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核心制度内容.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65388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个核心制度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13个核心制度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13个核心制度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13个核心制度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13个核心制度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个核心制度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个核心制度内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护理分级标准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而确定的护理级别。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分级方法1、患者入院后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病情等级。2、根据患者Barthel指数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的等级。3、依据病情等级和(或)自理,确定患者护理分级。4、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变化动态调整患者护理分级。特级护理(一)使用对象1、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一)护理要点1、严密

2、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6、实施床旁交接班。一级护理(一)使用对象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3、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二)护理要点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

3、理、气道护理及管道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二级护理(一)使用对象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3、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二)护理要点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三级护理(一)使用对象: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

4、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查对制度一、医嘱查对制度1、处理长期医嘱或临时医嘱时要记录处理时间、签全名,若有疑问必须问清后执行。2、每日核对一次,并有记录。3、抢救患者时,下达口头医嘱后执行者须夏诵一遍,由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并暂保留用过的空安甑。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1、注射、输液前须严格进行“三查七对”。三查:备药前查、备药中查、备药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和用法。2、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3、摆药后必需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4、对易致过敏的药,给药前需询问患者有

5、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校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松动、裂缝。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三、输血查对制度1、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并查血袋有无破裂。2、查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的姓名、血型及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集。3、输血前需两人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及血型,无误后方可输入。4、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24小时,以备必要时送检。四、手术患者查对制度1、术前准备及接患者时,应查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左、右)。2、查手术名称、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等。3、查对无菌包内灭菌批示剂以及手术器械是否齐全。4、凡体

6、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核对纱布、纱布垫、缝针、器械的数目是否与术前相符。5、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再填写病理检查单送检。交接班制度一、值班人员必需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地进行。二、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510分钟到病房,阅读护理记录,在接班者未接清楚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三、值班者必需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护理记录,写好各项护理记录,处理好用过的物品。遇到特殊情况应详细交待,与接班者共同做好交接班工作方可离去。白班应为夜班作物品准备,如抢救药品及抢救用物、氧气、吸引器、注射器、消毒敷料、常备器械、被服等,以备于夜班工作。四、交班中

7、发现患者病情、治疗及护理器械物品等不符时,应立即查问。接班时间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五、交班内容及要求:1、交清住院患者总数,出入院、转科、转院、手术、生产、病危、病重、死亡人数以及新入院、手术前、手术日、分娩、危重、抢救、特殊检查等,患者的诊断、病情、治疗、护理、写出护理记录、留送各种标本完成情况。2、床头交班查看危重、抢救、昏迷、大手术、瘫痪患者的病情,如:生命体征、输液、皮肤、各种引流管、特殊治疗情况及各专科护理执行情况。3、交、接班者共同巡视、检查病房清洁、整齐、安静、安全的情况。4、接班者应清点毒麻药、急药品和其他医疗器械,若数量不符合应及时与交班者核对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一、接到输

8、血医嘱,经核对后交由病房护士抽取患者血标本3ml,抽血前应测量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体温),并做记录,同时电话通知取血专人,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二、取血专人与病房护士共同确认患者身份,检查生命体征无异常,核对化验单(血型、交叉配血试验)及输血申请单无误后,立即送往输血科。三、取血时应由取血专人到输血科与发血人员双方共同按照三查八对”内容认真查对,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由输血科全权负责相关人员(取血专人、各科管理人员等)的培训。四、输血前再次测量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体温),并做记录,由取血专人与管床护士核对临床用血发血单(包含交叉配血结果)和血袋标签内容,并

9、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液有无溶血、浑浊及凝块等。五、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的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注射用生理盐水。六、取回的血液,从出库到给患者输注整个过程控制在30min之内。不得自行储血,不得加热。七、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再次核对医嘱,并携带临床用血发血单,共同到患者床旁与患者或其亲属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床号、血型、血量等,确认与临床用血发血单相符,昏迷病人则要以手腕的标识确认。八、在核对、检查无误及生命体征无异常之后,严格无菌操作,将血制品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输注给病人。输血前用0.9%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排尽空气。连

10、续输用红细胞或输注不同血制品之间,如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应用0.9%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后再使用下一袋。连续输注血浆、血小板、冷沉淀中的一种时无需使用0.9%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输血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九、输血开始的15min内要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输血时要遵循先慢(20滴/分)后快的原则,15min之后给予40-60滴/分。防止时间过长,血液发生变质或是被细菌污染。每更换一种血制品应重复以上操作,做好记录。十、输血完毕,无不良反应应及时记录,医护人员将临床用血发血单粘贴在病历中。如有输血反应应及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记录单上报输血科,同时

11、上报不良事件,并记录在病历中。十、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科室将血袋放入黄色垃圾袋冷藏于2-6C冰箱内保存24h再送往输血科。无条件的科室应放入黄色垃圾袋后立即送往输血科,由输血科保存7天。以备必要时查验。十一、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流程,详见制度职责流程预案汇编护理管理分册(二)。十二、特殊用血(包括Rh阴性血液、洗涤红细胞、冷沉淀、血小板、白细胞)非急诊时用,必须提前24小时与输血科预约,同一病人需多日多次输注红细胞,应每24h抽一次血标本送输血科检验,其他血制品,如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仅需抽一次即可。危重患者抢救护理工作制度1,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一般由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负责组织

12、并主持抢救工作。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不在时,由职称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工作,但必须及时通知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或本科听班人员。特殊病人或需跨科协同抢救的病人应及时报请医疗部、护理部和业务副院长,以便组织有关科室共同进行抢救工作。2、对危重病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并做到严肃、认真、细致、准确,各种记录及时全面。涉及到法律纠纷的,要报告有关部门。3、参加危重病人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明确分工,紧密合作,各司其职,要无条件服从主持抢救工作者的医嘱,但对抢救病人有益的建议,可提请主持抢救人员认定后用于抢救病人,不得以口头医嘱形式直接执行。4、参加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应在护士长

13、领导下,执行主持抢救工作者的医嘱,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报告主持抢救者。执行口头医嘱应复诵一遍,并与医师核对药品后执行,防止发生差错事故。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日夜应有专人负责,对病情抢救经过及各种用药要详细交待,所用药品的空安甑经二人核对方可弃去。各种抢救物品、器械用后应及时清理、消毒、补充、物归原处,以备再用。房间进行终末消毒。6、安排有权威的专门人员及时向病员家属或单位讲明病情及预后,以期取得家属或单位的配合。7、需跨科抢救的重危病人,原则上由医疗部或业务副院长领导抢救工作,并指定主持抢救工作者。参加跨科抢救病人的各科医师应运用本科特长致力于病人的抢

14、救工作。8、不参加抢救工作的医护人员不得进入抢救现场,但须做好抢救后勤工作。9、抢救工作期间,药房、检验、放射或其他待检科室,应满足临床抢救工作的需要,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拒绝或推迟,总务后勤科室应保证水、电、气等供应。10、各科每日须留有1一2张床位,以备急、重症病人入院治疗、抢救时使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制度一、医院鼓励所有员工积极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并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及奖励制度落实奖励措施。二、各级各类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医疗安全事件管理质量,基本职责要求如下:(一)科室及部门管理员职责每日常规登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系统,对本科室上报的事件状态(退回,作废等审核状态等

15、)及部门处理意见(职能部门的整改要求及时限等)进行监测,及时跟科主任、护士长汇报,并在时限范围内提醒科主任、护士长组织科内讨论,形成记录与意见。(职能部门抄送至本科室或本部门的事件亦需注意)。(一)科主任、护士长职责1、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后,科主任、护士长应及时采取针对性补救措施,将事件的危害程度降至最低,并对有关的实物如标本、药品、器械、用具、病历和医疗记录等按规定妥善规范保管,不得销毁、转移或涂改。对疑似输液、输血、药物引起的不良事件,护患双方应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签名或盖章,严格执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2、及时对科室上报不良事件进行讨论分析。3、每季度负责对科室发生不良

16、事件进行汇总、分析讨论,发现问题(三)职能部门及部门负责人职责1、对I、11级事件或事件不得以控制会引发严重后果的事件,应迅速到达现场进行处理,必要时向分管领导报告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处理。2、对本部门接收到的不良事件组织分析讨论,提出意见反馈给科室,并对整改情况及成效进行追踪。3、对本部门接收到的不良事件每季度进行分析并将分析报告提交至医疗安全办公室。(三)医疗安全办公室职责1、主体负责全院医疗安全事件管理。2、具体负责综合事件类的流转管理。3、制定医院医疗安全事件管理的组织架构和处理流程并监督落实(组织架构图及处理流程附后M4、对日常各大类事件的管理进行监督,必要时将情况上报医院质量管理委员

17、会。5、对每季度上报的信息进行初步统计和汇总,对统计结果进行趋势分析和个案分析,对发生频次较高和危害程度较重的事件,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必要时组织医疗安全专项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各主管部门要定期召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学习会议,从错误中学习,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6、医疗安全办公室每年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编辑成册作为培训教材,警示全体医务人员,让每个成员及时学习到典型案例的经验教训,以降低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三、各级各类人员在上报、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出现以下情形的,应按医院有关规定实行责任追究:1、科室对发生的不良事件隐瞒不报的。2、科主任、护士长对发生

18、的不良事件未及时处理、讨论、分析和改进的。3、有关职能部门未执行处理流程的,包括未及时处理、分析、上报、改进的。4,主体管理部门未履行主体管理职能的。四、各级考评组织在考评过程中应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项目加强检查,促进全院医疗安全事件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五、本制度自即日起执行,原有相关规定中与本制度相抵触的,以本制度为准。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一、对所有住院患者使用手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识别患者的唯一标识;二、腕带应包括病区、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等信息;三、患者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松紧适宜,戴于手腕部,佩戴部位皮肤应完整,佩戴后手部血运应良好,告知患者佩戴目的,防止患者自行取下;

19、四、“腕带填写前应认真核对患者信息,必须经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经二人核对;五、在进行一切操作如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等诊疗活动时,必须使用两种以上的方法确认患者身份(严禁仅以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六、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实行双人双向核对,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提高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七、完善关键科室间的患者识别措施,如急诊科、产房、新生儿室、麻醉科、ICU、病房之间患者识别交接程序与记录;八、在实施任何介入或其他有创高危诊疗活动时,操作者都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作为最后查对确认的手段,以确保为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九、鼓励患者在

20、接受有创诊疗前主动提供身份识别、手术部位确认、安全用药知识等信息。门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二、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时,应以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及就诊卡进行识别(必要时使用医保卡、农合卡、身份证等作为补充)。三、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定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四、各诊区挂号、分诊护士,挂号时认真核对患者就诊卡及病历封面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地址、医保号、药物过敏史及联系电话,了解患者基本病情并正确分诊,帮助患者选择医师。五、对预约患者认真核对预约单上患者姓名、手机号,就诊卡及病

21、历封面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医保号、地址、药物过敏史及联系电话,挂号后安排优先就诊。给患者建卡时核对身份证、医疗卡或病历封面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医保号、地址、药物过敏史及联系电话,正确输入患者信息。六、医师为患者诊治前,询问患者姓名、年龄与就诊卡及门诊病历患者基本信息进行核对,准确识别患者身份,认真为患者诊查,正确开检查单及处方。七、对昏迷、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无自主能力、新生儿、7岁以下患儿及无痛检查、手术等患者,必须使用腕带作为识别身份的标识和查对的有效手段。在各种诊疗、护理操作前要认真核对腕带上的各项信息,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八、患者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松紧适

22、宜,戴于手腕部,佩戴部位皮肤完整,佩戴后手部血运良好。九、腕带填入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二人核对,给患者佩戴前要经有效确认无误后方可带上。同名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一、所有住院患者均佩戴手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识别患者的唯一标识;二、如遇同名患者,除使用姓名、年龄两项核对患者身份外还需核对住院号或身份证号码,并在床头卡和手腕带上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三、再次核对患者的手腕带和操作物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实施各项操作;四、门诊输液室如遇同名患者时,应采用号码牌进行区别,在输液瓶贴、医嘱执行单贴上号码标识,向患者告知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实施操作前再次核对患者的姓名

23、、年龄及就诊卡号、号码,确认无误后,实施操作。无名患者身份标识制度为了确保医疗安全,对无法进行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有身份标识的方法和核对流程,同时使患者权益及生命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特制定本制度。(一)身份标识方法1、接诊护士给患者戴上腕带并注明:姓名(无名+编号+日期)、性别(注明男女)、年龄(不详)、住院号或门诊号、过敏史(不详)。如患者住院还需填写床头卡。2,如需急诊检查、手术、住院,各类单子均填写无名+编号、住院号或门诊号、年龄等。3、对所有身份不明患者接诊人员要及时报告总值班或保卫科,联系政府相关部门协助确认患者身份。(二)身份确认后1、联系患者家属,确认患者姓名,并换上标有患者正

24、确姓名、年龄、住院号或门诊号等信息的腕带和床头卡。2、未住院的无名患者如在离开急诊科时其身份己得到确认,急诊科医院应在病历上记录。3、住院的无名患者身份确认后医护人员要在病历资料上完整准确记录患者信息。护理文件书写基本规范及管理制度一、护理文件书写包括体温单、长期医嘱单、临时医嘱单、住院首次护理记录单、护理记录单、手术护理记录单。二、所有护理文件书写均应按湖北省医疗文件书写规范所规定格式要求,逐项用黑色中性笔书写。三、护理文件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四、护理文件书写应当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五、修改:原则上不能修改。若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可使用本色笔

25、,用双横线划在错字上,字改在侧面,签全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除去原来的字迹。六、因抢救急危重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护士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注明补记的时间。七、危重患者应当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记录,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对一般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三天记录一次,病情较稳定、慢性病患者至少七天记录一次。八、护理文件应当由具有法定资格的护理人员按规范书写,未取得护士职业执照的护士、实习护生和进修护士书写的护理文件,应当由带教老师负责审阅、修改并签名.签名应清楚可辨认,不得故意潦草或仿照他人签名。九、护理文件应当在病人出院时归入医疗病历中,交病案室保存。十、护理部定期对护士

26、进行护理文件书写及法律要求的培训。十一、建立健全护理病历全程质量监控、评价、反馈制度。十二、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护理人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及时纠正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并有记录。十三、护理部每季度组织一次护理病历书写质量检查,对护理病历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纠正,并在护士长例会进行通报,达到护理病历书写质量的持续改进。医嘱执行制度一、基本要求1、医嘱由医师下达,护士执行医嘱应遵循及时、准确、认真、完整的原则,严格执行查对制度。2、医嘱必须经过执业医师签名后才有效。一般情况下医师不得下达口头医嘱,因抢救危重病人需要口头医嘱时,执行护士必须复诵一遍,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安甑以便再次确认。

27、抢救结束后,医师应在6小时内据实补记医嘱。3、对有疑问的医嘱,护士须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4、凡需要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要做好交接,交接清楚。二、长期医嘱的执行要求1、长期医嘱严格按医嘱执行流程执行,由执行护士用PDA扫描腕带及瓶贴条码,PDA上自动显示执行时间及签名。2、长期备用医嘱(PRN):每次执行时应由医师在临时医嘱单上记录医嘱内容,护士执行后在临时医嘱单上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名,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三、临时医嘱的执行要求1、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内,护士应在限定时间内执行。对限定执行时间的临时医嘱,应在限定的时间内执行。即刻医嘱(ST)应在医嘱开出后立即执行。护士执行临时医嘱后,必须在执

28、行时间标记栏内注明执行的准确时间并签全名。2、临时备用医嘱(SOS):12小时内有效,护士执行后,必须填写执行时间并签全名,若未执行则由当班护士,用红笔在此项医嘱栏内标注未用,并签名医院消毒隔离制度1.认真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2.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按要求着装,在工作中应严格执行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3.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原则,凡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消毒。4.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特殊感染患者用过

29、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先消毒,在彻底清洗干净,最后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5.需要重复使用的器械、物品、氧气湿化瓶、管道类,较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消毒与灭菌处理。6.一次性无菌物品不得重复使用。7.化学消毒和灭菌时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以及使用方法、作用时间及影响消毒和灭菌的因素。现配现用的含氯制剂配制时应注意有效浓度,并用浓度试纸进行检测。更换消毒、灭菌剂时,用于浸泡的容器必须进行消毒、灭菌处理。8.物体表面、地面应保持清洁,湿式清扫。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应进行消毒处理。拖把应分区使用,标志明显,分开清洗,悬挂晾干.9环境保持整洁,空气清新,根据季节温度不同,定时开窗通风

30、,净化空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当遇有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或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时,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10患者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至少更换一次,如有特殊情况及时更换,脏被服不能在病室及走廊清点。患者出院后,病室及室内物品必须做好终末消毒并登记。11传染病患者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执行,传染病患者应专科收治,同类传染病患者相对集中,特殊传染病患者单独隔离。患者出院后的病房及床单位及时做好终末消毒处理。传染病患者的各类污染物品和排泄物按有关规定处理,其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12.手术室、ICU、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血液透析室、内镜室、口腔科、消毒供应室等医院感染重点监测部门及科室按各科特点进行严格消毒、隔离管理。13.规范处置医疗废物,严禁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装,针头、刀片等利器使用后应放入利器盒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