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64751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2,一、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教师心理问题的严重性(二)教师心理问题的分类(三)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四)教师心理问题的危害二、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三、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3,一、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教师心理问题的严重性(二)教师心理问题的分类(三)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四)教师心理问题的危害,4,(一)教师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而近几年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须引起广泛的关注。,5,1.统计学的数据。,关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测试,用心理健康测试量

2、表(SCL-90),对多个城市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测试,多项调查均显示出:教师已经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目前教学一线教师中有半数以上教师存在心理问题。据统计:30%40%的教师经常性处于情绪波动之中,15%有心理问题;7%有心理障碍。,6,2.个案的警示。,(1)2004年7月刚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以优秀毕业生身份应聘到重庆市重点中学石柱县中学任教的22岁女教师马某,因不能承受工作之重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上班3个月后留下遗书,在宿舍上吊自杀。,7,(2)2004年10月16日上午,海南省定安县教育局某宿舍区发生一幕惨剧:一名23岁的女教师用菜刀亲手砍死了自己5个月大的亲生儿子后,又用刀割

3、破自己左手腕动脉和砍破头部自杀,所幸被120送往医院抢救后已基本脱离生命危险。,8,(3)2005年1月,宁波二中的一名副校长在风景秀丽的千丈岩纵身一跃。身后留下的遗书上说,自己工作压力太大、郁闷、压抑,实在忍受不了。,9,(4)2005年8月24日下午4时40分左右,广东省阳西县程村中学一名青年男教师因陷入感情“泥潭”,在杀死自己一直单方面爱慕和追求的同校年轻女教师后自杀身亡。,10,(二)教师心理问题的分类,教师的心理问题大致可以分为六类:(1)适应不良(2)职业心理问题(3)人际交往问题(4)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5)心身疾病(6)神经症,11,(1)适应不良,适应不良也就是个人与环境不能

4、取得协调一致。教师的适应不良的主要表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别;外界对教育的影响与冲击大;人际关系紧张,情绪波动大;学科知识不足,缺乏进修提高机会。,12,(2)职业心理问题,职业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职业观念问题和职业行为问题。职业观念是指人们对职业、职业选择、职业工作等问题上的看法和态度。教师的职业行为问题分为五类:怨职型、自我型、异常型、暴戾型和不良型。教师的职业心态包括:事业型、良心型、情绪型、无奈型、动摇型和离职型。不热爱教师工作,决心只要有机会就离开学校、从事其它工作。,13,(3)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良好的人际关系状况是一个心理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

5、有幸福感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师交往出现问题,显得人际关系淡薄,影响工作和生活。教师常见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有:封闭心理、自卑心理、自傲心理、嫉妒心理、孤僻心理、猜疑心理等。,14,(4)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人格障碍又称病态人格,指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并与他人和社会相悖的一种持久和牢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人格缺陷是介于正常人格与人格障碍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是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教师的人格障碍属于严重者,实际很少,教师的人格问题更多地属于人格缺陷。,15,(5)心身疾病,心身疾病又叫心理生理疾病。它是指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躯体疾病。教师常见的心身疾病有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病疡、紧

6、张性头痛和偏头痛等。,16,(6)神经症,神经症是一种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常见病。一般没有任何可以查明的器质性病变,但又确实有心理异常的表现。神经症一般类型有: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疑病症、恐怖症、抑郁症、癔症等。神经症在社会群体中广泛存在,教师表现的也较多,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焦虑症及神经衰弱等。,17,(三)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1教师心理枯竭(1)无望感:情绪低落,工作动力下降,职业期待丧失,对未来有无望之感。(2)无能感:创造性衰退,职业功能受损,失误增多,有无能之感。(3)无助感:工作中的烦恼泛化,负性特征迁移到生活中,身心俱疲,有无助之感。,18,2教师社会落差,(1)接近饱和的职业

7、付出与较低的心理、物质报偿。(2)较高的社会期望与较脆弱的支持体系。(3)丰富多样的社会角色与较呆板的评价形式。,19,(4)较大的工作压力与较低的激励水平。(5)较理想的职业期待与较稀缺的生存发展机遇。(6)较高的社会参照系与较低的现实可比条件。(7)较强烈的人性需求与较落后的社会关怀供给。,20,3教师个性因素,(1)成长期的创伤;(2)应激事件的类型和程度;(3)人格的典型化和发育迟滞;(4)价值观;(5)心理疾患的易感性。,21,(四)教师心理问题的危害,1.危害自己:人的心理问题往往会引发生理问题:心理压力应激状态(血压升高、呼吸加快、心跳加剧、四肢出汗等)内分泌失调内生态环境失衡免

8、疫功能下降病毒、病菌侵袭。,22,2.危害学生:教师存有心理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潜在威胁是无时不刻的,这颗“情绪炸弹”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爆炸”,给学生心理上以伤害。3.危害社会:教师的心理问题影响着学生,一大批受过心理问题教师的熏陶的学生走出社会,其结果可想而知。,23,二、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1自我分析(1)自我成长分析我的个人生活史;基本人生观的形成;影响我人生发展的人;曾经历过的创伤;自我成熟的标准。,24,(2)职业条件分析,我是如何成为一名教师的;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条件;我所独具的和我所欠缺的;我所出现的“枯竭”;我如何应对自己的心理压力;他人对我的批评集中在哪些方面。,

9、25,2自我保健,(1)对自我自得其乐内容:构建生活的价值与意义。要点:发现;创设;转移;更改结果:自知自律、自得其乐。,26,(2)与他人助人为乐,内容: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要点:尊重;引导;应对;表达。结果:助人为乐、悦己怡人。,27,(3)看社会知足常乐,内容:微笑面对生活要点:珍惜所拥有;另眼看缺乏;适度来比较;体验我幸福。结果:乐观现实、知足常乐,28,3自我干预,运用简单的心理学方法进行自我调试,如精神分析的方法、支持性心理自疗、自我认知干预、行为主义自我干预等。,29,4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主要是提供心理支持、宣泄的指导,如家庭治疗指导、行为主义

10、治疗指导等。,30,5.心理治疗,心理医生对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疾病进行矫治的过程,如生物反馈治疗、暗示疗法、森田疗法等。,31,6.心理困扰的自我调节(1)学会宣泄,32,(2)找人倾诉,33,(3)学会自嘲,34,(4)转移升华,35,(5)放松训练肌肉放松 音乐放松 心态平和,36,三、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一)正确认识自我(二)保持乐观心态(三)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四)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兴趣爱好(五)换个角度思考(六)做到宽容待人,37,(一)正确认识自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师这一职业是如今最“开放”的职业。他的工作要接受许多人直接或间接的检查和监督学生、校长

11、、教研员、学生家长、教育局,乃至整个社会。并且,教师自己心里也有“一杆秤”,随时随地都在监督着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别人更严格、更苛刻。这使教师的身心经常处于紧张状态。,38,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个体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才能正确地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39,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推己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

12、美之处能处之泰然。这对教师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40,(二)保持乐观心态,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科学研究也表明,笑一分钟,人全身会放松47分钟。面对工作的不顺、家庭的不和、人际关系的紧张、领导或同事的误解等问题,教师应该保持乐观心态,学会用微笑面对,以真诚对待,尽量避免正面冲突,改善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客观环境。,41,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如果从消极的角度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陷入心理困境;从积极的角度看,则可以发现事物的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所以,在审视、思考、评价自我或某一客观现实时,如能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就有助于克服困难,使人看到希望,充满

13、信心,保持旺盛的斗志,顺利走出人生的困境。,42,(三)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教师要有心理保健的意识,要认识到心理健康要靠自己维护,一切外部的帮助都是间接的,心理医生能做的也只是“助人”。因此,教师应善待自己,帮助自己,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来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43,1形成“压力免疫”。,在应对压力之前,首先,要对压力有明确的认识和接受的态度。认识到压力及其反应不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而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44,其次,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模式。压力应对可分为情绪定向应对和问题定向应对。处理引起压力的事件本身,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着手解决。再次,主动

14、寻求社会支持。寻求社会支持是应对压力的有效手段,当个体受到压力威胁时,社会支持可以缓冲生活事件的情绪冲击,也可以使人恢复信心,摆脱困境。,45,2合理宣泄情感。,教师面对繁重的工作、复杂多变的教育对象、迅速变化的世界,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反应,如不及时疏导,不仅影响自身,更会投射到学生身上。,46,因此,教师千万不要把不良情绪闷在心里,要及时地宣泄出来。合理宣泄情感的方式很多,如,在适当的环境放声大哭,向亲友及时倾诉,打广播电台的心理热线,写日记倾吐,或者参加打球、唱歌、跳舞等文体娱乐活动,都可使紧张的情绪趋向缓和。,47,(四)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兴趣爱好,社会要不断进步,就要不断

15、改革,教育也如此。而改革必然会给教师带来新的情境,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一情境的意义,就无法选择、修正和控制。而面对不能控制的情境,教师就会产生情绪问题。,48,因此,控制情境的首要一点就是要认清教育改革的迫切性,了解改革的基本思路,做到“有备无患”,而非“措手不及”。其次是根据教育改革的要求,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尽快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从而在工作中能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49,兴趣爱好与人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密切的联系。教师拥有良好的兴趣爱好,不仅可以在教学中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16、还能使教师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50,同时,它还可以陶冶教师的思想情操,消除教师的疲劳,解除教师的苦闷,可以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有利于良好情绪的保持和培养,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大有裨益。教师可以利用双休日、假期及茶余饭后走出家门、校门,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培养一项或几项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使自己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身心得以锻炼、娱乐,释放心理负荷。,51,(五)换个角度思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件不好的事情,换个角度去思考,或许就会觉得并没有那么糟糕,这也是排解烦恼的一剂良方。如:丢了东西的人说:“破财消灾。”侥幸逃过一劫的人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卸任官员说:“无官

17、一身轻。”有了这些自我安慰的理由,人们的生活就多了些弹性和韧性,凡事也就不必钻牛角尖了,由此减轻了生活的压力。换个角度看问题,常能海阔天空。,52,(六)做到宽容待人,宽容待人,忍让当先。忍让有“三分”,健康得“七分”。吃点亏显风格,不生气就是福。作为教师特别要注重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同龄人”,放下架子,理解学生的难处,宽容学生的失误,甚至容忍学生的“无礼”,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还应敢于自嘲,敢于解剖自己,使自己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和谐、相互尊重的氛围。在对待其他事情上也一样,退一步海阔天空,不用斤斤计较,用尊重与宽容去赢得快乐、赢得健康。,53,结束语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感恩上苍,善待自己,珍惜今天!把学习作为毕生的工作。不断地自我分析,保持清晰的自我同一性。能够自觉接受心理咨询师的督导。,54,能用一颗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生活会给以幸福的回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