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检测.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20919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7.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综合检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期末综合检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期末综合检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期末综合检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期末综合检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期末综合检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综合检测.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20分钟 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2分)2010年上海世博会核心建筑中国馆的外形如同一个冉冉上升的超级斗()拱。设计师们从中国文化这个富矿中找到了青铜器、陶瓷器等元素,并从传统建筑的九宫网格中j()取灵感,最后对斗拱这一传统建筑构件进行提lin(),形成了精妙的设计构思。它的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16个字: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1)根据拼音写汉字。(1分)j()取 提lin()(2)给加点的字注音。(1分)斗()拱 富庶()百姓答案:(1)汲 炼(2)du sh,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框内改正。(2分)翻来复去 藏污纳

2、垢 诚惶诚恐 粗制烂造颔首低眉 盛气陵人 冥思暇想 莫名其妙 答案:复覆 烂滥 陵凌 暇遐,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B毕业前夕,同学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各展风采,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C.2010年8月7日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为帮助灾区群众解燃眉之急,全国各地人们纷纷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帮助灾区群众。D4月17日,春光明媚,2010名世博志愿者代表在上海外滩意气风发地宣誓:“世博,我们准备好了!”【解析】选B。B项中的“天伦之乐”指家人团聚的乐趣。,4.仿照画线的句子,发挥想象续写两句。(2分)人在生命的旅途中,不能没

3、有朋友的祝福。你的祝福如春天里的一缕清风,为我送来芬芳;如暗夜中的一支火炬,为我送来光明;如_,_;如_,_。我将带着你的祝福,去搏击人生的风雨,拥抱绚丽的彩虹。答案(示例):冬日里的一束阳光 为我送来温暖 沙漠里的一片绿洲 为我带来希望,5.按要求默写填空。(7分)(1)采菊东篱下,_。(陶渊明饮酒其五)(2)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_,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书云)(4)苏轼水调歌头一词中,表现诗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5)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概括自己难忘的两次人生经历的诗句是:_,_。,答案:(1)悠然见南山(2)怀旧空吟闻笛赋(3)

4、抽刀断水水更流(4)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5)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6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4分)(1)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漫画的内容。(2分)答:_(2)请谈谈你对“一本好书,一生财富”的认识。(2分)答:_,答案(示例):(1)画面的主体是一本打开的书,书的封面写有“一本好书”字样,封底写有“一生财富”字样。书的下面露出三双脚,分别代表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和一个孩子,他们共同阅读这本书。(2)一本好书能给人有益的知识,拥有知识就拥有了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7.(2010晋江中考)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也译为“世界读书日”、“世界书香日”),鼓励人们

5、尤其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对那些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人们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你所在的学校准备举办“读书节”活动,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6分)(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答:_(2)请为你们班拟一个活动方案。(4分)活动主题:_活动目的:_活动方式(两项以上):_,答案(示例):(1)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2)活动主题:人人参与,共同营造书香校园。活动目的:倡导学生爱书、读书,进一步激发大家的读书热情。鼓励同学们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对那些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人们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活动方式

6、(两项以上):晨读、专题黑板报评比、阅读竞赛、读书心得体会交流、广播站导读等。,8.【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_;【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_”。(2分)答案:潭水和游鱼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9.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_(2)以其境过清 清:_(3)南流数十步 南:_(4)不可名状 名:_答案:(1)大约(2)凄清(3)向南(4)说出,10.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_(2)佳木异竹,垂阴相映。译文:_答案:(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相

7、互遮映。,11.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4分)【甲】文:_【乙】文:_答案:【甲】文: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写。,12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3分)答:_答案:借景抒情。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13.本文段描绘了四幅塞外春天的图画,分别是、百兽嬉春图,这四幅画面是按照_顺序来描写的。(4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和文段写作顺序的把握。阅读段,根据文段“百兽嬉春图”的提示,我们在总结段内容时要按“图”的格式概括。答案:百鸟报春图 黄河开冻图 百花闹春图 时间,

8、14品味、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1)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杨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_(2)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犄角。从修辞运用的角度:_,【解析】本题考查对优美语句的赏析的能力。品味句(1)根据题干提示,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对“轻浮”“滥造”的表达作用进行赏析;品味句(2)根据题干提示,看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语句谈表达效果。答案:(1)“轻浮”写出了柳絮轻盈飘逸的情状;“滥造”突出了榆钱数量之多。(2)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把动物的活动描写得丰富多彩而富有情趣。,15第段中

9、“我怕听嘎嘎的雁声,因为它还是海阔天空,有去有还。”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怕听“嘎嘎”的雁声。(4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答题时要联系全文,结合大雁的“有去有还”的特点,再联系“我”的处境思考。答案:因为“我”听到大雁“嘎嘎”的叫声,就会由大雁的“有去有还”,想到“我”却远离家乡,有去无还。,16仔细品读文章最后一段画线部分,结合全文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的能力。仔细品读文章最后一段画线部分,从两个“我希望”,一个“埋骨”,再结合全文“我”身处异地的背景思考。答案: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热爱家乡,希望尽快回到家乡,叶

10、落归根的思想感情。,17.通读全文,说说民工父亲的“幸福”指什么。(写出两点即可)(2分)答:_答案(示例):父亲终于实现了带孩子看自己在城里的“杰作”的愿望。父亲感到自己能进入城里人家,感受到一种城里人家的温暖。父亲感到自己的人格受到别人的尊重。儿子为父亲感到自豪和骄傲,父亲感到幸福。(任选两点即可),18.文中的“我”对民工父亲的态度经历了哪三个阶段的变化?(3分)答:_【解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筛选出表明“我”态度的词句,然后概括作答。答案:起先“警惕”、“一脸狐疑”(不信任),后来“恍然大悟”、“点头答应”(理解),最后感到“和这位民工父亲心的间隔

11、拉近了很多”(感动)。,19.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探究括号中的问题。(4分)(1)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牢牢地握在一起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文中父子的两次握手,意味有什么不同?)答:_(2)我问了好几家,人家一听我要带孩子来看看他们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就将门关上了,有的说我头脑有问题,还有的跟踪我,认为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民工棚(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意?)答:_,【解析】此题考查对语句含意的理解。回答第(1)题要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来分析人物的心理;回答第(2)题要结合现实社会状况或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来思考解答。答案:(1)第一次握手,写出了父子俩刚进“我”家里时那种拘谨、

12、不安、扭捏的心理,并表现父子相互间的鼓励与安慰;第二次握手表现了孩子为父亲而感到自豪和骄傲。(2)写出父亲为实现儿子的愿望而遭受别人怀疑、误解、拒绝的尴尬处境,从中表现出当今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艰难生存状态。,20.民工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3分)答:_【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根据文中对民工父亲的动作、语言描写来分析其性格特点。答案(示例):他是一个既细心又富有爱心的父亲。例如他克服种种困难,乞求城里人让孩子看自己在城里盖的房子。他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有上进心的农民工。例如他对儿子说:“我负责砌墙,必须做到心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

13、的偏差。”“我的中级技工考试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21.结合上文,展开合理的想象,将第段孩子要说的话续写出来。(60字以内)(2分)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_”【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揣摩及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要结合语境,注意人物的身份,以及上文父亲的话语来回答。答案(示例):怎么不可能?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我一定要让您和妈妈住上您在城里盖的好房子,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三、写作(50分)22.凝聚亲情才会有幸福的家庭,凝聚友情才会有温馨的集体,凝聚爱心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凝聚智慧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实现理想请以“凝聚”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语言流畅,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2)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3)字数不少于600字。,【写作提示】这道作文题虽然是命题作文,但思路比较灵活,可以从个人、集体、家庭、社会等多方面描写,既可以关注身边小事,也可以关注国家大事,既可以写个人感受、体会,也可以写集体的努力和团结,既可以从一个角度切入,也可以从多个方面描写。写作中立意要深远,感情要真挚。虽然提示的角度比较多,但还是应该侧重其中一两个角度,这样会写得具体深刻。,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