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培训班高等教育心理学第四章.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70721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资培训班高等教育心理学第四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师资培训班高等教育心理学第四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师资培训班高等教育心理学第四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师资培训班高等教育心理学第四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师资培训班高等教育心理学第四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师资培训班高等教育心理学第四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资培训班高等教育心理学第四章.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动机,第一节 学习动机的实质,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学习动机分类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作用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一、学习动机的概念,动机的概念定义: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学习动机的概念指引起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学习目标,以满足某种学习需要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二、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一)学习需要与学习内驱力学习动机的实质是学习需要。从需要的作用上来看,学习需要可理解为学习内驱力,它是学习需要的动态表现。学习内驱力包括三个方面的成分:附属内驱力(交往内驱力):指向他人,

2、为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属外部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指向自我,为获得地位和自尊心。属外部动机。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获得知识。属内部动机。,学习中三种动机成分所起作用大小和所占比重随年龄等的变化而变化。儿童早期,获得家长的赞许占主导;儿童后期和少年期,同伴的接纳占主导;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占主导。,(二)学习期待与诱因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主观估计。它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诱因:指激发起个体定向活动的、能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外部刺激和情境。可分这积极诱因和消极诱因。诱因是学习期待的动态表现,因此学习期待就其作用而言就是学习的诱因。,学习动

3、机的基本结构图,三、学习动机的分类,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高尚的(正确的)动机:核心是利他主义,与社会的利益相联系。低级的(错误的)动机:核心是利己主义,以自我为中心,来源于眼前的利益。举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了找个好工作而读书。,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及其作用的久暂性直接动机:指向学习活动本身,效果明显,稳定性差。间接动机:指向学习活动结构,与学习的社会意义(高尚的间接学习动机)和个人前途(低级的间接学习动机)相联系,根据学习动机作用的主次不同主导性学习动机:居于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影响最强烈、最稳定。辅助性学习动机:居于辅助地位、发挥辅助作用,影响较微弱、不稳定。注意:同

4、一时间,主导动机只有一个;不同时间,主导与辅助动机可以转换。,根据学习动机的成因外部动机:由外部诱因引发。对学习活动影响小、维持时间较短,可分为三种:理智诱因(例如,目标与反馈)、情绪诱因(例如,表扬与批评)和社会诱因(例如竞赛)。内部动机:由内部心理因素引发。,四、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作用,决定学习的方向。增强学习的努力程度。影响学习的效果。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动机水平最佳时,学习效果最好;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依任务难度而异,如右图,五、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多元性四大类:报答性和附属性学习动机;自我实现和自我提高的学习动机;谋求职业和保证生活的学习动机;事

5、业成就的学习动机。大学生同时受多种动机的支配。间接性社会性职业化,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强化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归因理论自我实现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一、强化动机理论,两种类型的反射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基本观点学习就是为了获得某种奖赏(正强化)或逃避某种惩罚(负强化)。减少/不给奖赏,或给予惩罚都会削弱学习动机。注意:负强化不同于惩罚。,(一)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的应用:郑板桥揖驴,郑板桥早年曾在扬州官学求学。学校里有一势利学官,每见官宦子弟,必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见贫寒士子,则另换一幅面孔,必令其对他作揖行礼,甚是傲慢。学子们都对其敢怒不敢言。郑板桥决心教

6、训一下这个狗官,为贫寒学子们出口恶气。,他发现这个学官总是骑着一头驴来上班,这头驴就拴在学校门前的树上。于是,有一天,郑板桥拿了一根木棍走到驴跟前,先是朝它作了一个揖,接着照准驴屁股狠狠地打了一棍。驴疼得大叫一声,一蹦三丈高。连续数天,郑板桥都是如此,先给驴作个揖,然后照驴屁股狠狠地打一棍。这样一来,这头驴只要看到郑板桥给它作揖,还没等打它,就必定恐慌地撩蹶子蹦跳起来。,一天,郑板桥早早就等在学校门口,恭候学官的到来。等学官骑驴走到他面前时,他走过去对着驴深深地作了一个揖。驴大叫一声,猛地跳了起来。学官没防备,被狠狠地摔下了驴背,跌了个鼻青脸肿。他狼狈地从地上爬起来,气急败坏地大骂:“这头蠢驴

7、!”以后的几天里,郑板桥总是守候在学校门口,对着这个骑着驴的势利学官作揖,每次都让驴把学官摔得鼻青脸肿。学官害怕,以后再也不敢让学子们对他作揖行礼了。,(二)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条件反射的应用:程序教学,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列的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之间前后衔接,逐渐加深,然后让学生按照知识顺序逐个学习每一项知识,伴随每个知识项目的学习,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所学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异同相同点:反应的发生都需要强化。不同点: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刺激物出现在反应之前;操作条件反射中强化刺激物出现在反应之后。,二、

8、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概念默里提出,成就动机是一种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完成某事的愿望或趋势。成就动机类型(阿特金森)追求成功的动机:选择中等难度(50%把握)的任务。避免失败的动机:选择极易和极难的任务。,阿特金森成就动机实验,他在实验中把80名大学生分成四组,每组20人,给他们一项同样的任务。对第一组学生说,只有成绩最好者能得到奖励(PS=1/20);对第二组学生说,成绩前名将会得到奖励(PS=1/4);对第三组学生说,成绩前名者可以得到奖励(PS=1/2);对第四组学生说,成绩前名者都能得到奖励(PS=3/4)。,结果成功可能性适中的两个组成绩最好;成功概率太高或太低时成绩

9、下降。第一组学生大多都认为,即便自己尽最大努力也极少有可能成为第一名;而第四组学生一般都认为自己肯定在前名之列,于是,这两组学生都认为无需努力了。研究表明,最佳的成功概率是二分之一左右。因为大多数学生认为,如果尽自己努力,很有希望获得成功;如果不努力的话,也有可能会失败。,三、归因理论,海德归因理论行为的原因:内因(努力、努力)、外因(任务难度、运气)韦纳归因理论早期:在海德基础上增加一个维度:稳定性。晚期:在早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维度:可控性六个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运气、外部环境、身心状态。,韦纳的归因模型,案例:课堂中的归因行为,三个学生正在焦虑地等待老师分发已批改的作文试卷。小红

10、问小林:“你考得怎么样?”“糟透了!”小林显得有气无力,“我不善于写作文,尤其是老师想要的那种文章。”“我的作文也没有写好。”小红说,“我知道我写不好,因为我没有努力学习,我早就知道我的考试成绩好不到哪儿去。”“不可思议!”小妮嚷叫着,“我根本不懂怎样写作文,但我却得了A,运气太好了!”,四、自我实现理论,自我实现理论的教育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如父母离异使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正是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五、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

11、效能感定义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同义。强化的类型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行为产生的原因不是由于随后的强化,而是由于人认识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对下一步强化的期待。,期待有两种: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是指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待是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例如,学生不仅知道注意听讲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认真听课

12、,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归因方式也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一、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途径,(一)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关系表,使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恶性循环转变为良性循环关系,就要: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使他们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改善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弥补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欠缺。增强学生的成功感,教师就要:成败感与自我标准有关,教师要注意因人而异。课题难度要适当。课题难度要由易到难。补充课题相关基础知识。,(二)利用直接发

13、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主要考虑的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特别是认知内驱力。要求课堂信息量要大,与实际相联系,有效解答学生问题等。利用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将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二、学习动机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正确对待各种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创设条件以满足学习需要。,三、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二)变更作业的内容与形式,保持新异性(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做好检评工作(四)开展适当竞赛和竞争(五)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问题情境定义是指一种具有一定困难或难度,需要学生

14、意志努力克服困难,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问题情境的创立熟悉教学内容难度了解学生现有水平使内容难度略高于学生水平,(二)变更作业的内容与形式,保持新异性,教学做到四有:有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味:值得品味有奇:新颖别致有感:留有余地,产生继续探索的欲望,(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做好检评工作,有效运用表扬激发学习动机,无效表扬表扬的表述方式可能空洞、重复、信息性不强(如“做得好”;“太好了”;“不错”;“好好好”等)。有时,受到表扬的行为实际上根本就不值得表扬,例如,许多教师仅仅表扬参与(如“我很高兴你参与了”,)而不是表扬对教学过程的深入参与(如“你的确认真思考了这

15、个问题”)。,有效的表扬:(1)发生在学生做出某种适宜、良好的行为之后;(2)是有目的的,不应该是为了表扬而表扬;(3)应指出学生值得表扬的行为,即将注意的重点放在学生获得表扬的行为上;(4)是真诚、发自内心的;(5)隐含着学生如果付出努力,在将来就有可能获得成功这样的信息。,(四)开展适当竞赛和竞争,有竞赛和竞争比没有好,个人竞赛比团体竞赛好。为什么?竞赛和竞争不可滥用。,(五)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要引导学生找出成败的真正原因引导有利于学习方面的归因,练习题,单选题 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

16、内驱力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多选题1.构成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是。A.学习归因 B.学习兴趣C.学习期待 D.学习需要2.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的方法有。A.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B.运用各种方法唤醒学生的求知欲C.满足学生的缺乏需要D.采取有趣的教学方式呈现知识,判断题学习动机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教师在对学生实施奖励时,应该依据分数的高低进行(),案例题一 王强高等数学考试不及格,辅导员老师问他

17、为什么没考好,王强说:“老师出题太偏,我复习的都没考到”,又说:“学校学习条件太差,图书馆位子不够,寝室太吵,教室晚上十点就熄灯”。辅导员问其他同学为什么王强数学没考好,同学说:“他经常上网玩游戏,上课也经常不来。”,(1)本案例属于心理学的问题属于。A.自我意识B.归因C.自我效能感D.心理健康(2)本案例所涉及的心理学理论其首创者是。A.阿特金森B.马斯洛C.海德D.班杜拉,(3)本案例涉及到的因素是。A.能力高低B.努力程度C.运气好坏D.身心状态E.外在环境(4)当一个人做事失败了,通常他会把原因归结于。A.内部B.外部C.可控D.不可控 注意:本题可能有问题,应该改为本例中的他。,案

18、例题二 小章和小胡是中学的同班同学,又来自相邻的山村,还属表亲。高中毕业那年,两人几乎以同样优秀的成绩考进了同一所本科院校。进大学以后,小章的学业成绩仍然优秀,小胡在大一时却出现了多门不及格,在留级线上挣扎的现象。,(1)你认为,在小章与小胡之间出现这种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学习动机 B学习习惯 C学习方法 D学习需要(2)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多元性、间接性、社会性和职业性等特点。在当前的高校情境中,是青年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A自我提高内驱力 B交往内驱力 C认知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3)作为学习活动的重要心理条件,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 重要意义。A影响学习效果 B制约努力程度 C决定学

19、习成败 D左右学习方向(4)要解决小胡的学习后进问题,教师可以在 等方面作努力。A指导小胡进行学习结果的归因 B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需要 C联系家长,施加压力 D组织实施启发式教学,案例题三 临近期末考试,大二的张同学为学习问题感到很苦恼。原来是该同学上大学后自觉高考分数在班上靠前,学习有所松懈,但经过几次考试后发现自己在班上的成绩排名越来越差,于是开始在学习上花很多精力,但起色不大,感觉学习很吃力,有些焦虑和灰心。试根据归因理论并结合大学的学习特点及学习方法对张同学展开帮助。,(1)大学阶段学习的特点是什么?(P29)A.学习的自主性 B.学习的广泛性和多样性C.学习的专业性 D.学习的探索性(2)运用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对张同学的问题进行分析,其中将能力应理解为。稳定、内在、不可控稳定、内在、可控C.不稳定、内在、不可控D.不稳定、内在、可控,(3)如何才能有效调整张同学的学习动机?A.不要对自己过分苛求,不好高骛远,盲目攀比 B.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下决心期末一定要取得优异成绩C.制定切实可行的与自己远大目标相结合的阶段目标D.把关注点聚焦在学习活动之中,淡化名利得失(4)如何帮助张同学提高复习效果呢?A.明确复习的目的意义 B.及时复习C.复习方法多样化D.充分调动各种分析器官一起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