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附属器疾病-新.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27302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7.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肤附属器疾病-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皮肤附属器疾病-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皮肤附属器疾病-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皮肤附属器疾病-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皮肤附属器疾病-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皮肤附属器疾病-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附属器疾病-新.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十三章 皮肤附属器疾病,慨论,皮肤附属器有毛发、皮脂腺、汗腺及甲。皮肤附属器疾病与皮脂腺病变有关的痤疮、脂溢性皮炎、酒渣鼻;与毛发疾病有关的斑秃、雄激素源性脱发;与汗腺有关的多汗症、臭汗症等平素常见的一些疾病。主要掌握痤疮、脂溢性皮炎、酒渣鼻三种疾病,第一节 痤疮(ache),痤疮(ache),(一)定义(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三)临床表现(四)诊断与鉴别诊断(五)治疗,(一)定义,痤疮: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皮肤病,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可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皮损。,1.病因,(1)皮脂分泌增多。(2)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3)痤疮丙酸杆菌增殖。(4)遗传因素。

2、(5)其它。,(二)病因和发病机制,2.发病机制:,正常状态:毛囊内痤疮丙酸杆菌以皮脂为生长物质基础,它可水解皮脂中甘油三酯产生游离脂肪酸,并产生一些低分子多肽。游离脂肪酸溢出毛孔,保护滋润皮肤。,病变状态:,雄激素分泌增多 皮脂腺肥大,皮脂分泌增多,质变硬 毛囊皮脂腺管口角化,管口窄小 皮脂排出障碍与脱落的上皮细胞混合 粉刺,粉刺 开放性粉刺(经氧化污染)封闭性粉刺 黑头粉刺 白头粉刺 毛囊皮脂腺变成厌氧环境 寄生于毛囊内痤疮棒状杆菌大量繁殖,寄生于毛囊内痤疮棒状杆菌大量繁殖 蛋白分解酶 溶脂酶 透明质酸酶 分解皮脂内甘油三脂 游离脂肪酸 刺激毛囊皮脂腺导管壁形成裂隙 粉刺内容物逸漏入真皮

3、引起毛囊周围炎,出现丘疹、脓疮、结节、囊肿,由于雄性激素使得皮脂分泌增多,痤疮丙酸杆菌活动增加,(1)游离脂肪酸增多:可刺激毛囊壁产生炎症 刺激毛囊、皮脂腺导管上皮丧生及角化过度。使皮脂分泌受阻、排泄不畅产生粉刺。,(2)低分子多肽增多,加重炎症反应,趋化中性粒细胞使毛囊壁损伤、破裂,内容物渗入真皮加重炎症反应。出现炎性从丘疹至囊肿的一系列由轻至重的变化,同样存在于毛囊中的马拉色菌、表皮葡萄球菌也靠皮脂腺生长活动频繁加重炎症反应。,(三)临床表现,1.寻常性痤疮临床特征:(1)15-30岁青年男女多见(2)好发部位-皮脂溢出部位(面颊、额头、其次胸、背、肩膀,四肢伸面)(3)皮损多对称(4)皮

4、损表现: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通常 以12种疹型为主(5)炎症明显时有疼痛,一般无自觉症状(6)病程长,时轻时重,多至青春期后减缓。(7)常合并脂溢性皮炎(8)可遗留色素沉着、肥厚性或萎缩性疤痕,寻常痤疮,丘疹性痤疮,脓疱性痤疮,寻常痤疮,结节性痤疮,囊肿性痤疮,寻常痤疮,萎缩性痤疮瘢痕,增生性痤疮瘢痕,2.特殊类型痤疮,聚合性痤疮:最严重的痤疮,特征性皮损:许多多头粉刺通过内部窦道相连形成大脓肿、群集的炎性结节及瘢痕。除面部外尚可发生在背部、臀部和股部。暴发性痤疮:病情突然加重,面部红肿明显,密集化脓性丘疹、结节、囊肿;并出现发热、关节痛、贫血等全身症状。药物性痤疮:药物(激素、溴、

5、碘)引起婴儿痤疮:母亲激素水平变化带给婴儿引起。化妆品痤疮:某些成分导致皮脂腺导管内径狭窄、毛囊口堵塞、毛囊炎症引起。月经前痤疮:月经前4-5天痤疮加重,月经结束后缓解。,聚合性痤疮,婴儿痤疮,痤疮的严重程度分类 pillsbury分类法,I度(轻度):散发至多发的黑头粉刺,可伴散在分布的炎性丘疹II度(中度):I度+炎性皮损数目增加,出现脓疱,但局限于颜面III度(重度):II度+深在性脓疱,分布于颜面、颈部和胸背部IV度(重度集簇性):III度+结节、囊肿、伴瘢痕形成,发生于全身,(四)诊断:,根据发病年龄结合典型临床表现,(四)鉴别诊断:,(1)酒渣鼻:其与痤疮不同仅限于面部、鼻、颊、额

6、、下颈区表现一定时期存在有毛细血管扩张情况下,出现脓疱、丘疹、毛细血管扩张的重点区别该病要点(2)颜面播散性栗粒性狼疮:重点区别在好发于成年人颜面部为半球形丘疹/结节,玻片按压可显出酱色小点特别双下眼睑皮损融合呈堤状改变。,颜面播散性栗粒性狼疮,(五)治疗:,1.治疗原则2.特殊治疗 3.日常生活注意事项,1.治疗原则,(1)去脂,溶解角质:口服:维A酸类,外用:过氧化苯甲酰,0.05%0.1%维A酸霜或凝胶,使用时注意,避免涂至正常皮肤;使用后避免日晒。(2)杀菌:出现化脓炎症时,可使用亲脂性的抗生素;选用喹诺酮类药物应注意18岁以上适用;一些抑制真菌毛囊虫药物一般不作为常规使用。(3)调节

7、激素水平:一般不作为常规用药,主要用于重度痤疮或少部份患者原因纯属睾酮增高者。,2.特殊治疗:,(1)美容倒膜处理(2)激光治疗:红蓝光治疗炎症性痤疮,超脉冲的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瘢痕。(3)强的松龙悬浊液皮损内注射治疗增生性囊肿性痤疮。,3.日常生活注意事项,(1)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应低脂低糖,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食物。(2)清洁毛孔,不使用粉质、油质化妆品。(3)劳逸适度,减轻压力。(4)保持大便通畅。,I级(轻度),IIIII级(中度),IV级(重度),维持治疗,口服异维甲酸,或,中国医学论坛报2002.01.10,中国痤疮治疗共识研讨会记要,口服抗生素,过氧化苯甲酰或外用抗生素,过

8、氧化苯甲酰或外用抗生素,过氧化苯甲酰或外用抗生素,外用维甲酸,外用维甲酸,外用维甲酸,激素治疗,外用维甲酸,口服抗生素,激素治疗,中国痤疮治疗原则,第二节 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一)脂溢性皮炎定义(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三)临床表现(四)鉴别诊断(五)治疗原则,(一)脂溢性皮炎定义:发生于头、面、胸、背等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有遗传性皮脂溢出2.继发马拉色菌、痤疮丙酸杆菌(少数病例念珠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3.游离脂肪酸增多、感染性变态反应、导致皮肤炎症反应。4.精神紧张、嗜酒、B族维生素缺乏、刺激性饮食,均影响疾病发展发生。,(三)临床表现,1.临

9、床特征(1)好发部位:头、面、胸、背多见。严重继发全身。(2)病程慢性经过、反复发生。(3)不同程度瘙痒(4)最初皮损为毛囊丘疹,逐渐扩大,能融合成红色、黄色斑,表面有油腻鳞屑及痂皮,可出现湿疹样改变。,2.头皮脂溢性皮炎:,(1)鳞屑型:常有红斑、毛囊丘疹、表面覆盖糠状鳞屑;毛发干燥、细软、稀疏或脱落。(2)结痂型:肥胖者多见,头皮有油腻厚黄色或棕色痂:痂下有明显炎症糜烂渗出,3.颜面脂溢性皮炎:常伴有痤疮。4.耳部脂溢性皮炎:外耳道、耳廓、耳后皲裂,耳后皱壁处皲裂。,5.躯干脂溢性皮炎:,(1)肥胖中年人多见(2)部位:乳房下、腋下、外阴、大腿内侧(3)皮损:可为淡红色椭圆形、环形、多环性

10、、地图状的表面覆有油腻性细碎鳞屑,可有渗出。(4)多伴有念珠菌感染。,(四)诊断:根据,好发部位:皮脂溢出部位皮损特点:红斑,表面覆有油腻性鳞屑,(五)鉴别诊断:,1.头皮银屑病:头发生长良好,集束现象躯体部位也有鳞屑性斑块/丘疹,表面有易刮之鳞屑,Auspitz阳性。脂溢性皮炎毛发细软,脱发。,(五)鉴别诊断:,2.玫瑰糠疹:发病两周前大部分患者有母斑,子斑为圆形、卵圆形红斑,表面有细小鳞屑,长轴与皮纹一致,好发躯干、四肢近端。,(五)鉴别诊断,3.湿疹:皮损呈多形性损害,对称分布,瘙痒症状剧烈。,(五)鉴别诊断,4.体癣:环状或圆形红斑,境界清楚,真菌直接境检可见菌丝孢子。,(六)治疗原则

11、,1.一般治疗 2.外用药物3.内用药物,1.一般治疗:,(1)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酒及多脂多糖食物,多食青菜、水果。(2)生活规律,睡眠充足(3)避免各种机械性、化学性刺激,少用碱性肥皂。,2.外用药物治疗:,原则去脂消炎、杀菌、止痒。常用含激素的复方制剂。糜烂渗出,可用氧化锌油及糊剂。头部可用含酮康唑的采乐洗剂。,3.内用药物治疗,(1)维生素B6 维胺酯胶囊(2)补锌(3)抗组胺药(4)抗感染,包括抗真菌药。,第三节 酒渣鼻,酒渣鼻,(一)定义(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三)临床表现(四)诊断与鉴别诊断(五)治疗,(一)定义:,酒渣鼻:是一种发生在颜面中部,以皮肤潮红、毛细血管扩张及丘疹、脓疱

12、为表现的慢性皮肤病,多见于中年人。,(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毛细血管扩张:精神因素、嗜酒、辛辣食物、高温、寒冷造成面部血管运动神经失调(2)部分毛囊蠕形螨虫感染、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形成丘疹脓丘疹。(3)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作用,(4)可能有皮脂溢出基础,(三)临床表现:,1.临床表现:(1)中年人、女性多,男性重(2)本病常并发脂溢性皮炎、痤疮。(3)部位:面中部(鼻部、颊部、前额、下颏等)(4)皮疹对称性(5)有灼热感(6)病史长,持续数月至数年,并且只有加重。,(三)临床表现:,2.根据皮损表现分三期:红斑期、丘疹脓疱期、鼻赘期,临床表现,(一)红斑期:面中部、对称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常

13、于辛辣食物或 热饮、运动、激动、冷热刺激时发生,灼痒;,临床表现,(二)丘疹脓疱期:在红斑基础上出现成批红色丘疹、脓疱和结节;毛囊口扩大;毛细血管扩张明显。,临床表现,(三)鼻赘期:鼻部皮脂腺和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紫红结节状隆起,表面凹凸不平;由于毛细血管扩张严重,长期炎症,局部营养丰富,造成鼻尖、鼻翼肥大;毛囊口扩大明显,皮脂分泌旺盛,病史已数十年,绝大多数为40岁以上男性,(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寻常型痤疮、脂溢性皮炎,鉴别点为酒渣鼻有毛细血管扩张。2.激素依赖性皮炎:长期外用含氟激素整个面部潮红、异色、皮肤不同程度萎缩,毛细血管有扩张,但没有洒渣鼻血管扩张粗大。,(五)治疗:,1.一般治疗:避免冷热温度刺激皮肤,忌酒,忌辛辣食物。2.纠正胃肠功能,避免精神紧张,调控内分泌。3.外用药物:1%甲硝唑霜,抗生素制剂治疗期的化脓感染。4.内用药物:甲硝唑、替硝唑,炎症明显用四环素、红霉素等抗生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受月经影响者用谷维素、维生素B1等5.手术治疗:(1)585nm激光:血管扩张。(2)磨削切割术:血管扩张、鼻赘,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