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二章-轮虫动物门.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64537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6.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课件:第二章-轮虫动物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教学课件:第二章-轮虫动物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教学课件:第二章-轮虫动物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教学课件:第二章-轮虫动物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教学课件:第二章-轮虫动物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第二章-轮虫动物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二章-轮虫动物门.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轮虫动物门,Rotifera,一、概述,小型的多细胞动物,体长通常只有100-500um。构造复杂,具消化、生殖、神经等系统。头前方具圆形轮盘,它的不断运动,使虫体得以运动和摄食。绝大多数广布于湖泊、池塘、河流和水库等各类水体中,为淡水浮游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水质的适应性强,无论在清澈的高山湖泊还是污染的沟浜浊水中,都有出现。,轮虫不仅分布广,而且数量多,通常是其它水生动物的饵料,几乎所有鱼类的幼体阶段都吞食轮虫,是鱼苗最适口的活饵料。海水的褶皱壁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已进行大量的人工培养,广泛用作为海水鱼等人工鱼苗的活饵料。,二、形态特征:1.外部构造,头:

2、头冠(轮盘)纤毛环、纤毛带、纤毛沟、前棘刺躯干部:角质膜,平滑或具有颗粒,兜甲,常有附肢、棘刺等结构足:帮助游泳和爬行,能自由伸缩。足腺,趾,头冠,轮盘又称头冠,基本形态为漏斗状,口位于漏斗的底部,其边缘生有两圈纤毛,里面的一圈粗壮称纤毛环,外面的一圈较细弱,称纤毛带,在两圈之间有一沟称纤毛沟,口就位于偏于腹侧的纤毛沟中。由口围区(里圈短纤毛),围顶区(外圈带状纤毛区)和盘顶区(无纤毛区)组成。,2.内部构造,呼吸系统:无专门呼吸器官,体壁消化系统:口、咽、咀嚼囊、食道、胃、肠、泄殖腔排泄系统:具有纵长焰茎球原肾管、膀胱神经与感官:具脑、触手和眼,生殖系统:卵巢卵黄腺生殖囊输卵管泄殖腔:精巢输

3、精管交配器,三、主要特征,1.头部具轮盘2.咽部具咀嚼囊(器)3.排泄器官为具焰茎球的原肾管,四、生活史,雄体:个体小,只有雌体的1/8-1/3,体内的消化、排泄等器官均退化甚至消失,无口和肛门。不摄食,活动迅速,存活2-3天。雌体:存活10天左右。孤雌(单性)生殖:非混交雌体,非需精卵(夏卵)有(两)性生殖:混交雌体,需精卵,休眠卵(冬卵),有性生殖的产物,休眠卵库,卵的形态和卵壳附属物,五、分类,分类地位各家意见不统一。有的学者其列为线形动物门(Nemathelminthes)的一个纲,即轮虫纲(Rotifera)。有的学者把这类假体腔动物称为原体腔动物门(Aschelminthes)。现

4、在很多学者将轮虫单列为轮虫动物门Phylum Rotifera。,按照目前国外常用的分类方法,轮虫可分为2个亚纲,3个总目,约2500种。即尾盘亚纲:尾盘总目 真轮虫亚纲:蛭态总目和单巢总目。王家楫 1960中国淡水轮虫志分2目5亚目252种,分隶于79属,15科 梁象秋等 1996 三目:海轮目,蛭态目、单巢目,分类依据:,咀嚼器和头冠的构造,卵巢成对与否,被甲的有无、形态构造,足的有无,足和趾的形状,附属肢的有无、数量,眼点有无、数目、着生位置等。,分 目:,1(4)卵巢成对。2(3)两性同时存在,个体大,无卵黄腺,海产。-海轮目Seisonidea3(2)仅见雌性,具卵黄腺、淡水产。-蛭

5、态目Bdelloidea4(1)卵巢单一-单巢目Monogononta,1.蛭态目Bdelloidea,体蠕虫形,假体节能像套筒式地收缩。咀嚼器枝型。卵巢成对。雄体从未发现过。本目种类多,大多分布于陆地及酸沼的苔藓植物上面。分布于淡水种类少。,轮虫属Rotaria,体细长。眼点一对,位于背触手前面的吻部。足端有三趾。喜生于富含有机质的小型水体,常附着于水生植物的茎、叶上。,旋轮虫属Philodina,体较粗壮。眼点一对大而明显,位于背触手后,脑的背面。趾四个。,2.单巢目Monogononta,卵巢1个,咀嚼器呈各种不同形式,但绝不是枝型,身体虽能伸缩变动,但决不是蛭态目那样套筒式的伸缩。,臂

6、尾轮属Brachionus,被甲多呈方形,较宽阔,长度很少超过宽度,前端具有1-3对棘刺。足不分节,具环纹,并能伸缩摆动。趾1对。以浮游为主,最常见。,裂足轮属Schizocera,被甲长超过宽度,前端具2对棘刺,中央1对小而短,侧边的一对粗而长。后端具2对棘刺。右侧的超过左侧的1根。足在后端1/4处裂开分叉,每叉末端各具有1对趾,是典型的浅水池塘浮游轮虫,常见。,Brachionus diversicornisB.diversicornisBrachionus sp,龟甲轮属Keratella,背甲隆起,腹甲扁平,背甲上龟纹。前端有3对棘刺,后端浑圆,或具有1-2个棘刺,无足。亦为典型的常见

7、种类。,腔轮虫属Lecane,兜甲卵圆形。具2趾,少数种2个并立的趾正处于融合成1个的过程中。极少数种类没有真正的被甲。,单趾轮虫属Monostyla,只有一趾。常栖息碱性 水体。,晶囊轮属Asplanchna,体透明似灯泡,后端浑圆,无足。咀嚼器砧型,能伸出口外摄取食物后缩入体内。肠和肛门消失,食物残渣由口吐出。卵胎生。典型浮游种类,肉食性。,同尾轮属Diurella,被甲纵长,呈倒圆锥形,有些弯曲,具细长、刺状2趾。左右两趾约等长,但长度不超过体长的一半;若不等,则短趾的长度总要超过长趾的1/3。多为底栖种类。,异尾轮属Trichocerca,被甲纵长,呈倒圆锥形,有些弯曲。左趾非常长而发

8、达,长度超过体长的一半,右趾退化很短,其长度不超过长趾的1/3。大多为浮游种类。,疣毛轮属Synchaeta,体呈钟型或倒锥形。头冠宽阔,上有4根粗而长的刺毛,而“耳”突出显著,耳上纤毛特别发达。足不分节,趾很短小,1对。为习见浮游种类。,多肢轮属Polyarthra,体呈圆筒形或长方形,背腹扁平。无足。体两旁有多数针状或片状附属肢,帮助游泳或跳跃。极常见,为典型的浮游种类。,巨腕轮属Hexarthra,无背甲,体前半部有6个粗大腕状的附肢,能在水中活泼划动,使身体在水中跳跃,无足。是典型的浮游种类。,三肢轮属Filinia,体呈卵圆形,无被甲。具3-4根细长的附肢,前面2根能自由划动,使身体

9、在水中跳跃,后端一根不能自由活动。典型浮游种类。,聚花轮属Conochilus,头冠系聚花轮虫型,围顶带作马蹄形,多为自由游动的群体,小群体由2-25个个体组成。湖泊中常见。,胶鞘轮属Collotheca,咀嚼器钩型,头冠为胶鞘轮型。绝大多数固着生活,借头冠周围刚毛的帮助摄取藻类和其它浮游动物。,六、生态特性和分布,1.运动:多数借头冠纤毛的转动作旋转或螺旋式运动有附肢的种类,跳跃式运动如三肢、多肢、巨腕轮虫等2.食性:以轮盘的旋动摄取食物,也有用咀嚼器直接猎取食物的。主要食物是:单细胞藻类、细菌、有机碎屑。也有摄食原生动物,其它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为食。,3.生活方式:两类。一类营浮游或兼性

10、浮游生活。如臂尾轮属Brachionus、龟甲轮属Keratella、晶囊轮属Asplanchna、多肢轮属Polyarthra、疣毛轮属Synchaeta、聚花轮属Conochilus、镜轮属Testudinena、巨腕轮属Pompholyx、三肢轮属Filinia等;另一类营底栖、附着或固着生活。如蛭态亚目的轮虫等。,4.分布:世界性种类多 广布于各类淡水水体中,在海洋、内陆咸水中也有其踪迹。但种量稀少。水平分布:无论池塘还是湖泊,种类和数量都以沿岸带向中心逐渐减少。垂直分布:底栖的种类分布于3-4米深度;浮游种类三肢轮虫、多肢轮虫、龟甲轮虫在深水湖泊,可以分布到200米的深度。,复习思考题1 Rotifer的含义是_,其主要特征是具有_,_和_。2 轮虫的咀嚼器一般分为砧板和槌板两部分,前者是由_和_构成,后者是由_和_构成。3.轮虫的休眠卵的染色体倍性是2n,而夏卵为n。(判断)4.解释:焰茎球,轮盘(头冠),咀嚼器,孤雌生殖,(非)混交雌体,(非)需精卵,夏卵,休眠卵5.绘轮虫()模式形体结构图。6.图示轮虫生活史。7.比较臂尾轮虫和晶囊轮虫的食性和生殖方式。8.简述轮虫的主要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