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规划设计.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89693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5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站规划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车站规划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车站规划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车站规划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车站规划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站规划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站规划设计.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第八章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了解:车站数量及其分布,车站规划与设计目标。理解:车站分类与组成;车站规划与设计,包括车站站位及总平面布局、车站规模与型式、换乘站设计基本原则、车站综合开发与空间合理利用等;车站结构形式。掌握:车站规划设计、换乘车站设计,车站(换乘站)设计原理及与设计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设计方法。,第八章 轨道交通车站设计,8.1车站总体设计8.2车站设计案例8.3换乘车站设计,8.1 车站总体设计,车站是轨道交通系统最重要的现代建筑类型,它们除了提供旅客上下车以外,还具有一系列功能:购物、聚会及作为城市景观。,现代铁路车站是旅游者、通勤者、商人、普通市民等聚集之

2、处。可以说,车站是城市的缩影。车站设计是关于空间、光和结构三者协调的一门艺术。,8、1、1车站设计的原则与目标,1.车站选址要满足城市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及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的要求,并综合考虑该地区的地下管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地面建筑物的拆迁及改造的可能性等情况合理选定。,2.车站总体设计要注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如与城市景观、地面建筑规划相协调。3.车站的规模及布局设计要满足路网远期规划的要求。4.车站站位应尽可能地靠近人口密集区和商业区,最大限度地方便乘客出行。5.车站的设计应尽可能地与物业开发相结合,使土地的使用达到最经济。,6.车站的设计应简洁明快大方、易于识别,并应体现现代交通建筑

3、的特点,同时还应与周围的城市景观相协调。7.车站设计应能满足设计远期客流集散量和运营管理的需要,应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最大限度地吸引乘客。,8.车站应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缩小建筑空间,使其规模、投资达到最合理。9.车站公共区应按客流需要设置足够宽度的、直达地面的人行通道,出入口的布置应积极配合城市道路、周围建筑、公交的规划等因素综合考虑,通道和出入口不应有影响乘客紧急疏散的障碍物。车站设计要尽量兼顾过街人行通道的要求。,10.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车站需解决好通风、照明、卫生等问题,以提供乘客安全、快捷和舒适的乘降环境。在经济条件许可下,也应尽量从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来考虑设计标准。11

4、.车站考虑防灾设计,确保车站的安全性。12.车站设计要考虑其经济性。,8.1.2 车站的分类与组成,1.车站分类 按车站与地面相对位置分为地下车站、地面车站和高架车站;按车站的运营性质可分为终点站、一般中间站、中间折返站和换乘站等;,轨道交通的线路/车站形式,按车站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明挖站、暗挖站等;按车站站台形式分为岛式车站、侧式车站、一岛一侧、一岛两侧等车站形式。按车站服务的对象及功能可以分为城市标志(landmark)站(作为城市的象征或著名建筑物)、与干线或机场等交通连接的换乘枢纽站(完成与机场或其他交通方式的接续运输过程)、市郊地区车站、农村地区车站等。,2.车站的组成,大型轨道

5、交通系统的车站一般由四部分组成:(1)车站大厅及广场,是乘客、游客和商人聚集的地方;(2)售票大厅,为乘客出售列车客票;(3)站台,直接供乘客乘降车使用;(4)旅客不能到达的地方,如车站办公室、仓库、维修设施及铁路股道等。,一般由车站主体、出入口及通道、通风道及风亭(地下)和其它附属建筑物组成。车站主体是列车的停车点,它不仅要供乘客上下车、集散、候车,一般也是办理运营业务和运营设备设置的地方。,车站主体根据功能可分为两大部分:1)乘客使用空间 又可分为非付费区和付费区。非付费区的最小面积一般可以参照能容纳高峰小时5min内聚集的客流量的水平来推算。对于一般的城市车站来说,通常非付费区的面积应略

6、大于付费区。2)车站用房 包括运营管理用房、设备用房和辅助用房。,运营管理用房:包括站长室、行车值班室、业务室、广播室、会议室和公安保卫室等。设备用房:包括通风与空调房、变电所、控制室等。辅助用房:包括卫生间、茶水间等。车站用房应根据运营管理需要设置,在不同车站只配置必要房间,尽可能减少用房面积,以降低车站投资。,车站设施组成示意图,3.车站的规模,在进行车站总体布局以前,要确定车站的规模。车站规模直接决定着车站的外形尺寸及整个车站的建筑面积等。轨道交通车站的规模主要是根据车站设计客流量(容量)确定的。一般可以参照日均乘降客流量和高峰小时客流乘降量来综合确定。,注:特大型站的日均乘降客流量为多

7、条线路合计量。,轻轨车站规模分级,地铁车站规模主要根据车站远期预测客流以及所处位置确定,一般可分三级:A级:适用于客流量大、地处大型客流集散点以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车站;B级:适用于客流量较大、地处市中心或较大居住区的车站;C级:适用于客流量较小、地处郊区的各站。,我国地下铁道系统通过能力,应按该站远期超高峰客流量来确定,超高峰流量一般取高峰小时流量的1.21.4倍。,4.车站的风格,车站是空间、光和结构三者协调的一门艺术。车站是由物质实体(如墙、门窗、柱、梁板和屋顶等)及其所包围的空间组成。空间是建筑的目的,实体是建筑的手段。,1)古典风格 一般使用木材、石料、砖等传统建筑材料;其特点是内外

8、墙面、柱及屋顶等各部分都有复杂的装饰、彩画、雕刻。古典风格可以创造一种富丽堂皇的宫廷建筑形式,适合在穿越具有历史保护价值的古建筑群内或附近建设的车站,显示车站建筑对历史的尊重。,2)现代风格 与古典风格对应,它一般采用钢、混凝土、玻璃、有机材料等建筑材料;其特点是墙面、柱、顶等部分的装饰简洁明快。现代风格忽视传统,追求技术运用的效果,如玻璃的透彻、混凝土的可塑性、钢的清秀,强调材料的质感、色彩、纹理,时代感强,适合现代快节奏社会中人们的审美情趣,且可采用现代技术施工,速度快,经济性好,是多数车站采用的风格。,国外地面车站,地面车站,3)民族风格 由于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特点和审美情趣,建筑领

9、域内民族风格特色往往体现在形象方面。例如,汉族的建筑色彩较为热烈,西洋建筑则较注重本色;中国民族建筑以木质居多,形象轻盈剔透,西洋建筑以石料为多,常显得比较厚重;中国建筑多来自神话与传说,西洋建筑更多体现宗教等等。,欧洲风格的建筑物,车站建筑要尊重使用者的民族审美特点,尽量做到既能为乘客乘车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又能为车站建筑本身增添特色。当然,民族风格其实也在发展变化。,4)地方风格 主要考虑地理因素的变化。我国内陆地区多为少雨干旱地区,北方地区又有较多的风沙,这些导致建筑风格的变化。就我国而言,寒冷地区的建筑要厚重一些、封闭些;热带地区的建筑要轻巧、通透些,西北干旱地区可设计平顶建筑,而多雨

10、地区则一般设计陡急的坡屋顶。,一般说来,地方风格是人们多年来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结果,这种结果在建筑方面的聚积成为建筑文化的一部分,即地方风格的建筑。,5)个人风格 在建筑设计活动中,设计者或称建筑师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际上,建筑师本人就具有特定民族、地域、时代和文化背景,其作品不仅反映这些民族、时代的特点,还要反映由其本人的特定经历所决定的个性。这种个性就是建筑师的个人风格。,无论什么风格的车站建筑,均需符合形式美的规律,这种形式美就是多样统一。这种多样统一包括以下内涵:主从与重点 均衡与稳定 对比与和谐 韵律与节奏 比例与尺度 要注意车站设计的整体性。,8.1.3地下车站总平面布局,包括车站中

11、心的位置(站位)、车站外轮廓的范围以及出入口风亭的确定等,它是车站设计的关键环节。,1.车站平面布置原则,1)站厅层布置应分区明确,依据出入口的位置和数量、楼梯与扶梯的位置和数量、售检票系统的位置和数量以及换乘要求对客流进行合理的组织,避免和减少进出站客流的交叉,合理布置管理、设备用房,应满足各系统的工艺要求。,1.车站平面布置原则,2)站台层布置需以车站上下行远期超高峰小时设计客流量来计算站台宽度,根据线路走向及换乘要求确定站台型式。根据车站需要布置设备或管理用房区。,1.车站平面布置原则,3)车站出入口应设置于道路两边红线以外或城市广场周边,需具有标志性或可识别性,以利于吸引客流、方便乘客

12、。有条件的出入口考虑地面人行过街的功能。出入口规模应满足远期预测客流量的通过能力,并考虑与其他交通的换乘和接驳大型公共建筑所引起的客流量。,1.车站平面布置原则,4)车站主要服务设施应包括自动扶梯、电梯、售票机、检票机、空调通风设施等。,2.车站总平面布局设计的步骤,1)分析影响因素,确定边界条件影响车站站位和总平面布局的因素:(1)周围环境 现状道路及交通条件、公交及其它交通方式站点设置、文物古迹、自然条件等。(2)建筑物拆迁和管线改移条件。(3)施工方法 结合地质条件考虑。(4)客流来源及方向 根据主要客流来源和方向,考虑站位和出入口通道设置。(5)综合开发的条件 使车站与其它建筑物结合。

13、,2)根据功能要求构思总体方案,(1)以换乘为主要功能的车站。主要考虑乘客的换乘条件,以尽可能减少换乘距离为主要因素进行设计,并留有足够的换乘能力。,(2)接驳大型客流集散点的车站。要考虑突发性客流特点,留有足够的乘客集散空间,并创造快捷的进出站条件。,(3)有列车折返运行需要的车站。以列车在车站的运营能力为主,考虑车站配线设置以及由此带来的车站站位及平面布局的变化。,(4)有与建筑物开发结合要求的车站。应考虑结构的统一性,并分清各种客流的流向,要使进出站客流有独立的通道,并尽量减少与其他客流的交叉干扰。,(5)有其他特殊功能需要的车站。包括远期需进一步延伸的起点站、与其他交通系统的联运站等。

14、,3)确定出入口、风亭数量和位置,地铁设计规范规定:“车站出入口的数量,应根据客流需要与疏散要求设置,浅埋车站不宜少于四个出入口。当分期修建时,初期不得少于2个。小站的出入口数量可酌减,但不得少于2个。”,风亭的数量和采取的通风与空调方式有关,一般由环控专业确定。,出入口和风亭位置选择,(1)单独设置的车站出入口的位置一般选在城市道路两侧、交叉口及有大量人流的广场附近,出入口宜分散均匀布置,以便最大限度地吸引乘客。,(2)单独修建的地面出入口和地面通风亭,其位置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部门的规划要求,一般设在建筑红线以内。不应妨碍行人通行。,(3)要考虑城市人流流向来设置出入口,不宜设在城市人流的主

15、要集散处,以免发生堵塞。(4)应设在较明显的位置,便于识别。,(5)车站出入口和地面通风亭不应设在易燃、易爆、有污染源并挥发有害物质的建筑物附近,与上述建筑物之间的防火安全距离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6)应尽可能创造条件使车站出入口、风亭与周围建筑物结合,尽可能减少用地和拆迁。,(7)车站出入口应尽可能与城市过街地道、天桥、下沉广场结合,以方便乘客、节约投资。,4)绘制车站总平面布置图,根据设计阶段,图纸内容深度不同,它一般在1/500地形图上进行,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站中心的详细位置,包括线路里程、坐标等;车站主体的外轮廓尺寸,包括端点的线路里程、关键点的位置坐标等;出入口、风亭通道的位置、长度、宽度;,出入口、风亭的详细位置、尺寸、坐标等;车站线路及区间的连接关系;车站周围地面建(构)筑物情况、地形条件等;与车站有关的设施情况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