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评课的维度与评课量表的制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课评课的维度与评课量表的制定.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观课(评课)的维度与评课量表的制定,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 逄淑萍,二一三年十二月,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 逄淑萍,内容提要,一、观课(评课)的维度(一)评课标准(二)课堂观察(三)观课(评课)的维度二、评课量表的设计、使用(一)评课量表的设计(二)评课量表的使用,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即一有意义、二有效率、三生成性、四常态性、五有待完善。,有思想、有文化、有智慧、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就是好课。,成功的课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最成功的课是让学生有憧憬和梦想。,于永正,余文森,叶澜,一、观课(评课)的维度,1.评课标准,专家的描述,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 2004年上海
2、 会议纪要坚持理想 不断前进“究竟什么是体现新理念的、实实在在的好课”达成初步的、比较一致的意见:一是教学目标要明确、恰当;二是教学重点、难点要突出;三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尊重;四是教学方法要得当;五是教学效果要好。,一、观课(评课)的维度,1.评课标准,叶澜教授的五个标准,一有意义1.他学到了新知识2.锻炼了他的能力3.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4.产生学习的强烈要求5.越来越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扎实的课,一、观课(评课)的维度,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即一有意义、二有效率、三生成性、四常态性、五有待完善。,叶澜教授的五个标准,二有效率1.从面上讲,对全班好的、中间的、学习
3、困难的是有效的;2.对多数学生来说,效率是高的。大家都有事干,学生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的能量很大充实的课,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即一有意义、二有效率、三生成性、四常态性、五有待完善。,一、观课(评课)的维度,叶澜教授的五个标准,三生成性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丰实的课,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即一有意义、二有效率、三生成性、四常态性、五有待完善。,一、观课(评课)的维度,叶澜教授的五个标准,四常态性受公开课、观摩课的影响,准备过度。课堂上没有新的
4、东西呈现。课堂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需要思维的碰撞及相应的讨论,师生相互间生成许多新的知识。是给学生上的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别人帮着准备才能上的课。平实的课,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即一有意义、二有效率、三生成性、四常态性、五有待完善。,一、观课(评课)的维度,叶澜教授的五个标准,五有待完善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课上的没有一点点问题,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真实的课,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即一有意义、二有效率、三生成性、四常态性、五有待完善。,一、观课(评课)的维度,观课(评课)普遍存在的“三无”现
5、象无合作的任务:有任务,没合作无证据的推论:有结论,没证据无研究的实践:有实践,没研究,寻求改变改变对“教师生活”的看法:还灵魂于教师我思故我教,不是“你思让我教”改变对“教学研究”的看法:基于教学现场的真实问题“我”研究“我的教学”改变对“专业制度”的看法:从“约束人”走向“解放人”学校搭台,教师唱戏,一、观课(评课)的维度,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从课堂上搜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的分析、研究。,“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它是教师日常专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
6、分,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一、观课(评课)的维度,课堂观察的两大类型,一、观课(评课)的维度,(二)课堂观察,?,行为系统,团队合作,工作流程,一、观课(评课)的维度,明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数据呈现观察结果,一系列不同阶段的不同行为构成课堂观察,1.行为系统,一、观课(评课)的维度,(二)课堂观察,?,行为系统,团队合作,工作流程,一、观课(评课)的维度,课中观察,课后会议,课前会议,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确定问题,基于课堂观察,教师认识、理解、把握课堂教学事件,澄请教学实践的焦点问题,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反思教学行为,寻求新的教学改进策略与方式。,2.工作流程,一、观
7、课(评课)的维度,(二)课堂观察,?,行为系统,团队合作,工作流程,一、观课(评课)的维度,3.团队合作,课堂观察每个阶段都是教师间多项互动的过程,既分工又合作。教师借助于课堂观察共同体,探究、应对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管理上的问题,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促进该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得到应有的发展。,一、观课(评课)的维度,课堂观察量表是课堂观察中的核心问题,支撑着课堂观察的骨架,掌握着课堂观察的方向。是关于课堂教学的结构性思考。,课堂观察量表是通过研究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确定合理的观察点,在收集客观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更好地改善课堂教学而开发的一种工
8、具。,进行课堂观察,量表要先行。开发量表是整个课堂观察的核心技术,是突破口。,一、观课(评课)的维度,观察量表,“高参与度高认知水平教学”课堂教学观察表,来源:欧洲丝黛妮沃斯尼亚杜12条;美匹兹堡大学7因素;国家级骨干班8要素,一、观课(评课)的维度,锐普PPT培训课件,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1.理解课堂,量表设计三步曲,一、观课(评课)的维度,如何解构课堂教学?,LICC模式,1.理解课堂,一、观课(评课)的维度,L,I,C,C,nstruction,earning,ul-ture,urriculum,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程性质,课堂文化,LICC理论,1.理解课堂,一、观课(评课)的维度,
9、为什么将课堂分解成4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学生学得怎样?教师教得怎样?是语文课吗?体现什么样的课堂?,一、观课(评课)的维度,一、观课(评课)的维度,4维度20视角68观察点,一、观课(评课)的维度,原则:可观察 可记录 可解释途径:观察者 被观察者 合作体,一、观课(评课)的维度,4维度20视角68观察点,一、观课(评课)的维度,达成,自主,互动,倾听,学生学习,准备,课前准备了什么?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怎样准备的?(指导/独立/合作)?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样?任务完成得怎样(数量/深度/正确率)?,有多少学生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多少时间?有多少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
10、?能复述或用自己的话表达同学的发言吗?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学生发生这些行为?,有哪些互动/合作行为?有哪些行为直接针对目标的达成?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参与课堂活动(小组/全班)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互动/合作习惯怎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练习)有哪些?各有多少人?自主学习有序吗?学优生、学困胜情况怎样?,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多少人清楚?课中哪些证据(观点/作业
11、/表情/板演/演示)证明目标的达成?课后抽测有多少人达成目标?发现了哪些问题?,机智,指导,对话,呈现,教师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怎样构成(依据、逻辑关系、时间分配)的?教学环节是怎样围绕目标展开的?怎样促进学生学习的?有那些证据(活动/衔接/步骤/创意)证明该教学设计是有特色的?,讲解效度(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怎样?有哪些辅助行为?板书呈现了什么?怎样促进学生学习?媒体呈现了什么?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动作(实验/制作/示范动作)呈现什么了?怎样呈现的?体现了哪些规范?,提问的时机、对象、次数和问题的类型、结构、认知难度怎样?候答时间多少?理答方式、内容怎样?有哪些辅
12、助方式?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怎样?,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读图/读文/作业/活动)?结果怎样?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分工/讨论/活动/作业)?结果怎样?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结果怎样?,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结果怎样?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境的突发事件?呈现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沉默)?结果怎样?,资源,评价,实施,内容,课程性质,目标,预设的教学目标是怎样呈现的?目标陈述体现了哪些规范?目标的根据是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适合学生的水平吗?课堂有无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怎样处理新生成的目标?,怎样处理教材的?采用了哪些策略(增/删/换/
13、合/立)?怎样凸显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容量适合该班学生吗?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的?,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活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怎样体现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创设什么样的情境?结果怎样?,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有哪些?如何获取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预设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怎样利用?生成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怎样利用?向学生推荐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怎样?,特质,关爱,创新
14、,民主,课堂文化,思考,学习目标怎样体现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怎样以问题驱动教学?怎样指导学生独立思考?怎样对待学生思考中的错误?学生思考的习惯?(时间/回答/提问/作业/笔记/人数)怎样?课堂/班级规则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思考行为?,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样的?怎样处理不同意见?学生课堂参与情况(人数/时间/结构/程度/感受)怎样的?师生行为(情景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怎样?师生/学生间的关系怎样?课堂/班级规则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民主行为?,教学设计、情景创设与资源利用怎样体现创新的?课堂有哪些奇思妙想?学生如何表达和对待?
15、教师如何激发和保护?课堂环境布置(空间安排/座位安排/板报/功能区)怎样体现创新的?课堂/班级规则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创新行为?,学习目标怎样面向全体学生?怎样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怎样关注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怎样?课堂/班级规则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关爱行为,在哪些方面(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体现特色?教师体现了哪些优势(语言/学识/技能/思维/敏感性/幽默/机智/情感/表演)?师生/学生关系(对话/话语/行为/结构)体现了哪些特征?(平等/和谐/民主),如何
16、开发观察/记录工具?澄清“我想解决什么问题”(观察点)分解该问题涉及到的核心概念(理论)寻找符合该核心概念的关键行为(证据)设计便于收集证据的图表(工具),二、观课(评课)量表的设计与使用,如何确定观察点?“我想解决什么问题”,谁来决定?观察者被观察者合作体观察什么?观察者或被观察者或合作体的需求该课的关键行为、要素、创新点、目标达成(参考课堂观察框架),二、观课(评课)量表的设计与使用,如何分解核心概念:以“学生课堂参与”为例,学生课堂参与,倾听,生生互动,阅读/写作,师生互动,提问,回答,观察点参与人数维度参与时间维度参与程度维度,独立操作,理答,按需设计记录工具,二、观课(评课)量表的设
17、计与使用,从核心概念到行为表征,方法一:分解式如: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方法二:串联式 如:教师是如何处理学生错误的 学生犯错 教师反应 教师行动方法三:并联式如:学生是如何突破难点的倾听 2.互动1(提问/回答)3.互动2(讨论/汇报)4.计算/书写,复述概括运用综合赏析,二、观课(评课)量表的设计与使用,方法四:组合式如情景创设的效度(注:拆分成多人合作观察的工具),说明:学习行为是指学生表现出来的观察/倾听/讨论/思考/计算等行为,二、观课(评课)量表的设计与使用,开发者:观察维度:学生学习达成对核心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研究问题:怎样知道学生的目标达成?,例1:此记录工具采用分解式,二、
18、观课(评课)量表的设计与使用,观察维度:学生互动回答行为研究问题:学生在回答老师提问时的行为、水平、习惯、态度如何?观察表,二、观课(评课)量表的设计与使用,观察维度:教师活动提问研究问题:教师的提问方式如何展开?观察表,二、观课(评课)量表的设计与使用,观察维度:教师活动讲授研究问题:教师的讲授是如何展开的?观察表,二、观课(评课)量表的设计与使用,试卷讲评之语境课堂教学观察表 观察角度:通过课堂活动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观察工具:一种评议框架,指向明确拟解决的问题比较明确该问题与此人/此课的关系密切该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教与学的改进或教师专业发展分解合理该问题涉及的核心概念按某种逻辑合理分解分解
19、后的相关次级概念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关键行为该关键行为是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关键行为记录与表格的匹配程度记录可行该表格已说明“用户”是个人还是合作及特别要求该表格容量适合记录人在现场边观察边记录该表格便于记录后的整理/归纳/推论,二、观课(评课)量表的设计与使用,二、观课(评课)量表的设计与使用,上课教师陈述:1.本课的内容主题是什么?在该课程中的关系与地位怎样?2.介绍一下本班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优生与学困生座位在哪里?3.你想让学生明白什么?难点在哪里?你准备如何解决?4.介绍一下本课的大致结构,包括创新点与困惑。5.你将如何、何时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你打算让其掌握的东西?(对有经验教师而言)观
20、察者提问与上课教师进一步说明。双方就上述问题商议,确定观察点。,二、观课(评课)量表的设计与使用,课前会议,二、观课(评课)量表的设计与使用,课中观察,课前会议后,一定要独立或合作开发观察或记录工具,体现课堂观察具有任务导向或问题解决的性质。,提前进入课堂明确观察任务选择观察位置如实做好记录避免影响教学,二、观课(评课)量表的设计与使用,课后会议,1.上课老师陈述:(1)这节课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学习目标达成了吗?(2)谈谈各种主要教学行为(如情景创设、讲解、对话、小组讨论、指导和资源利用等)的有效性?(3)谈谈有无偏离自己的教案。如有,请继续说说有何不同?为什么?2.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报告并交
21、流课堂观察的结果及简要结论3.协商得出几点结论和行为改进建议(成功之处;个人特色;改进建议),背景:屠飞燕老师;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 课前会议:11月8日(一)屠飞燕老师说课(二)屠老师与观察者的交流(三)屠老师与观察者讨论观察点课中观察:11月9日,第2节课(一)观察工具(二)观察位置的选择(三)观察过程课后会议:11月9日,第3、4节课(一)屠老师课后反思(二)观察教师简要报告观察结果(三)本次观察形成的结论附件(一)学案(二)课后反思与课堂观察分析报告,吴江林: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郑 超:教师对学生错误的指导彭小妹: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喻 融:教师的讲解效度钟 慧:学生的应答方式
22、路雅琴:教师的提问方式姜 平:教学时间的分配,一个完整的课例结构,二、观课(评课)量表的设计与使用,课后会议,案例上课老师陈述(关于“教学目标”)“说明直接分离法与人工合成法,区别两种方法的异同”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了,学生阅读课本上的相关内容时,考虑到时间关系,我在黑板上画出了这两种方法的流程图,然后要求学生从图形中区分两种方法,从学生的回答看,应该都掌握了这两种方法并能区别它们。“尝试画出直接分离法与人工分离法的图形”这一目标显然是没有实现,应该由学生做的事,我代做了。“说明重组DNA的过程,尝试画出DNA重组的过程图”这个目标从学生的回答、板演和我的巡视来看,应该是达成了。“列举目的基因导
23、入受体细胞的方法”这一目标,由于没有来得及讲解植物细胞一些常用的导入方法,致使学生不能“列举”,教学目标还没有完全达成。“举例说明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探讨DNA重组的方式与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这个目标,由于时间不够,讲解和讨论的时间不充分,达成情况不太理想,这点从学生的回答中我看出来了。,二、观课(评课)量表的设计与使用,课后会议,案例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报告并交流课堂观察的结果及简要结论 我观察的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观察。一是“对学生识别理解图形的指导”。我看到屠老师对识图的目的要求很明确,但在引导学生理解图形上有较大的问题。例如在引导学生说出“获取目的基因的途径方
24、法”这个问题时,给学生的识图时间只有1分钟。同时屠老师也没有进行指导,我想这是导致学生对两种方法掌握得不好的原因。二是“对学生阅读文字资料的指导”。例如在指导学生完成“看看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这个问题时,针对性不够。学生在阅读时,屠老师在黑板上画流程图,画完就开讲了,不知屠老师是怎么知道学生看完了书?加上阅读要求不明确,所以,后来出现了学生说不出两种方法,也说不出两种方法区别的现象。,二、观课(评课)量表的设计与使用,课后会议,案例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报告并交流课堂观察的结果及简要结论 我们观察的分别是“教师的提问方式”和“学生的应答方式”“提问后,学生齐答”的方式占56%左右,这说明学生的学习
25、积极性还是蛮高的。但从齐答的问题难度看,都不大,所以我想这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是不是很有效呢?“提问后,未叫举手者答”占26%,其中特意点了第二组第1排、第五组第3排、第七组第1排、第四组最后一排的四位学困生回答。前两位的回答不好,屠老师引导他们看书后回答出来了。后两位基本上答对了。我认为屠老师还是很关注学难生的学习的,但所问的问题难度都不大。我认为将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问问他们,将能更好地掌握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以便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二、观课(评课)量表的设计与使用,课后会议,案例协商得出几点结论和行为改进建议(成功之处;个人特色;改进建议)经过上课老师与全体观课老师的交流,全体老
26、师达成了如下共识。(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引领学生思考,通过情境中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学习,并逐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情境教学策略非常适合这种课型。(2)通过建立概念模型、过程模型,有效地将微观的抽象的过程和概念直观化,对学生理解概念、原理、基因工程的操作帮助很大,收到比以往更好的教学效果。(3)探究1、2、3结束时,要进行必要的总结,并应有一段时间留给学生提问,使他们还未理解的内容有解决的机会。特别是要给学困生这种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使他们能有更多的兴趣参与到课堂中来。(4)探究1、2、3、4的问题设置应再细化,给学生设好支架,不要一步到位,应做到题意明确、可读性强
27、,便于学生思考。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不要立即自答或点学生回答,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并增加追问这种提问方式。(5)课前讨论环节的时间缩短到8分钟;将探究1中的两个概念图先让学生看书并画出来,这个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动手和动口,老师主要是起指导和主持评价的作用;探究4结束后可设计一个概念图,师生共同构建,让学生形成基因工程的知识体系。,量表设计注意的问题,观察内容外延过宽 主题内涵要点不清 观察内容针对性弱 观察条目可操作性差,表格设计,二、观课(评课)量表的设计与使用,课堂观察带来的变化,让数据说话,让大家说话听评课的主角变了,听评课更有针对性了听评课者理论水平高了,研究氛围浓了听评
28、课者更多的关注学生了评课者和被评者反思更多了,改进意识更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合作精神更加浓厚了教师自我专业提升意识更强了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更有效了,课堂观察的局限性,它只能观察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的直观现象与行为,如教师言语、学生的课堂反应、课堂活动等,只是一种归纳的方法。它需要观察者接受一定的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观察技能,普适性比较差。它需要一定的时间、设备与技术的保障,来完成程序的三步曲。,它需要被观察者抱着上家常课的心态,要求被观察者具有愿意接受他人观察并不受现场观察影响的特质。它需要一个合作共同体的基体。在基体内教师可以进行自由、分享、互惠的对话与交流,以确保观察的持续性与有效性。,困惑
29、,困惑一:与传统听评课的区别中医与西医传统听评课的质量取决于“人”,而不是“技术”只有观点,没有证据那是个人意见传统听评课缺乏“程序文明”没有充足的知识基础的活动不是专业活动没有“合而作之”的活动不一定是复杂的专业活动,也不一定是进步的教育探索,困惑二:如何体现以学生学习为导向课堂分解的中心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与课堂文化都是影响学习的因素从学生的学习推断课程、教学、文化存在的问题,寻求问题解决的出路,或总结其好的经验,困惑三:教师开发量表的能力问题充分认识到这是教师的专业行为,与教师自制教具学具、自主备课、上课与设计作业同样重要,是必须的充分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过程,是不断的、持续的、“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过程充分认识到开发量表就是专业发展的机会,没有机会永远没有能力能力进阶?理解仿学熟练创造,困惑四:专家开发工具,教师使用,不是更好吗?教师是专业人员,不是职业人员,因此教师必须亲历亲为专业活动剥夺教师的专业活动机会就是阻止教师专业发展专家研究寻求普适性,教师研究寻求具体问题的解决,两者不可替代没有思考,就会失去灵魂;校本教研就是“还灵魂于教师”,课堂观察,有待丰富,有待深入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