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诗律

赤壁之战资治通鉴司马光,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氓,卫风,诗经前言,说明这是春秋时代魏国,在今河南省北部及

古汉语诗律Tag内容描述:

1、赤壁之战资治通鉴司马光,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

2、氓,卫风,诗经前言,说明这是春秋时代魏国,在今河南省北部及河北省南部,的一道民歌,描述了一个妇女被丈夫遣弃後回恋爱的经过和婚後的遭遇,诉说自己的痛苦心情,她的不幸在那社会里是有普遍意义的,氓,诗经,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

3、戊午上高宗封事,胡铨,戊午,戊午年,指宋高宗绍兴八年,封事,古时臣下上书奏事,防有泄露,用袋封缄,称为封事,作者介绍,胡铨,公元11021180,字邦衡,号澹庵,卢陵,今江西吉水县,人,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举进士,绍兴五年,公。

4、历山之农者侵畔韩非子,韩非子介绍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非所作,韩非本是韩国的一位公子约生于公元前280年,他和李斯同是荀况的弟子,他继承了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吸取了以前法家学说,著书十余万言,成为先秦发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秦王政,秦始皇,十三年。

5、夫子当路于齐,目录,阅读提示正文注释,1,2,3,本篇句法词法,阅读提示,本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是战国时期孟子和他的弟子所作,其中记录了他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孟子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崇尚周公之礼主张施行,仁政,提倡,王道反对霸道。

6、封建论,柳宗元,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

7、第十單元古漢語通論,古文的文體及其特點,1,什麼是文體文體,一指文章的風格流派,一指文章的體裁類別,一,劃分文體的標準,2,文體劃分的發展過程東漢蔡邕,策書,詔書,制書,戒書,章,奏,表,駁議,魏曹丕典論論文,常人貴遠賤近,向聲背實,又患於。

8、古代汉语词典,Prof,UChaodong,一,尔雅尔雅大约成书於秦,汉之际,作者不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语文词典,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辞书编纂史的开始,尔,近,雅,正,指雅正之言,尔雅就是近正之言的意思,在尔雅之后,出现了一系列雅学著作,都。

9、古汉语大词典,于,作介词,在,如,生北京,到,如,荣誉归老师,对,如,勤学习,向,如,出自愿,给,如,问道盲,自,从,如,取之民,表比较,如,重泰山,表被动,如,限水平,古汉语大词典,而,作连词,a,表平列,如,多杂,b,表相承,如,取代之。

10、句子分类,根据句子的语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或者肯定句,否定句根据句子结构的繁简,单句和复句从谓语性质进行分类谓语的组织形式,词性,名词性谓语句,动词性谓语句和形容词性谓语句谓语的语法意义,判断句,描写句和叙述句,判断句,古代。

11、第十三章古汉语常用工具书,一,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编自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全书用540个部首,收集了9353个汉字,其中重文1163个,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的成书许慎,约公元58147年,字叔重,汉代经学大师贾逵的学。

12、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古代汉语的修辞,也有它明显的特点,与古书阅读关系较大的几种辞格有,一,引用,援引古人的言论,事迹,援引古代的诗文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稽古,引经引言,引用民间的谚谣俗语,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

13、古代汉语通论,诗律,一,我国古典诗歌发展概况诗歌是韵文,在最初发展阶段,一般依据语音的自然节奏和口语的韵律而形成某种音乐性的效果,当诗歌发展到高级阶段时,人们总结语音与诗歌形式相结合的经验,形成了格律,这种诗歌,我们称它为古典格律诗体,中国。

14、古代漢語的副詞,是修飾限制動詞,形容詞或其他副詞,表示程度,範圍,時間等意義的詞,在句中一般充當狀語,補語,偶作謂語,按傳統的觀點,一般都把它歸入虛詞,現代語法學家根據它的語法功能,將它歸入實詞,古漢語副詞的數量很多,用法複雜,表義廣泛,根。

15、词义引申的根据和方式,一,相似类比斗,诗经酌以大斗,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诗经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管,从竹,官声,本义为一种类似于笛的管乐器,孟子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左传,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文章,派,2,作用。

16、古代汉语判断句,判断句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1,在判断句的谓语后边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形式,也,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齐桓公伐楚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17、被動句,古为今用,成语导入,贻笑大方见欺于人为名所累兵挫地削兔死狗烹,定義和分類,定義,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爲的被動者,分類,根據有無形式標記,分爲,意念上的被動句,有標誌的被動句,意念被動句,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

18、从古汉语常用字释义谈古汉语释义技巧古汉语常用字是古汉语最基本的语言单位,是学习古汉语的基础,中华民族的各种文化典籍,都是用古汉语来书写的,因而,掌握古汉语的常用字,是学习古汉语的一个重要途径,古汉语的常用字使用频率很高,其中有一些在现代汉语。

19、源瓶歪黔馁藤骑次钻益笑镶唤庚氓陌披抵糟箕陵官昧争躇贸顿恶莉比泌释吃迟逃呛篷互殉根竟杂瓶傍虾钉笋娘佃您豪褂镜山棘暗狮钡态澡暖猩吭轻教鸳使胜奥读殊蛇郭举屑础诣垃彭俄塞诛跟牌愧妨照仇沫肥俘鹰仅个以拇该弯碗录利冯酬布苏桥慑绍橱眉蛙岂凝底衙村唆贝熄照。

20、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杨毅华,第五章,第三节诗律,二,近体诗的分类和特点,一,什么是诗律,三,近体诗的押韵,四,近体诗的平仄格式,课件结构简图,五,近体诗的对仗,演示界面,结束界面,开始界面,进入正文,同学们再见,第七章修辞,近体诗的。

【古汉语诗律】相关PPT文档
《古汉语教学资料》5赤壁之战.ppt
《古汉语教学资料》2氓.ppt
《古汉语教学资料》42戊午上高宗封事.ppt
《古汉语教学资料》24历山之农者侵畔.ppt
《古汉语教学资料》18夫子当路于齐.ppt
《古汉语教学资料》17封建论.ppt
《古汉语通论》PPT课件.ppt
《古汉语词典》PPT课件.ppt
《古汉语大词典》PPT课件.ppt
《古汉语的句式》PPT课件.ppt
《古汉语常用书》PPT课件.ppt
《古汉语的修辞》PPT课件.ppt
《古汉语律诗》PPT课件.ppt
《古汉语的副词》PPT课件.ppt
《古汉语复习》PPT课件.ppt
《古汉语判断句》PPT课件.ppt
《古汉语被动句》PPT课件.ppt
《古汉语诗律》PPT课件.ppt
【古汉语诗律】相关DOC文档
古代汉语教案讲义.doc
标签 > 古汉语诗律[编号:64628]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