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一节幼儿感知和注意的发展.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88093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6.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课件第一节幼儿感知和注意的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教学课件第一节幼儿感知和注意的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教学课件第一节幼儿感知和注意的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教学课件第一节幼儿感知和注意的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教学课件第一节幼儿感知和注意的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第一节幼儿感知和注意的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一节幼儿感知和注意的发展.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幼儿认知的发展第二节 幼儿感知觉和注意的发展,一、感知觉的概述,感觉和知觉是人类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是一切信息加工的资料来源,是认识活动的开端。,感觉:,客观事物具有许多个别属性,这些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应就是感觉。,一、感知觉的概述,感觉的作用?,1、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开端;2、感觉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任何一种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当我们把对事物的不同属性加以综合的时候,就产生了对事物的整体反映,这就是知觉。知觉就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一、感知觉的概述,感觉阈限:引起感觉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不同感觉通道的绝

2、对感觉阈限,一、感知觉的概述,知觉:,心理学上把人对作用在感觉器官上的内外刺激的整体反映,称作知觉。,(一)知觉的整体性,一、感知觉的概述,(二)知觉的选择性,一、感知觉的概述,感知觉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反映的也是事物的外部特征与外部联系,如果想要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光靠感觉和知觉是不行的,还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复杂的心理活动,如记忆、想象、思维等。,二、婴幼儿的感知觉,(一)肤觉,(触觉、温度觉、痛觉),P:33,1、触觉:皮肤受到机械刺激而引起的感觉,最敏感:手心和脚心,“巴宾斯基反射”,二、婴幼儿的感知觉,1、触觉,最重要的两个器官:嘴和手,婴儿吮吸手指并不是一个偶然的

3、、无组织的盲目动作,而是一个有组织、有指向的行为。在儿童的嘴里有着各种触觉器官,嘴部的刺激成了新生儿和婴儿快乐的源泉。4个月以后,婴儿会把所有自己能抓到的东西都塞在嘴里去吮吸。嘴是新生儿和婴儿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嘴的动作也是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动力。,(一)肤觉,二、婴幼儿的感知觉,1、触觉,最重要的两个器官:嘴和手,手的双重功能:支撑物体的辅助功能;探索物体的知觉功能。,6个月以后,婴儿口部探索坚守,手的操作增加(触摸、抓握、推拉、摇晃、旋转、摔打、轻拍等),抓握具有最特殊的意义:是婴儿最初由方向的运动,也是今后变成有目的劳动的出发点。,(一)肤觉,二、婴幼儿的感知觉,2、温度觉,皮肤对外界温

4、度的感觉,一般说来新生儿对低于其提问的温度,比高于其体温的温度更敏感。也就是说:新生儿怕冷不怕热,(一)肤觉,二、婴幼儿的感知觉,3、痛觉,痛觉是皮肤对伤害性刺激的感觉。发展迅速,(一)肤觉,研究发现:肤觉具有性别差异,通常女孩比男孩敏感,二、婴幼儿的感知觉,(二)前庭觉,主要功能:1、接受脸部正前方的视听嗅味触等讯息,进行过滤及辨识后再传入大脑;2、接受身体各关节及肌肉传来的信息,调整头部方向及重心,同时指挥肌肉及骨骼作出正确动作,以维持全身的平衡;3、过滤和筛选所有进入大脑的感觉信息,以保持正常脑压及维持正常的脑功能运作。,二、婴幼儿的感知觉,(二)前庭觉,从胚胎发育的第三周起,前庭器官就

5、开始发挥作用,胎儿的前庭器官不仅记录胎儿自身的位置,还接受母亲行动时发送来的刺激,引起中枢神经和肌肉的相应活动。,因为人类主要的学习感官视觉和听觉,都在头颈部,语言表达器官唇、齿、喉、舌等口腔发音器官也在头颈部,所以前庭觉的发展与孩子的语言、认知、社交、思维及专注力等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幼儿时期若果前庭觉发展不足,我们可以在孩子身上看到以下行为特征:,二、婴幼儿的感知觉,(二)前庭觉,1、不喜欢或害怕站在高处,怕被举高,不敢爬高;容易出现一再反复攀爬、跳跃、自高处跳跃等动作,常常坐不住2、不喜欢骑木马、荡秋千、玩跷跷板、转圈或云霄飞车;或特别喜欢上述活动,旋转后不会觉得晕眩3、怕过水沟或独木桥

6、,怕乘电动扶梯;登高觉得头重脚轻,不敢往别处看;地面有高低落差时,动作会很缓慢、笨拙,易摔跤4、听觉记忆差,智力正常单阅读或算数困难、组句子编故事困难,容易写反字,眼睛不灵活,眼前的东西不容易找到5、做事没次序,条理混乱,看书眼睛累,但能长时间看电视电影,外出容易迷路,方向感和距离感差,上下楼梯慢,且害怕,手抓栏杆6、字写得不好,比别人慢,不喜欢把头脚倒置,比如避免翻筋斗、不喜欢打滚、不喜欢打斗,旋转容易失去平衡,车行进中会因转弯太快或坡度太陡而受到惊吓,二、婴幼儿的感知觉,(二)前庭觉,金鸡独立、倒着走跳圈圈、运乒乓球,前庭觉训练的小游戏,二、婴幼儿的感知觉,(三)嗅觉、味觉,嗅觉:是鼻腔里

7、的嗅细胞对散发在空气中的气体刺激引起的反应味觉:是口腔里的味蕾对溶解于水的物质刺激的反应从发生的角度来看,它们都是人类的一个古老的感觉,二、婴幼儿的感知觉,(三)嗅觉、味觉,刚出生20-30分钟的新生儿就能对香水作出反应,母乳喂养的婴儿能识别母亲的味道,6个月以后的婴儿,嗅细胞就能接受嗅觉刺激。,儿童对气味的嗅觉有个别差异,有的人敏感,有的人迟钝,还有少数人是“味盲”,嗅觉还有很强的适应性。,二、婴幼儿的感知觉,(三)嗅觉、味觉,新生儿对甜苦酸的味道会有不同的表情反应。,婴幼儿的味觉对他们选择食物具有重要意义,二、婴幼儿的感知觉,(四)听觉,是特定范围内声波刺激耳膜后产生的反应,20周的胎儿已

8、具备听觉能力,8个月的胎儿对低音的感受性要比高音强,婴儿对语音,尤其是女性的语音表现出明显的偏好,二、婴幼儿的感知觉,(四)听觉,长期高强度、高频率的噪音,导致胎儿听力损伤,甚至流产和夭折。6个月到3岁期间容易患上中耳炎,中耳炎严重影响儿童听力和注意力,导致发展受挫。环境中长期高强度、高频率的噪音是儿童听力的一大杀手,应当加以避免。,二、婴幼儿的感知觉,(五)视觉,可见光对眼睛视网膜的刺激产生视觉,眼睛是所有感觉器官中最活跃、最主动、最重要的感觉器官。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70-75的信息是通过视觉得到的。,1、视觉集中,2-3周内,难以视觉集中3周后开始视觉集中2个月后明显的视觉集中,出现“人

9、脸偏好”,随着婴儿的成长,视觉集中的时间和距离都逐渐延长亲子之间长时间的双眼对视,是分享情感和体验的表示,二、婴幼儿的感知觉,(五)视觉,2、视敏度,新生儿的视敏度只有成人的十分之一3个月大的婴儿开始对物体聚焦2岁左右,视敏度接近成人,二、婴幼儿的感知觉,(五)视觉,3、颜色视觉,早期:认识颜色,学会标志颜色的词语中期:把颜色与名称联系起来晚期:能正确命名常见的颜色,二、婴幼儿的感知觉,(五)视觉,3、颜色视觉,个别差异:各人对颜色敏感程度不一样性别差异:通常女孩颜色视觉比男孩强,色盲:一种遗传疾病,患者占总人口3-4,男性多于女性,二、婴幼儿的感知觉,(五)视觉,3、颜色视觉,二、婴幼儿的感

10、知觉,(五)视觉,4、视觉的功能,(1)空间知觉,知觉物体的位置及周围事物的关系,(2)差异辨别,(3)背景辨别,二、婴幼儿的感知觉,(五)视觉,4、视觉的功能,(4)视觉填充,(5)对象再认,二、婴幼儿的感知觉,(六)形状知觉,我更喜欢TA,早期婴儿更关注与他们的生存、安全、营养关系密切的形状刺激,婴儿喜欢中等复杂的图形,有部分是熟悉的,有部分是陌生的比较能够引起他们的注视兴趣。,形状知觉是以视觉为主的,包括动觉、触觉在内的复合感知。,二、婴幼儿的感知觉,(七)深度知觉,深度知觉是对自身与物体之间距离的感知,沃克和吉布森 视觉悬崖实验,将23个月大的婴儿腹部向下放在“视觉悬崖”的一边,发现婴

11、儿的心跳速度会减慢,这说明他们体验到了物体深度:当把6个月大的婴儿放在玻璃板上,让其母亲在另一边招呼婴儿时,发现婴儿会毫不犹豫地爬过没有深度错觉的一边,但却不愿意爬过看起来具有悬崖特点的一边,纵使母亲在对面怎么叫也一样。这似乎说明婴儿已经具备了深度知觉,但这种深度知觉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在出生后几个月里学来的,目前还没有定论。,二、婴幼儿的感知觉,(七)深度知觉,二、婴幼儿的感知觉,(八)方位知觉,方位知觉是对上下、左右和前后的位置的感知,学前儿童感知方位都是以自身为中心的,3岁:辨别上下4岁:辨别前后5岁:辨别左右,7-9岁的儿童才掌握外部物体为基准的左右,一般认为6-7岁是儿童掌握左右概念发

12、展最快的阶段,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与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二、婴幼儿的感知觉,(九)可知度,可知度就是知觉行为的可行程度,P:44,当儿童学会了一个新的技能,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可知度;可知度为儿童造就了学习的机会,也使儿童的行为越来越行之有效,越来越富有探索性。,三、多通道感知与自我效能感,(一)多通道感知,感知觉并不是相互孤立的活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三、多通道感知与自我效能感,(一)多通道感知,婴儿听见母亲的声音会加快吮吸节奏,这是听觉与动觉联合效应;一个不能独立坐稳的婴儿不大会去抓超出腿长范围的苹果,这是前庭觉对触觉的影响;刚出生两天的婴儿就能模仿成人的动作,这是典型的视

13、觉与动觉的联合,多通道感知,说明在实际心里活动中,感知觉是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复杂过程,也说明,早期的婴儿就具备有良好的组合信息的能力。,三、多通道感知与自我效能感,(二)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增强自我效能,反复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婴儿的感知觉,并不是消极接受内外刺激的被动活动,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活动。,三、多通道感知与自我效能感,(二)自我效能感,最新研究表明,2个月与9个月是婴儿自我效能感发展的两个高峰。自我效能感不仅保证婴儿正确处理自己的行动与结果的关系,也是儿童日后形成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的基础。

14、,四、感觉剥夺与感觉轰炸,(一)感觉剥夺,感觉剥夺现象作为研究专题还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的。首先从事这项实验研究是加拿大的科学家。他们把志愿受试者关在恒温密闭隔音的暗室内。7天之后,受试者出现感觉剥夺的病理心理现象:出现视错觉、视幻觉,听错觉、听幻觉;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主动注意涣散;思维迟钝;暗示性增高;神经症征象等。对动物的感觉剥夺研究表明,把动物放在完全无刺激的寂静环境中,损伤动物健康,甚至可以引起死亡。,四、感觉剥夺与感觉轰炸,(一)感觉剥夺,易感人群,感觉剥夺现象在特殊环境下工作的人员身上易发生。沙漠远征的人、飘落孤岛的海上遇难者往往发生感觉剥夺现象,研究表

15、明,丰富的、多变的环境刺激是有机体特别是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感觉剥夺现象的研究不仅对于讨论病理心理现象有其理论意义,而且对于特殊环境下(航天、航海、潜水等)的工作人员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感觉剥夺现象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加拿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日本等很多国家都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进行感觉剥夺的研究。,四、感觉剥夺与感觉轰炸,(一)感觉剥夺,对婴幼儿来说,对感觉器官适度的刺激是十分有必要的。,看书思考:适度的刺激有什么好处?,1、有利于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的状态之中;2、有利于激发婴幼儿对外部环境的探索热情;3、有利于激发幼儿与他人交往的主动性;4、有利于促进心理活动从感知水平向更高级的

16、认知活动水平演进。,四、感觉剥夺与感觉轰炸,(二)感觉轰炸,是指向儿童提供过多、过强、过杂、过长时间的感觉刺激,造成儿童感觉疲劳和抑制的不良情绪,五、幼儿注意的发展,(一)注意的概述,1、什么是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能动的积极状态。,五、幼儿注意的发展,(一)注意的概述,注意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总是与人的其他心理活动结合在一起。例如,我们常说“注意看!”“注意听!”等。注意对我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思考问题、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活动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五、幼儿注意的发展,(一)注意的概述,2、注意的特点,(1)适应性运动(2)无关运动停止(

17、3)生理运动变化,五、幼儿注意的发展,(一)注意的概述,3、注意的分类 p:53,(1)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 条件:客观条件(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 比、刺激物的运动、新意刺激)主观条件(兴趣和需要、情绪和精神状态、知识经验)(2)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必要时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条件:对目的和任务的理解 动用意志,排除干扰 把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培养间接兴趣,两者关系:相互配合、共同参与,五、幼儿注意的发展,(二)婴幼儿注意的发展,1、吉布森的注意发展阶段假设,阶段一(0-4个月):直接的视觉范围内,通过转动头和眼,注意事物的实际运动。阶段二(4-7个月):手的活动增加,

18、视敏度提高。阶段三(8-12个月):学会走路,注意的范围大大扩展。,但三岁前的儿童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五、幼儿注意的发展,(二)婴幼儿注意的发展,2、幼儿的“多动”现象与注意,幼儿的注意稳定性比较差,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多动”,注意不集中,但恰当的活动方式,幼儿时能够以他自己的兴趣集中注意很好地进行活动的,而且活动中幼儿的注意也相对稳定。“多动”与“多动症”是不同的概念。,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患儿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广度缩小、注意时间短暂,不分场合的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等,并常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作业,1、为什么要对儿童的感官保持适度的刺激?不适度刺激的危害是什么?2、习惯化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3、儿童认知发展研究有哪几个新进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