物位置关系的实地记录;地籍要素测量时,根据需要绘制测量草图;选择适当的比例尺
13、,实地绘制,原始数据不得涂改;图示符号按CH 5003地籍图图示执行。,地籍测量草图的内容a界址点、线,行政界线,建、构筑物等;b平面控制网点及点号;c界址点和建筑物角点;d地籍区、地籍子区和地块的编号,地籍区、地籍子区名称;e土地利用类别;f道路及水域;g有关地理名称,门牌号;h观测手簿中所有未记录的测定参数;i未检校二量测的线长和界址点间距;j草图符号说明、比例尺、精度、指北方向、日期、作业员。,地籍测量草图的图纸:原则上用16开幅面;对于面积较大的地块,可用8开幅面;图纸可选用防水纸、聚酯薄膜或其他合适的书写材料。,地籍测量草图的比例尺:选择合适的概略比例尺,使其内容清晰易懂。地籍测量草
14、图的绘制要求:实地绘制,测量原始数据不得涂改或搽拭。地籍测量草图图示:按地籍图图示。,实战题地籍要素测量的主要对象包括()、行政区域和地籍区、地籍子区的界线、建筑物和永久性的构筑物、地类界和保护区的界线。A界址点、线以及其他重要的界标设施B行政区域和地籍区、地籍子区的界线C建筑物和永久性的构筑物D地类界和保护区的界线,第4章 地籍要素调查【考点直击】本章重点要掌握宗地(块地、丘地)的权属、土地利用类别、等级、建(构)筑物等调查的技术要求。,一般规定地籍要素调查在当地人民政府(国土管理部门)领导下进行。基本内容包括:地块权属、土地利用类别、土地等级、建筑物状况等。基本要求以地块为单位进行;调查前
15、收集有关测绘、土地划拨、地籍档案、土地等级评估及标准地名等资料;调查时逐宗填写城镇地籍要素调查表。,地块与编号地块:地籍的最小单元,地球表面上一块有边界、有确定权属主和利用类别的土地;一个地块只属于一个产权单位,一个产权单位可包含一个或多个地块。,地块编号a按省、市、区(县)、地籍区、地籍子区、地块等六级编立。b地籍区:以市行政建制区的街道办事处或镇(乡)的行政辖区为基础划定;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街坊为基础再划分为若干个地籍子区。c编号方法:省、市、区(县)的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的规定代码;地籍区和地籍子区均以两位自然数0199依序编列,当未划分地籍子区时,相应的地籍区(地籍子区)
16、编号用“00”表示;地块编号以地籍子区为编号区,采用5位自然数字从199999依序编列。,地块权属调查地块权属:地块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归属。调查内容:地块权属性质、权属主名称、地块坐落和四至、行政区域界线和地理名称。界址点(线)调查:依据有关关系和法律文件,在实地对界址点(线)进行判别。土地利用类别调查:以地块为单位调记一个主要利用类别。,土地等级调查 执行当地有关部门制定的土地等级标准;在地块内调注,地块内等级不同时,按不同土地等级分别调记;对尚未制定土地等级标准的地区,暂不调记。,建筑物状况调查内容:地块内建筑物的结构和层次。建筑物层数:指建筑物的自然层数,从室内地坪以上计算,采光窗在地坪以
17、上的半地下室且高度在2.2m以上的算层数,地下室、假层、附层(夹层)、假楼(暗楼)、装饰性塔楼不算层数。建筑物结构:根据建筑物的梁、柱、墙等主要承重构件的建筑材料划分类别,标准见表,实战题地块权属调查内容包括地块权属性质、权属主名称、(D)、行政区域界线和地理名称。A界址点 B控制点 C道路名称 D地块坐落和四至,第5章 地籍图绘制【考点直击】本章重点要掌握地籍图的绘制方法,包括地籍图的内容、形式、分幅和编号等相关规定。,地籍图的作用:地籍图是不动产地籍的图形部分,与地籍册、地籍数据一起,为不动产产权管理、税收、规划提供基础资料。,地籍图表示的基本内容:a界址点、界址线;b地块及编号,地籍区、
18、地籍子区编号,地籍区名称;c土地利用类别;d永久性的建筑物和构筑物;e行政区域界,地籍区和地籍子区界;f平面控制点;g有关地理名称和重要单位名称;h道路和水域。【根据需要,在保证图面清晰的前提下,择要表示一些其它要素。】,地籍图的形式:采用分幅图的形式,规格采用50cm*50cm。,地籍图的分幅和编号分幅:地籍图的图廓以高斯克吕格坐标格网线为界,1:2000图幅以整公里格网线为图廓线,1:1000和1:500地籍图在1:2000地籍图中划分,划分方法如表 地籍图的编号以高斯克吕格坐标的整公里格网为编号区,由编号区加地籍图比例尺代码组成。,地籍图的绘制方法数字化测图:将采集的数据,通过自动数据处
19、理,获取数字化地籍图;利用地籍测量草图和有关数据绘制地籍图;其它绘图方法绘制地籍图。(例如:符合精度要求的地形图加载地籍要素)原图清绘:采用着墨法或刻图法。,实战题地籍图分幅图采用规格为(A)。A50cm*50cm B40cm*40cm C40cm*50cm D60cm*60cm,8面积量算8.1面积量算:指水平面积量算,内容包括地块面积量算和土地利用面积量算;8.2面积量算单位采用平方米,计算取值到小数后一位,填写“面积量算表”;8.3面积量算方法有坐标解析法、实地量距法、图解法等。8.4精度评估(略),第7章 地籍修测【考点直击】本章要掌握地籍修补测的相关技术要求。,修测内容a地籍册的修正
20、、地籍图的修测和地籍数据的修正;b进行地籍要素调查、外业实地测绘、调整界址点号和地块号。,修测方法a根据变更资料,确定修测范围,根据平面控制点的分布情况,选择测量方法并制定施测方案;b修测可在地籍原图的复制件上进行;c修测之后,应对有关的地籍图、表、簿、册等成果进行修正,使所有成果符合要求。,面积变更a一个地块分割成多个地块,分割后各地块面积总和与原地块面积的不符值应在规定限差之内;b地块合并的面积,取被合并地块面积之和。,修测后地籍编号的变更与处理地块号:地块分割以后,原地块号作废,新增地块号按地块编号区内的最大地块号续编。界址点号、建筑物角点号:新增的界址点、建筑物角点的点号,分别按编号区
21、内的最大点号续编。,实战题地籍测量修补测内容包括(B)、地籍要素调查、外业实地测绘、调整界址点号和地块号。A全面进行平面控制测量B地籍册的修正、地籍图的修测和地籍数据的修正C全面进行高程控制测量D重新进行数据库建设,成果资料的检查验收地籍测绘成果的检查验收按测绘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地籍测绘成果必须接收测绘主管部门的质量监督检验。,测绘综合能力地籍测绘科目模拟试题1地籍测绘中,建筑物密集区和稀疏区的平面控制网点平均间距分别为()米左右。A100和200 B50和100C100和100 D200和100,2宗地图是()。A描述各种地形要素的实地记录B描述所有地籍要素的实地记录C描述宗地位置的实
22、地记录D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和相邻宗地关系的实地记录 3宗地图是以()为单位编绘的。A一个居民点 B一个街区C一宗地 D一栋房屋,4宗地图的比例尺是()。A1:100 B任意的,根据宗地大小选定C1:200 D1:500 5根据界址点的适用范围,其测定精度分为()。A一类 B二类C三类 D四类,6一类界址点相对临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和允许误差分别为()。A5 cm、5 cm B10 cm、10 cmC5 cm、10 cm D10 cm、5 cm 7权属要素测量是通过()来实现的。A实地测量 B查阅资料C整理档案 D调查,8土地权属调查具体内容不包括()。A查清宗地的权属状况,包括宗地权属性质
23、、权属来源、取得土地时间和土地使用年限、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名称等B查清宗地的位置、界限、四至关系以及相关的行政界线、地理名称等C评估宗地的价值D查清宗地的利用状况和土地级别,9地籍测绘的主要内容包括()。A地籍控制 B地籍要素测绘 C房产测绘 D地籍调查 E动态监测与更新 10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精度要求描述正确的是()。A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B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7cmC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10cmD四等以下网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误差不得超过5cmE四等以下网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误差不得超过10cm,1
24、1地籍图所表示的主要内容有()。A地籍要素 B等高线 C必要的地形要素D管线设施 E各种必要的注记 12地籍图的比例尺有()。A1:5001:1000 B1:2000 C1:500 D1:20000 E1:5000和1:10000,13在地籍图集中,我国现在主要测绘制作的有()。A城镇分幅地籍图和宗地图B农村居民地分幅地籍图和宗地图C土地利用现状图D土地权属界线图E地形图,14全野外测图的主要特点是()。A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测量,不受天气、设备、作业人员等各种因素的影响B可以更好的描述和显示地籍图中各要素的联系C可以储存更多数据信息,并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输出多种要素、任意比例尺的图件D可以方便地
25、检索与更新E有利于地籍数据库和地籍信息系统建立,15全野外数字测图的宗地图的特性()。A是地籍图的一种附图,是地籍资料的一部分,相邻宗地可拼接B宗地图中的数据都是实量或实测得到,与实地有严密的数学相似关系,数学精度高且可靠C标识符齐全,人工和计算机都可以方便地进行管理D是独立的一种图形,和相邻宗地没有关系E不一定要实测,16编绘宗地图时,应做到()。A界址线走向清楚B坐标、面积和注记准确C要有所有的地形要素D四至关系明确E比例尺适当,17完整的地籍图要求,地籍要素应包括()。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相关要素B各类各级界线、宗地界址点线C地籍号注记、宗地坐落D土地利用分类代码、土地等级E土地权属主名
26、称,2011年地籍试题解析62.地籍图上一类界址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cm。A.5 B.7.5 C.10 D.15解析:此题考的是一类界址点的中误差,答案唯一,是5 cm,其他数值都是错的。,63地籍管理的内容包括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分等定级估价、()等。A.地籍档案建立 B.地籍图测绘 C.界址点测定 D.宗地图测绘解析:此题考的是地籍管理的五大内容,一定要记住掌握的内容。今后的考试可能有各种变换,包括以多项选择的形式出现。,64地籍测量坐标系统应优先选用()坐标系。A.独立 B.任意 C.国家 D.地方解析:此题考的是地籍测量坐标系统的问题,优先选用国家坐
27、标系。,65当一幅地籍图内变更面积超过()时,应对该图幅进行更新测量。A.1/4 B.1/3 C.1/2 D.2/3解析:此题考的是地籍测量修补测的问题,记住变更面积大于20-25%这个下限指标。,96.界址点坐标测定可采用的方法包括()。A图解法 B极坐标法 C交会法 D正交法 E GPS定位法解析:此题考的是界制点坐标测定可采用的方法,除了ABCE外,还有数字摄影测量法。,地籍测绘案例综和分析 现有某城市需要进行地籍更新调查测绘工作,已知的相关信息有:1、城市建成区总面积为75平方公里,其中变化部分大概占总面积的30%;2、国家测绘局1:500地籍测绘的收费标准为150000元/平方公里,
28、修补测增加30%;3、一个作业小组(2人)的工作效率为:1平方公里外业测量需要25个工作日,外业调查内业建库需要20个工作日;4、要求3个月完成外业测量、调查和内业建库工作,提交检查。,回答下列问题:1、做出某城市地籍更新调查测绘工作的经费预算;2、计算出此项目所需投入的生产人员(不包括质检人员);3、简述地籍更新调查测绘的工作内容;4、简述界线测绘的工作流程。,答案:1292.5万元212个作业小组(2人)3地籍册的修正、地籍图的修测和地籍数据的修正;进行地籍要素调查、外业实地测绘、调整界址点号和地块号。4资料分析、制定技术方案、控制测量、地籍要素测量、地籍要素调查、面积量算、资料整理、检查
29、验收、成果提交等,地籍测绘案例综和分析二(2011第六题)【基本要求】根据本项目的要求,掌握地籍测绘的质量控制,包括成果整理、检查、验收和归档 某市某区按照国家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技术规定和要求,完成了全区域的土地调查项目,调查范围涉及区政府所在地、乡政府所在地、各类开发区、园区的调查面积约36平方公里。,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权属调查、地籍控制测量、界址点测量、1:500地籍测绘、宗地图测绘、面积计算、城镇地籍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等。该市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成立了验收组,依据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对城镇地籍调查成果进行验收,在验收城镇地籍成果时,对数据库、元数据、地籍图、宗地
30、图、,统计表格、文字报告进行了检查;在验收地籍调查成果时,内业抽取50%,外业抽取5%进行了检查,其中地籍控制内业检查了平面坐标系统选择是否合理,长度变形是否超限;观测记录是否齐全、规范;高程基准选择是否正确,高程施测精度是否满足相关技术设计;资料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完整规范等。在细部测量外业检查时,验收组实地采集了10个地物特征点进行检查并评定了精度。,问题:简述在城镇地籍数据库验收中,地籍图和宗地图检查的内容。补充完善地籍控制测量成果内业检查的内容。细部测量外业检查的方法和内容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说明正确的方法和内容。,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 测绘综合能力科目(界线测绘部分)复习辅导,界线测绘考
31、试基本要求界线测绘概述界线测量准备边界点测绘边界测绘与边界线标绘边界协议书附图及边界位置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的编纂和印刷边界线更新测绘成果资料的检查验收,界线测绘考试基本要求(流程)1.根据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和测绘要求,进行技术设计2.根据技术设计,制作边界地形图,实施边界调查,制作边界情况图和边界主张线图3.根据技术设计,进行控制测量,并测定界桩点、边界点及方位物,4.根据行政区域界线测绘成果,制作边界协议书附图并编写边界走向说明5.根据行政区域界线测绘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对项目过程质量进行控制,并对项目成果进行整理、检查、验收和归档,第一章 界线测绘概述【考点直击】本章重点要掌
32、握界线测绘的目的、内容、成果、精度指标、基准和比例尺等。,界线测绘的对象省级行政区域陆地界线测绘;省级以下行政区域陆地界线测绘参照执行。界线测绘的总则界线测绘的总则包括目的、内容、成果、基本精度、基准和比例尺等五个方面。,界线测绘的目的和任务目的:获取和表述行政区域界线的位置和走向等信息,为勘界和边界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内容:界线测绘准备、界桩埋设、边界点测量、边界线及相关地形要素调绘、边界协议书附图标绘、边界点位置和边界线走向说明的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的编纂和印刷等。【边界点:边界线走向的转折点,包括描述弧段边界线的特征点。】,成果:界桩登记表界桩成果表边界点
33、成果表边界点位置和边界线走向说明边界协议书附图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基本精度平面测量精度边界点的高程精度边界协议书附图的精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的精度,平面测量精度:分四个等级,各级边界点的平面测量误差见表;边界点的高程精度:,边界协议书附图的精度:边界协议书附图中坐标点的最大展点误差不超过图上0.2mm,补调的与确定边界线有关的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固定地物点的间距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5mm。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的精度:参照地图制图相关规范执行。,界线测绘的基准和比例尺: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采用国家统一的1980西安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边界
34、主张线图的比例尺:相邻两行政区边界主张线图的比例尺视情况选用1:10000、1:50000或1:100000。,边界协议书附图的比例尺:能清晰反应边界线走向为原则,视情况选用1:10000、1:50000或1:100000,但同一条边界线协议书附图比例尺要一致;如局部地段地形复杂,应加绘更大比例尺的扩大图。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的比例尺与边界协议书附图的比例尺一致。,实战题界线测绘的内容包括界线测绘准备、(B)、边界点测量、边界线及相关地形要素调绘、边界协议书附图标绘、边界点位置和边界线走向说明的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的编纂和印刷等。A界线测绘设计 B.界桩埋
35、设 C界桩制作 D.界线测绘成果验收,第2章 界线测量准备【考点直击】本章要掌握界线测绘的前期工作,包括边界调查、边界点与界桩两方面,重点掌握界桩类型、编号和埋设密度。,边界调查实地调查:边界调查应核实法定边界线习惯边界线行政管辖线和与边界线有关的资源归属范围线等界线的实地位置,并调查边界争议的有关情况边界线情况图的绘制:以地图形式绘制法定边界线、习惯边界线、行政管辖线和与边界线有关的资源归属范围线等界现状和历史沿革情况。,边界情况说明的编写:以文字形式描述边界线的划定情况及其沿革情况。边界主张线图的绘制:在绘制边界线情况图的基础上,由界线相邻两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确定边界线的原则,将各自
36、的边界主张线标绘在同一版本的地形图上;主张线采用0.3mm的红色实线绘出,可压盖图上任何要素。,边界点与界桩边界点:边界点分两种,设置界桩的和不设置界桩的可用平面坐标和高程或用其与邻近固定地物点的相关关系来描述其位置,界桩类型:界桩类型分两种,三面型和双面型边界线交汇处设置三面型,其他界桩点设置双面型,界桩位置的选定:界桩位置应选在对反映边界线走向具有重要意义的边界点上或边界点附近,一般为实地地形不易辨别的边界线转折处、过境道路与边界线相交处、以线状地物为界的边界线起迄处,界桩的埋设密度:以能控制边界线的基本走向、尽量少设为原则,具体由勘界双方视边界线地形情况商定界线走向实地明显,且无道路通过
37、的地段,一般不埋设界桩,有天然或人工标志的地段,也可不埋设界桩界河两岸设置同号双立界桩,界河交叉口岸设置同号三立界桩,边界线的编号:边界线的编号用4位数字,由相邻两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行政区域代码的前两位数字组成,数值小的省排列在前边界线的命名:边界线名称由相邻两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简称加“线”字组成,省简码小的省排列在前,界桩的编号a界桩编号以每一条边界线位一个编号单位,在一个编号单元内一般沿边界线由西向东或由北向南从001开始顺编,共8位:边界线编号(4位)+界桩号(3位)+类型码(1位),类型码的表示:双立号桩用A、B,三立号桩用C、D、E,其他界桩的类型码予以省略。b三省(自治
38、区、直辖市)边界线交汇处(三交点)界桩的编号:三省的简码(6位)+界桩序号(1位)+类型码(用“S”表示);三省(自治区、直辖市)边界线只存在唯一交汇处时,界桩序号位“0”,否则由1开始顺编。,界桩的书写:在界碑的两个或三个宽面,书写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专名,内蒙古、广西、西藏、新疆四自治区在其汉字下加注自治区通用民族汉字双面型界桩书写界桩序号有效数字及类型码,三面界桩不书写界桩编号所有界桩均应书写“国务院”和界桩设置年代等文字拍摄界桩相片:界桩埋设后,应对界桩所处位置的全貌和周围的环境拍摄相片,表述界桩设置地的环境和地形特征以及界桩与相关地物的关系。,实战题边界主张线图的主张线绘制采用()
39、红色实线绘出,可压盖图上任何要素。A.0.1mm B.0.2mm C,第3章 边界点测绘【考点直击】本章重点要掌握边界点、界桩方位物的平面和高程的测量方法,包括各种精度指标。,控制测量基础控制成果的收集与准备:界线测绘的基础控制包括已有的一、二、三、四等国家平面控制网点,二、三、四等城市控制网点以及相应等级的高程控制成果,国家GPS A、B、C、D级网点,一、二、三级小三角点,一、二、三级导线点对测区内已有的基础控制点成果,应进行充分地收集和分析,凡能满足要求的成果,都应充分利用,边界测绘对控制成果的精度要求:用于边界测绘的基础控制点数量不够或精度不满足时,须补测边界控制点边界控制点的点位中误
40、差不超过教材P 表中的规定,边界点的平面测量一般规定:边界点的平面坐标,通常采用光电测距附合导线、光电测距支导线、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定位测量、测边测角交会等方法进行测定。,光电测距附合导线测量:附合导线采用双定向的附合导线,困难时也可采用单定向的附合导线或无定向的附合导线,增加检核条件采用光电测距附合导线测定边界点坐标可以发展三级,连续配合基础控制点发展可以四级光电测距支导线测量:支导线可从一、二次附合导线上起算,起始点应观测两个连接角,边长往返测,角度测左、右角,GPS定位测量a一般采用静态相对定位,也可采用准动态定位模式和动态定位模式,但应有可靠的独立外部检核。b采用静态相对定位的
41、GPS非同步独立观测边构成几何闭合图形或附合路线,有可靠的独立检核条件时,也可只观测一个时段,否则应由两次设站观测结果进行检核。c当测点间距小于30km时,可采用快速静态相对定位的模式或差分动态定位的模式;采用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时,有效观测的卫星数不少于5个,起算点的精度不低于30m。d精度要求高于1m的边界点的线路,应与国家网点进行重合或联测,重合或联测的点数不少于3个,精度要求低于1m的边界点,可根据区域性的转换参数进行坐标转换。,交会法a边界点测量可采用角度交会或边角交会法,采用交会法时,必须有两组独立交会图形计算的结果取中数。b各种交会的交会角度不应小于30或大于150,十分困难时,适当
42、放宽,不小于20或大于160。c交会法的发展次数,自基础控制点起可发展至三级;连续配合基础控制点发展时,可发展四级。,边界点高程的测定:边界点的高程一般可在图上直接量取,也可与平面坐标直接施测,采取高程导线、三角高程或GPS测量等方法测定。,界桩方位物的测绘界桩方位物的选择原则:每个界桩方位物不少于三个方位物必须明显、固定、不易损毁方位物应利于判定界桩点的位置以打物体作为方位物时,要明确量测点在方位物的具体部位界桩方位物的测定:界桩点至方位物的距离,一般应在实地量测,精度满足相关规定,界桩登记表:内容主要包括边界线编号、界桩编号、界桩类型、界桩材质、界桩所在地、界桩与方位物的相互位置关系、界桩
43、位置略图、备注及双方负责人签名等,界桩位置略图:应标绘出边界线、界桩点、界桩方位物、边界线周边地形等略图在实地按照其相关位置用铅笔绘制,室内着墨整饰界桩符号用直径1.5mm的圆圈表示,界线符号用0.3mm的实线表示,方位物方向线用0.1mm的实线绘出,图内其他要素按规定绘制界桩符号、界桩编号、界线符号、图内方位物编号以及行政区划名称用红色,其他用黑色,特殊边界点的测绘与表述同号多立的边界点:对在边界线两侧设置界桩而边界点本点上未设置界桩的边界点,除按规定测定位置外,对同号双立的界桩还要测绘每一界桩点至该双立界桩连线与边界线交点的距离距离测量的误差限差符合规定要求,对同号三立的界桩则应测绘每一个
44、界桩点至边界线在该交叉口处转折点的距离实地无法准确确定边界线位置时,在地形图上量取,图上量取坐标的边界点:在地形图上能准确可靠地判断其点位的边界点,可以在该地形图上量取其坐标与高程,点位量测精度符合规定要求。用方位物确定位置的边界点:对野外施测困难,又无准确地图可以量取其坐标的边界点,可量取至少三个以上永久性的固定地物点或地形特征点的距离加以描述;距离测量的精度符合规定要求。,其他特殊边界点:对野外施测坐标困难、图上无法量取、无永久性地物点和地形特征点的边界点,可以选择较为可靠的地形图或其他办法,量取其相关地形要素的坐标,然后根据该相关地形要素与边界点的相互关系,用文字描述的方式确定出其唯一位
45、置。,实战题界桩方位物的选择原则是每个界桩方位物不少于()个。A1 B2 C3 D4,第4章 边界测绘与边界线标绘【考点直击】本章要掌握边界调绘和边界线标绘,重点是边界线标绘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边界调绘边界调绘的原则:当边界线附近的地形要素发生变化,影响到边界线走向的确定和表示时,应对边界线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地形要素进行调绘。边界调绘内容:主要是与确定边界线与界桩点位置有关的地形要素、地理名称等。,边界调绘方法:地形要素变化少的地区采用图解法直接转绘在地形图上或采用正射影像图(单张像片)按有关规定要求进行调绘后转绘到地形图上地形要素变化多的地区进行实地修测边界调绘图的绘制:植被要素用绿色,地
46、貌要素用棕色,水系要素用蓝色,其他要素用黑色绘出;各类要素符号的规格与所利用的地形图一致。边界调绘的精度和要求:执行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边界线标绘边界线标绘的内容:确定了的边界线、界桩点位置。,边界线标绘的方法:边界线调绘一般要求在边界调绘的基础上进行,对地形要素变化不大的地区,可与边界调绘一并进行;对有明显分界线(如分水线、道路、河流等)且地形要素变化不大的边界地段或以边界点连线作为边界线的地段,也可由界线测绘双方在室内直接将边界线标绘在地形图上。,边界线标绘的技术要求:边界线用0.3mm红色实线不间断表示,以线状地物中心线为界且地物符号宽度小于1.0mm时,界线符号在线状地物符号两侧跳绘界
47、桩符号用直径1.5mm红色小圆圈表示界桩号用红色注出,边界线标绘的精度:界桩点、界线转折点及界线经过的独立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固定地物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一般不应大于图上0.4mm,实战题边界调绘图的绘制:植被要素用绿色,地貌要素用棕色,水系要素用蓝色,其他要素用()绘出;各类要素符号的规格与所利用的地形图一致。A绿色 B棕色 C蓝色 D黑色,第5章 边界协议书附图及边界位置说明【考点直击】本章重点要掌握边界协议书附图4个内容和边界线走向说明的编写技术要求。,边界协议书附图边界协议书附图的基本要求a边界协议书附图是以地图形式反映边界线走向和具体位置,并经由界线双方政府负责人签字认可的重要的界线测绘成
48、果。b边界协议书附图应以双方共同确定的国家最新版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为工作底图,应根据量测的边界点坐标或相关数据、协商确定或裁定的边界线及边界线的标绘成果、地物调绘成果整理、绘制而成。c边界协议书附图的内容包括:边界线、界桩点及相关的地形因素、名称、注记等,各要素应详尽表示。d边界协议书附图绘制1份,可复印。,边界协议书附图中的扩大图:当在边界协议书附图工作用图上无法详尽表示局部地段边界线的位置和走向时,应利用更大比例尺地形图加绘扩大图扩大图可以以岛图形式加绘在边界线两侧的适当位置或直接以分幅图的形式加绘当一幅图内有多幅扩大图时,应对扩大图从上至下或从左至右顺序编号,边界点位置和边界线走向说明边
49、界点位置说明的编写:应描述边界点的名称、位置、与边界线的关系等内容对埋设界桩的边界点还应描述界桩号、类型、材质、界桩与边界线的关系、界桩与方位物的关系、界桩与周围地形要素的关系等内容,边界线走向说明的编写a边界走向说明是对边界线走向和边界点位置的文字描述,是边界协议书的核心内容;边界线走向说明与边界协议书附图配合使用。b边界线走向说明的编写以明确描述边界线实地走向为原则;叙述应简明清楚,采用通用的名词术语,地名准确,译名规范,并与边界协议书附图和实地情况相一致。c边界线走向说明应根据界线所依附的参照物编写,参照物包括各种界线标志(界墙、界桩、河流、山脉、道路)、地性点、地性线、地形特征点等。,
50、d边界线走向说明根据界线所依附的参照物的实际情况分为若干条,每条可分为若干自然段;每一自然段一般是对相邻两界桩间边界线情况的文字描述。e边界线走向说明中的距离及界线长度等数据,均以米(m)为单位,实地量测的距离精确到0.1m,图上量取的距离精确到图上0.1mm。f边界线走向说明的编写内容一般包括每段边界线的起迄点、界线延伸的长度、界线穿越的界桩的编号及数量、界线依附的地形、界线转折的方向、两界桩间界线长度、界线经过的地形特征点等。,边界线走向方位的描述:边界线走向说明中涉及的方向,采用16方位制(以磁北方向为基准)描述每个方位是2230,例如北方向是348451115,其他方向以此类推,实战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