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保存剂.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91860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保存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保存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保存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保存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保存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保存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保存剂.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饲料添加剂学,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黎观红,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保存剂)饲料在贮存期间,饲料中各类养分会因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受到破坏,并有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一是光照与氧对饲料的作用;二是饲料的温度、湿度和水分对饲料的作用。,第六节 饲料保存剂,一、饲料防霉剂二、饲料抗氧化剂,一、饲料防霉剂概念 饲料防霉剂是指具有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和延长贮存时间的饲料添加剂。二、饲料防霉剂的作用机理 1、通过破坏霉菌细胞壁与细胞膜来抑制或杀灭霉菌;2、通过破坏霉菌细胞内酶系统,阻止其代谢;3、影响霉菌孢子萌发与生长,防止霉菌繁衍。,第四章 非营养性

2、添加剂(饲料保存剂),饲料防霉剂,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保存剂)三、常见饲料防霉剂及其特性(1)丙酸可抑制饲料中霉菌的生长,降低饲料中霉菌数量,防止微生物产生毒素,从而延长饲料贮存期。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丙酸常用制成50或60的粉状产品。饲料中添加丙酸的剂量一般为5001 500mgkg,最多不超过3 000mgkg,在pH5时,效果更理想。,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保存剂)BASF公司丙酸的建议使用量(%),(2)丙酸钠对霉菌、好气性芽孢杆菌及革兰氏阴 性菌等均有抑制作用,防霉效果在丙酸与丙酸钙 之间。丙酸钠的添加量同丙酸钙。(3)丙酸钙饲料中添加量为0203。(4)丙酸铵适用于反刍动

3、物饲料,添加量为 063kgt,尽可能不用于猪禽饲料。(5)富马酸对畜禽没有生理上的损害,不残留,无毒害,添加在饲料中可改善味道,提高饲料的 利用率;可被动物完全代谢利用,适用于各种畜 禽饲料。饲料中的添加剂量为500-800mgkg。,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保存剂)(6)富马酸二甲酯比富马酸抑菌谱广、毒性小、适用范围广。pH在38范围内对抑制黄曲霉菌有明显作用。饲料含水量14以下时的添加量为250500mgkg,饲料水分15以上时添加剂量为500800mgkg。(7)富马酸单甲酯它不仅具有富马酸二甲酯的优点,而且抑菌能力是目前已知防霉剂中最强的,刺激性比富马酸二甲酯小得多,很有希望成为

4、食品和饲料的最佳防霉剂。富马酸单甲酯的抑菌最低浓度大致在100800rogkg之间。富马酸单甲酯对黄曲霉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保存剂)配合饲料中的推荐用量,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保存剂)(8)苯甲酸对广大范围内的微生物均有抑制效果,但 对产酸菌作用较差。(9)苯甲酸钠对许多霉菌如黑曲霉、娄地青霉及啤酒 酵母等具有抑制作用。饲料添加剂中主 要使用苯甲酸钠,适用于猪、鸡、牛、羊和鱼类饲料中,但对肝功能衰弱的家 畜不宜使用。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在饲料 中的适宜添加量不得超过01。,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保存剂)(10)山梨酸可与微生物酶系统中的巯基结合,破坏 许多

5、酶系统,从而达到抑制微生物活动 的目的。山梨酸对抑制酵母及霉菌生长 有效果。通常山梨酸的适宜添加剂量为 配合饲料的005一015。(11)山梨酸钾山梨酸钾通常的添加剂量为005 03。,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保存剂)(12)柠檬酸可防腐,又是抗氧化剂的增效剂。它可 使肠道内容物变酸,稳定肠道微生物区 系,提高生产性能及饲料利用率。一般 按配合饲料的0。5添加。(13)柠檬酸钠添加量同柠檬酸。(14)乳酸用于各类畜禽饲料。本品在饲料中的添加 量一般为010-015。(15)乳酸亚铁用于猪、鸡、鸭、牛及鱼配合饲料,添加量一般为34kgt。,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保存剂)(16)双乙酸钠

6、是一种新开发的食品饲料防腐剂,有 较强的乙酸味,易溶于水,具有高效、无毒、不致 癌、无残留、适口性好等优点。其防霉效果与广泛 使用的丙酮酸盐和进口的“霉敌”相当,但性能价 格比丙酸盐高。(17)脱氢乙酸钠是一种低毒、高效、广谱抗菌药,对动物一般无不良影响,抑菌效果比苯甲酸钠好。,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保存剂)双乙酸钠添加剂量,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保存剂)(18)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抗菌作用比苯甲酸和山梨酸 都强,其毒性比苯甲酸低,包括对羟基苯甲酸乙 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等。(19)复合防霉剂由一种或多种防霉剂与某种载体结 合而成的复合防霉剂可保持甚至增加单一防霉剂原

7、 有的抑真菌功效,而且可免除或降低单一防霉剂的 腐蚀性与刺激性。,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保存剂)四、饲料防霉的措施1、选用和培育抗性的饲料品种;2、选用适当的种植或收获技术;3、严格控制饲料和原料中的水分含量;4、合理控制贮藏环境;5、加强饲料产品包装、运输;6、添加防霉剂。,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保存剂)五、应用防霉剂的注意事项1、饲料的pH值;2、饲料的含水量;3、温湿度;4、饲料的成分;5、饲料形态。,一、饲料抗氧化剂概念 饲料抗氧化剂指凡是能够阻止或延迟饲料氧化,提高饲料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的物质。作为有效的抗氧化剂,化学上要符合以下两个标准:一是与自由基的反应速度比其他物质

8、油脂、维生素等要快;二是应形成在正常贮存条件下稳定的产物。此外,饲料抗氧化剂还应具有毒性极低、使用剂量低、成本低、畜禽摄人后容易很快排出体外、不会蓄积和使用方便而安全等特点。,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保存剂),饲料抗氧化剂,添加抗氧化剂的目的,1、阻止或延迟饲料氧化 2、提高饲料稳定性 3、延长饲料保存期,油脂氧化酸败的模式,1.诱导阶段RH-R*+H*,2.传播阶段,R*+O2-ROO*(更活跃的自由基)ROO*+RH-R*+ROOH,3.终止阶段,R*+R*-R:RR*+ROO*-ROORROO*+ROO*-ROOR+O2,光、热、金属离子、酶等,油脂氧化反应的危害,1、营养成分破坏,

9、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 2、影响动物的适口性,降低采食量 3、氧化产物危害畜禽健康 4、降低饲料的商品价值.脂肪和脂肪酸的氧化酸败对饲料品质的影响最为突出.,在饲料中添加抗氧化剂是有必要的,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抗氧化剂剂)二、饲料抗氧化剂作用机理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较为复杂,有些抗氧化剂本身极易被氧化,与空气中的氧竞争性结合,使空气中氧先与抗氧化剂反应,降低饲料内部或周围氧的含量,从而保护饲料。有些则释放出氢离子,将油脂在自动氧化过程中所产生的过氧化物破坏分解,使其不能产生醛或酮或酸等产物。另一些与过氧化物的游离基相结合,使自动氧化过程中的连锁反应中断,阻止氧化过程。其他还有阻止或减弱氧化酶

10、类的活动,抑制氧化过程,从而保护饲料的营养成分。,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抗氧化剂剂)三、饲料抗氧化剂的分类1、按作用性质分类(1)还原剂如亚硫酸盐类、亚硫酸氢盐类、抗坏血酸及其盐类、硫脲、焦亚硫酸盐、半胱氨酸等。这类抗氧化剂应是强还原剂。它较主要原料物质易于氧化,同时自身被消耗掉,从而保持饲料或预混料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活性。(2)阻滞剂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生育酚、二T基甲酚(BHT)、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没食子酸丙内酯(PG)、乙氧基喹(EMQ)等。这类抗氧化剂可阻滞自氧化反应中的链反应的进行,是一类自身不被消耗的抗氧化剂。,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抗氧化剂剂)(3)协同剂本类

11、抗氧化剂以多元酸为主,如酒石酸、柠檬酸、乳酸、琥珀酸、延胡索酸等,其作用是增强抗氧化剂的效能,特别是增强阻滞自氧化反应链反应的抗氧化剂(即阻滞剂)的效力,也可与某些金属离子发生伪络合作用,从而对某些氧化的金属离子起钝化作用。(4)螯合剂这类氧化剂是金属络合剂,如乙二胺四乙酸及其钠盐、依地酸二钠、二硫基丙醇等。其作用主要是阻止具有氧化能力的金属离子对饲料或预混料中活性成分的氧化作用,如铜离子对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的氧化和氧化催化作用,或者阻止金属离子对自身氧化反应中链反应的催化作用,达到抑制自身氧化反应的目的。,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抗氧化剂剂)2、按来源分类(1)天然抗氧化剂:第

12、一,抗坏血酸类包括L抗坏血酸、L抗坏血酸 钙、L抗坏血酸钠、抗坏血酸钾等;第二,生育酚类包括提取的天然生育酚、-生育 酚和-生育酚;第三,没食子酸酯类包括没食子酸丙酯、没食子酸 辛酯、没食子酸十二酯等;第四,糖醇类包括山梨醇、木糖醇、麦芽糖醇等;第五,氨基酸类如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以及 脯氨酸等。第六,其他的抗氧化剂,如卵磷脂、芝麻精、芝麻酚 棉花素、胚芽油提取物等。,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抗氧化剂剂)(2)人工合成抗氧化剂 主要包括乙氧基喹啉,二丁基羟基甲苯、丁基羟基茴香醚、叔丁基对苯二酚、3,4,5三羟基苯丁酮、磷酸氨基乙醇。在配合饲料中很少使用的人工合成抗氧化剂。饲料中通常使用

13、的是脂溶性氧化剂,按其产品结构可分为酮胺类、酚类等几个品种。酮胺类系酮和胺经缩合而成,有很强的抗氧化性。酚类主要包括二丁基羟甲苯、丁基羟基茴香醚、叔丁基对二酚。,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抗氧化剂剂)四、用于饲料中的抗氧化剂的条件 1低浓度即应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2毒性小,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对人和动物健康无害;3不应使饲料产生特异气味或颜色,降低适口性;4.在饲料中易于测定,成本低。,中国饲料添加剂法规中允许使用的饲料抗氧化剂,抗氧化剂的选择,二丁基羟基甲苯 BHT乙氧基喹啉 EMQ丁基羟基茴香醚 BHA没食子酸丙酯 PG,在饲料中,常用的抗氧化剂为:EMQ 与BHT,抗氧化剂含量和用量比较,

14、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抗氧化剂剂)五、常用饲料抗氧化剂1、乙氧基喹啉(EMQ)又称乙氧喹、山道喹、抗氧喹、衣索金、埃托克西金等。是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被公认为首选的饲料抗氧化剂,尤其对脂溶性维生素的保护是其他抗氧化剂无法比拟的。商品制剂有两种,一种以水作溶剂,另一种以甘油作溶剂。喷于饲料后可有效防止饲料中油脂酸败和蛋白质氧化,防止维生素A、维生素E、胡萝卜素变质。在维生素A、维生素D等饲料添加剂中使用量为01一02;全价配合饲料中添加量为50150mgkg。,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抗氧化剂剂)乙氧基喹啉在饲料中的建议添加量(g/吨),说明:维生素预混料中添加量需根据其浓度而定,最终

15、配合日粮中不得超过150g/t,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抗氧化剂剂)2、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一般对动物无害,为各国常用的一种饲料氧化剂。作用与乙氧基喹啉类似,对饲料中脂肪、叶绿素、维生素、胡萝卜素等都有保护作用,对蛋黄和胴体的色素沉着、家畜体脂碘价提高和猪肉香味的保持具有促进作用。广泛应用于猪、鸡、反刍动物及鱼类饲料中,用量一般为60120mg/kg,在鱼粉及油脂中的用量为1001 000mgkg。,特 性,对热稳定,与金属离子作用不会着色在脂溶性物料中溶解度高。不使饲料发生异味、异臭纯度高,杂质少无健康危害。,以上优点是EMQ不具备的,BHT的优点,BHT广泛应用

16、于食品、饲料、化妆品中,而EMQ不允许用于食品。,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抗氧化剂剂)三种氧化剂的各项性能指标(国家标准),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抗氧化剂剂)3、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与乙氧基喹啉的作用相似,一般不在畜体内积存。多用于油脂抗氧化剂。与柠檬酸、抗坏血酸等合作有较好的协同效应。在饲料中的通常用量为60120mgkg,在鱼粉及油脂中的用量为1001 000mgkg。,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抗氧化剂剂)4、二氢吡啶 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具有天然抗氧化剂维生素E的某些作用。每吨牛、羊饲料中的添加量为100g,家禽每吨饲料添加150g,长毛兔每吨饲料中

17、添加200kg,水貂饲料中添加01。,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抗氧化剂剂)5、维生素E 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是目前惟一工业化生产的天然抗氧化剂。维生素E极易被氧化,以保护其他被氧化的物质不被破坏。将维生素E添加到已氧化的脂肪中可以减轻甚至完全补偿腐败脂肪所造成的以生长和饲料转化比的副作用。主要用于脂肪和含油食品中。即使饲料中添加了丁羟基茴香醚或丁羟甲苯等抗氧化剂,也不能降低维生素E的添加量。,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抗氧化剂剂)6、维生素C 又称抗坏血酸。商品形式为抗坏血酸、抗坏血酸钠、抗坏血酸钙及包被抗坏血酸。常用抗坏血酸钠。本品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适用于各种畜禽配合饲料、动物性饲

18、料和固体食品的品质保护。饲料中的添加量不限。作为增效剂,L抗坏血酸在含天然抗氧化剂或添加抗氧化剂的脂肪中的添加剂量为200gt以下。,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抗氧化剂剂)7、没食子酸丙酯(PG)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可有效地抑制脂肪氧化,适用于各种畜禽配合饲料、含脂率高的饲料原料、动物性饲料和油脂。没食子酸丙酯的商品制剂为粉剂,用于动物性脂肪或油脂,其添加量不应超过001;用于畜禽配合饲料的添加量不超过200gt。,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抗氧化剂剂)8、叔丁基对二酚 叔丁基对二酚为国内较新的酚类抗氧化剂。添加于任何油脂或含油脂高的食品及饲料中不产生异臭味,可单独使用,亦可与丁羟基茴香醚或丁羟甲苯混合使用,添加剂量约为油脂或食品中脂肪含量的002,其效果比后两者都好。,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抗氧化剂剂)9、丁羟基甲苯 丁羟基甲苯用作抗氧化剂来稳定脂肪,通常的添加剂量为200mgkg;稳定鱼粉特别是副脂鱼粉,添加剂量为2001000gt。丁羟基甲苯与丁羟基苯甲醚(1:1)或与丙基五倍子酸盐与柠檬酸(2:1:1)联用时抗氧化性能增加。,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抗氧化剂剂),四、应用抗氧化剂的注意事项1、适量使用;2、适时使用;3、配合使用;4、混合要均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