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育种

第二章 菌种选育,主讲:李昌灵,放线菌链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等,真菌青霉素头孢等,一些产芽孢的细菌,植物或动物来源,一抗生素生产有关的微生物,抗生素是次级代谢产物,需要生物体进行复杂的代谢,目前发现的生物来源如下:,第一节 菌种的来源,二氨基,第二章,发酵工业菌种,本章内容,一,常用发酵工业菌种二,发

微生物育种Tag内容描述:

1、第二章 菌种选育,主讲:李昌灵,放线菌链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等,真菌青霉素头孢等,一些产芽孢的细菌,植物或动物来源,一抗生素生产有关的微生物,抗生素是次级代谢产物,需要生物体进行复杂的代谢,目前发现的生物来源如下:,第一节 菌种的来源,二氨基。

2、第二章,发酵工业菌种,本章内容,一,常用发酵工业菌种二,发酵工业菌种的分离筛选三,发酵工业菌种鉴定四,发酵工业菌种改良四,发酵工业菌种保藏,第一节常用发酵工业菌种,工业发酵生产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生产菌种,发酵工艺和后提取工艺三个因素,其中拥有。

3、背景知识六,菌种保藏技术,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微生物技术应用,微生物会发生变化吗,分离得到的微生物可以直接用于生产吗,怎样保存微生物,知识节点一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知识节点二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知识节点三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知识节点四微生物育种。

4、第3章新技术育种原理及其进展,菌种选育应用微生物遗传和变异理论,用人工方法,或自然,造成变异,再经过筛选以得到人们所需菌种的过程,菌种选育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发酵工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新产品和适应工艺改革的要求,菌种选育的方向是选育,吃。

5、第二章发酵工业菌种与种子的扩大培养,第一节发酵工业菌种概述,菌种在发酵工业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决定发酵产品是否具有产业化价值和商业化价值的关键因素,是发酵工业的灵魂,能够利用廉价的原料,简单的培养基,大量高效地合成产物,有关合成产物的途径尽。

6、第二章生产中常用菌种的分离,选育和保藏,第一节菌种的分离筛选第二节培养分离第三节工业微生物育种第四节菌种的保藏及活化,带图象分析系统的微生物菌种显微观察装置,第一节菌种的分离,一,菌种的来源根据资料直接向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工厂或菌种保藏。

7、第三章工业菌种的选育及改进,尽管生产菌种最初均是来自于自然界,但天然菌种的生产性能一般比较低下,20世纪40年代抗生素工业的兴起,推动了微生物遗传学的快速发展,也为微生物发酵工业优良菌种的人工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优良菌种的选育为生产提供了各。

8、第 六 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变异:,亲代与子代子代间不同个体不完全相同,遗传和变异variation是生命的最本质特性之一,遗传型:,表型:,生物的全部遗传因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具有一定遗传型的个体,在特定环。

9、第一章 微生物菌种选育,菌种选育:利用微生物的遗传变异的特性,采用各种手段,改变菌种的遗传性状。自然选育:根据菌种自然变异的特点进行选育的过程。人工选育:人为方式改变微生物菌株遗传物质选育过程,包括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融合基因工程育种等。

10、辐射诱变改良工业菌种,育种,1,1诱发突变辐射与诱变,1,辐射,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传递能量的过程,电离辐射,射线,射线,射线,射线,等离子,中子和质子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和射线的穿透力很弱,故只能用,内照射,实际应用时,一般不用射线,只用射线。

11、工业微生物育种复习题解析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工业微生物,作为工业微生物应具备哪些特征,答,工业微生物,对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经过改造,用于发酵工业生产的微生物,具备特征,1,菌种要纯,2,遗传稳定且对诱变剂敏感,3,成长快,易繁殖,4,抗杂菌。

12、第四章 工业微生物育种 诱变剂,第一节物理诱变剂,包括紫外线X射线r射线快中子微波超声波电磁波激光射线和宇宙线等。其中对微生物诱变效果较好,应用较广泛的是紫外线X射线r射线和快中子。物理辐射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一物理诱变剂的生物学。

13、第五章工业微生物育种诱变剂,物理诱变剂,化学诱变剂,生物诱变剂,通过人为的方法,利用物理,化学因素处理微生物以引起突变,这一过程称为诱发突变,诱发突变,的发现年,用,射线诱发果蝇遗传性状变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又发现化学物质氮芥也能导致细。

14、微生物遗传育种学,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获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李振声长期从事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育成小偃麦八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和小偃,号等系列小麦良种,利用偃麦草蓝色胚乳基因作为遗传标记性状,首次创制了蓝色单。

15、离子注入微生物诱变育种,姜巍2013E8004161057过程所,赁碱廷天烘班浮掘扔贪处竟迂虐械岁忱躺枷捏嚎浇悄抵忙呜撮幽沪债掠驻离子注入微生物体引起诱变离子注入微生物体引起诱变,2,离子注入微生物诱变育种,背景,特点,工业应用,具体方法。

16、离子注入微生物诱变育种,姜巍2013E8004161057过程所,2,离子注入微生物诱变育种,背景,特点,工业应用,具体方法,展望,背景,3,背景,离子注入生物体诱变育种是人工诱变方法的一种新发明,已经证实离子注入诱变,可以获得高突变率,扩。

17、常见的微生物育种方法,2,主要内容,一微生物育种简介二紫外线诱变选育 1诱变机理 2DNA损伤修复 3紫外线诱变育种程序 4实例:酸性淀粉酶高产菌株选育重点介绍测定方法及结果,Thank you,4,一微生物育种简介,为什么要发展微生物育种。

18、第三章,微生物育种,微生物育种,无论从自然变异选择还是人工诱变的选择,都是建立在遗传和变异的基础上的,工业微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阶段,自然选育微生物纯种培养法发明之后,开始了微生物纯种的自然选育,如当时的酒精发酵,纯系良种的推。

【微生物育种】相关PPT文档
第二章菌种选育课件.ppt
发酵工程第二章发酵工业菌种.ppt
背景知识六菌种保藏技术.ppt
《技术育种》PPT课件.ppt
第二发酵工业菌种与种子的扩大培养.ppt
《发酵菌种选育》PPT课件.ppt
工业菌种的选育及改进.ppt
发酵工程2(菌种选育)课件.ppt
工业微生物育种.ppt
第四章工业微生物育种诱变剂课件.ppt
工业微生物育种诱变剂.ppt
微生物遗传育种课件绪论.ppt
医学课件离子注入微生物体引起诱变.ppt
离子注入微生物体引起诱变.ppt
常见的微生物育种方法ppt课件.ppt
《微生物育种》PPT课件.ppt
【微生物育种】相关DOC文档
工业微生物育种复习题解析.docx
标签 > 微生物育种[编号:42558]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