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疾病和临床其它心身相关问题.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25921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身疾病和临床其它心身相关问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心身疾病和临床其它心身相关问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心身疾病和临床其它心身相关问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心身疾病和临床其它心身相关问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心身疾病和临床其它心身相关问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身疾病和临床其它心身相关问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身疾病和临床其它心身相关问题.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心身疾病与临床其它心身问题,本章的中心点,心身是相关的;心身疾病、心身医学、心身障碍、心身反应概念;各种疾病和健康问题中的心身相 关性;,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心身疾病的定义和特点,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心理社会因素在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的综合心理社会干预。难点:常见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干预,第十章 心身疾病与临床其它心身问题,第一节 心身疾病概述(重点)第二节 常见心身疾病(重点)第三节 临床其它心身问题,第一节 心身疾病概述,一、心身疾病的概念二、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三、心身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原则,一、心身疾病的概念,(一)心身疾病的定义

2、(二)心身疾病的特点(三)心身医学的发展历史(四)临床心身疾病概念的演变(五)身心反应-特殊医学障碍中的心理因素(六)心身疾病的分类(自学),(一)心身疾病的定义,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或称心理生理疾病(psychopsysiological diseases),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狭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例如原发性高血压、溃疡病。广义:特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障碍。包括了狭义的心身疾病和狭义的心身障碍。,心身关系

3、的三种类型,心身反应(psychosomatic reactions):指精神性刺激引起的生理反应,当刺激除去,反应也就恢复;心身障碍(psychosomatic disorder):指精神刺激引起的功能障碍,但没有器质性变化;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指精神刺激引起的器质性病变。ICD-10建议用“disorder”取代“disease”,(二)心身疾病的特点,1.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2.某种个性特征是疾病发生的易患素质。3.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和情绪反应有关。4.生物或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心 理社会因素往往起“扳机”

4、作用。5.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6.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三)心身医学的发展历史,1.祖国医学的观点,如怒伤肝,思伤脾,喜伤心等.2.西方医学的理论(1)公元前400年的古希腊时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体液学说(2)15世纪后,生物医学占主导地位(3)1930-1960,弗洛伊德(S.Freud),亚历山大(Alexander)的研究 3.现代心身医学的研究重点 1950-1960以后,转向心理社会应激的研究,(四)临床心身疾病概念的演变,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七种经典心身疾病:溃疡病,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局限性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5、,原发性高血压及支气管哮喘。美国精神性疾病诊断治疗手册(DSM)来看,DSM-(1952)设有“心身疾病”一类;DSM-(1968)更名为“心理生理性植物神经与内脏反应”,定义为“由情绪因素引起的单一器官系统的躯体症状”;分类则按累及器官,如哮喘为“心理生理性呼吸系统反应”。DSM-(1980)及DSM-R(1987)均用“影响身体状况的心理因素”分类。,临床心身疾病概念的演变(续),WHO制订的ICD曾有过“心理生理障碍”及“精神因素引起生理功能”的分类。1995年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第2版修订版(CCMD-2-R)取消了心身疾病的分类,把相关内容放在“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生理障碍”(分类5)和“

6、神经症及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精神障碍”(分类4),现在的CCMD-3,2001年也是如此。,(五)身心反应-特殊医学障碍中的心理因素,在以往的心身疾病研究中,比较注重“心身”的联系。而实际上,躯体疾病也可以成为心理应激源而导致心理反应,即存在着“身心”的联系。“身心反应”不但影响病人的社会生活功能,又可以成为继发的躯体障碍的原因。,重点关注的“身心反应”,躯体疾病对病人感知的影响;躯体疾病引起病人的心理反应;躯体疾病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同的躯体疾病可以通过对病人神经系统直接、间接作用而影响心理活动。,(六)心身疾病的分类,1心血管系统 2呼吸系统3消化系统 4皮肤系统 5肌肉骨骼系统 6泌尿生

7、殖系统7内分泌系统,8神经系统 9妇 科 10.外 科 11.儿 科 12.眼 科 13.耳鼻喉科 14.口 腔 科,1心血管系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原发性高血压、偏头痛、原发性低血压、雷诺病(Raynaud disease)等。,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神经性咳嗽等。,2.呼吸系统,3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等。,神经性皮炎、瘙痒症、斑秃、银屑病、多汗症、慢性荨麻疹、湿疹等。,4皮肤系统,5.肌肉骨骼系统,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背疼、肌肉疼痛、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等。,过敏性膀胱炎、勃起功能障碍、早泄、

8、性欲低下、慢性前列腺炎、性欲减退等。,6.泌尿生殖系统,7内分泌系统,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低血糖、艾迪生病(Addisons disease)等。,血管神经性头痛、肌紧张性头痛、睡眠障碍等。,8.神经系统,二、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心理动力理论心理生理学理论学习理论综合的心身疾病发病机制,心理动力理论,这一理论强调潜意识心理冲突在各种心身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早期,Alexander 认为个体特异的潜意识动力特征,决定了心理冲突引起特定的心身疾病。后来的一些心理动力学学者修正这种理论,认为潜意识心理冲突是通过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改变,从而造成某些脆弱器官的病变而致病的。,心理冲突,迷走N

9、功能亢进,交感N功能亢进,哮喘、消化溃疡等,原发性高血压、甲亢等,心理生理学理论,心理生理学关注:有哪些心理社会因素,通过何种生理学机制作用于何种状态的个体,导致何种疾病的发生。其中心理神经中介途径、心理神经内分泌途径和心理神经免疫学途径被认为是心理社会因素造成心身疾病的三项形态学意义上的心理生理中介机制。心理生理学研究也重视不同种类的心理社会因素可能产生的不同心身反应过程。,心理生理学理论,心理社会刺激,应激反应,神经内分泌免疫变化,疾病发生,学习理论,行为学习理论认为,某些社会环境刺激引发个体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如情绪紧张、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等,由于个体素质上的问题,或特殊环境因素的强化

10、,或通过泛化作用,使得这些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可被固定下来而演变成为症状和疾病。,学习理论,米勒(Miller NE,1967年)提出了“内脏学习”的理论,认为疾病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他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提出:个体的一些生理变化(例如血压升高或降低、腺体分泌增多或减少、呼吸加快或减慢等)在心理社会刺激因素存在时成为习得性反应。,Miller NE19092002,综合的心身疾病发病机制,不再拘泥于某一学派,而是综合心理动力学、心理生理学和行为理论等各种理论,互相补充,形成了综合的心身疾病发病机制理论。,综合的心身疾病发病机制,三、心身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原则,诊断原则心身疾病诊断的要点心身疾病诊断

11、的程序治疗原则心、身同治原则心理干预的目标预防原则,心身疾病的预防,对有明显心理素质上弱点的人对于有明显行为问题的人对于工作和生活环境中有明显应激源的人对有情绪危机的人,心身疾病诊断的要点,确定躯体症状。寻找心理社会因素并明确其与躯体症状的联系。关注疾病症状与心理应激反应的相似性。排除躯体疾病和神经症的诊断。,心身疾病诊断的程序,(l)病史采集:除与临床各科病史采集相同外,还应注意收集病人心理社会方面的有关材料。(2)体格检查:与临床各科体检相同,但要注意体检时病人的心理行为反应方式。(3)心理学检查:对于初步疑为心身疾病者,应结合病史材料,采用交谈、座谈、行为观察、心理测量包括使用必要的心理

12、生物学检查方法,对其进行较系统的医学心理学检查。(4)综合分析:根据以上程序中收集的材料,结合心身疾病的基本理论,对是否心身疾病、何种心身疾病、由哪些心理社会因素在其中起主要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制等问题作出恰当的估计。,心、身同治原则,急性发病而又躯体症状严重的病人,应以躯体对症治疗为主,辅之以心理治疗。以心理症状为主、躯体症状为次,或虽然以躯体症状为主但已呈慢性症状的心身疾病,则可在实施常规躯体治疗的同时,重点安排好心理治疗。心身疾病的心理治疗手段,应视不同层次、不同方法、不同目的而决定,支持疗法、环境控制、松弛训练、生物反馈、认知治疗、行为疗法、暗示或催眠疗法以及家庭疗法等均可选择使用。,心

13、理干预目标,(1)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例如因某一事件引起焦虑继而使紧张性头痛发作的病人,通过心理支持、认知治疗、松弛训练或暗示疗法等,使其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发生改变,减轻焦虑反应,进而在药物的共同作用下,缓解这一次疾病的发作。(2)消除心理学病因:例如对冠心病病人,在其病情基本稳定后指导其对A型行为和其它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行为矫正。(3)消除生物学症状:这主要是通过心理学技术直接改变病人的生物学过程,提高身体素质,促进疾病的康复。例如较长期的松弛训练或生物反馈疗法。,心身疾病的预防原则,心身疾病的心理学预防应从早做起,并兼顾心、身两方面:对那些具有明显心理素质上弱点的人,例如有易暴怒、抑郁

14、、孤僻及多疑倾向者应及早通过心理指导加强其健全个性的培养;对于那些有明显行为问题者,如吸烟、酗酒、多食、缺少运动及A型行为等,应利用心理学技术指导其进行矫正;,心身疾病的预防原则(续),对于那些工作和生活环境里存在明显应激源的人,应及时帮助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减少不必要的心理刺激;对于那些出现情绪危机的正常人,应及时帮助加以疏导。至于某些具有心身疾病遗传倾向如高血压家族史或已经有心身疾病的先兆征象(如血压偏高)等情况者,则更应注意加强心理预防工作。,第二节 常见心身疾病,一、高血压二、冠心病三、糖尿病四、哮喘(自学)五、溃疡病(自学)六、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自学),一、高血压,是最早确认的一种心

15、身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目前普遍认为,此病由综合性因素所致,心理社会因素与其发生有密切关系,患高血压的个体易出现某些心理反应,对高血压患者、尤其是早期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社会干预,效果较好。我国城市35至60岁的中年人中,三分之一是高血压患者。,(一)心理社会因素在高血压发生和发展中作用,1慢性应激。长期慢性应激状态较急性应激事件更易引起高血压。,二战期间,被围困在列宁格勒达三年之久的人,高血压患病率从战前上升到64。,城市高于农村,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高应激区的居民发病率高;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紧张而体力活动较少的职业发病率高。上述研究结论都支持慢性应激更易引起高血压。,(一)心

16、理社会因素在高血压发生和发展中作用,2人格特征 受压抑的愤怒表达和过分的愤怒表达与高血压发病有关。在不良环境下(受教育程度低下、社会经济地位低下),采用不成熟应对方式的人容易患高血压。3婚姻状态 根据Framingham的资料,寡妇和鳏夫的血压高于配偶健在者。4不良行为因素发病率与高盐饮食、超重、肥胖、缺少运动、大量吸烟及饮酒等因素有关,这些不良行为因素又直接或间接地受心理或环境因素的影响。,(二)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反应,紧张焦虑 忽视疾病(产生症状)紧张焦虑(三)综合心理社会干预.松弛训练.生物反馈是内脏学习的过程,血压成为一种能被患者“随意”操作的内脏行为,从而达到降压目的。.运动疗法耐力性

17、运动训练或有氧运动训练均有中度降压作用。有人还指出运动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防止粥样斑块形成。.改变生活习惯 减重、限盐、戒烟和控制饮酒是降压的有效措施。,二、冠心病,(一)心理社会因素在冠心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二)不同时期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反应(三)冠心病与抑郁(四)冠心病的心理社会干预,(一)心理社会因素在冠心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A型行为模式(Type A Behavior Pattern,TABP)较高的成就欲望,富于挑战和竞争精神,争强好胜,不耐烦,有时间紧迫感等。(B型行为:有耐心的,谦虚的,放松的,有安全感的)冠心病患者大都有A型行为。,Friedman等人通过”西部协作组研

18、究计划”(WCGSP)对3000多名中年健康男性雇员进行8.5年追踪观察,发现A型行为者在冠心病总发病率及各种临床症状,包括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出现率二倍于B型行为者。这说明A型行为不是冠心病发病后出现的行为改变,而是冠心病的一种促进危险因素。我国学者应用A型行为问卷调查表进行研究,也说明冠心病病人A型行为明显高于正常人。,A型性格的特征是:有雄心壮志,喜欢竞争,出人头地;性情急躁,缺乏耐心,容易激动;有时间紧迫感,行动匆忙;对人有敌意。,与A相反的性格,如不争强好胜做事不慌不忙的性格称为B型性格,肿瘤的性格模型,即C型性格。特征是压抑自己的情绪,过分忍让,回避矛盾,怒而不发,好生闷气,内向。,

19、A型性格被认为是与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及高血压并列的四项冠心病危险因子之一。,C型性格者,宫颈癌发病率比其他人高3倍,患胃癌、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的危险性更高。,A型,B型,C型,(一)心理社会因素在冠心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2生活事件 有1/22/3的心肌梗死病例有诱因可寻。其中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及体力劳动最为多见。日常烦恼和生活事件对冠心病的影响,是通过主观评价、应对方式和A型行为为中介的。3 损害健康行为 吸烟、缺乏运动、过食与肥胖、对社会压力的适应不良等。,(二)不同时期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反应,1.对诊断和症状的反应 在无症状和被诊断前通常无心理反应。出现症状而被诊断后,反应与其人格特征和对

20、疾病的认识有关。倾向于悲观归因模式思维者:紧张焦虑不安,甚至出现惊恐发作,充满对预期焦虑,部分继发抑郁,生活方式发生重大的改变,疾病行为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主要行为。部分患者则采用“否认”的心理防御机制,导致就诊的延误。,2.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心理反应,通常第1天为焦虑;第2天有部分患者呈现“否认”的防卫反应;第35天主要为抑郁,其持续时间比焦虑长。国外对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患者的研究发现:,焦 虑:80%抑郁情绪:58%敌对情绪:22%不 安:16%,3.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心理反应,最常见的主诉是疲乏、抑郁、睡眠障碍、对性生活的担心、不敢恢复工作等。主张渐进性活动锻炼,必要时抗抑郁治疗。,(

21、三)冠心病与抑郁,1988年Carney发现冠心病中有18发生重度抑郁障碍。冠心病抑郁障碍对冠心病的预后及防治有密切关系。1.抑郁症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可能加重心脏本身的负担。2.抑郁症患者存在神经内分泌一免疫系统功能的紊乱,促进冠状动脉阻塞;3.与抑郁有关的行为因素(疑病先占观念、症状夸大等),对疾病所导致的功能残疾具有附加作用,进一步使社会功能下降。4.抑郁可导致患者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动机和对用药的依从性降低,阻碍心血管疾病的康复。,(四)冠心病的心理社会干预,.教育患者认识疾病、减少焦虑。.危险行为的矫正 矫正A型行为、吸烟、酗酒、过食和肥胖、缺少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焦虑抑郁的治疗。,

22、三、糖尿病,糖尿病的现状和并发症(一)心理社会因素在糖尿病发生与发展中作用(二)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反应(三)糖尿病患者的综合心理社会干预,糖尿病的现状和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综合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或胰岛素的生物效应降低引起体内代谢失调及高血糖。全球糖尿病人已超过1.9亿,糖尿病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其次是中国,第三是美国(6%)。发病率最高的是南太平洋岛国瑙鲁,50岁以上的人群几乎2个人就有1人患糖尿病。我国过去20年糖尿病在城市人口中发病率翻了3倍,2010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将增至3200万。,(一)心理社会因素在糖尿病发生与发展中作用,1、应激性生活事件 糖尿病的发生与应激性生活事件有一定关系

23、。急性应激可使正常人在饱餐后血糖反应峰值延迟。地震、重大火灾后,糖尿病的发病率较灾前明显增加。心理应激可使正常人显示糖尿病的某些症状(如血糖升高、尿中糖和酮体含量增多)。一些患者由于生活事件的突然袭击,病情迅速加剧,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2、糖尿病人格,Dunbar(1936)认为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性格不成熟,具有被动依赖、做事优柔寡断、缺乏自信、常有不安全感。这些人格特点被称作糖尿病人格。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具有内倾型、不稳定型及掩饰型个性特征。,(二)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反应,1、认知能力 血糖的波动而直接影响患者的注意、定向力、知觉、记忆和思维等,进而严重影响社会功能。2、情绪反应 青少

24、年患者常见激动、愤怒、抑郁与失望的情绪反应,也可见到孤僻和不成熟的性格特点。成年期发病者常会感到失望、无依无靠、无所适从、悲哀、忧愁、苦闷,对未来失去信心,对付外界挑战和适应生活的能力下降,甚至导致自杀行为,自杀意念的发生与抑郁严重程度和治疗依从性差相关。,糖尿病与抑郁,糖尿病患者抑郁并发率25,并发现抑郁和高血糖显著相关。(Lustman等(2000))高血糖可引起血浆皮质醇、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的增多,长期高血糖可能引发皮质醇活性改变,从而导致抑郁。(Lustmen等(1992))糖尿病和抑郁症都有生长激素过度分泌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功能失调,皮质醇分泌紊乱、胰岛素抵抗。皮质醇

25、分泌紊乱可致使5-羟色胺(5-HT)系统功能障碍,从而发生情绪障碍。,抑郁也可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重度抑郁增加了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抑郁可使机体对糖代谢的调节能力降低,有证实2型糖尿病的临床抑郁症的发生早于糖尿病的发生。(Eaton等(1996))抑郁引起糖尿病的机制不明,可能是抑郁时皮质醇分泌,葡萄糖利用,糖异生;拮抗胰岛素抑制血糖的利用,使血糖。情绪障碍可引起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糖尿病。,(三)糖尿病患者的综合心理社会干预,1.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的健康教育;2改变生活方式;3治疗不良情绪;4对出现复杂并发症、病情反复者应当及时向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有效的药物治疗。,第三节 临床其它心身问题

26、,睡眠障碍(见教材P189-191)疼痛心理(补充),睡眠障碍,一、睡眠与梦,二、失眠,一、睡眠与梦,(一)睡眠节律 根据人在睡眠过程中的脑电图(EEG)、肌电图(EMG)和眼动电图(EOG)变化特征,可将整个睡眠周期划分为两大时相,即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1、慢波睡眠(SWS),又称浅睡眠或非快动眼睡眠。慢波睡眠根据脑电图的变化可划分为4期:慢波1期(浅睡期),慢波2期(中睡期),慢波3期和4期(深睡期)。,2、快波睡眠(FWS),又称深睡眠、快速动眼睡眠(REM)或异相睡眠。此期脑电活动与清醒相似,肌肉完全松弛,肌电明显减弱。在正常夜间睡眠中,平均每90分钟就会产生一次持续10-30分钟的

27、快波睡眠,快波睡眠是较慢波睡眠更为深沉的睡眠,各种感觉功能进一步减退,以致唤醒阈提高。做梦发生在快速动眼睡眠阶段。,3、睡眠周期 睡眠中各阶段的脑电波形态图,从入睡到觉醒的整夜睡眠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睡眠节律互相交替来完成。成人在一夜中典型的睡眠节律是按以下程序进行的:觉醒S1S2S3S4S3S2第一次快波睡眠 S2S3S4S3S2第二次快波睡眠。,(二)睡眠需要量,人与人之间睡眠需要量差别很大。取决与:年龄(快动眼与非快动眼睡眠)习惯和机体状况(三)睡眠剥夺研究 睡眠全剥夺睡眠选择性剥夺(四)睡眠与梦,快动眼与非快动眼睡眠,(四)梦(dream),1.梦是人在睡眠中尤其是在快速眼动睡眠时期神经

28、系统活动的结果,梦也是一种心理活动,是意识的一个层面活动的结果。2.人们的梦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自我中心是梦境的第一个重要特征。第二、梦与当前的生活事件有关。第三、睡眠中的外在或内在剌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3.梦与睡眠一样是不可缺少的,梦剥夺实验证明:一个人若连续几夜在快速眼动睡眠时被喊醒,他便失去做梦的机会,这种连续梦剥夺,可使人在清醒时思维混乱,行为失态,有时严重的可以有暂时精神失常。当梦剥夺停止后,每夜快速眼动睡眠的次数增加,呈现对剥夺的反弹现象,直到因剥夺而失去的梦基本反弹回来,人的行为和精神活动才会恢复正常。,二、失眠,睡眠障碍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有失眠、梦呓、睡行症、梦魇等,其中最常

29、见的是失眠。(一)失眠的类型入睡困难型,这类失眠受心理因素的影响较明显,情绪兴奋、紧张、焦虑、抑郁等均易造成入睡困难。保持睡眠困难型,这类失眠表现为夜间易觉醒或觉醒后不能再入睡。早醒型,表现为清晨觉醒过早,而且醒后不能再入睡,多见于抑郁症患者。对于原发性抑郁症的诊断,早醒是重要的临床症状。,(二)失眠的原因,心理社会因素,不仅各种精神性疾病常伴有失眠,正常人在受到情绪困忧产生心理压力时也会出现失眠。据调查表明:慢性失眠者的共同心理特点是抑郁、焦虑、容易疲倦、乏力以及对健康过于关心。环境与外在因素,睡眠环境的突然改变,如:出差、患者入院不熟悉病房环境、异常的噪音、光线过强或睡眠规律被破坏等都可影

30、响入睡或使觉醒次数增多和早醒。另外,入睡前饮用兴奋性饮料,如:咖啡、浓茶、酒等也可导致失眠,但这均属暂时性失眠。疾病和药物因素的影响,除精神性疾病外,躯体疾病所造成的疼痛、呼吸困难、哮喘、频繁咳嗽、胫前肌群痉挛、双眼不能闭合综合征等都能影响睡眠。服用中枢兴奋性药物或长期服用安眠药物突然停药也会出现失眠。,(三)失眠的治疗,药物治疗,服用不同类型的安眠药可使失眠者容易入睡,觉醒次数减少并增加睡眠时间;但长期服用安眠药维持睡眠对人体是不利的。长期服用安眠药易产生耐药性和成瘾性,所以,药物治疗应限于急性或暂时失眠,其目的应该是帮助其恢复正常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失眠者改变影响睡眠的不良行为。

31、睡前不饮酒、不喝咖啡或浓茶、不做使身心兴奋的脑体力活动,主动调节自己的不安情绪,创造良好的入睡环境。心理治疗,消除心理压力,注意睡眠的心理健康。通过各种心理学的方法,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避免产生不良的自我暗示,减轻对睡眠的紧张、焦虑和不安,指导他们认识做梦是正常人的心理活动。适当使用安慰剂,对暗示性高的轻度失眠者可产生良好的效果。应用放松训练、行为疗法或气功疗法可不同程度的帮助失眠者恢复正常睡眠。,疼痛心理,一、疼痛的概念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将疼痛定义为: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它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生理应答,同时还是一种主观的心理体验。疼痛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疼痛的感觉:疼痛没有

32、特殊的适宜刺激,也没有特定的感觉器官,但是几乎任何一个器官,只要机械、温度、电或化学等刺激达到了损伤机体组织时,都会产生疼痛。,疼痛的心身反应:疼痛的心身反应包括心理反应、外部行为反应和内脏活动的变化。疼痛的认知成分:疼痛的认知是指个体对疼痛的理解,疼痛意味何种意义的解释。,社会学习:疼痛体验在某种意义上与社会学习有关,也就是说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疼痛体验。譬如,跨文化研究显示,人类分娩疼痛现象就包含了许多社会学习成分 对处境的认知评价:对疼痛的理解是指患者对自己疼痛的意义的理解。(Beecher曾研究了二战时期的重伤员和平民,发现类似的重伤,伤兵只有1/3诉说强烈的疼痛,需要使用吗啡;而平民却有

33、4/5的伤员诉说有剧烈的疼痛,要求注射吗啡。这就是因为他们对受伤意义的不同理解而引起的,伤兵可能认为自己很幸运,死里逃生;而平民可能认为自己很不幸,受了那么严重的外伤。),二、心理社会因素对疼痛的影响,注意:若个体将注意力集中在疼痛部位上,会体验到更加强烈的疼痛;相反,若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与疼痛无关的活动上,会减轻疼痛体验,甚至体验不到疼痛。情绪状态:在兴奋、欢快的情绪状态下,疼痛体验会被抑制;相反,焦虑、抑郁会引起疼痛阈值的降低,而使疼痛更容易出现及体验更为强烈。Robinos(1972)认为抑郁心理常常引起慢性疼痛和持续性疼痛;慢性疼痛引起抑郁情绪,抑郁又可引起疼痛加剧,形成恶性循环。暗示

34、与催眠:暗示对疼痛的影响很大,通过暗示可以提高或降低疼痛阈值。Kelzack等人通过实验证明,使用暗示作用可提高对疼痛的耐受性。催眠可抑制疼痛,在深度催眠状态下甚至可导致疼痛缺失。,个性特征:不同个性特征的个体,在疼痛体验上也存在很大差异。个性较弱或敏感的个体疼痛阈值较低,较容易产生疼痛体验及体验强烈。早期经验:儿童时期疼痛的体验对以后疼痛的感觉、耐受发生着很大的影响,如儿童时期受轻伤时,父母泰然处之,成人后对疼痛的耐受性较大,疼痛阈值也较高;反之,父母大惊小怪,则成年后对疼痛较敏感,耐受性也较差。对疼痛的预期:对某些患者,疼痛可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或经济补偿或家庭、医务人员的同情、关心,或可作

35、为回避对其不利事情的借口,即疼痛的“继发性获益”(secondary gain),这些患者疼痛症状可能会通过强化机制固定下来。,(一)慢性疼痛的概念:疼痛感超过了三个月或在创伤痊愈后疼痛仍然持续存在;伴发持久的苦恼、失眠、易激惹以及丧失工作能力或不能从事其他活动。(二)疼痛的治疗止痛剂电极表面刺激技术电极植入大脑疼痛中心阻断对疼痛的感知外科手术切断神经纤维心理干预,三、慢性疼痛与疼痛的心理干预,(三)慢性疼痛的心理干预,认知行为方法催眠暗示和冥想技术生物反馈技术分散注意力减轻抑郁情绪和抗抑郁药物治疗,本章思考题,1试述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2试述心理社会因素在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3试述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的 综合心理社会干预4试述失眠的类型、原因和治疗。5试述心理社会因素对疼痛的影响。,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