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育研究方法.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45888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PPT 页数:272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教育研究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2页
化学教育研究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2页
化学教育研究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2页
化学教育研究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2页
化学教育研究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教育研究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教育研究方法.ppt(2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化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第一章:科学教育研究方法概述,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和研究方法,一、教育研究与科学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组成三个基本要素: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执行着解释、预测和控制功能,科学教育研究方法特点:,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化学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化学教育理论和实践为导向要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问题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收集可靠的数据强调方法的科学性创造性,第二节:科学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直觉经验水平探索原因水平迁移推广水平理论研究水平,一、四种研究水平,二、科学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基础研究:发展完善理

2、论应用研究:用于应用和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作用。发展研究评价研究预测研究,(一)按研究目的、功能和作用分,(二)按研究方法分,历史研究描述研究相关与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第二章 科学教育研究的过程,选择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资料 整理资料材料的分析研究报告的撰写,第一节 化学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课题选择的意义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有的特点 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 选题的策略与程序,一、课题选择的意义,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选题决定教育研究的方向和水平,二、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有的特点,问题必须有价值问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问题必须具体明确 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问题要有可行性,三、教育研究

3、课题的主要来源,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来源于偶然机遇来源于热点问题的追踪 来源于已有理论的质疑 来源于对教育文献信息的分析 来源于教育科学研究规划,来源于对教育文献信息的分析,从学术争鸣中选题沿着前人足迹选题,四 选题的策略与程序,(一)选题的策略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2、尽可能在所学的专业范围内选题3、尽可能选择与教学工作相关的课题4、选择力所能及的课题,(二)选题的程序,确定研究范围:研究的大致方向,如科学教材方面、学生科学概念等 提出研究问题:从范围中确定一个具体的问题,这其中需要有一定的问题,另外,还需要研究者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如何才能提出更多的问题?查阅资料、实地调查、专家咨

4、询从问题中选择课题:从三个方面考虑:是否适宜做课题?是否有价值?是否切实可行?开展课题论证,一个好的课题名,要符合准确、规范、简洁、醒目的要求,准 确如“初中生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对象、研究的问题清楚如“学生科学本质观的改进”,不清楚,有学者建议,研究者在课题名称中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如:初三科学自学辅导教学的实验研究,规 范指所用的词语、句型规范、科学,所以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能用,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用陈述句,慎用疑问句“探究教学对中学生学习成绩有何影响”,可改为“探究教学对中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或“探究教

5、学与中学生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简洁名称不能太长,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醒目课题新颖,使人一看就留下深刻印象,按“有意义、可研究、有创新、问题明确”的要求评价下列课题,1、优生与后进生学习方法比较研究2、小学生环保教育教材与课程设置研究3、化学实验教学对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影响4、化学教学理论研究5、研究性学习与教育的未来6、重复练习对学习效果有什么影响?,7、计算机环境下小学科学教育游戏研究8、教育游戏及其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9、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探索10、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怎样实施探究式教学,对选定的课题进行论证,1、主题目的: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2、本课题研究的迫切性和针对

6、性,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3、该课题以往研究的水平和动向。包括前人及其他人有关研究的基础,研究已有的结论及争论等,进而说明该课题研究将在哪几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4、研究的条件:研究的可能性,研究的基本条件(包括人员结构、认分配、物质设备及经费预算等)及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5、课题研究策略步骤及成果形式。,在系统的分析综合基础上写出简洁、明确具体、概括的论证报告,一般约五六百字。课题论证报告不仅用于申报研究项目,而且也应用于发表论文的开篇,学位论文的前言部分。对于重大课题,常常必须写出开题报告,并经过同行专家的审议。开题报告内容一般包括:(1)课题名称;(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即研究本

7、项目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3)研究的主要内容;(4)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5)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源准备和科研手段等。,第二节:制定研究计划,研究工作计划,一、工作计划的内容,1、题目名称2、研究目的3、研究对象4、研究范围5、研究方法6、资料来源7、研究步骤 8、经费预算,二、制定研究计划的要求(略),第三节:搜集资料,二、搜集资料的方式,1、查阅文献2、调查3、实验4、观察,一、搜集资料的途径,(一)笔记1、真实2、全面(二)制作卡片(三)利用现代化手段,三、搜集资料应注意的问题,1、搜集材料要有目的性2、搜集材料要有可靠性3、要勤于动手、善于思考,

8、第四节:整理资料,一、材料的鉴别,(一)对材料的来源鉴别,1、搜集材料的时间、地点2、搜集材料的条件3、搜集材料的方法4、搜集材料的对象5、材料数量的多少,(二)对材料的科学性进行鉴别,二、材料的选择,(一)根据材料对课题的相关程度进行选择,(二)根据材料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代表性进行选择,(三)根据材料重要性大小进行选择,第五节:研究报告的撰写,一、研究报告的分类,(一)调查报告,(二)实验报告,(三)经验总结报告,(四)学术报告,二、研究报告的结构,(一)题目,(二)署名,(三)摘要,(四)关键词,(五)前言,(六)正文,(七)结论,(八)参考文献与附录,第三章 文献检索与综述,第一节 文献

9、及文献法其作用一、文献及文献法的含义所谓文献就是把人类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下来的一切物质实体。文献法:是指搜集、鉴别和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方法。,二、文献法的意义和作用,能帮助研究者了解有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更具体地限制和确定研究问题和方向。有助于了解问题的全貌,形成关于研究问题的一般印象,便于进行深入研究。为当前的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和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思想和方法。预见研究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研究方案提出适当的修改意见。避免重复劳动。,(一)按信息载体分:手写型、印刷型、缩微型、计算机阅读型、声像型,(二)按文献的加工程度划分,可分为零次

10、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三、文献的分类,零次文献为活动当事人的目击描述;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二次文献又称检索性文献。三次文献又称参考性文献。,三次文献:又称参考性文献。指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将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全书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相对于前二种文献而言,具有主观综合性质,信息量大,覆盖面宽,浓缩度高,内容新颖等特点,参考价值大。,四、文献的主要分布(一)书籍:包括:1、名著要籍 2、教育专著 3、教科书 4、教育年鉴、手册(如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中央教科所编,教育科学

11、出版社1988年版)、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汝信等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5、资料性工具书:指教育辞书、百科全书和检索工具书。(1)常用的教育辞书除辞海外,有教育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教育学辞典(北京出版社)、简明教育辞典(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西方教育辞典(上海译文出版社)、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2)百科全书则是对人类一切门类或某一门类知识的完备概述。不仅提供定义而且有原理、方法、历史和现状、统计和书目等多方面的资料,着重反映当代学

12、术界的最新成就,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反映了一个国家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1985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是我国第一部教育百科全书,包括教育科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中国教育、外国教育六个部分,收词目800多条,内容丰富,条目清晰,是全面系统了解和查检有关知识的重要工具书。,检索工具书主要供查阅论著之用。如要查阅全国最近出版的新书则需查阅年刊全国总书目,其教育部分分为教育理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家庭教育、自学等,所有的书目都附有内容提要;要了解国内外出版的报刊,则有上海图书馆编的月刊全国报刊索引,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的季刊中文报刊教育论文索引、中国人民大学的年刊报刊

13、资料索引 文化教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双月刊国外社会科学论文索引、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内部资料索引等。,(二)报刊:包括报纸和期刊类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1、报纸以出版迅速、情报及时而为研究者所重视。目前我国出版发行的教育类专业报纸有几十种。如中国教育报、教育时报、教育导报、教师报、教育信息报及各省的教育报等。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等的教育专栏,也很受研究人员的关注。,2、期刊:包括杂志、学报和文摘。(1)杂志。化学教学、化学教育、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化学教与学。,(2)学报。一般刊载专业学会会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关研究人员的科研论文。学报所刊论文专业性强且要求有所创新,适合

14、于专业人员及有较高素养的研究者阅读。国内各高等师范院校学报的社会科学版或教育科学版常有面向基础教育的研究论文问世。(3)文摘杂志(包括复印资料)。是一种资料性及期刊情报索引性刊物。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出版的分科报刊复印资料,不仅有重要文章,而且附有一定时期内主要文章的篇目索引。其他如新华文摘、教育文摘中学化学教与学等等,有经验的研究者对此都十分重视。,第二节 教育文献的检索方法,(一)直接检索方法,1、顺查法:从远到近,边查边有目的地筛选,直到查阅的文献能满足科研的要求。,2、倒查法:从近到远,回溯而上,直到查阅的文献能满足科研的要求。这种方法能查到最近的文献。,一、检索方法,(二)追溯检

15、索法,利用一篇文章所附的参考文献,逐步追溯查找出这一专题文献的检索方法。,(三)分段检索法,又称循环法和综合法:是直接法和追溯查的结合。,二、文献检索法的步骤,分析检索课题制定检索策略正式检索获取原文,三、文献检索的途径,分类途径:是按学科分类体系进行检索的途径,使用分类目录、分类检索。题名途径笔者姓名途径主题途径引文途径,第三节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综述的特点:综

16、合性 评述性 先进性 综述的内容要求:选题要新,说理要明,层次要清,语言要美,文献要新,校者把关 综述的格式和写法: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步骤: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注意事项:搜集文献应尽量全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参考文献不能省略。,第四章 教育经验总结,第一节 化学教育经验总结概述,一 化学教育经验总结的概念 化学教育经验总结,就是化学教育工作者以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的感性认识为研究内容,经过进一步思维加工,分析概括并上升到理

17、性认识的过程。,特点,1、有效性2、创造性3、稳定性4、回溯性5、普遍性,二、化学教育经验的来源,备课设计课堂解题辅导学习,三、化学教育经验总结的意义和作用,丰富和发展教育科学理论,改进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丰富和发展教育科学理论教育经验总结是教育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的可靠保证,也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方法,第二节:教育经验总结的类型,描述性经验总结只具体陈述当时是怎么想、怎么做、有什么成效等事实。往往带有个人特点,尚处在感性认识水平。,(一)教育经验总结的类型,解释性总结:在“描述”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为什么”,揭示其原因、理由,乃至提炼出其中蕴含的教育理论如教育观、教学观或教育基本原理等。,论

18、述性经验总结,(二)化学教育经验总结法的层次,整理事实解释事实抽象事实,第三节:好的经验总结的标准,创造性、稳定的高效性、符合社会需要和改革需要事实的确证性、解释事实的合理性、指导实现的可能性,第四节:教育经验总结的基本步骤,选题与制定方案 根据研究的目的,确定研究对象,从实际出发,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经验,并制定方案。搜集整理经验资料 围绕“经验”的中心内容,广泛搜集有关研究资料和对象的历史与现实材料,并加以鉴别、核实。运用理论分析资料,升华经验,形成成果 运用相关的理论对所搜集的经验事实进行分析,使经验条理化、系统化并上升为教育理论。,第五节:经验总结的写作方法,1、描述说明法这是着重描述或说

19、明亲自从事的成功的教育、教学的某些环节或步骤,给人以鲜明的感受认识,然后将自己对这些成功之处的体验加以分析和概括,点出这些环节、步骤等的意义、作用或所体现的某些原则、规律,使人从中悟出某些道理或得到有益的启示。,例如,描述教学中比较精彩的一堂课,或一个片段、一次活动的具体过程,然后加以分析说明,总结出相应的原则、规律,推导出一定的结论。这种写法适宜于总结亲身经历的一次(或几次)有意义的教育教学活动,多属一事一得或多事一得的总结。由于这类经验是在短时间的实践中形成的,所产生的体验虽然自认为深刻,但仍免不了肤浅,且其意义与作用明显受到时间、环境、条件的限制,因而它的局限性是难免的。(描述性经验总结

20、),2、归纳概括法,这是根据多次经历的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体会进行归结,概括出几条或几个方面的共同的原则、方法,而这些原则、方法是在归纳了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的共同环节、步骤后体验到的。写作中要结合描述这些环节、步骤来予以证实说明,使人能具体领会概括出的这些原则、方法的意义、作用和适用范围,并从中悟出它们所蕴含的某些教育规律和理论,以揭示规律,得出结论。,归纳概括法多属于多事一得或多事多得,适宜于总结一段教育教学实践,对这段实践过程中有意义的环节、步骤、方法加以分析研究,概括出达到某项教育教学目的的若干途径,解决某一问题的几种方法。组织某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几个原则等。这类经验概括出来的方法、原则、途

21、径、看法、认识、体会,已初步形成一定的系统性,带有某些规律性,摆脱了具体实践的局限,具有一定范围的代表性和普遍意义。(概括性经验总结),3、分析论述法,这是运用一定的教育理论,对概括出的方法、原则、途径或看法、认识、体会作系统的分析、阐述,揭示或论证这些方法、原则、途径或看法认识、体会所体现的教育规律或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总结也描述一些具体的实践环节,但只是引用来证明某种观点、看法的材料或说明性资料。,分析论述法是在多次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因为只有经过多次反复实践,才能从成功解决某项重大教育教学问题中概括出独特有效的符合一定规律的原则、方法。才能对深入研究的某一重大教育现象产生深刻系统的看

22、法或认识,因此也才能使之升华,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完全摆脱具体实践环境与条件的局限,具有更广泛的普遍性和推广运用价值。(论述性经验总结),第六节 经验总结结构方式,经验总结的结构方式是比较简单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标题简单表明的几点体会、的几点做法、我是怎样的、的初步探索。或者以此为副标题,以能概括全部经验的表述为正标题。2、前言可以概述工作的时间、背景,目的意义。,3、主体 着重介绍若干条基本经验,具体写明成功的做法,也可以在这里写取得的效果。“做法”包括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的设计等,让人明白你是怎样教的,学生是怎样学的。这部分的写法有:按照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

23、顺序分阶段介绍经验;将总结的经验归纳起来,分成若干条目,由主到次或按并列的方式逐条介绍。,4、小结简单说明取得的效果,并对取得的经验进行升华和深化,阐述理性的认识。,也可以按照做法、效果、体会三部分结构文章。,“做法”可以分步骤或分条目去说明,每一条做法就是经验的描述。“效果”是“做法”的直接反映,往往表现在学生的思想、知识、能力、智力等方面的发展和提高。效果的好坏,可以采用数字说明法,即运用数字来说明效果;也可以采用事例说明法,即通过一两个反映发展、提高的具体事例加以说明;还可以采用归纳说明法,即把教学效果归纳成几点,逐点加以说明。“体会”是在介绍做法和说明效果的基础上理性思考,是对材料的意

24、义和价值的高度概括。写体会可以运用归纳推理法,即从许多具体事例中推出一般性的结论;或运用演绎推理法,即把一般原理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从而推导出一种新的认识。,案例:化学教学中师生共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第五章:调查法,第一节:调查法的意义,一、调查法的特点,一种间接的研究方法可操作性强以科学教育现状为主要研究对象效率高,二、调查法的作用,保证研究课题具有较强的可靠性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二、调查法的原则,调查要有目的性调查内容要有实效性调查对象要有代表性调查范围要体现量力性,第二节:调查的类型,一、根据调查的目的分比较调查常模调查二、根据调查内容的性质分事实调查征询意见调查,三、根据调查范围的大

25、小和事项的多少分综合调查专题调查四、根据调查对象分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1)抽样调查(2)典型调查,第三节 问卷法,一、问卷结构的设计,(一)指导语内容要求,指导语具体应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调查目的和价值,并说明被调查者作答的重要性。第二,填写说明,以避免因调查者不明确回答方式而影响了调查结果。第三,研究人员向被调查者保证,他对所有回答都是保密的,并表示感谢以解除被调查者的顾虑,使调查结果更加客观、真实。第四,在指导语的末尾签上调查者的姓名,这既显示了调查者的诚意,又能有效提高回收率。,指导语一般均安排在问卷的卷首。它既是向被调查者介绍问卷,又起着沟通调查者与调查对象之间的思想,使调查顺利实施的

26、重要作用。因此,编写时既要简明扼要,又要全面清楚;既对调查对象提出要求,又要体现感谢之意。对于复杂、困难的内容,可举个例子加以说明,并鼓励被调查者作答。,几则指导语示例,亲爱的同学:您好!这里是一些为了解同学们科学教学自我信念而提出的问题,目的为职前科学教师教育提供好的建议。问卷内容并不是针对个人的,不必记姓名,所以不要有任何顾虑。每个人都请按自己的想法填,不要互相商量、提示或交谈。,(二)问题 问题是问卷的核心部分,问题设计得如何决定着调查研究的效果。提什么问题,如何提问,提多少问题,都值得细细斟酌。,1提出问题是有调查设计者完成(1)直接问题和间接问题(2)单一问题和综合问题(3)具体问题

27、和抽象问题2、回答问题是由被调查者来完成(1)开放式(2)封闭式(3)半封闭式,3、题目的设计,题目的设计应包括问题和答案的设计两方面。这里先谈问题的设计。(1)问题的制订。问题的制订包括问题的内容、数量、提问的方式等。如不仔细注重每一个细节,问题目可能不能很好地为研究者提供必要的数据。因此,必须考虑以下因素:,反映被调查者的性别、年级、班级等基本情况的内容可直接填写,而不必以问题的形式出现。除了少数几个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背景或统计信息的题目外,其余问题均要与研究问题密切相关。问题表述要清楚、明确、不含糊。防止产生歧义,应避免使用模糊的、专门性的术语、行话等。如“你认为自己的心理素质好吗?”等。

28、,在一个题目中只能包含一个问题,不能同时提问两个问题。如“你赞同对学生进行竞争性较低的测验和实施教师等级制度吗?”问题不能带有明显的导向性。题目不能隐含着某种假设或期望的结果,不能暗示着某种带有偏向性的回答。如“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能力重要吗?”“学生在考试前都会有焦虑症,你在考试前也焦虑吗?”等。,尽量避免那些可能使调查对象产生心理顾虑或带来社会职业压力的问题。更要避免问题刺激被调查者,以免伤害他们的感情,使他们受窘或引起抵触情绪。如“你的家庭和睦吗?”、“你的月收入多少?”、“你对课堂纪律的控制感到困难吗?”等等。所提问题要与答卷人的信息背景相适应。对不同的对象提问内容和方式都应有所区别。因此

29、,家长问卷、教师问卷、儿童问卷是不同的。,避免“社会认可效应”。所谓的社会认可效应是指被调查者按照社会规范、社会期待的反映进行回答,而不反映出自己的真实观点。如“你热爱自己的学校吗?”“遇到有人偷东西会立即去抓捕吗?”受调查者往往会按照社会规范予以正面的回答,虽然这不一定是他最真实的回答。,题目不宜太长、太难。宁可用两个或更多的短句、简单句,而不要用一个复杂的题目。尽可能避免使用否定性题目和双重否定的题目。如“下列看法你不同意哪一种?”、“你是否不认为练习量与学习成绩不成正比例关系。”等。,二、问卷调查法的优点与局限问卷调查法是以统一设计的问卷为基本工具,且由被调查者书面回答问卷作为主要资料的

30、,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它具有下列优势:1、标准化程度高。2、被调查者较少顾虑。3、调查效率高。,问卷法的局限性,第一是当被调查者缺乏合作的诚意或为了迎合主流意识不作实事求是的回答时,调查的结果就不真实;第二是当问卷的设计不规范、不科学时,调查者尽管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却难以归纳、分析与整理;第三是问卷调查的程序一旦启动,调查者很难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问卷。调查者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三、问卷的编排,问题、答案均已设计完毕后,一套优秀的问卷还需对问题进行编排。一般说来:1、同类组合。2、由易到难。3、由大到小。4、由一般到特殊。5、由事实到态度。6、由结构型到开放型。7、避免拥挤。,四、问卷的试用和

31、修订,1、试用。为保证问卷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调查者在问卷初步完成后,一般要选择小部分调查对象作尝试性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以下三部分:(1)操作性:受调查者是否愿意接受调查,是否理解问卷的“指导语”,能否按要求回答问题。(2)科学性:所设计的问题是否科学、答案是否合理,所搜集到的信息能否达到调查目的。(3)可统计性:问卷的编排是否易于整理与分析信息等等。2、修订。在试用的基础上,对问卷的内容进行修改与补充。,五、问卷调查的流程,在完善问卷后,调查者就可以按计划进行正式调查,搜集有关资料,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撰写调查报告。,第四节 访谈法,访谈调查的一般程序是由调查者探访

32、被调查者(面对面交谈、打电话或通过电子交流),按访谈提纲与被调查者逐一问答,并及时进行记录,最后对访谈记录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一、访谈调查的主要优点与其局限性,与问卷调查相比,访谈调查有下列优势:1、灵活、深入。2、直接、可靠。3、回收率高。局限性:例如,效率较低,标准化程度较低,调查过程易产生偏差、被调查者容易有思想顾虑等,都是研究者需要正视的。,二、访谈调查的技巧,1、访谈准备。(1)准备访谈材料。(2)了解访谈对象。(3)接近访谈对象。,2、正式提问(1)运用口头语言。(2)语气委婉从容。,(3)淡化敏感问题。(4)注意学生的非言语行为。”(5)耐心倾听。,3、访谈记录面对

33、面的记录大体上有当场记录、第三者记录、以后追记、音像记录等四种方法。每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三、访谈类型,(一)访问(visiting)访问法是研究者在被试的实际环境中与被试晤谈,并与观察结合,既听其所言,又观其所行,既记录所听,又记录所见,将所听与所见相互参验的方法。访问法一般适用于个别调查,即使被试不是一个,也要一一进行。还可以多次访问同一被试,访问法一般采用非结构研究设计,研究者可以使用多种记录手段(笔记本、录音机、摄象机)。科研中的访问法与实践中的“家访”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目的、程序、结果处理等方面。,(二)个案晤谈,个案晤谈是研究者以一个人或一个团体为被试,通过与之对话收集资料作研

34、究的方法。个案晤谈可以到被试的实际活动环境中去面谈,也可以在其他环境中面谈,甚至还可以通过电话谈话,因此,实际环境与晤面不是必须的条件,这就与访问法有所区别。一般个案晤谈是为了获得被试的某些事实、态度、意见方面的资料,多数情况下是非结构性的研究设计。如果同时还为了帮助被试解决心理或学业上的困难,这种谈话就叫做“临床谈话”。在临床谈话时,可以配合使用某些量表。,(三)集体晤谈(焦点团体访谈),集体晤谈是研究者约请若干被试集体谈话,搜集资料的方法。因此习惯上也称座谈会。集体晤谈的好处是一次可以听到各方面的意见,并且参加座谈的人之间也可能互相启发,使对问题的意见更接近全面、深刻。集体晤谈一次参加的人

35、以10人左右为宜,并尽可能参加的人有一定代表性,同时要注意是每个人都能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机会。,1.设计,2.抽样,在焦点团体访谈中,为了便于交流,所有的成员都应该可以面对面地看到对方,也都应该有充分发言的机会。因此,团体的样本不宜过大,一般为610人。如果研究的目的只是对有关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希望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多人的看法,也可以适当增加人数。如果研究涉及到多个团体,一般来说,团体的数量为34个比较适宜。如果研究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获得对有关议题的不同看法,需要对资料进行细致的内容分析,那么也可以适当增加团体的数量,如 68个,在挑选参与者时应该注意其同质性,他们在社会地位、教育背景、职业、性

36、别、种族、年龄、辈分等方面异质性太强,可能会产生戒备心理,不愿意主动发言。这种情况对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来说尤其明显。但同质性不是态度和看法上的不同。后者正是焦点团体访谈所希望发现的。,当然,如果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具有不同背景的人聚在一起时如何互动,也可以有意把他们放到一起进行访谈。比如,如果我们希望了解父亲和母亲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就应该将父亲和母亲召集到 一起进行讨论。除非有特殊要求,最好选择对研究者和参与者都是生人的人。原因是:生人彼此不熟悉,对研究更加有新奇感,可能比较积极地投入讨论。此外,生人之间不必像熟人那样讲究交情和面子,可以比较坦率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从研究者的角度看

37、,我们对生人的情况不了解,他们提供的信息应该更加有价值。,当然,如果讨论只适合在参与者相互之间是熟人的情况下进行(比如,某商店内部营业员对该商店经营管理的看法),我们只能选择熟人。不要把对研究者是熟人和生人的人同时混合在一个团体内。如果这两种人混在一起,研究者可能有意无意地对他们表露出亲疏之分,研究者这种区别对待的态度可能使参与者产生不平等感,特别是对那些与研究者是生人的人来说。,3.实施,研究者不仅要许诺自己对参与者的信息绝对保密,而且应该要求参与者对彼此的信息绝对保密。向参与者交代基本规则,如:1)一次只允许一个人说话,不要“开小会”2)不要让少数几个人统治会场3)参与者可以自己组织讨论,

38、不必等待研究者介入,发言的人要面向大家,不要只是朝着研究者一个人;4)后面发言的人应该尽量与前面发言人的谈话内容挂上钩;5)尽量使用自己的日常语言;6)所有在场的人的经历和看法都同样重要,没有“好坏”之分,欢迎发表不同意见。为了避免“集体性思维”和“同伴压力”,建议每一位参与者作一个简短的发言。之后再放开讨论。另外一个办法是,请所有参与者在发言之前先花几分钟写下自己的想法,以便强化他们在团体中发言的愿望和能力,(四)标准化晤谈,标准化晤谈是研究者组织一批经过训练的助手,按着事先准备好的谈话提纲向通过随机选定的被试提问,并记录被试的回答,从而获取资料的方法。显然这是为了把晤谈法在更大群体被试中得

39、到应用而创造的方法。由于助手是严格按谈话提纲与被试谈话,甚至对答案也作了必要限定,因此保证了资料标准的同一性。相对于非结构性的访问或晤谈,研究者称标准化晤谈为“结构访谈法”。标准化晤谈适合于公众意见、态度调查。,四、访谈法的操作,准备阶段(一)选定课题(二)搜集资料(三)制订计划1确定具体方法;2确定与了解被试样本;3准备谈话提纲;4确定记录方法、工具;5确定处理资料的方法与工具;6确定时间与进程(四)培训助手(五)约定被试,实施阶段(一)营造和谐的访谈气氛(自始至终)(二)控制访谈按计划顺利进行(三)适时地、愉快地结束访谈(四)作好记录整理资料(一)资料筛选与完善(二)资料分类,(三)资料分

40、析(四)图表制作作出结论(一)明确结论(二)阐释结论撰写研究报告,五、访谈技巧与训练,A 技 巧(一)准备访谈地点在无其他人的办公室、人口较少的家里、僻静的地方、咖啡屋;访谈时间在12小时之间;较深入的访谈至少要三次;母语访谈;准备后继访谈的要留下铺垫,(二)建立合作关系建立访谈双方良好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1。开门见山进行自我介绍;2可事先通知被访者;3采用肯定的约谈方式;4服饰应让被访者接受;5入乡随俗;6充分尊重被访者;7创造友好气氛,(三)控制谈话的进行1提问要明确具体、通俗易懂;2要适当控制话题方向;3采用启发方式引导回答;4适时插问;5适当运用表情和动作;6严格按计划进行访谈,不要随

41、意离开主题,并注意问题之间的衔接;7结束访谈时应表示感谢,为下次可能的访谈工作留下好的印象。,(四)记录访谈内容一般当场记录应征得被访者的同意,记录下的内容要请被访者过目并核实签字以免使谈话内容对他构成损害。当场记录也可用录音、录像的方法将谈话内容录下来。事后记录的优点是不破坏交谈气氛,使访谈能 自由顺利进行。事后记录缺点是有些内容可能会记不住或记不准而损失了有用的资料。,(五)访谈的提问,敏感问题迂回谨慎;内向的被访者多问细节;第一句话闲聊(国家大事、衣服、个人兴趣);开放型问题少用封闭型问题(你认为高校收费合理吗);一句话问一个问题(您认为工作中中什么最重要,而你有比较关心);问题要具体,

42、避免过于抽象(你对学校的感觉怎样。你喜欢上学么);追问不要在刚开始就频繁进行;把自己的前见悬置起来(素质教育、为人师表)留待追问;捕捉有意无意抛出的语言“标记”(现在我已经用讲授法了);不要隐瞒自己的无知;,(六)访谈中的听,行为层面的听有三种:表面的听(这个人怎么穿这种衣服)、消极层面的听(录音机)、积极层面的听;认知层面的听有三种:强加的听(用自己的意义体系理解对方的谈话,文化客位)、接受的听(主动捕捉信息、注意本土概念、探询语言背后的含义,文化主位,最基本的方式)、建构的听(在反省自己的前见同时与对方进行平等的交流,要求较高);情感层面的听:无感情的听、有感情的听共情的听;,B训 练,基

43、本素质基本训练合格访谈者的标准:(1)在初次见面时可给人良好的印象;(2)具有相当程度的社会常识和教育科学基本知识;(3)具有搜集教育科学资料的机智与技巧;(4)在访谈工作中能做到正确、可靠及诚实;(5)能忍受厌倦、繁琐、重复的访谈工作;(6)在任何时间里都可作访谈;(7)有礼貌且风度良好;(8)受过相当的教育;(9)无不良的嗜好和品行记录;(10)年龄、性别及其他生理特质适合于访谈工作需要。,模拟练习:,把学生按10人一组分组,其中一人为访谈者,其余为被访谈者,就大学生活进行访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观察法,第五节:教育调查研究方法之三观察法,教育观察法的含义与特征教育观察法属于科学观察法的范

44、畴。它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教育领域内的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考察并客观地描述教育现象的方法。,6岁儿童捣乱行为,序号 类 别 行 为 表 现1 粗鲁行动 离开位置、站起来、走动、跑动、蹦跳、摇动椅子2 跪 跪在椅子上、坐在脚上、横躺在课桌上3 侵犯他人 投掷、推、撞、拧、拍、戮及用东西打其它同学4扰乱他人 抢夺他人东西、破坏他人物品5说 话 和其他同学讲话、喊叫老师、唱歌6叫 嚷 哭闹、尖叫、咳嗽、吹口哨7噪 声 发出咯咯声、撕纸、鼓掌、敲击书桌8转 方 向 把头和身子转向他人、向别人显示东西9做其它事 玩弄东西、解自己鞋带等,教育观察法的主要特征:,1、观

45、察的目的性2、观察的客观性3、观察的能动性,二、教育观察法的作用与局限,作用:1、观察是获取原始资料的最基本的方法2、观察是课题选择和形成的重要来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前提。3、观察是验证理论的重要手段,局限性:,首先,观察报告给我们的,只是现象和结果,即说明“有什么”和“是什么”的问题,不能判断“为什么”之类的因果问题。其次,由于研究者知识、经验、情感等方面的背景不同,他们的观察记录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这是需要认真加以预防与克服的。第三,由于观察研究的取样范围及容量较小,其代表性不够高。而观察时间和情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也影响到观察素材的代表性。,三、教育观察法的分类,(一)按观察的环境

46、分: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1.自然观察法所要求的环境一般在自然状态下。观察者能收集到客观真实的材料,但这些材料往往是观察对象的外部行为表现。,2.实验观察法是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进行系统观察的方法。其特点是要求对观察者行为表现的一个或更多的因素进行控制,从而发现这些影响因素与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这并不是说要改变观察的“自然状态”。例如,“表扬或斥责与儿童科学学习积极性的相关研究”,观察者控制的只是表扬与斥责这二个影响因素,观察儿童学习积极性这一行为表现,从而得出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相关程度的结论。,(二)按观察的方式分: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1、直接观察法指通过观察者的感官,直接

47、对观察对象进行感知和描述的方法。如通过听课、参观、参加活动等方式去获得对象的感性材料。,2、间接观察法指观察者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这些仪器设备有:单向观察屏、摄象机、录音机、照相机等。借助这些仪器,观察者可以突破观察者以感官认识事物的局限性,扩展了观察的深度和广度。,(三)按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观察对象正在进行的活动分: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1.参与性观察观察者参与到观察对象的活动之中,通过与观察对象共同进行的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观察者成了被观察者所接纳的成员,后者不会因为前者在场而改变其典型的行为表现。例如,对某校师生关系的调查中所需要的观察,研究者以新教师的身份作参与

48、性观察,与研究者以上级行政部门的代表的身份进行非参与性观察相比,前者较能获得真实信息。,2.非参与性观察观察者不参加观察对象任何活动,完全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其优点时由于不必参加观察对象的活动,观察者的记录更方便、客观、个人情感因素也少得多。,(四)按照对所要观察的对象及行为表现的取样方法分:时间取样观察法和事件取样观察法 要对研究对象有全面的了解,最理想的办法当然是观察他们的全部行为表现。但是由于时间、人力、财力等方面的条件限制,研究者一般还做不到这一点。于是就只能采用取样观察法,即选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事件或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用来代表相同条件下的一般事件或行为。,1.时间取样观察法指专门

49、观察和记录在特定的时间内所发生的特定的行为的方法。即,在一个确定的较短的时间阶段里,选择一定的行为事件样例或样本进行观察和记录,这种观察法可以随机选择时间,也可以选择可能发生典型行为或事件发生相对集中的时间。对行为的记录不是叙述性的,而是数码性的。例如:一节课内教师提问和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次数。,2、事件取样观察法,观察者从观察对象多种多样的行为中选出有代表性的行为进行观察,在自然状态下,等待所要观察的行为出现,然后记录这一行为的全貌,包括行为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行为的变化、行为的终止与结果等。与时间取样观察法不同,事件取样观察法不存在遵守时间问题,着重于行为的特点、性质,而前者着重于行为

50、是否存在,要严格遵守规定的时间。,四、教育观察法步骤,明确观察目的和内容为观察做好充分准备编制观察提纲实施观察。资料收集记录分析资料,得出结论。,五、观察的记录,1.描述记录2.取样记录3.行为核对表,五、教育观察法案例及其评析,案例:小学三年级与六年级学生科学实验活动观察比较(研究计划)*课题名称:小学三年级与六年级学生科学实验活动观察比较研究研究人员:协作人员:小学生有关的教师、家长配合。,前 言三年级与六年级儿童科学学习情况,研 究 设 计研究对象:在本区九所小学随机选择50余名三年级学生,和50余名六年级小学生。与家长联系,排除一小部分由于其他原因使家长无法配合观察的对象。,研究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