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贬不一的英雄人物项羽.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1536479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褒贬不一的英雄人物项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褒贬不一的英雄人物项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褒贬不一的英雄人物项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褒贬不一的英雄人物项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褒贬不一的英雄人物项羽.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褒贬不一的英雄人物项羽 项羽个人评价1项羽的重新分封,是旧文化的回光返照,而刘邦的胜利则是秦始皇所代表的功利精神的新生。项羽死了,这本无关紧要。但是项羽所代表的精神死了,我觉得是值得惋惜的。这是中华民族刚勇血性丧失过程的开始。是的,随后的中国也曾经强大过,但是那是独裁者的强大,不是民族人性的强大。春秋时期,我们随处可以见到的自尊而勇敢的“士”,到了强大的汉唐,这样的“士”我们所能见到的也很少了。现在我们中国人津津乐道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文治武功,这不过是一种可怜的对帝王的“偶像崇拜”而已。这种对帝王的崇拜恰恰是士人自己缺少自尊和骄傲的补偿心理表现。项羽死了,而对项羽的最好的挽歌是一个女子写的

2、。在男人们嘲笑项羽不懂政治的时候,反而是一个女子知道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在表面上柔弱的词人李清照胸中,有着多少男人都没有的干云豪气。这也许并非偶然,因为精神上久已被阉割的中国男性心中,有项羽的男儿豪气者寥寥可数,而在中国女性心中,这种对男子豪气的期望反而绵绵不绝,历千万年而不息。项羽个人评价2楚汉争霸的最终结局,是战败的项羽决心一死以谢江东父老。他说:“天要灭我,我又何必渡江苟延残喘!当初我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就算江东的父兄可怜我,让我继续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即使他们不说,我难道不心中有愧吗!”把乌骓送给乌江亭长,项羽转身徒步离去。这乌骓顾名思义,是一匹黑马,

3、据说通体黑缎子一样,油光放亮,唯有四个马蹄子部位白如雪,乌骓背长腰短而平直,四肢关节筋腱发育壮实,又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踢云乌骓”。文人铺陈此事说,当时项羽命士兵牵马上船,那马咆哮跳跃,回顾霸王,恋恋不欲离别。士兵们强行揽住辔头,牵马上船,那马长嘶数声,望大江波心一跃,不知所往。项羽个人评价3也许有人会问,项羽在人格上比刘邦更为健康,为什么他会失败?这本不是我要回答的问题,不过我可以做少许评论:一是我们不应当以成败论英雄。虽然他失败了,但他依旧是英雄。二是从项羽本身来说,虽然他有优秀的精神,但是也有他的不足,比如缺少管理经验,不大听得进别人的意见。这些缺点致使他失败,但是不足以掩盖他人性的光芒

4、。三是在当时,项羽所代表的君子精神已经没落,不讲廉耻的纵横家早已经胜过了讲廉耻的儒家,当然刘邦也比较容易胜过项羽。我们可以说刘邦和中国当时的“时代精神”更为符合。所以我们或者可以说,在项羽死前很久,甚至在项羽出生之前,“项羽精神”就已经在死亡过程中,这就是当时的时代精神。但是,时代精神未必是美的,未必是更健康的文化。以我看来,那种功利主义的时代精神是对人性发展有害无益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就是这种时代精神的产物。项羽个人评价4郭沫若有仿古诗一首,歌颂这匹义马,“传闻有马号乌骓,慷慨项王施首后。负箭满身犹急驰,不知遗革裹谁尸?”更有民间传说,流传在安徽马鞍山一带,说乌骓被亭长带到了江东,但是不久项羽自刎而亡。乌骓马思念主人,长嘶不已,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一山,马鞍山因此而得名。这就完全是美丽的附会了。对于项羽不肯渡江,后人有诸多评述。唐人杜牧认为项羽不该放弃。“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是主张项羽东山再起。宋人王安石的意见恰好相反。“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犹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认为项羽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公元1129年,易安居士李清照经过乌江,写下著名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文人咏史,多是用历史来浇灌自己那胸中块垒。李清照赞赏项羽,有讽刺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