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说.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46209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说.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济学说史教程,1,第十六章 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说,本章重点第一节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第二节 数理学派的经济学说第三节 美国学派的经济学说阅读书目思考题,经济学说史教程,2,19世纪70年代初期,奥地利的卡尔门格尔、英国的威廉杰文斯、法国的莱昂瓦尔拉斯三位经济学家几乎同时各自独立地提出了一种主观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和边际分析方法,他们的理论和方法极大地改变了古典经济学以来的价值理论和分析方法,为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开辟了道路。西方经济学说史上,把这次经济理论和方法的大变动叫做“边际革命”。,本章重点,经济学说史教程,3,第十六章 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说,边际效用学派在奥地利称

2、为奥地利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门格尔、庞巴维克等。以杰文斯、瓦尔拉斯为代表的被称为数理学派。以克拉克为代表的被称为美国学派。边际效用学派建立了以边际分析为基础,以分配理论为中心的经济理论体系。,经济学说史教程,4,第一节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一、奥地利学派的先驱者及代表人物这个学派以欲望为出发点,以效用为中心,以所谓边际分析主观评价价值和其他经济现象。边际效用学派是以这些理论为基础的统称。奥地利学派则是这个学派的一个主要支流。此外,以杰文斯、瓦尔拉斯为代表的数理学派和以约倍克拉克为代表的美国学派也属于边际效用学派。奥地利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卡尔门格尔、弗里德里希冯维色、欧根庞巴维克等。他们都

3、是奥地利人,所以,被称为奥地利学派或维也纳学派。,经济学说史教程,5,第一节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边际效用论并不是奥地利学派的新创造。17世纪英国的尼古拉巴贲、18世纪意大利的弗尔南陀加里安尼、法国启蒙学者孔狄亚克、重农学派的杜尔哥和法国经济学家萨伊都在不同程度上把价值看成人们对产品效用的主观评价。边际效用论的奠基者和直接先驱者是德国的赫尔曼戈森(18101858),他在论人类交换规律的发展及人类行为的规范一书中,提出了两个规律。第一个被称为效用递减规律,第二个被称为边际效用相等规律。戈森的这些观点被称为“戈森定律”。,经济学说史教程,6,第一节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边际效用论是19世纪7

4、0年代由英国的杰文斯、瑞士的瓦尔拉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几乎同时提出来的。门格尔是奥地利学派的创始人,他在国民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边际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杰文斯是用数学说明价值决定于最后效用,因而也被称为数理经济学派。奥地利的维色和庞巴维克使边际效用理论得到了发展和系统化,特别是在庞巴维克的著作中,奥地利学派的理论得到了最完整的表现。因此,庞巴维克也就成了奥地利学派最出名的代表人物。,经济学说史教程,7,第一节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二、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 奥地利学派反对历史学派的所谓历史方法,主张采用抽象演绎法。这种所谓抽象法是反科学的,它把孤立的个人作为自己理论的出发点,把社会经济规律看成是自

5、然范畴,抹杀了资本主义的特定生产关系;完全抛开生产,单纯从人们的主观心理分析消费,从而否定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和消费的矛盾。,经济学说史教程,8,第一节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三、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说的核心和理论基础。其出现即反对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论和19世纪以来的“生产费用价值论”,另一方面又反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企图以边际效用论来代替一切价值理论。,经济学说史教程,9,门格尔认为,对于价值的衡量完全是主观的。所以,一件商品可以对一个人有较大价值,也可以对另一个人有较小的价值,或者对第三者没有价值,这完全取决于这三个人的偏好差异和每个人所得到的收入总量。因此

6、,不仅价值的性质,而且价值的衡量都是主观的,这和生产成本无关。,经济学说史教程,10,门格尔说:“经济活动的个人赋予一件商品的价值,等于他从该商品应得的具体满足的重要性。在商品的价值和劳动与其他高级商品被适用到生产中的数量之间,没有必然和直接的联系。一件非经济物品(例如,原始森林中树木的数量),如果大量的劳动和和经济物品被适用到生产中的话,也不能从人们那里获得价值。一粒钻石是被偶然发现还是从钻石矿中通过一千天的劳动获得,对于其价值是毫无关系的。一般地,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在估价一件商品的价值时,要求了解其来源和历史,而只会考虑该商品能够给他提供的服务。一些花费了很多劳动的商品往往没有价值;而另

7、一些商品尽管几乎没有花费什么劳动,或者完全没有花费劳动,确具有很高的价值。花费了很多劳动的商品和几乎没有花费劳动,或者完全没有花费劳动的商品对于经济人来说,往往有着相等的价值。因此,劳动的数量和其他运用到生产中的生产手段的数量不能成为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经济学说史教程,11,经济学说史教程,12,庞巴维克发挥了门格尔的观点并使之系统化,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他首先把价值分为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主观价值是一种财货或一类财货对于物主福利所具有的重要性,是价值论的根本问题;客观价值是一种财货获得某种客观成果的力量或能力,是由主观价值所决定的。主观价值是主体是本质,客观价值是产物,因此他认为,解释主观

8、价值的本质、起源以及价值量的决定等,是价值论的根本问题。,经济学说史教程,13,第一节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庞巴维克利用戈森定律,把主观效用和边际概念结合起来说明价值量。他提出了两种分级:1.需要种类的分级;2.同一种类需要的分级。然后举例说明了欲望的分级和欲望递减规律,得出物品的数量和物品的价值成反比的结论。一件物品的价值是由它的边际效用量决定。边际效用量是由需要及其供应之间的关系决定的。这就是奥地利学派关于消费品价值的理论。,经济学说史教程,14,第一节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四、生产性物品的价值理论 生产资料与消费品不同,它不能直接满足人的需要,对于怎样用主观评价的效用决定其价值的问题

9、,奥地利学派有三种回答:1.门格尔首先提出,生产资料的价值是由它们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价值决定的。2.庞巴维克还提出补全物品的价值构成理论。3.维色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从边际效用论和生产三要素论出发,提出了一个“归算理论”,它既是“归算价值论”又是“归算分配论”。,经济学说史教程,15,第一节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五、客观价值理论奥地利学派所说的客观交换价值指的是市场价格。庞巴维克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来说明市场价格形成的规律。他的基本论点是,买卖双方竞争的情况是经济生活中最普遍的现象,市场价格的形成是买卖双方对财货的主观评价互相平衡的结果。这种平衡又是以交换者竞争中形成的财货的边际效用决定的。

10、,经济学说史教程,16,第一节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六、边际效用价值论的错误1.把价值归结为人对财货效用的主观评价,抹杀了价值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并把物品混同于商品,把价值的客观物质内容说成是一种主观心理现象。2.认为价值大小取决于财货满足边际欲望的边际效用量。3.把人对物品的主观评价作为价格形成的前提,犯了颠倒因果的错误。4.关于生产资料价值形成的观点,是倒因为果的诡辩。5.把稀缺性看做是价值的前提条件,割断价值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联系,否定劳动价值论。,经济学说史教程,17,第一节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七、庞巴维克的资本理论和时差利息论 庞巴维克的资本理论是以一般生产的描述来代替和掩盖资本

11、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本质。他从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看待资本的性质。资本就是生产资料,运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这种资本理论企图证明,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合乎自然规律的永恒制度。,经济学说史教程,18,第一节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时差利息论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剥削收入说成是人在不同时间内对物品效用的主观评价的差异的结果;认为人对未来物品的边际效用的评价低于人对现在物品的边际效用的评价,两者之间的差额便形成时差利息。为了体现等价交换原则,未来物品所有者便需向现在物品所有者支付一定的“贴水”即利息。,经济学说史教程,19,第一节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为什么人们对现在物品价值的评价总是高

12、于未来物品的价值?庞巴维克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1.由于需要和需要供应之间的差别。2.低估未来。3.现在物品技术上的优越性。,经济学说史教程,20,第一节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八、利息的形态 庞巴维克把利息分为三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借贷利息,是债务人到期归还借款时所应支付的时间贴水(即利息),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形态。第二种形态是企业利润。这是基本形态。第三种形态是耐久物品(包括土地、工具等)的利息租金。,经济学说史教程,21,第一节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完全是一种谬论:1.这种“理论”是以他的主观价值论为基础再加上时间因素来说明的。事实上,心理感觉根本不可能创造任何价值

13、和收入。2.现在物品和未来物品作为一般事物,它会永远存在下去。如果利息来自现在物品和未来物品的差异,那就是说利息这种现象,也和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无关,而是一种永恒的范畴。3.庞巴维克所谓的三个“理由”,也是不能成立的。他的“理由”本身就是建立在对现在物品和未来物品的主观评价之上的。,经济学说史教程,22,第二节 数理学派的经济学说,一、数理学派概述亦称数理经济学派,是边际效用学派的一个分支,特点是以边际效用学说为理论基础,运用数学方法研究、论证和表述经济现象的规律,是边际效用学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而产生的一个经济学流派。数理学派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流传于20世纪初,但是数理学派的观点很早就有。

14、,经济学说史教程,23,第二节 数理学派的经济学说,法国数学家和经济学家安东尼奥古斯丁古诺于1838年出版财富理论之数学原理的研究,明确论证经济理论与数学方法的必然结合。德国经济学家赫尔曼亨利希戈森运用数学原理研究经济学,于1854年出版论人类交换规律的发展及人类行为的规范。1871年英国经济学家斯坦利杰文斯发表了政治经济学理论,应用数学的方法,从主观效用学说出发,说明经济学主要观念。1874年瑞士经济学教授瓦尔拉斯出版纯粹政治经济学要义,提出一般均衡理论。1906年帕累托出版政治经济学教程,发展一般均衡理论,把数理经济学派的观点向前推进。,经济学说史教程,24,第二节 数理学派的经济学说,数

15、理学派出现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完全不是偶然的:1.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的资本主义过渡,资本主义的矛盾空前尖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广泛传播。数理学派运用数学方法,只对资本主义关系作数量上的说明,掩盖资本主义的剥削和矛盾。也企图用数学的精确性和科学性,使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具有一种高度科学性的假象和外观。2.数理学派在这时形成,也与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的发展有关。,经济学说史教程,25,第二节 数理学派的经济学说,二、杰文斯的“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生平:威廉斯坦利杰文斯(18351882)英国经济学家,数理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出生于英国制铁机械师家庭,曾在伦敦大学学习化学、生物和文学。曾任曼

16、彻斯特欧文斯学院 逻辑学、道德哲学及政治经济学、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1872 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著作:政治经济学理论、货 币与交换机构、政治经济学入 门等。,经济学说史教程,26,杰文斯以“最后效用程度”作为主观价值的衡量标准,他认为,随消费者物品量的增加,人的感觉,从而产品的效用就会递减,这就产生了总效用和效用程度的区别。总效用是全部现有产品各单位实际效用的总和;效用程度是在产品供给的某一点上所表现的需求强度和欲望的满足程度。效用程度对人的福利是更为重要的。而各种效用程度中,最后效用程度(最后增加的产品单位所提供的效用)尤其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个人的苦乐。杰文斯就把它作为价值的尺

17、度,即个人对产品效用价值的判断标准。他说:“所谓价值,即应指一种商品的最后效用程度。它是用该商品一个新增加量所获得的快乐或利益的强度来计量的。”实际上,“最后效用程度”,就是边际效用,它表示现有商品量中极小的或无限小的最后增量的效用程度。,经济学说史教程,27,第二节 数理学派的经济学说,杰文斯经济学说的特点是,以主观心理为出发点,以效用论为基础,以数学分析为工具。杰文斯从主观心理的快乐与痛苦分析出发,建立了他的效用价值论。杰文斯还进一步从边际效用论出发解释市场交换。他用杰文斯交换方程式,企图说明两个商品的交换率,是交换后各个商品数量的最后效用程度的比例的倒数。,经济学说史教程,28,第二节

18、数理学派的经济学说,这种理论的荒谬性实质,在于以主观心理范畴代替和取消客观的经济范畴,抹杀价值同劳动的关系,抹杀价值范畴的社会性和历史性:1.杰文斯认为商品的价值就是取决于这种物品无穷小的增量的效用的大小。以物品的无穷小的增量的效用说明价值,十分荒谬。2.杰文斯的交换方程式也纯粹是主观主义的。,经济学说史教程,29,第二节 数理学派的经济学说,三、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1.生平:莱昂瓦尔拉斯(18341910)数理学派中洛桑学派的创始人,边际效用论的首创者之一。父亲奥古斯特瓦尔拉斯是经济学家,1831年出版财富本质和价值起源。他 曾在铁路、银行 任职。19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经 济学。后

19、任洛桑大学讲座教授、校长。2.著作:纯粹政治经济学要义、社会财富的数学理论、社会经 济研究、应用经济研究等。,经济学说史教程,30,第二节 数理学派的经济学说,3.一般均衡论:瓦尔拉斯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贡献是提出了以边际效用论为基础的一般均衡论。他把经济学分为纯粹经济学、实用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三部分。后两部分研究财富的生产和分配,它们属于人类及其制度的范畴,第一部分研究财富的交换,属于自然的普遍的现象,是其他两部分的基础。,经济学说史教程,31,一般均衡理论是瓦尔拉斯整个理论的中心和最突出的贡献。该理论是在“稀少性价值论”的分析基础上,由两种商品交换发展到各种商品交换的“一般”情况,得出价格

20、决定的所谓“一般均衡理论”。其指导思想是一切商品的价格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市场均衡的实现过程是利用“卖者喊价”来达到的。即在喊价后,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如果不相符,那么就会有一个新的喊价。直到各个商品的供需相等时才会停止,这对整个市场也就达到了均衡。这样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就即商品的价值。,经济学说史教程,32,第二节 数理学派的经济学说,他认为,市场上所有各种商品的供给、需求和价格是相互影响、依存的,因此,不仅要研究两种商品相交换时的价格决定,更重要的还必须考察市场上所有各种商品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条件下价格的决定,即必须建立一般均衡价格理论体系。西方经济学家正是认为他最先

21、建立了“一般均衡论”,用以和只孤立研究一种商品的价格的“局部均衡论”相区别。,经济学说史教程,33,第二节 数理学派的经济学说,错误: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价格论是不科学的,它抹杀了价值的真正起源和本质,曲解和掩盖了价格形成的真实过程。此外,它所要求用以解答一切商品价格的联立方程式所要的数据,也没有可能取得的现实基础,因此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完全是脱离现实的、纯粹形式主义的推理。,经济学说史教程,34,第二节 数理学派的经济学说,四、“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1.生平:维尔弗雷多帕累托(18481923)意大利经济学家,洛桑学派创建人之一。建立了以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为基础的一般 均衡论,

22、是数理经济学派的重要代 表人物。曾就读于都灵大学工艺学 院。曾任工程师等职,后研究经济 学。在瑞士洛桑大学任教授。2.著作:政治经济学讲义、社 会主义体系、政治经济学教程,经济学说史教程,35,第二节 数理学派的经济学说,最初他仍然沿袭瓦尔拉斯等人的边际效用基数论,认为边际效用是可以计量的,并且可以在个人之间进行比较。后来,他放弃了这种观点,创立了边际效用序数论。帕累托以边际效用序数论为基础,建立了“无差异曲线”。帕累托认为可以发现为数众多的其他组合,在这些组合中进行选择,对于某消费者来说是没有差异的。,经济学说史教程,36,第二节 数理学派的经济学说,无差异曲线:把两种不同商品的不同消费组合

23、点连接起来就可得到一条无差异曲线nms。如果有一种更大值的组合,则这种组合的无差异曲线就在前一曲线的上方,例如nms。,经济学说史教程,37,第二节 数理学派的经济学说,帕累托无差异曲线的主要思想是一种序数效用论,而不是基数效用论。帕累托抛弃了认为物品效用和欲望满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可用绝对值表示的参数函数概念,而提出了指数函数概念。帕累托认为这样就可以既显示效用的大小,又避开了效用的计量这个难题。但无差异曲线并没有摆脱效用计量的难题,更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边际效用论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庸俗性质。,经济学说史教程,38,第三节 美国学派的经济学说,一、美国边际效用学派的主要代表 1.社会背景:19世纪中

24、叶亨利查尔斯凯里所宣扬的“阶级利益调和论”曾经在美国风行一时。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日趋尖锐,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凯里的以传统的“三位一体公式”为基础的庸俗经济理论,已不能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于是,以克拉克为代表的边际效用学派应运而生。,经济学说史教程,39,第三节 美国学派的经济学说,2.约翰贝茨克拉克(18471938):边际效用学派在美国的主要代表。毕业于美国安默尔斯特大学,随后留学德国汉堡大学,是旧历史学派代表人物克尼斯的学生。回国后,一直在大学任教。18931895年担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代表作财富的分配。此外,还有财富的哲学、经济理论要义等。,经济学说

25、史教程,40,第三节 美国学派的经济学说,克拉克继承了凯里的阶级利益调和论并用边际效用论给以全新的分析。他扩大了边际概念的应用,把它作为直接说明各生产要素分配份额大小的原则,建立了以边际效用为基础,以分配为中心的经济理论体系。克拉克经济承认他的理论是为资本主义辩护的。为了使资本主义社会“有权利维持现状”,以及它能“照样地继续存在”得到理论上的证明,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是公正、合理的,,经济学说史教程,41,第三节 美国学派的经济学说,二、新的三分法和静态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克拉克认为,研究分配就等于研究生产,“就是分析创造财富的功能,寻找协同生产财富的三个生产因素对于它们共同生产的产品所贡献

26、出的份额。,经济学说史教程,42,第三节 美国学派的经济学说,他提出了政治经济学分为研究不同规律的三个部分。第一个分部,应当介绍财富的普遍规律,讨论比较一般的生产规律和所有的消费规律。第二分部是静态经济学,研究的是静态经济规律,即在已有交换和其他经济组织,但社会组织和活动方式不变情况下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第三分部是动态经济学,研究的是动态经济规律,它说明由于社会的组织和活动方式的不断变化,财富、生产和分配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经济学说史教程,43,第三节 美国学派的经济学说,错误:1.他的理论不过是一般庸俗经济学的若干基本概念和范畴,完全抽象掉了经济范畴和规律的社会规定性,抹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27、的特殊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2.静态分析抹杀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抽象掉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容。3.动态分析不过是资本主义一些表面现象的探讨,毫不涉及社会运动和发展的本质,不涉及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经济学说史教程,44,第三节 美国学派的经济学说,三、边际生产力决定工资、利息论 克拉克的理论的中心是分配问题。他认为分配规律是“社会经济”的规律,只有在静态中才能发现工资和利息的基础,说明它们各自的来源和标准。他认为利润是动态的范畴,地租是利息的一种特殊形式。克拉克用边际生产力论来说明工资与利息的来源和标准。,经济学说史教程,45,第三节

28、美国学派的经济学说,1.克拉克这样论证工资:在静态条件下资本数量不变,如果继续增加工人,则每一个追加的劳动单位的生产率是递减的,最后增加的那一个单位的劳动的生产率最低,是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最后一个单位工人的劳动就是边际劳动。这个边际劳动生产率,不仅决定边际工人的工资,而且决定所有与他处于同样条件下的工人的工资。,经济学说史教程,46,第三节 美国学派的经济学说,2.克拉克用“资本生产力递减规律”来说明他的利息论。即在工人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克拉克认为,CD线决定下图中任何一个单位资本的利息率,是利息的一般标准。工资和利息决定论均可用下图表示:,经济学说史教程,47,第三节 美国学派的经济学说,错

29、误:克拉克认为各生产要素都有生产力。他未加任何论证就推导出劳动和资本边际生产力及其决定劳动和资本产品价值的原理。而这种包含资本生产力论在内的各生产要素都有生产力的前提,是根本不能成立的。克拉克对分配范畴所赋予的特定含义,也是不确切甚至完全错误的。以边际生产力论为基础的分配论是自相矛盾的。,经济学说史教程,48,第三节 美国学派的经济学说,四、动态分析和过渡性的利润论 在“静态经济”中,资本家得到的收入是利息,企业家和工人得到的收入是工资,不存在利润。利润是存在的,但它属于动态范畴,是“动态势力”变动的结果。由于技术改良,成本降低,才产生了利润。这种利润是暂时的。当技术普及后,所有产业成本都降低

30、了,这种超额利润也消失。只有当更新的技术出现时,才能会再次出现个别产业的超额利润。所以,这种利润也称为过渡性利润。,经济学说史教程,49,第三节 美国学派的经济学说,他认为超额利润是商品市场价格和“自然价格”的差额,同生产无关。他认为超额利润增加到工资和利息上去了,而且主要增加到工资上去。错误:工资作为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价格,它是受价值规律支配的,它受社会、历史、经济、文化诸多因素的制约。而且工资水平也不能不受阶级力量、劳资双方较量的影响。所以克拉克所说的劳动者是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受益者的论断,完全不符合资本主义的现实。,经济学说史教程,50,阅读书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6卷上册,1850页。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第3篇第110章,第4篇第45章,第6篇第1、2、7章。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第14章。克拉克:财富的分配,第1、3、4、5、8、12、13、21章。,经济学说史教程,51,思考题,名词解释戈森定律、边际效用论、主观与客观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生产性物品价值、归算价值论、时差利息论、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一般均衡论、局部均衡论、静态和动态经济学、无差异曲线、边际效用基数论及序数论、边际生产力论问答题1.评析边际效用价值论。2.简评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3.简析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理论。,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