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第四课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10452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环境第四课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大气环境第四课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大气环境第四课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大气环境第四课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大气环境第四课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气环境第四课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环境第四课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节 大气环境,第四课时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学习目标:1、北半球冬、夏季大气活动中心,并理解其成因2、东亚和南亚季风形成的原因,并识记其冬夏季风向。,A,B,C,气压带和风带,课堂回顾,热力环流实例,冷,热,热,冷,高压,低压,高压,低压,陆地,陆地,海洋,海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指: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较之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气压中心是指: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移动形成的。高压和低压的区别,季风环流概念: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概念学习,思考:,副极地低气压带,冷源,高压,(1)冬季大陆会形成高压原因:大陆气温低,空气

2、冷而重,收缩下沉。,冬季大陆为什么会形成高压?,1、大气活动中心,副热带高气压带,热源,低压,(2)夏季大陆会形成低压原因:大陆气温高,空气暖而轻,膨胀上升。,夏季大陆为什么会形成低压?,思考:,副极地低气压带,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副极地低气压带南移,被陆地上形成的高压切断,分裂为3个气压中心。,1月份冬季,副热带高气压带,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北太平洋高压(夏威夷高压),北大西洋高压(亚速尔高压),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被陆地上形成的低压切断,分裂为3个气压中心。,7月份夏季,北半球的气压带被高低压中心切断,呈块状分布;这说明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分布有重大影响

3、。,一月,七月,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太,平,洋,大,西,洋,小结,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阿留申低压,夏威夷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冰岛低压,亚速尔高压,小结,南半球气压带特征,带状分布,北半球气压带特征,块状分布,原因:陆地面积大,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大,原因: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小,2、气压带分布特征,讨论分析:我们澄海这边冬、夏季各 吹什么方向的风?,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3、季风环流,探究:东亚季风的风向和形成原因?,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球自转偏向力,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

4、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蒙古高压或亚洲高压,夏威夷高压,寒冷干燥,温暖湿润,低温干燥,蒙古高压或亚洲高压,赤道附近印度洋,高温湿润,西北季风,东北季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我国云南和海南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菲律宾,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冬季风强于夏季风,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俄罗斯东部,熟记:,我国东南部地区,形成森林景观,农业也生机勃勃。,撒哈拉沙漠常年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景观。,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 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形成森林景观,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农业也生机勃勃。,撒哈拉沙漠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景观。,由于我国广大地区盛行季风气候,因此,从太平洋

5、带来的暖湿气流使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沛,形成了森林、草原景观,农业生产也生机勃勃。,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量大小和雨期长短存在明显差异,呈现出由东南部向北部、西北部逐渐减少的趋势,因而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一月,七月,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 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60N,30N,亚 欧 大 陆,洋,太,平,洋,大,西,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冬,夏,冬,夏,课堂小结:,大气活动中心,季风环流,分布,成因:,冬季,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的冷高压切断,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上: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陆地上:

6、亚洲高压,夏季,副热带高气压被大陆的热低压切断,陆地上:印度低压,海洋上: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概念,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风向,东亚地区:冬季西北季风(强)夏季东南季风,南亚地区:冬季东北季风 夏季西南季风(强),1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其主要原因是A洲的山区最高大 B东亚位于最大的大陆和大洋之间 C亚洲的气压带、风带最完整 D东亚的海洋最深 2形成东亚和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 B亚洲地形状况 C气压带、风带的不移动D地面反射率不同,B,A,读“亚洲季风示意图”(图219),回答下列问题。1A为 压,又称 压。2B为 季风,形成的原因是_C为

7、季风。形成的原因是3、此图代表的季节是北半球的_,亚洲低,印度低,西南,东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218),回答下列问题1气位中心A是,B是。2如果该图所示的气压状况出现在亚洲大陆东部和西太平洋地区,A气压中心应该叫做 压,B气压中心该做 压。3如果该地区(包括陆地和海洋)为均一地面的话,从气压带、风带的角度看,应为气压带分布的地区。4图中C地风向为风(在图中用箭头表示)。此时南亚盛行风。,高压,低压,亚洲高,阿留申低(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西北(偏北),东北,作业布置:完成面对面P65页 填充地图册P20页

8、 画图作业:画出北半球冬夏季节的大气活动中心 和东亚、南亚冬夏季风的风向 预习:完成导学案的第五课时 1、全球气候的主要类型 2、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三、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 因素: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气压带特征:(1)北半球:块状分布 原因: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大。(2)南半球:带状分布 原因: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 3、季风环流(1)概念: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 著改变的现象(典型地区:东亚和南亚)(2)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主要原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

9、动(3)最为典型:东亚和南亚,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梅雨,伏旱,梅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所以我国南方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伏旱: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梅雨静止锋已于7月上旬推移到黄河中下游和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高”控制,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日照长,太阳辐射很强,气温高,蒸发旺盛。农作物生长也快,农田需水量很大。但由于气团单一,除局部地区的雷阵雨外,无大片雨区,普遍出现干旱酷暑天气,故叫“伏旱”。,产生降水的主要过程有:天气系统的发展,暖而湿的空气与冷空气交汇,促使暖湿空气被冷空气强迫抬升,或由暖湿空气沿锋面斜坡爬升。夏日的地方性热力对流,使暖湿空气随强对流上升形成小型积雨云和雷阵雨。地形的起伏,使其迎风坡产生强迫抬升,但这是一个比较次要的因素。多数情况下,它和前两种过程结合影响降水量的地理分布。,雨带异常和降水、旱涝灾害,持续偏南:南涝北旱北跳过早:南旱北涝,形成降水的条件有3个:一是要有充足的水汽;二是要使气块能够抬升并冷却凝结;三是要有较多的凝结核。影响降水的因素 1,海陆位置 2.地形 3.大气环流,被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