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的历史机遇课件(人教版选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的历史机遇课件(人教版选修1).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单元,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的历史机遇,课标要求,1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2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包括齐国管仲改革、楚国吴起变法和秦国商鞅变法等改革事件在内的大事名称。3确立顺应时代潮流、追求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一、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背景1.经济:农业生产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商业日渐活跃.2.政治:社会阶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化.阶级关系的变化:上层建筑的变化:,农工商业的发展,促进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出现新兴地主阶级和自耕农;封建专制统治奴隶主贵族制度;选贤任能、奖励军功世卿世禄;俸禄制封邑制;中央集权制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一、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背景3
2、.军事:春秋时期争霸:战国时期兼并:4.文化: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背景:表现:,富国强兵成为改革的动力.,百家争鸣(其中,学说成为诸侯国变法的思想武器),经济发展、社会大变革、宽松的文化氛围.,社会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各国展开变法封建制度确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结构,一、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背景(经.政.军.文)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1.春秋时期改革:,目的:富国强兵,为争霸奠定基础;内容:任用贤才,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军事;特点:在维护旧制度前提下进行。,齐国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鲁
3、国改革:“初税亩”。,一、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背景(经.政.军.文)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1.春秋时期改革2.战国时期变法(改革):,目的:建立、巩固地主阶级的专政,完成统一内容: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实现中央集权;特点: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背景著名变法,阶级基础: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动力:富国强兵,称雄天下。,李悝在魏国变法(内容、作用);吴起在楚国变法(内容、作用)。,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商鞅变法的背景)1.前提基础:秦穆公称霸西戎;秦献公改革。2.主观因素:,秦国国君权力较集中,旧势力相对薄弱;秦国比较认同注重实用、讲求功利的法家学说;秦国充斥尚武精神;秦
4、孝公奋发图强并受到商鞅的辅佐。,3.客观因素:,前4C长期扼制秦国的晋国分三家,力量大大削弱;中原士人追求建功立业为秦国变法提供可能性。,一、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1、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总特征:从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由分裂趋向统一。)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形成并力量壮大,要求掌握政权,发展封建经济,纷纷进行改革变法。军事上:春秋争霸,战国兼并,诸侯割据混战。思想文化上:文化繁荣,百家争鸣,其中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理论武器。,2、了解春秋战国
5、时期的改革和变法(一)春秋时期的主要改革:齐国的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的好坏征收赋税,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鲁国的“初税亩”: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一律按亩收税。这就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性质:奴隶主阶级的改革。(经济基础的变革)意义: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促进了土地国有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的转变。,(二)战国时期的主要变法: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秦国商鞅变法。性质:地主阶级的改革。(侧重于上层建筑的变革)意义:通过改革完成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小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战争频繁,思想文化繁
6、荣,春秋改革,战国变法,商鞅变法,秦的统一,1春秋与战国改革的不同之处主要是A.内容不同 B.方式不同 C.发动者不同 D.性质不同2、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要()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B、发展封建经济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D、消灭奴隶制残余3、管仲改革期间,某贵族拥有封地300亩,另辟新荒地200亩,按当时的规定,他应该向国家交纳赋税的田亩数是()A、300亩 B、200亩 C、500亩 D、100亩,D,C,C,4、下列事件,不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的是A、管仲改革 B、李悝变法 C、吴起变法 D、商鞅变法5、战国初年,最先崛起的国家是A、晋国 B、魏国
7、C、卫国 D、秦国6、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国国君是A、秦穆公 B、秦献公 C、秦孝公 D、秦王赢政,A,B,C,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普遍,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普遍:,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牛耕技术开始出现并逐渐推广。牛耕技术,只有与铁器的使用配合方可发挥它的功能。当时,在人的姓名上把牛和耕一起使用说明牛耕在当时生活生产中十分普遍且十分重要。如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晋国一大力士姓牛名子耕。材料二:“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它给手工业工人提供一种其坚固和锐利非石头或当时所知道的其他金属所能抵挡的工具。-恩格斯,手工业技术进步:,战国晚期兽形足铜敦,春秋早期
8、重环纹铜鼎,手工业技术进步:,春秋晚期卷云纹填漆铜鼎,春秋时期蟠虺纹高蹄足铜鼎,商业日渐活跃:,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异同:相同点:1.都有扩大地盘、掠夺人口的目的;2.都是大吞小,强凌弱,减少诸侯国数量,加速奴隶制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3.给人民生活生产造成巨大破坏。不同点:1.争霸仅是奴隶主大国争霸的战争;兼并已具有封建兼并战争性质;2.争霸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封建因素成长;兼并在转化为封建统一战争后导致一个封建大帝国的产生。,韩非子书影,孙子和孙子兵法竹简,韩非子,管仲,齐桓公 姜小白,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即是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质上承认私
9、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前594年,鲁国改革:“初税亩”:含义:“履亩而税”,即是按亩收税;(公开承认土地私有),魏文侯 魏斯,李悝,战国时期:前445年前后,李悝在魏国变法:内容:发展农业:“尽地力之教”;保障百姓生活:“平籴法”;加强法制和强化国家职能:制定法经作用:魏国率先强盛起来。,魏文侯 魏斯,吴起,前382年,吴起在楚国变法:内容:限制贵族权力:。裁免无能官员;削减官吏俸禄:。要求官吏秉公执法:。作用:楚国在一段时间对外兼并战争连连获胜,成为强国。,公元前7世纪秦穆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商鞅初到秦国时第一二次见到秦孝公,对他讲述学尧、舜等的帝王之道,孝公直打瞌睡;第三次他就与孝公讲述了富国图强之术,孝公听得津津有味,一连几天都不厌烦。,商鞅,“晋分三家”:韩、魏、赵。,韩,魏,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