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20005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 历史与理论,1,h,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 历史与理论1h,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一、哲学思辨阶段(孕育时期) 这一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初。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2,h,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一、哲学思辨阶段(孕育时期)2,这是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一个准备时期,即霍兰德所说的社会哲学阶段,其母体是从古代希腊开始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的西欧思辨哲学。这一时期与其后的几个时期相比,时间跨度较长,而且由于在这一时期中“社会心理学思想同一般的心理学思想的见解紧密相连,因此很难把纯社会心理学观点划分出来”(安德列耶娃,1984:2

2、4)。但这一时期理论的系统化和条理化直接为后来社会心理学的各理论流派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如果说要在该时期找出和现代社会心理学较为接近的主题的话,那么,这一两千年中社会哲学家们围绕“人性”所展开的争论算得上是“正宗”的社会心理学研究。,3,h,这是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一个准备时期,即霍兰德所说的社会哲学阶,人性善说:柏拉图到斯金纳,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认为,人性虽然不能完全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因此,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设计一种社会,使其中的孩子能够由适当的教育加以适当的塑造。 柏拉图的理想主义观点在后来的社会哲学家康德、歌德和卢梭等人的学说中继承下来,并得到了

3、进一步的发展。他们认为,人具有潜在的善性,使人趋向邪恶的是邪恶的社会;因此,改变人性的前提在于改变社会。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改变个体行为的强化理论其哲学思想也是出自这一母体。,4,h,人性善说:柏拉图到斯金纳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认为,人性虽,人性恶说:亚里士多德到马基雅维里,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社会源于人的自然本性,而人性又是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的,因此,改变人的本性、建立理想国的主张是无法实现的。 亚里士多德为当代社会心理学直接开辟了诸多研究领域:“现代社会心理学许多有关态度或劝说的研究是与亚里士多德直接联系着的。亚里士多德将这些内容归入修辞学的范畴”(威廉S.萨哈金,1991:1

4、)。他在诗学中提出的“宣泄说”孕育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说”,并进而影响到当代社会心理学对人类侵犯行为的研究;他在尼考马可伦理学中阐释的人类行为的交换论观点也称得上是现代交换论的滥觞;而他关于社会和人性的学说则经圣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由马基雅维里和霍布斯给予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5,h,人性恶说:亚里士多德到马基雅维里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社,二、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时期) 这一阶段是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 经验描述阶段是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的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诞生。,6,h,二、经验描述阶段

5、(形成时期)6h,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是人类社会发生重大历史变化的时期,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和由此而来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的发展,许多学科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其中包括那些同社会生活的各个过程有直接关系的学科。马克思和恩格斯敏锐地意识到,工业文明的发展为人类了解自身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他们提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 确实,在这一时期中,与阐释人及人类社会本质有关的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都逐步建立了起来。这一切,连带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为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提供了合适的土壤。,7,

6、h,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是人类社会发生重大历史变化的时期,1905年的芝加哥: 工业文明的一种诠释,8,h,1905年的芝加哥: 工业文明的一种诠释 8h,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标志,1859年,德国人M.拉扎勒斯和H.斯坦达尔联袂主编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借助哲学、人类学和史学的取向,对民族群体的语言、风俗、习惯进行研究。社会心理学由此进入了社会经验论阶段。 1897年,美国人特里普利特对“竞争”现象进行了全新的研究,这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首次实验结果;这一年被称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之年。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分别出版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同名教科书;

7、社会心理学终于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土壤中脱生出来走向独立。,9,h,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标志1859年,德国人M.拉扎勒斯和H.斯坦,三大直接来源之一: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早在1807年,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一书中就曾论及不同于个体精神的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是在历史的进程之外独立存在着的,而作为个体的人们只是它的代理人。在黑格尔那里,个人是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只有作为某种普遍物的成员才能表现自己”(黑格尔,1961:323)。此后,哲学家拉扎勒斯和语言学家斯坦达尔提出,历史的主要力量是“民族精神”或“整体精神”,并由此成为民族心理学的直接缔造者。通过拉扎勒斯和斯坦达尔的杂志,现代心理学之父冯特深受黑

8、格尔的影响,他历时20年(19001920)写出了十卷本的民族心理学。冯特认为 ,民族心理学的较为合适的研究领域涉及到“由共同的人类生活所创造的那些精神产品,因此,仅凭个体意识是无法对它加以说明的”(Wundt, 1916:3)。比如,语言、神话和习俗就不是由个体创造的,而是社会的产物;因此,民族心理学应当采用自己的方法对这类文化产品进行分析。,10,h,三大直接来源之一: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早在18,三大直接来源之一: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这一理论形态是法国早期社会学的直接产物,塔尔德在他那本被誉为“值得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任何一种说明中简略提上一笔”(查普林等,1984:309)的著作模仿律(1

9、890年)中创设了模仿理论,并借此来解释人的全部社会行为。塔尔德写道:“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并且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连犯罪也是通过暗示、模仿和欲望等社会原因产生的。由于塔尔德将模仿和暗示视为最简化的个人活动,因此他认为对群体行为最为成功的说明应该是个体的或心理学的,而不是社会学的。迪尔凯姆则与此恰恰相反,他认为社会的事情是无法还原到个人水平的。因此,社会心理学只能从群体开始并终至于群体。,11,h,三大直接来源之一: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11h,群众行为的研究者:黎朋,黎朋接受了塔尔德的观点,以具有催眠性质的暗示感受性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尤其是个人聚集而成的“

10、群众”行为。他认为,群众具有神经质的感染因素,去个性化、感情作用大于理智作用、失去个人责任感是群众的三大特征。另一方面,黎朋也接受了迪尔凯姆的观点,认为群体意识是不同于个体意识的一种独立的存在,因为群体本身就具有“与作为构成群体的各个体完全不同的特征。群体意识服从于群体心理统一律(LeBon, 1896:26)。,12,h,群众行为的研究者:黎朋黎朋接受了塔尔德的观点,以具有催眠性质,三大直接来源之一: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本世纪初,沿着其同胞达尔文的进化论线索,麦独孤探讨了个体行为的动力问题,并将这种动力毫不犹豫地归为人的本能。在他那本标志着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导论(1908

11、年)中,麦独孤坦率地写道:“先天的或遗传的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动(不论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的基本源泉或动力”(McDougall,W.,1921:20)。他在该书中列举了诸如求食、拒绝、求新、逃避、斗争、性及生殖、母爱、合群、支配、服从、创造、建设等18种本能,并认为正是从这类潜伏在行为背后的本能中衍生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13,h,三大直接来源之一: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本世纪初,三、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时期) 这一阶段始自20世纪20年代。其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14,h,三、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时期)14h,社会心理学在

12、其形成的初期,还缺乏兹后导致它不断繁荣的任何一种实证手段作为理论基础,因此在社会经验论阶段尽管已宣告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但它毕竟还带有明显的思辨和抽象性质,是一门描述性较强的科学。从本世纪20年代起,伴随着各种实证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完成了在其整个历史上最具革命意义的转折,大踏步地走向科学。这是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即所谓社会分析阶段,具体特征为:社会心理学已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转变为定量,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和个体研究,并从普遍论转变为特殊论。从这以后,社会心理学获得了空前稳步的发展。,15,h,社会心理学在其形成的初期,还缺乏兹后导致它不断繁荣

13、的任何一种,奥尔波特与心理学取向的实验,心理学家F.奥尔波特在其同胞N.特里普利特(1897年)和德国人W.莫德(1913年)所进行的有关群体对个人行为影响的实验的基础上,于19161919年间进行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促进”的实验,他富有成效地观察到:“合作群体中存在的社会刺激,会使个人工作在速度和数量方面有所增加。这一增进在涉及外部物理运动的工作中要比纯智力工作中表现得更为突出。”(Allport,F.,1924:284)他的那本包括了这些实验成果的社会心理学(1924年),也因此被人们公认为是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6,h,奥尔波特与心理学取向的实验心理学家F.奥尔波特在其同胞N.特,

14、米德的社会学传统,20年代后,当社会心理学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在心理学家手中向前蓬勃发展之时,社会学家则从以下两方面为社会心理学的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首先是理论建设,乔治米德继承了查尔斯库利、威廉托马斯等人的社会学传统,以心灵、自我与社会(1934年)一书为后来被赫伯特布鲁默称之为“符号互动论”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具体研究,能够与此间心理学家的实验室研究相媲美的社会学家的经验研究有这样几项:(1)三四十年代进行的有关社区心理和社会流动的调查,代表作有罗伯特林德等人的中镇和沃纳的美式小城,它们揭示了“一个人所占据的阶级位置是决定其世界观的最重要因素”;(2)盖洛普的民意测验。,

15、17,h,米德的社会学传统20年代后,当社会心理学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在,文化人类学的主要研究,(1)由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进行的有关新几内亚特罗布里恩德群岛土著居民心理的研究,他这一成果批驳了弗洛伊德关于“俄迪浦斯情结”在人类心理发展中具有普遍性的观点; (2)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玛格丽特米德在她对南太平洋上的萨摩亚群岛和新几内亚的现场研究,她提出,青春期危机并不是伴随着生理成熟而必然出现的心理反应;同时,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并不依赖于生物学的性差异,它们是特定社会的文化条件的反映; (3)1934年,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探讨了个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同其所处的文化之间的关系,由此

16、揭开了现代科学国民性研究的帷幕。,18,h,文化人类学的主要研究(1)由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进行的,社会心理学的现状,要用最为简洁的语言来描述社会心理学的现状的话,可以说,一方面,现代社会心理学陷入了自20年代以来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另一方面,由危机而起的对这门学科的社会性的强调以及遍及全球的本土化运动又给社会心理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19,h,社会心理学的现状 要用最为简洁的语言来描述社会心理学的现状,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是60年代末美国社会危机的反映。在这场危机中,黑人运动、妇女运动、反战运动以及以“全球大造反”为标志的青年运动此起彼伏,社会处于激烈的动荡之中,资本主

17、义及与其相应的生活方式第一次遭受全面的抗议。 面对日益严峻的现实,许多人呼吁社会心理学家“应该走上街头,迅速解决最迫切的社会问题”(伯克威茨,1988:4)。但令人遗憾的是,社会心理学家一时间却手足无措,他们无法为医治任何社会病提供良方。这导致以往一直作为一般大众心目中的“宠儿”的社会心理学开始失去人们的信任,整个学科发生了自20年代以来的第一次危机。,20,h,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是60年代末美国社会危机,社会心理学在中国,经过1946-1949年的三年内战,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大陆和台湾经历了长时期的隔绝。从1949年到1980年,受(前)苏联的影响,这三十余年是中国大陆社

18、会心理学研究发展的停滞阶段,但社会心理学在台湾和香港则开始了自己的历程。 在台港学者开始推进社会心理学的中国化或曰本土化之时,1981年,中国大陆的社会心理学进入重建与复兴阶段。这一年夏天,北京心理学会首次举办了“社会心理学学术座谈会”,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学者就社会心理学的对象、性质、方法和其他一些理论问题发表了意见。这是大陆社会心理学重建的重要标志。,21,h,社会心理学在中国经过1946-1949年的三年内战,20世,本土化:一种普遍性的学术运动,“本土化”,是一个至今为止在学术圈内尚未获得一致意见但却被广泛使用的术语。这一术语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述,所谓“欧洲化”、“日本化”、“加

19、拿大化”和“中国化”(在中国更常用的一个相近的术语是“有中国特色的”)。无论这些表述有什么区别,总的说来都是一国或一地区的知识分子对学界占主导地位的外国的学术范式的不满做出的一种反应。 尽管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学者就提出了使西方社会科学的范式适应自己国家的社会现实的设想,但“本土化”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学术运动,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成为头号经济、政治、军事、科技大国并因此成为头号学术大国以后。,22,h,本土化:一种普遍性的学术运动“本土化”,是一个至今为止在学术,本土化的倡导者:杨国枢,中国是这场本土化运动的另一个中心。在70年代以后首先提出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或中国

20、化问题的是中国台湾和香港的学者,但现在这一学术运动已经得到了中国大陆社会心理学界的呼应。在1982年台湾地区的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召开的“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讨论会上,杨国枢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提出“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并指出了中国化的四个层次和方向。,23,h,本土化的倡导者:杨国枢中国是这场本土化运动的另一个中心。在7,杨中芳:本土化的积极推进者,香港的社会心理学家对本土化的关注超出了学术研究的兴趣。从70年代起,何友晖即围绕孝道、面子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本土化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并提出过“亚洲心理学”的概念和系统设想;高尚仁则通过聘请芝加哥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杨中芳回港任

21、教(现任中山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推动香港地区的社会心理学本土化运动。,24,h,杨中芳:本土化的积极推进者香港的社会心理学家对本土化的关注超,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 基本理论,25,h,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 基本理论25h,一、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在治疗神经症及精神病的临床实践中创立的一种学说,接下来发展为一种强调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有决定作用的理论,亦称心理动力学。,26,h,一、精神分析理论26h,1、潜意识理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27,h,1、潜意识理论意识27h,2、人格结构理论,本我 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构成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 介于本我与外部世

22、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个体意识到其认识能力,另一方面使个体为了适应现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 是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超我的作用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遵循“理想原则”。 在正常情况下,三者相对平衡,个体能得以适应环境与现实。,28,h,2、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 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本能、,3、性心理发展阶段论,口唇期(01.5岁)肛门期 (1.53岁)性蕾期 (36岁)潜伏期 (612岁)生殖期 (12岁以后),29,h,3、性心理发展阶段论口唇期(01.5岁)29h,二、社会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派),行为

23、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但最早将这一理论用于社会行为研究的却是美国耶鲁大学的社会学家多拉德和心理学家米勒等人。他们先后运用行为主义的基本理论对挫折和侵犯的关系问题、社会模仿现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这些研究在70年代以后到社会学习理论的巨擘班杜拉手上,终于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30,h,二、社会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简史 俄国的巴甫洛夫和美国的华生是行为主义早期的代表,斯金纳发展了行为主义。班杜拉和沃尔特斯提出社会学习论。,31,h,简史31h,基本观点: 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认为一种刺激引起的某种反应受到强化时,

24、就建立一个联结。复杂行为就是一系列简单行为的联合。 S R,32,h,基本观点:32h,行为主义的经典实验,恐惧实验,条件反射实验,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观察学习,33,h,行为主义的经典实验恐惧实验条件反射实验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观察,1、学习的机制 学习过程大致有三种机制,即联想、强化与模仿。 (1)联想 联想是古典条件反射。 (2)强化 通过对强化物进行适当的安排可使某种行为出现或不出现,不同的强化可塑造不同的行为。 (3)模仿 个体之所以学会某种态度和行为往往是对榜样模仿的结果。 2、观察学习 这是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学习论中,强调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的作用,用以解释许多社

25、会行为的学习。,34,h,1、学习的机制34h,斯金纳箱,研究操作条件反射的仪器。因由斯金纳创造和使用而得名。斯金纳箱高约0.33米,长方形,一面是单向玻璃,以便于观察动物而不惊扰它,其底部是金属网,可产生电击。箱内有照明小灯,并有一根连接着食物台的杠杆或一块踏板(见左图)。将饥饿的动物放到箱里,当它偶尔按压杠杆时,便可得到一点食物,以此建立操作条件反射。实验者通过改变实验程序,就可以改变动物的行为模式。,35,h,斯金纳箱 研究操作条件反射的仪器。因由斯金纳创造和,三、符号互动理论 主张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中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派别。米德是符号互动论的创始人,戈夫曼是符号互

26、动论现代的主要代表人物。,米 德,36,h,三、符号互动理论米 德36h,(一)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1、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2、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也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他们具有社会意义。,37,h,(一)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37h,(二)基本观点,1、符号互动的含义 符号即是人的言行。根据进化论的观点,那些有利于合作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被保存下来,这是与生俱来的符号,加上出生后的学习强化,个体具有的符号不断增多。个体具有运用和理解符号的能力,即把自己的思想、意识通过具体言行(符号)表达出去,同时也能理解别人言谈举

27、止(符号)的含义,这就是符号互动。,38,h,(二)基本观点1、符号互动的含义38h,2、自我概念:主观我(I)与客观我(me)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主体逐渐学会了用什么样的符号才能得到最大的快乐。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主体能站在他人的位置对自我加以评价,使自我形象与他人的要求一致,并能调节自身的行为。此时这个尽量满足社会要求的自我被米德称为客观我(me),而那个原本的并非作为意识对象的独立个体 被称为主观我(I)。,39,h,2、自我概念:主观我(I)与客观我(me)39h,3、自我的形成阶段 (1)准备阶段:发生在 1 岁以内, 婴儿还不能运用有意义的符号,主要以模仿的手段学习动作,与他人交往

28、。 (2)玩耍阶段:24 岁之间,孩子们扮演他人的角色游戏,并通过游戏来实验重要他人所期待的态度和动作。 (3)游戏阶段:4岁以后,儿童开始在群体中参与活动,协调与他人的角色关系。,40,h,3、自我的形成阶段40h,四、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个体认知过程在其行为中的重要性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派别,源于德国格式塔心理学。,41,h,四、社会认知理论 强调个体认知过程在其行为中的,社会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 人的行为不是对外界刺激孤立的反应,也不是反射弧的机械组合,它是通过心理活动的整合决定行为的。个体并不是被动面对客观世界的各类事物,而是把自己的知觉、思维和信念组织成简明的有意义的形式。无论情境怎样复杂

29、,人们都能把某种意义赋予它。这种组织、认知和解释,对个体在社会情境的行为影响很大。,42,h,社会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42h,43,h,43h,44,h,44h,归因理论(F.Heider),人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而且人对自己和别人的行为都要找原因,不是把原因归于自己的本性,就是把原因归于环境,或二者兼有。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即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或推论的过程。 归因理论家发现,当一种行为有希望获得成绩时,往往归因于自己,否则归于环境,而旁观者正好相反。,45,h,归因理论(F.Heider)人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而且

30、人对自,归因理论,内 因:人格、品质、动机、情绪、态度、能 力、努力等个人所具备的因素。外 因:周围环境、他人、规则、奖惩、工作的特殊性与难度、运气等。 稳定性:原因是不是行动者比较持久的特征。,46,h,归因理论内 因:人格、品质、动机、情绪、态度、能 力、努力,控制点理论 控制点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观点。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此类人的控制点在个人的内部,称为内控者。控制点在个人的外部,称为外控者。 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他们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外控者看不到个人努力与行为结果的积极关系,企图寻求救援或是赌博式的碰运气。这种态度与行为方式是不可取的。,47,h,控制点理论47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