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59375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PPT 页数:157 大小:8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会计学》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成本会计学》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成本会计学》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7页
《成本会计学》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7页
《成本会计学》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会计学》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会计学》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ppt(1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三章 成本核算原理-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学习目标掌握要素费用的分配与核算;掌握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归集、分配与核算;掌握生产损失的核算。,2,说明,从本章开始,进入成本费用核算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过程,即从要素费用分配开始,一直到算出产品成本、期间费用为止。本章讨论的范围:生产费用即应该计入成本费用的要素费用,不包括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是以第二个费用界限为逻辑起点展开。,3,说明,要素费用劳动要素的消耗,材料、人工、折旧等。分配从账户中转出,如领用材料、分配工资,分摊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待摊费用摊销,计提预提费用等。归集转入某个账户,如领用的材料转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辅助生产成

2、本账户等。分配与归集实质是资金运动的起点与终点、来龙与去脉的关系。,4,学习内容要素费用的分配与核算(材料、人工、折旧及其他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分配与核算;制造费用的归集、分配与核算;生产损失的核算。,5,第一节 费用要素的分配与核算,一、要素费用分配原理二、材料费用的核算 三、外购动力费的核算 四、人工费用的核算 五、折旧费用的核算 六、其他费用的核算,6,一、要素费用分配原理,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哪些费用需要分配?为什么要分配?该怎样进行分配?,7,一、要素费用分配原理,分配对象,8,一、要素费用分配原理,通过分析,可以回答上述问题。哪些费用需要分配直接生产费用中的间接计入费用。为什么

3、要分配多种产品共同耗费的直接生产费用,比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动力等费用。由于生产成本账户中有专门的成本项目反映的,无法直接计入,只能采用分配方法计入。,9,费用分配方法,1、确定分配对象 要把什么费用分配掉间接计入的直接生产费用,如几种产品共同耗费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支出费用。,10,2、选择分配标准,分配标准是成本核算合理与准确与否的关键。因为分配对象一般是已知的、客观点,而分配标准需要选择,带有很大的主观色彩。分配标准应当与分配对象有比较密切的联系,甚至是因果关系。,11,2、选择分配标准,分配标准的类型 成果类即与产品本身特征有关的,如产品的产量、重量、体积等。消耗类实际消耗

4、的生产工时、机器工时、工资、材料等。定额类指消耗量或费用的限额如定额工时、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等。,12,3、计算费用分配率,费用分配率单位分配标准应负担的费用。,13,4、计算费用分配额,按分配标准将分配对象分配给应负担费用的产品或项目。,14,二、材料费用的核算,(一)材料的分类1、材料按其在生产中的用途划分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燃料、修理用备件、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2、相应账户的设置“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账户。,15,(二)材料发出的核算 1、材料发出的凭证:“领料单”、“限额领料单”、“领料登记表”“假退料”手续:本月“退料单”,下月初“领料单”计算消

5、耗量:“连续记录法”或“盘存计算法”2、实际成本法 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月末,“收料凭证汇总表”、“发料凭证汇总表”会计分录:3、计划成本法,16,(二)材料费用的分配1、分配原则:构成产品实体并能直接确定归属对象的材料费,应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对于几种产品共同耗费的间接材料费,应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17,2、分配标准的确定原则:合理与简便合理性:所选择的分配标准与所应分配的费用大小有密切联系。简便性:作为分配标准的资料容易取得。3、材料费用分配标准的类型定额消耗量比例定额费用比例产品产量比

6、例重量比例体积比例等,18,4、分配的一般方法:(计算的基本公式):选择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率=分配对象的总金额各产品的分配标准之和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分配对象=该种产品的分配标准分配率,19,(1)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方法1: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材料单价,20,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材料1200公斤,每公斤4元。甲产品的实际产量为14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4公

7、斤;乙产品的实际产量为8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5.5 公斤。试计算分配甲、乙产品各自应负担的材料费。,21,运用方法1计算如下:1、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40 4 560(公斤)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0 5.5 440(公斤)2、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200(560440)1.23、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5601.2672(公斤)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4401.2528(公斤)合计 1200(公斤)4、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672 4 2688(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528 4 2112(元)合计 4800(元),22,方法2:为了简化核算工作,也可采用按定额消耗量的比例直接分配材料费用

8、的方法。公式如下: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费用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材料单价各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 材料费用分配率,23,运用方法2计算如下:1、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40 4 560(公斤)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0 5.5=440(公斤)2、材料费用分配率(12004)(560440)4.83、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5604.82688(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4404.82112(元)合计 4800(元),24,(2)材料定额费用比例法,某产品某材料定额费用=该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该材料费用定额=该

9、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该材料消耗定额该材料计划单价材料费用分配率=各种材料实际总费用各产品各材料费用定额之和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各种材料费用定额之和 材料费用分配率(见教材P29),25,(三)材料费用的核算1、在实际工作中,材料费用的分配是通过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见教材P30),26,2、账务处理 根据“耗用材料汇总表”和“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X产品 辅助生产成本-Y车间 制造费用-X车间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原材料-主要材料(A材料),27,练习题一 1、目的:练习材料费用分配核算 2、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材料250

10、0公斤,实际单位成本80元;B材料7500公斤,实际单位成本40元。甲产品产量为1000件,单位产品定额耗用量为A材料1.5公斤/件,B材料5公斤/件;乙产品1500件,单位产品定额耗用量为A材料1公斤/件,B材料2公斤/件。材料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28,1、待分配费用总额250080+750040500000(元),2、甲产品材料定额费用1000(801.5405)320000(元)乙产品材料定额费用1500(801402)240000(元),3、材料费用分配率500000(320000240000)0.892857,4、甲产品分配材料费用3200000.892857285714(元)乙产

11、品分配材料费用240000 0.892857214286(元),29,(四)燃料费用分配的核算,其程序和方法与材料费用分配基本相同。1、在燃料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应单独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存货核算应增设“燃料”一级账户;燃料费用分配表应单独编制。2、在燃料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小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无需单独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应将燃料费用直接记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存货核算中“燃料”可作为“原材料”账户的二级账户进行核算;燃料费用分配可在材料费用分配表中加以反映。,30,三、外购动力费的核算,(一)外购动力费的核算外购动力费包括外购电力费、蒸汽费

12、等。付款时,一般借记“应付账款”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问题:为什么不借记成本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31,原因:外购动力费一般不是在每月末支付,而是在每月下旬的某日支付。如:6月21日支付的电费是5月20日6月20日期间所耗电费,而6月份的实际电力耗费只有到6月末才能计算分配,二者金额往往不一致。此种账务处理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若每月支付外购动力费的日期基本固定,且每月付款日至月末应付动力费相差不多,也可不通过“应付账款”账户核算,可于付款时直接借记成本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32,(二)外购动力费的分配外购动力费的分配,在有仪表的情况下,应根据仪表所示耗用数量及

13、单价计算;无仪表的情况下,可按生产工时比例、定额消耗量比例、机器功率时数比例分配。,33,(三)外购动力费的账务处理:将其费用计入相应的成本、费用账户:1)产品生产用的动力费,应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2)辅助生产用的动力费,应借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3)车间管理用的动力费,应借记“制造费用”账户;4)厂部管理用的动力费,应借记“管理费用”账户;5)贷记“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账户。,34,产品成本明细账是否单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应视情况而定。1)若外购动力费、燃料费占产品成本的比重较大,应单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2)若外购动力费、燃料费占产品成本的比重较小,不需单设“燃料及动

14、力”成本项目,燃料费记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外购动力费记入“制造费用”成本项目。,35,四、工资费用的核算,(一)工资总额的组成1、计时工资: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工资标准是指每一职工在单位时间内应得的工资额。2、计件工资:分个人计件和集体计件。3、奖金: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4、津贴和补贴:为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它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物价补贴。5、加班加点工资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36,(二)工资费用的原始记录企业应按每个职工设置“工资卡”,内含职工姓名、职务、工资等级、工资标准等资料。计算职工工资的原始记录,有“

15、考勤记录”和“产量记录”。考勤记录:是登记职工出勤和缺勤情况的记录,为计时工资计算提供依据。形式:考勤簿、考勤卡片(考勤钟打卡)、考勤磁卡(刷卡)产量记录:是登记工人或生产小组在出勤时间内完成产品的数量、质量和耗用工时的原始记录,是计件工资计算的依据,同时也是统计产量和工时的依据。如派工单、加工路线单、产量通知单等。,37,(三)工资的计算 1、计时工资的计算:年薪制、月薪制、周薪制、日薪制、钟点工资制。月薪制下计时工资计算的两种方法:按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天数应扣工资额计算(减法)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该职工月标准工资(事假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扣款率)按出勤天数直接计算(加法

16、)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 该职工本月出勤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天数日标准工资(1病假扣款率),38,日标准工资的计算方法:每月固定按30天算日工资率:日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30每月固定按21天算日工资率:日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 21在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的企业中,由于节假日也算工资,因而出勤期间的节假日,也按出勤日算工资。事假病假等缺勤期间的节假日,也按出勤日扣工资,在按21天计算日工资率的企业中,节假日不算、不扣工资。注意:把握休息日的处理,39,例:某企业某工人的月工资标准为840元。8月份31天,事假4天,病假2天,星期休假10天,出勤15天。根据该工人的工龄,其病假工资按工资标准的90计算。该工人

17、病假和事假期间没有节假日。试计算该工人本月应得工资。,40,(1)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日工资率8403028(元)按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天数应扣工资额计算(减法)840428228(190)8401125.6 722.4(元),按出勤天数直接计算(加法)28(1510)22890 70050.4 750.4(元),41,(2)按21天计算日工资标准:日工资标准840 21 40(元)按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天数应扣工资额计算(减法):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 8404402 40 10%672(元)按出勤天数直接计算(加法)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 154024090%672(元),42,例题:李丽的月标准工

18、资为1260元。四月份30天,李丽事假5天(含双休日2天),病假3天,出勤16天,该月双休日共8天。病假工资按标准工资的80%发放。要求:分别按30 天和21天计算日工资率,并在月薪制和日薪制下计算李丽4月份的计时工资。,1、日工资率:按30天计算:12603042(元/天)按21天计算:12602160(元/天),43,2、李丽的工资:,(1)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时:减法:1260542342201024.8(元)加法:(166)42342801024.8(元)(2)按21天计算日工资率时:减法:1260360360201044(元)加法:1660360801104(元),44,2、计件工资

19、的计算(1)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一:应付计件工资(某工人本月生产每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计件单价)这里的产品产量=合格品数量料废品数量料废品:非工人本人过失造成的不合格产品,应计算并支付工资。工废品:由于本人过失造成的不合格产品,不计算、支付工资。某种产品计件单价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工时定额该级工人小时工资率方法二:应付计件工资某工人本月生产各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该工人小时工资率,45,例:甲乙两种产品都应由8级工人加工。甲产品单件工时定额为30分钟,乙产品单件工时定额为45分钟。8级工人的小时工资率为2元。某8级工人加工甲产品500件,乙产品400件。试计算其计件工资。,46,方法一:应付计件工资

20、(某工人本月生产每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计件单价)甲产品的计件单价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工时定额该级工人小时工资率 306021(元)乙产品计件单价456021.5(元)应付计件工资=50014001.51100(元),47,方法二:应付计件工资某工人本月生产各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该工人小时工资率=(50030604004560)21100(元),48,(2)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按生产小组等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与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基本相同。集体计件工资还需在集体内部各工人之间进行分配,一般应以每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数的乘积为分配标准进行分配。,49,例:某生产小组集体完成若干生产任务,按一般计件工资的计

21、算方法算出并取得集体工资50000元。该小组由3个不同等级的工人组成,每人的姓名、等级、日工资率、出勤天数资料如下。工人姓名 等级 日工资率(元)出勤天数分配额(元)黎明 6 20 25 赵豪 5 18 23 张灰 4 16 22 合计-70 50000试以日工资率和出勤日数计算的工资额为分配标准计算每个工人应得的工资。,50,计算如下:,51,(四)工资费用分配的核算1、工资费用分配的依据:工资结算单一式三份(劳资部门、工资条、财务部门);工资结算汇总表。表中含应付工资总额、代发款项、代扣款项、实发金额资料。月末,工资费用的分配以本月应付工资总额为准。若企业各月工资相差不多,为简化核算工作,

22、也可按当月实际支付的工资额进行分配。,52,2、分配方法生产工人工资中的计件工资,属直接人工费用,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明细账;计时工资及其他工资一般属间接人工费用,应在各受益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配标准:产品的生产工时(实际工时或定额工时)分配公式: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产品实际(定额)工时之和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额各产品实际(定额)工时分配率,53,例: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共计58000元,甲产品完工1000件,乙产品完工400件,丙产品完工450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1小时,乙产品2.5小时,丙产品2小时。试计算分配甲乙丙三

23、种产品各自应负担的工资费用。,54,甲产品定额总工时100011000(小时)乙产品定额总工时4002.51000(小时)丙产品定额总工时4502900(小时)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58000290020甲产品应负担工资费20100020000(元)乙产品应负担工资费201000 20000(元)丙产品应负担工资费2090018000(元),55,3、工资费用分配表(P41)应根据工资结算单、工资结算汇总表等有关资料编制。根据工资费用分配表可以编制会计分录,登记有关总账和明细账。,56,4、工资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应按工资的用途分别计入有关成本、费用账户:借:基本生产成本-X产品(生产工人)制造费用

24、(车间管理人员)辅助生产成本(辅助生产部门)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57,(五)计提职工福利费的核算账务处理:可比照工资费,但医务及福利人员计提的福利费,应计入管理费用。职工福利费分配表。(P50)一般与工资费分配表合并编制。,58,五、折旧费用的核算,(一)折旧的核算我国目前采用的折旧计算方法,主要是使用年限法和工作量法。此外,现行会计制度允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法。影响折旧的四因素:固定资产原值、折旧方法、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残值(=原值*预计净残值),59,应注意的是:(1)即月份内开始使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算折旧;(2)月份内减少或停用的

25、固定资产,当月仍计算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算折旧。企业可以制定自己的折旧处理政策,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可以选择计提折旧,也可以下月再开始计提;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可以计提,也可以不进行计提。(3)经营式租入的、未使用和不需用的、提足折旧超龄使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4)房屋建筑物不论使用与否都应计提折旧,折旧费用分配的核算折旧费用的分配一般通过编制折旧费用分配表进行。折旧费用一般应按固定资产使用的车间、部门分别记入“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等账户。折旧总额应记入“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61,六、利息费用、税金和其他费用的核算,季末支付时冲减预提费用,利息费用是财务费用项目,(一)利息的

26、核算,它一般按季结算支付,季内各月应付的利息,应分月进行预提,季末实际支付全季利息费用时: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62,(二)税金的核算,税金是管理费用的组成部分。,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需要预先计算应交金额,然后交纳,应通过“应交税费”账户核算。,用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直接交纳。,63,(三)其他费用的核算除了上述以外的其他要素费用,包括:邮电费、租赁费、印刷费、图书资料费、办公用品费、试验检验费、排污费、差旅费、保险费、交通补助费、业务招待费等。其他费用的核算:借: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在建工程(等)贷:银行存款(现金),64,第二节 待摊费

27、用与预提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待摊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二、预提费用的归集与分配,65,第三节 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一、辅助生产成本核算的特点1、辅助生产:是指主要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提供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企业常专设辅助生产车间。2、辅助生产车间的类型:只生产一种产品或只提供一种劳务,如供电、供水、供气、供风等辅助生产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劳务,如从事工具、模具、修理用备件的制造及机器设备修理等的辅助生产车间。,66,3、辅助生产费用: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动力费用、工资及福利费以及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被称之为辅助生产费用。为

28、生产和提供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劳务所耗费的辅助生产费用之和,构成该种产品或劳务的辅助生产成本。,67,4、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特点辅助生产费用核算包括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按车间以及产品和劳务类别归集的过程,也是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计算的过程。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到各受益单位或产品上的过程。先归集,后分配。归集是为分配作准备。,68,二、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核算“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一般应按车间、车间下再按产品或劳务种类设置明细账,账中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立专栏进行明细核算。1、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两种程序及账户设置辅助生产对

29、外提供商品产品,且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数额较大的情况下,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应先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账户单独进行归集,月末再将其结转至相应的“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从而计入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按成本项目设专栏。),69,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产品,且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制造费用很少,为简化核算,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可不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账户单独归集,而是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按费用项目设专栏。),70,71,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1),72,制造费用明细账,73,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2),74,2、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账

30、务处理设置“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账户要素费用账户 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账户,75,不设置“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账户 要素费用账户“辅助生产成本”账户,76,特别提示,本节的辅助生产车间一律不设制造费用科目,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核算,全部在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核算。账户格式见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2),77,三、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核算辅助生产所生产的产品,如工具、模具、修理用备件等,完工时,从“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贷方,分别转入“原材料”、“低值易耗品”账户的借方。辅助生产提供的劳务作业,如供水、供电、修理和运输等,其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通常于月末在各受益单位之间按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

31、分配后,从“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贷方转入“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等账户等借方。,78,(一)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一般流程,79,(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具体方法,辅助生产提供的产品与劳务,主要为基本生产和行政管理服务,也有对外销售(对外提供服务);但在某些辅助生产车间,也有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情况(对内提供服务)。为了正确计算辅助生产产品与劳务的成本,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首先在辅助生产车间内部之间进行交互分配(对内分配),然后才是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对外分配)。,80,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原理,81,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原理,由于

32、存在着交互分配,因此,对辅助生产车间而言,总有一个恒等式:投入产出(外部投入内部投入)(对内提供对外提供)充分理解该等式的要义,对下面学习很有用处。,82,各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外部门(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部门)提供劳务,但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有互相提供劳务的情况。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是通过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进行的。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通常有: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83,例:某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本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部门服务,供水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4085元,供电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9020元。各辅助生产车间供应劳务数

33、量见下表(见下页)下面分别采用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对供水和供电两个车间的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分配。,84,85,(一)直接分配法概念直接分配法是指各辅助生产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除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产品和受益单位,而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与劳务的情况。直接分配法的特点:只有一次分配;只对外分配,不对内分配。,86,水,87,其中,单位成本(分配率)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辅助车间外部各受益单位耗用劳务量)水单位成本(分配率)4085(82600-20000)0.0653(元/m3)电单位成本(分配率)9020(46000-6000)0.2255(元

34、/度),88,直接分配法的优缺点:优点:计算手续简单,分配结果比较直观。缺陷:具有一定的假定性,即假定各辅助生产车间的产品或劳务都为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耗用,而辅助生产部门之间互相不提供劳务。适用:(1)企业仅有一个辅助车间;(2)各辅助生产车间没有相互提供劳务;(3)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很少。,89,2、顺序分配法,顺序分配法是指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费用分配是按照受益多少的顺序依次排列,受益少的排在前,先将费用分配出去;受益多的排在后面,本车间的费用加上前面分配来的费用,一起分配出去。,90,2、顺序分配法,顺序分配法的特点:每个辅助生产车间只分配一次,即对内分配,也对外分配;内部分

35、配是单向的,不可逆;辅助生产车间受益顺序对辅助生产产品劳务成本影响较大。,91,92,顺序分配法的优缺点,优点:计算简便,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只计算一次。缺陷:(1)忽略了耗用其他辅助生产费用少的辅助生产车间应负担的那部分费用,分配结果的准确性受到了影响,同时也不便于调动排列在前的辅助生产车间降低耗用排列在后的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的积极性。(2)分配顺序的确定有一定的难度,即使确定下来,顺序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可能会不时发生变化。适用: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有着明显的顺序,并且这个顺序在一定的时期内比较固定,同时还要满足排列在前的辅助生产车间耗用排列在后辅助生产车间费用较少条件的企业,

36、93,(三)交互分配法1、概念是先在辅助生产车间内部进行一次内部分配即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再对外进行分配。交互分配法特点:两次分配,第一次对内不对外;第二次对外不对内。,94,交互分配法的关键:两个分配率的计算。1)交互分配率与交互分配额,95,2)对外分配率与对外分配额,96,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交互分配法,97,交互分配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989.10 供水车间 1176.52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989.10 供电车间 1176.52对外分配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548.78 制造费用 6331.26 管理费用 1621.95 销售费用 6

37、03.02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4272.42 供电车间 8832.58,98,交互分配法的优缺点优点:克服了直接分配法的缺陷,即在辅助生产车间内部分配费用,使得成本计算更加准确,同时也促使各辅助生产车间降低消耗,加强管理。缺点:计算手续复杂,特别是在实行厂部车间二级成本核算的企业中,各辅助生产车间只能在财会部门转来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分入费用后,才能计算出自己的实际费用,同样基本生产车间也要在辅助生产车间成本计算分配完毕后,才能计算产品成本,影响成本计算的及时性。适用:辅助生产车间较少,且不分级核算的企业。,99,(四)代数分配法1、概念采用代数分配法,应先解联立方程,计算出辅助生产劳务的

38、单位成本(作为分配率),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包括内部和外部)耗用的数量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设立方程时,主要运用上述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公式:投入(外部投入内部投入)产出(对内提供对外提供),100,2、举例 以前例资料设:x每立方米水的成本,y每度电的成本则,40856000y82600 x902020000 x46000y解得,x0.0658,y0.225,101,102,注:供水车间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借方合计数543540851350(所承担的电费);供电车间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借方合计数1033690201316(所承担的水费)。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316 供水车间 1350

39、 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635 制造费用 6297.8 管理费用 1592.8 销售费用 593.48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5435.08 供电车间 10350,103,调整尾差:借:管理费用 14.08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0.08 供电车间 14,104,代数分配法的优缺点优点:分配结果准确,是所有分配方法中最准确的。缺陷:当辅助生产车间较多时,需要设的未知数多,计算麻烦。适用:辅助生产车间较少或会计工作实现电算化的企业。,105,(五)计划成本分配法1、概念先根据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受益单位的受益量进行分配;然后再将计划成本分配额与“实际”费用(待分配费用按计划成本分入的费用

40、)之间的差额进行调整分配。为简化起见,差异可全部计入管理费用2、举例,106,107,会计分录:按计划成本分配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200 供水车间 1,440 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944 制造费用 6,300 管理费用 1,536 销售费用 576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4,956 供电车间 11,040 结转辅助生产成本超支或节约额借:管理费用 251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820 供水车间 569,108,计划成本分配法的优缺点:优点:计算手续简单,结果比较准确,在加快核算的基础上提高了分配的准确性,还能考核各辅助生产车间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有利于加强管理。缺点:如果企

41、业的实际成本与计划差额过大,不利于企业内部的经济核算。适用:计划成本制定比较准确的企业。,109,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练习),新华工厂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和部门,本月发生的费用和提供的劳务如下表:,110,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练习),要求:分别用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修理和运输费用;并编会计分录(辅助生产车间不设制造费用科目)。,111,1、直接分配法,112,2、顺序分配法,113,3、交互分配法,114,3、交互分配法,115,4、代数分配法,116,5、计划成本分配法,假定修理车间单位修理工时计划成本为1元/小时。运输部门单

42、位运输成本为1元/吨千米。,117,5、计划成本分配法,修理车间:贷方分配转出数(1000160003000)小时1元/小时20000元借方归集数19000元运输部门转入1500元20500元实际脱离计划差异2050020000500元(计入管理费用借方),118,5、计划成本分配法,运输部门:贷方分配转出数(1500300008500)吨千米1元/吨千米40000元借方归集数20000元修理车间转入1000元21000元实际脱离计划差异210004000019000元(计入管理费用贷方),119,5、计划成本分配法,120,辅助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方法小结,1、方法的种类。2、各种方法的基本原

43、理。3、各种方法的特点。4、各种方法分配的难易程度和结果的准确程度。5、经过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与归集,应计入本月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都归集在哪些科目中(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应计入本月期间费用的生产费用都归集在哪些科目中?(管理费用、销售费用)。,121,第四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制造费用概述1、概念各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未专设成本项目和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122,2、内容间接材料:各生产单位(分厂、车间)耗用的一般性消耗材料。间接人工:各生产单位(分厂、车间)除生产工人以外的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其他制

44、造费用,123,(三)制造费用计入成本的方法,1、直接计入 如果基本生产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制造费用属于直接计入的费用。不用分配,直接转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2、间接计入 如果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多种产品,制造费用属于间接计入的费用。必须通过分配方法,转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124,(四)制造费用科目设置,125,制造费用明细账格式,126,二、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账户设置“制造费用”账户一般按生产车间设置明细账,账内按费用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明细项目:P62若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则“制造费用”账户仅核算基本生产车间的间接费用

45、。,127,制造费用科目设置,128,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等,制造费用,基本生产成本-x产品,基本生产成本-Y产品,归集,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程序,2、核算程序,129,3、制造费用的分配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是直接计入费用,应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生产成本;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是间接计入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该车间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分配方法如下:,130,(1)生产工人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或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概念按照各种产品所耗用生产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分配标准生产工人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计算公式制造费用分配率制

46、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总数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生产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数分配率,131,例: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本月已归集在“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账户借方的制造费用合计为21670元。甲产品生产工时为326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2750小时,丙产品生产工时为2658小时。要求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132,制造费用分配率21670(326027502658)2.5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32602.5=8150(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7502.56785(元)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6582.56645

47、(元),制造费用分配表,133,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8 150 乙产品 6 785 丙产品 6 645贷:制造费用 21 670,134,(2)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概念各月制造费用按年度计划确定的计划分配率分配,无论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多少。计算公式年度计划分配率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数/年度各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数某月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月该种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数年度计划分配率,135,例:某基本生产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发生额为400000元;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为:甲产品2500件,乙产品1000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为:甲产品6小时,乙产品5小时。本月实际产量

48、为:甲产品200件,乙产品80件;本月实际发生制造费用为33000元,“制造费用”账户本月期初余额为借方1000元。,136,甲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2500615000 乙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100055000年度计划分配率=400000(150005000)20本月甲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20061200 本月乙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805 400本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2002024000(元)本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40020 8000(元)合计 32000(元)“制造费用”的期末余额为借方2000元。,137,说明采用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可能有

49、借方余额,也可能有贷方余额。借方余额表示超过计划的预付费用,属于待摊费用,应列作企业的资产项目;贷方余额表示按照计划应付而未付的费用,属于预提费用,应列作企业的负债项目。分配差异的处理全年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与计划分配额的差额,通常应在年末调整。即年终时,按已分配比例计入12月份产品成本中。,138,例:承上例,假定本年度实际发生制造费用408,360元,至年末累计已分配制造费用415,000(其中甲产品已分配311,250元,乙产品已分配103,750元),试将“制造费用”账户的差额进行调整。,139,年末,“制造费用”账户有贷方余额6,640元,应按已分配比例调整冲回。甲产品应调减制造费用

50、 6640/(311250+103750)3112504,980(元)乙产品应调减制造费用 6640/(311250+103750)1037501,660(元)调整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980 乙产品 1,660 贷:制造费用 6,640,140,第五节 生产损失的核算,一、生产损失概述1、概念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能正常产出的各种耗费。2、类型生产损耗 在计算成本时已经作了考虑,一般列入生产成本。生产废料 作价入库或变卖收入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真正属于成本核算中的生产损失,141,二、废品损失的核算(一)废品及废品损失的概念1、废品的概念及类型是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