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带着科学飞入现代化教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78539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带着科学飞入现代化教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带着科学飞入现代化教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带着科学飞入现代化教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带着科学飞入现代化教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带着科学飞入现代化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带着科学飞入现代化教学.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息技术带着科学飞入现代化教学【内容摘要】: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这里,“利用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使学生通过掌握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工具的综合运用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处理、创新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信息技术教育的途径与模式有多种。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学校课堂教学模式、课外活动模式、家庭教育模式和远程协作学习模式几方面做了探讨。【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科学学科有着极其丰富多彩的、需要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和资源呈现工具的内容,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

2、当然,要想充分发挥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关键还在于如何去合理有效地运用。一、信息技术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个教师的语言描述能力再强,总不如让学生边看、边听、边想、边动手的效果好。音频、动画和视频等丰富多彩的媒体使原本单调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把有关环境、天文、地理等内容制成课件,在小小屏幕中再现,突破了课堂狭小天地,大大加深、拓宽了小学生的知识面。视、听、触多感官相结合,对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能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认为运用信息技术是科学教学的极好手段。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将信息技术引入科学课堂,充分

3、发挥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等于一体的优势,图文并茂、声情兼容、动静结合地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登月之旅”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科学家拍摄月球现象的图片和动画,引导学生观察月球,自然有趣地引入课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2、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实现发现式学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科学现象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对科学持久兴趣的主要教学内容,很多奇特的科学现象,如“冰冻状态小金鱼的复活”,“不同频率的声音”,“周游世界的小水滴”,如果不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出来

4、,普通小学科学实验室根本无法完成,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就会落不实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实验,能够再现科学的真实性,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的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学生日常生活中难得一见的物理现象演示出来,能够开括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好奇。通过这种科学现象演示,更好地是实现了学生对知识的升华,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够更直接地培养他们对科学的探究意识。二、信息技术在家庭科学教育中的应用家庭教育是指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或者是有意识、自觉地对在子女的

5、生活、学习、工作等进行的一种教育。我国的家庭教育源远流长,古代的私塾可以称得上是家庭教育的前身。直到近代,出现了将儿童集中起来进行教育的学校,但是,家庭教育仍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家庭教育,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永远代替不了的”。现在的家长工作都比较忙,很难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陪伴孩子,有些家长或许有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但是方式方法不对,导致相反的效果。现在的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以及各种平台的开通极大的方便了家长和老师的沟通,方便了家长了解更多的孩子的情况,更好的教育孩子。三、信息技术在科学课外活动中的应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不要把

6、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人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科学教育的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必须有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课外的科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延伸和补充,也是科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阵地,有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信息技术在科学的课外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四年级下册,要开展养蚕活动。设计并开展好这个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促使孩子们更好地学好科学。如何养好蚕需要学生之前做好大量的准备,而网络此时级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交流各种知识和经验。养蚕能增强孩子的观察能力,培养他们的耐心与细心。因为养蚕,需要一个持久的过程。通过养育蚕宝宝,

7、让孩子体会饲养的乐趣,体味生命的存在,懂得珍爱生命。培养孩子对做任何事情认真的态度,善始善终的好习惯。学生在写观察日记时,不仅记录了蚕的各种变化,如食量、颜色、斑点、蜕皮日期等,有的还进行拍照、录像,明确对观察的事物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记录。这种对事情认真的态度会使他终生受益。孩子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的全过程,在体验中学会去思考,在思考中学会去创造,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实践能力,还发展了其创新思维能力。重新审视了生命,认识生命的价值。蚕的一生极为短暂,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它的要求极为简单一桑叶足矣。然而,当它付出的时候,毫无怨言、倾其所有,彰显了“春蚕到死丝方尽”一段精彩的生命历程。让孩子从中明白生命的

8、可贵,体验生命应有的价值。四、信息技术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网络对于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各种方便也好处,但是对于青少年“三观”形成也构成潜在威胁。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资本主义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思想处于极度矛盾、混乱中,其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从而滋生全盘西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2、网络改变了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青少年在网上公开、坦白地发表观点意见,要求平等对话,对青少年工作者的权威性提出挑战,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同时,上网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3、信息垃圾弱化青少

9、年的思想道德意识。有关专家调查,网上信息47色情有关,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网上无意中接触到黄色信息。还有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也在网上发布扰乱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蛊惑青少年。这种信息垃圾将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污染青少年心灵,误导青少年行为。4、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一方面,少数青少年浏览黄色和非法网站,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增多,例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通过银行和信用卡盗窃、诈骗等。这些犯罪主体以青少年为主,大多数动机单纯,有的甚至是为了“好玩”、“过瘾”和“显示才华”。另外,有关网络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给青少年违法犯罪以可乘之机。所以无论

10、是家长还是老师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时候都要给孩子过滤不健康的内容,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结论:从我多年教学经验实践中,把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科学教学中,比传统教学方法有着明显的优势。多媒体技术的强大功能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只有科学的有效的使多媒体技术为科学教学服务,才能更好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科学教学中去,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参考文献:1黄荣怀.信息技术与教育W.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郭琴信息技术带现代教育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00(6)3王佑镁信息技术与学习变革J.现代教育技术,20034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