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和个性倾向性-基础心理学.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361293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基础心理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基础心理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基础心理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基础心理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基础心理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基础心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性和个性倾向性-基础心理学.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十章个性和个性倾向性,2,一个简要回顾,心理过程(共性方面),情感过程,知觉,记忆,思维与想象,认知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现象,感觉,3,1 个性的一般概念,1.1 什么是个性个性: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 vs.共性: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倾向性 个性是相对于共性而言的特指“个体差异”体现个体的独特性个性 vs.人格:个性是个体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二者的联系“personality”二者的区别“个性”明确地包含能力和智力的内容“人格”多半不涉及能力和智力因素,4,个性/人格:Personality,词源“Personality”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意:希腊戏剧中演员所戴

2、的面具,人物角色不同,演员所戴的面具不同心理学中沿用这个词,但包含两个意思外在的个性品质可以观察的自我“面具”内在的个性特征面具背后的真实自我人格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的总称一般情况下,可以把“个性”和“人格”视为同义词,5,1.2 个性的特征,1.2.1 整体性个性是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各种个性特征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内在一致性个性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许多特征的简单总和个性的完整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1.2.2 独特性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个性特点不同的遗传条件和成长经历,使得每个人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个性独特性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个性毫无相同之处同一民族、同一阶层、同一群体的人们往往具有共

3、同的个性特征个性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6,1.2 个性的特征,1.2.3 稳定性个性稳定性的两方面表现跨时间的一致性个体的“自我”具有持久性跨情境的一致性无论身处何地,面临何种情形,都表现出类似特征强调稳定性并不排斥可塑性1.2.4 社会制约性和生物制约性个性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天性-教养”问题,个性: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的总称个性特征: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社会制约性和生物制约性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以世界观为指导的动力系统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系统的特征结构,活跃性vs.稳定性后天性vs.先天性,需要、动机、兴趣、

4、理想、信念、世界观,8,1.3 个性的结构,1.3.1 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与基本原因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以世界观为指导的动力系统成分: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1.3.2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系统的特征结构成分:能力、气质、性格1.3.3 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的比较活跃性vs.稳定性后天性vs.先天性,9,2 需要,2.1 什么是需要需要的含义血糖下降 饥饿 进食的需要水分缺乏 干渴 饮水的需要没有朋友 孤独 交往的需要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要求的反映需要的表现需要表现为有机体内部的不平

5、衡状态生理不平衡:饥渴、困倦、疼痛心理不平衡:缺乏安全感、追求成功、渴望爱情需要的特点:需要总是指向客体或事件需要的功能: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10,2.2 需要的种类,2.2.1 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生理需要包括对饮食、运动、休息、排泄、性等的需要主要由机体内部某些生理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对有机体维持生命、延续后代具有重要意义社会需要包括对工作、交往、求知、审美、道德的需要等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要求,对维系人类社会生活、推动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11,2.2 需要的种类,2.2.2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指向社会的物质产品,并以占有这些产品为满足物质需要既包括生理需要,亦包括社会性需要精神需要

6、指向社会的各种精神产品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有紧密的联系人在追求物质产品时,往往伴随精神需要如住房常要求整洁、雅静精神需要又常以物质需要为载体如阅读需要书刊,2.3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12,马斯洛需要层次论,1.人的需要可以分为数个基本层次(5-7层)最初有五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后来又加了两层认知需要、审美需要(1)基本需要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2)心理层归属需要、尊重需要(3)发展层自我实现需要,13,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数个基本层次,需要从低到高,构成了不同等级(1)需要的满足具有一定顺序。(2)需要层次越低,需要的力量越强。(3)通常先要满

7、足低级需要,然后才满足高级需要。(4)有时候,高级需要产生之前,低级需要只要部分满足就可以了。(5)不同的需要同时存在,但只有一种占据主导地位。(6)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不再成为激励行为的动机。,14,15,2.4 五种需要的发展进程图,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16,2.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3.2 对需要层次论的评价创建型体现了需要的多样性和人与动物的差别。指出需要具有层次和发展过程。指出需要具有递进式发展的性质。具有高度的实用价值:将需要归纳为一个连续统一体,为理解人类需要提供了有意义的线索。局限性过分强调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其需要层次发展模式并不完全符合客观实际:现

8、实中不乏需要层次的逾越性满足。其理论缺乏实证支持。,17,3 动机,3.1 什么是动机动机是人为实现特定目标而行为的原因动机是一种内部动力人的一切活动总是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动机不能直接观察,但可以通过外部行为间接推断需要和动机的关系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需要需要必须在强度上达到一定水平,并能人们作出某种行为,才能成为动机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诱因外部诱因形成拉力正诱因:(美味的食物)负诱因:(变味的食物),18,3.2 动机的功能,引发功能:行为的原始动力动机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为活动状态,体现了个体的能动性指导功能:行为定向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某个特定目标饥饿动机 食物

9、、饮水成就动机 挑战自我激励功能:维持和调整维持功能:表现在行为的坚持性方面调整功能:表现在个体通过行为反馈,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与更接近目标,19,3.3 动机概念的发展,动机的本能决定论动机的驱力理论动机的诱因理论动机的认知理论动机的唤醒或激活理论,20,动机的本能决定论,主要观点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控制的本能: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由遗传固定下来的一种不学而能的行为模式代表人物麦独孤: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弗洛伊德:人的心理活动的原动力是由人类生来固有的本能驱力决定的生的本能(eros):自我本能和性本能死的本能(thanatos):侵略本能和自我毁灭本能缺点本能论者指出的许多“本能”

10、实际上是后天形成的,21,动机的驱力理论,主要观点用驱力(drive)概念代替本能概念驱力: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代表人物赫尔:驱力减少理论生理需要造成驱力,有机体必须从事某种活动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降低驱力,恢复平衡如:剥夺食物饥饿(驱力)觅食缺点无法解释某些特殊行为过量的强制性进食?通宵达旦地工作?,22,动机的诱因理论,主要观点针对驱力理论片面强调内在动力的缺陷,强调外部环境,即诱因(inducement)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诱因是个体行为的一种能源,它促使个体去追求目标诱因是由外在目标激发的,只有当它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23,动机的认知理论,主要观点用

11、人对环境的认知来解释动机的产生和变化认知失调理论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理论要点人的心理通常处于平衡状态,认知失调的出现则会打破这种平衡,使主体感到不快,为保持心理平衡和消除不快情感,主体将做出一定的行为使认知保持一致,以重新恢复心理平衡学习成绩不良学生的认知失调。,24,动机的唤醒或激活理论,主要观点每一个人面对内外刺激都有一个最适宜的唤醒水平,对唤醒水平的偏好是决定个体行为的一个因素事实上,人类的许多活动常常不是为了减少驱力,而是要增加驱力一般来讲,为了达到最适宜的唤醒水平,个体偏好中等强度的刺激唤醒水平过高时,人们倾向于逃避刺激唤醒水平过低时,人们倾向于寻求刺激,25,3.4 动机的

12、分类,根据动机的起源生理动机起源于生理需要,并以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特点:周期性、力量巨大、遗传特征明显社会性动机起源于社会需要,并在社会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动机特点:持久性、后天习得性、个体差异显著根据动机的性质和社会价值高尚动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大众利益的动机低级动机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和大众利益的动机,26,3.4 动机的分类,根据动机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时间间接动机持续时间长、相对稳定、影响范围广的动机特点:间接性、持久性直接动机只引起个别具体行为、维持时间短、不够稳定的动机特点:直接性、暂时性根据动机在活动中作用的大小主导动机在同时出现几个动机时强度最大、占主要地位的动机对行为具有决定作用辅

13、助动机强度小于主导动机的其他动机,27,3.5 生理动机,饥饿动机人或动物因缺乏食物而引起的求食欲望与胃壁收缩有关与血液化学成分有关:血糖、激素含量与下丘脑的神经中枢有关:摄食中枢、饱食中枢干渴动机人或动物因缺水而引起的饮水欲望与中枢神经系统及血液的化学变化有关好奇心对新奇事物注意、探索的欲望刺激越新异,好奇心越强烈猴子拆机械性动机和母性动机,28,各种动机强度的比较,被试:大鼠实验道具:哥伦比亚障碍箱(右图)研究目的:需要、诱因与动机强度的关系,29,3.6 社会动机,成就动机含义:个人追求成就、成功和社会赞许等方面的动机个人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去从事、完成、去追求成功并要求达

14、到完美状态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密切相关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童年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教师的言行社会性竞争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工作难度的看法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30,3.6 社会动机,成就动机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研究高成就动机者的特征视中等难度的任务为挑战,并全力获取成功与其不同的是,低成就动机者倾向于选择较高难度或较容易的任务以避免失败所要达到的目标非常明确,并报有成功的希望精力充沛,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选择工作伙伴以高能力为条件,而不是以交往的亲疏关系为前提成就动机可以通过教育加以提高,31,3.6 社会动机,交往动机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动机每个人都愿意归属于某个团体,喜

15、欢与人来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交往动机还反映了劳动和人类社会生活的要求交往动机高者的特征选择工作伙伴时不太考虑伙伴的才能,而更为关心彼此间的友好关系影响交往动机的因素恐惧出生顺序个体的人际交往经验,32,3.7 学习动机,含义人为什么要学习的原因学习动机的类型对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调查学习动机的特点对武汉地区大学生的调查内容复杂多样中远景性学习动机居主导地位远景性学习动机直接受人生观所支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和年龄特点具有性别差异,33,4 兴趣,4.1 什么是兴趣含义: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是需要的延伸兴趣与认知、情绪与情感过程关系密切兴趣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

16、的注意兴趣伴有积极的情绪体验认识越深刻、情感越丰富,兴趣也就越浓厚兴趣发展成为行为倾向时,就转化为爱好兴趣的作用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对正在进行的活动的推动作用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34,4 兴趣,4.2 兴趣的分类根据兴趣的内容物质兴趣:对物质条件改善的渴望精神兴趣:对科学、道德和艺术的渴望根据兴趣所指向的目标直接兴趣:对活动过程的兴趣间接兴趣:对活动结果的兴趣4.3 兴趣的品质兴趣的倾向性:对什么事物会发生兴趣兴趣的范围:兴趣的广度兴趣的持久性:兴趣稳定的程度兴趣的效能:兴趣调控、推动行为的力量,35,4 兴趣,4.4 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拉扎勒斯的实验智力组:IQ平均值

17、120,对语文不感兴趣兴趣组:IQ平均值107,对语文很有兴趣,4.5 兴趣的发展有趣 乐趣 志趣,36,5 理想、信念和世界观,5.1 理想含义: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目标的向往和追求理想是个人对自己设定的目标该目标是人积极向往和追求的对象分类根据理想的内容社会理想:对社会公理、社会 制度、社会体系等的理想个人理想:关于个人未来的理想从认识能力角度作用理想是人生的航标,37,5.2 信念和世界观,5.2.1 信念含义坚信某个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为的个性倾向特点坚信感毫不怀疑其真理性,认为其 具有无可争辩的确凿性稳定性信念确定后就难以改变信念是知、情、意的高度统一体信念不仅是易明白、可理解

18、的,而且还是可以深刻地感受和体验到的作用:使个性稳定而明确,是具有巨大力量的行为动机,38,我坚持对太阳的信仰,尽管当太阳没有出现的时候;我坚持对爱情的信仰,尽管当我没有感受到爱的时候;我坚持对上帝的信仰,尽管当他保持沉默的时候。二战集中营题壁,39,5.2 信念和世界观,5.2.2 世界观含义:是信念的体系,即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结构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作用:世界观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是人的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制约着人的整个心理面貌直接影响人的个性品质,个性的倾向性,需要: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生理/社会,物质/精神)动机:人为实现特定目标而行为的原因(引发,引导,激励功能)(生理/社会,高尚/低级,间接/直接,主导/辅助)兴趣: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物质/精神,直接/间接)(4品质-倾向性,范围,持久性,效能)理想: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目标的向往和追求(社会/个人)信念: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为的个性倾向(坚信感,稳定性,知情意高度统一体)世界观:信念的体系,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自然/社会/人生/价值)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作业,1、什么是个性?它有哪些基本特性组成2、试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