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一如何读懂诗歌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9049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之一如何读懂诗歌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诗歌鉴赏之一如何读懂诗歌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诗歌鉴赏之一如何读懂诗歌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诗歌鉴赏之一如何读懂诗歌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诗歌鉴赏之一如何读懂诗歌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一如何读懂诗歌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之一如何读懂诗歌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歌鉴赏之一 如何读懂诗歌,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纲要求,写什么?,怎样写?,为何写?,即是从内容、形式、思想感情三方面入手解答题目,诗歌鉴赏三步走,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思考】诗的主旨是什么?,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馀,【解读】 此为干谒诗。诗人以新妇自比,以夫婿、舅姑比张籍、主考官,含蓄表达考前担心作品不一定合主考心意,求张指点。,初步尝试,感受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早发罗邺

2、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答案及解析,【答案】这首借助了典型的意象来体现“早”。首联“灯残”表明天尚未明,但诗人已经携剑登程;颔联“鸡唱”表明天刚黎明时分,“独”表明由于时间尚早,路上还没有行人;颈联“白草”“微有路”写出晨霜犹在,草呈白色,光线尚暗,道路还看不分明;时间较早,气温低,“浊河”也因天寒而“冻无声”。【解析】本题属于诗词鉴赏中的“一字领全诗”的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要先总述诗中是“如何体现”的,也就是关键方法,然后

3、结合诗句逐一分析即可。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之诗眼。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3分),【答案】“背”是背着,也就是方向相反。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用返乡的雁反衬出客居边塞的诗人孤独寂寞的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这类题目答题时既要指出该字含义、所用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之炼字。,【怎样才算读懂?】,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

4、点),1. 明白表层意思,2. 领会深层意思,读懂诗歌之技巧,一、品诗题 二、看注释 三、知作者 四、抓情语 五、析意象 六、看尾句,【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从思想内容分,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方法归纳,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 “何处泊”“断人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征人怨 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

5、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反映了游子思家之情,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乡愁。,写征夫长期守边,东西辗转不能还乡的怨情。,(一)品诗题抓题眼 诗歌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创作的缘由、作者的情感、诗歌的类型、作品的主旨等。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总结方法,【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注】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到长沙。古曲有梅花落。(1)诗歌前两句抒

6、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从注释了解作者、背景、疑难词语、难懂的典故,深入理解诗意。,总结方法,【例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第表达出对苟

7、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陆游】南宋爱国诗人。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他毕生致力于抗金和收复失地。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三)知作者知人论世 作者定诗风。 从诗歌作者入手,知人论世,把握诗歌的广义语境。作者的身世、境遇、抱负、人生观等,往往决定了诗作的思想感情。作者的风格基本是相对稳定的。,总结方法,诗歌的个人风格例举李白 陶渊明 杜甫 白居易 王维 王昌龄 高适 李商隐 陆游 李清照,知作者,忧国忧民沉郁顿挫,归园之

8、乐朴素自然,通俗易懂,怀才不遇豪迈飘逸,雄健高昂,悲壮苍凉,朦胧隐晦,诗画一体,缠绵婉约,悲壮爱国,【例四】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试分析抒情主人公的情感。,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孤寂、惆怅的感情。 用“空”字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宿鸟归飞急意在反衬行人滞留他乡,未免恋恋不返。 “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愁思印象。,(四)抓情语把握“情感关键字” 诗歌中直接或间接表达或透露诗人思想感情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

9、”。阅读时准确抓住情感关键字,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如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又如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总结方法,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谈谈下列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枫桥夜泊张继,相见欢 李煜,抒发愁情的经典,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例五】谈谈下面一首小令所表达的情感。,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作者通过九个组合的意象营造

10、了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并借此写出了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悲苦的情怀(或:有家归不得、孤寂悲苦的天涯游子)。,(五)析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例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总结方法,有离别之恨,含飘零之感,抒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幸遭遇的急切关照和安慰之情。,诗中意象无限广, 主客相融意味长。 离愁别绪托折柳, 望月怀远尽思乡。 竹菊梅兰君子范, 春草无涯友情芳。 燕飞世迁夫妻苦, 杜鹃啼血寄凄凉。 蝉鸣高洁虫悲鸣, 鱼传尺素鸿雁忙。 凡此种种难尽

11、举, 骚人寓意话衷肠。 分门别类条理化, 意境初解识诗章。,析意象,说说你所知道的意象,【例六】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这首诗尾联写的是什么内容?对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尾联的抒情,直截了当,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展现了盛唐时期的积极向上、昂扬奋发的时代风貌。,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遂持王首而还 。,(六)看尾句 卒章显志 从尾句了解主旨,在最后一两

12、句升华,卒章显志,或较为鲜明直接地表达出情感、主旨和态度,或婉转含蓄表现郁积在心中的情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结尾“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又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总结方法,例2、(08上海卷) 壬辰寒食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追求?,通过诗歌卒章显志的结构特点领会诗意。,全诗抒发了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表达了作者羡慕自由自在的渔樵生活。,课堂小结,快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一)品诗题,抓题眼;,(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三)知作者,知人论世;,(五)析意象,把握特定含意;,(四)抓情语,把握“情感关键字”;,(六)看尾句 ,卒章显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