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研究.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56114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21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家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家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家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家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研究.docx(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家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探讨基于E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为例摘 要 内部财务控制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而言,其意义重大。一个良好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能够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对于家族企业来说,其意义尤为明显。改革开放初期,家族企业凭借着团结、易于管理的优势以及良好的机遇,发展迅速,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竞争加剧,传统的家族经营模式逐渐弱后于现代化企业经营的需要,诸多家族企业在寻求二次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压力,而不健全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是家族企业二次发展中的障碍。对于家族企业而言,实现现代化管理必须建立高效、科学、合理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加大财务控

2、制力度,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家族企业长远发展。本文从内部财务控制相关理论入手,围绕家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参考诸多学者研究成果,结合家族企业的发展前景问题,考虑家族企业独有的特性,探讨家族企业在寻求第二次发展过程中的瓶颈,指出家族企业主要存在内部财务控制存在不完善、不健全等问题。本文以作者任职的E企业为例,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以及企业管理理论,并结合家族企业的整体特性,在分析家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特征基础上,深入探讨财务内部控制上存在的问题,剖析造成该问题的症结所在,同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旨在更好的解决E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家族企业内部财务控

3、制现状及诸多学者观点(2)、结合内部财务控制理论,论述家族企业加强内部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3)、结合E企业的背景、经营管理情况深入分析E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关键词:家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财务控制体系AbstractInternal financial control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A good and effective internal financi

4、al control system can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n the early day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family enterprise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traditional family man

5、agement mode is gradually weak. Many family firms face greater pressure in the process of seeking the two development. For family business, in fact, modern management must establish efficient,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internal financial control system, need to increase financial control, so as to e

6、nsur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family enterprises.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the theory of internal financial control, and the internal financial control of the family enterprise.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many scholars 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family enterprises, the problem of

7、 family enterprises in the process of seeking the second development is discussed. This paper takes the E enterprise as an example, through consulting a large number of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eory, and combined with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of family enterprise, in the an

8、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mily enterprise financial internal control,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financial internal control, analysis of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and propose a solu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ternal financial control of E enterprise.The main content

9、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1)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internal financial control of the family firm and the viewpoints of many scholars(2), combined with the internal financial control theo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internal financial managemen

10、t of the family enterprise.(3), combined with the background of E enterprise, the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of E enterprise,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internal financial control,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Keywords: Family Business; Financial Internal Controls; Financial Control Syst

11、em目 录摘要1Abstract2目录4第一章 导论5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5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内容6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7第二章 家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概念及现状分析8第一节 家族企业相关概念8第二节 内部及内部控制概念、发展历程10第三节 家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现状分析17第三章 E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案例分析23第一节 E企业背景资料介绍23第二节 E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概况24第三节 E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分析28第四章 E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39第一节 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39第二节 加快完善内部财务监督体系39第三节 完善各项控制制度41第四节 引进专业财会

12、人才50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51第一节 结论51第二节 展望52参考文献53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家族企业由原来的“小作坊”逐步发展起来,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企业,也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一方面在激活市场经济,提高市场效率,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发挥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在缓解就业压力,加强农村建设等方面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家族企业自身具有一定共性,即家族企业在发展初期,依靠亲缘关系,齐心协力共同将企业创立。初期经营模式对于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的家族企业而言是有利于其生存与发展的。但是,绝大多数家族企业往往会在寻求第二次发展的过程中失败

13、。通过研究案例,家族企业寻求二次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主要是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存在不完善、不健全等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多年以来并没有受到企业内部足够的重视,使得企业并没有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善和调整,导致许多家族企业缺乏持续长久的生命力。然而,内部财务控制是指企业财务内部的管理系统,是为保证企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而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管理措施。为了实现企业预期财务目标,企业各级的财务管理主体根据相关财务预算以及财务制度,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约束那些影响企业财务绩效的各种行为。内部财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内部控制在资金和价值方面的体现。我国企业财务内部制度的发展现状主要是,国有大中

14、型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比较健全,国有小型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相对较好,而家族企业内部才控制存在诸多问题(李莉,2012)。与此同时,大多家族企业一直延续着以“人治”为主的管理方式,以血缘关系、宗亲乡情等代替企业管理制度(郭凡生,2009)。由于家族亲情较管理制度不牢靠,往往会出现家族成员之间股权不明,资金私用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家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有效发挥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花永红,2011)。二、研究意义家族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对于市场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开放,诸多家庭作坊式经营形态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企业绝大部分采用家

15、庭、家族经营模式,尤其是在广州、深圳、温州、义务、宁波地区,这些数量巨大的家庭、家族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家族企业面临诸多生存压力,自身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集中体现在家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存在问题。本文的研究课题结合家族企业发展现实,以家族企业现实发展为需要进行研究,因此,本文针对于家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同样具有现实意义。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内容一、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规范研究与案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以及企业管理理论,综述文献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家族企业的整体特点,以作者任

16、职的E企业为例,分析家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特征,以及总结其在财务内部控制上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造成该问题的症结所在,同时提出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以及系统的解决措施,为家族企的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主要研究方法如下:1、文献法;查找相关文献,对家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参考诸多学者观点。2、案例分析法;结合E企业实际案例,深入进行研究,分析家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3、定量分析法。通过以E企业为实际案例,以E企业的实际数据为分析基础,深入分析我国家族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二、研究框架内容本文的研究框架及内容主要由五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1、阐述家

17、族企业发展背景,结合当前市场环境分析家族企业加强内部才控制的意义。2、第二部分主要进行理论阐述,根据文献资料总结我国家族企业的演变过程,针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中的核心内部财务控制进行定义。并结合我国家族企业的特性,总结家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目的、原则、意义以及其重要特征。3、结合E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并针对其组织管理结构、财务管理流程等进行详述。为与该企业情况相近的家族企业提供参考。4、根据E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作者的亲身感受,深入分析了E企业在内部财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于造成这些问题自己的一些见解。5、根据E企业所存在的财务控制问题,以及在二次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

18、家族企业的特点,提出一些解决方案。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本文研究思路为:以作者任职的E企业为例,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以及企业管理理论,并结合家族企业的整体特性以及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实践,在分析家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特征以及总结其在财务内部控制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深入剖析造成该问题的症结所在,同时提出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以及系统的解决措施。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以作者任职的E企业为例,以作者亲身体验,结合自身所学,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家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实际落实情况。根据了解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意见对于我国其他家族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具有一定的借鉴。而且,由于刚完成资本积累,寻找二

19、次发展的家族企业,在经营管理思想上,仍延续着发展初期的管理思想,内部财务控制处于薄弱阶段,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以便于解决企业发展道路上的危机。针对这一时期的家族企业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第二章 家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概念及现状分析第一节 家族企业相关概念与家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相关的概念主要包括家族企业、内部控制以及内部财务控制三个。一、家族企业的概念关于家族企业的定义,由于其具有自身的特点,而且种类较多,范围较广,使得针对家族企业的准确定义一直是相关研究者的难题。但是,针对家族企业的准确定义绝大多数都是围绕家族拥有所有权和掌握控制权这两个方面来阐述和界定的。具有代表性定义见表2-

20、1。表2-1 家族企业定义定义提出者定义内容意义郭凡生(2009)企业创始人及其最亲密的合伙人(和家族)一直掌有大部分股权。他们与经理人维持密切的关系,且保留高阶层管理的重要决策权,特别是在有关财务政策、资源分配和高阶人员的选拔方面。强调了家族企业的股权和控制权为一个家族掌握这一最为重要的特征,不足之处在于忽略了家族企业在不同的阶段,控股权和控制权的家族拥有状态是具有相当大的差别的。属初期家族企业的定义Stephen(2003)能确定家族企业的,家庭拥有企业所有权,而不是以家庭命名或是有好几位亲属在企业的高层领导机构里。也就是说,所有权是否掌握在创办企业的家庭成员手上,是划分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

21、业的分水岭。观点与郭凡生不同,强调家族企业是企业的所有权掌握在家庭成员手上。Hosiosky,Weiss,Magenzi(2007)是否是家族企业应该以临界控制持股比率来划分。在他看来,家族企业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家族的持股比率大于临界持股比率:家族成员或具二等亲以内之亲属担任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公司家族成员或具三等亲以内的亲属担任公司董事席位超过公司全部董事席位的一半以上。比较看重家族在企业中的所有权。谢玲丽和张钧(2013)当一个家族或数个具有紧密联盟关系的家族拥有全部或部分所有权,并直接或间接掌握企业的经营权时,这个企业就是家族企业。他还根据家庭关系渗入企业的程度及其关系类型,把家族企

22、业分为三种类型:所有权与经营权全部为一个家族所掌握;掌握着不完全的所有权,却能掌握主要经营权;掌握部分所有权而基本不掌握经营权。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家族企业的各种表现形态。李新春和苏琦(2008)考察家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是否发生演变的决定力量是企业控制权的转移,即由企业主及其家族成员手中向非家族的外来经理人员转移。这种控制权一定是实际控制权,即能够掌握和控制企业有关经营管理方面的关键信息以及对资源使用拥有决策权。从我国私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演变的三维度模式图的构建入手从上表可以看出,判断是否属于家族企业,其关键在于企业所有权的归属及其家族成员是否参与一个企业的管理。结合上面关于家族企业的各种定义,作

23、者认为可以将家族企业定义为一种企业组织,其主要特点体现在家族企业是企业的所有权归属一个或数个家庭、家族所有,而且能将所有权有效遗传于后代。第二节 内部财务控制概念以及发展历程一、内部控制概念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企业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能够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开放生命系统。该系统本身既是环境整体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其自身又由若干子系统组成。而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系统是企业生命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所谓内部控制,是指由管理者建立的,为保证生产经营有秩序、高效率地进行,确保资产安全以及经济业务记录的完整、可靠和准确所采取的一系列相互制约的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和措施的总称(吴健,2010

24、;徐冰,2010)。因为控制行为在组织内部实施,所以称为内部控制。当前,对内部控制有两种认识,一种是部分控制论,该理论主要与企业的财产管理相关,包括与处理经济业务有关的内部会计控制(高杰等人,2010);另一种是全部管理控制,该理论已经超越一般财务范围,上升到企业整体全过程范围,涉及企业业务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张雪荣,2010)。本文认为,内部控制实质上是由企业组织起来的,应拥有或建立的各种程序与秩序组成的一种制度。同时,也是根据企业在实际发展中,通过对内加强管理以及对外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逐渐建立起来的自我检查、自我调整的系统。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企业的发展而更好的利用各种资源。二、内部财务控

25、制概念内部财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角度来讲,尚未有完整准确的唯一标准。对财务控制的含义,主要如下:1、 内部控制中会计控制的近义词;2、从财务角度进行管理控制;3、对财务问题的控制;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系统是企业进行财务控制的必要手段。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是通过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系统实现的。一般而言,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为实现企业才有效控制的制度化体系就被称为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系统,主要用于保障企业资产安全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正确反映情况给企业高层决策提供可靠数据和信息,保证遵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在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的基础上,为保证各部门经济活动协调有

26、效地运转,所采取的一系列具有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系统(徐德,2005;肖柯,2009)。财务控制系统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各种管理和财务制度,会计核算系统等内容,范围遍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影响到企业所有内部组织的运作(Grossman & Hart,1993;James,1997)。本文认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其实质就是从财务的角度对企业进行管理。虽然原则上讲,财务控制和作业控制都归属于最基层,与企业财务相关的控制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财务控制实际就是管理控制,并且财务控制是管理控制的核心,因为企业的一切活动都与财务直接或间接相关联。换言之,财务控制既是对战略的控制,

27、也是对经营的控制,它是因企业经营战略而存在,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综上所述,对于财务控制,我们可以将企业内部财务控制表述为:企业管理者对财务活动进行科学的规范、约束、评价等一系列方法、技术、程序及理念的总称,通过财务手段衡量和矫正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使之按计划进行,确保达到财务活动预定目标的过程。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准确性。财务控制的主要手段是财务方法,主要对象是资金、财产。这就意味着企业的财务控制必须谨慎认真,做到一丝不苟(杨雄胜,2005;段志汀,2010)。第二,动态性。这是由于战略动态性所决定的。财务控制需要准确,但并不能要求企业经营活动必须严格同战略和预算保持一致,而是应随着企业环境、

28、经营重心的不断变化而变化,这样才能提高财务控制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在经营活动中,财务控制要对环境变化做出适当反应(段志汀,2010)。财务控制的动态性反映在以下三方面:(1) 控制标准随着环境和战略的变化而变化。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是不稳定的,也就是说,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所制定的标准应当随着企业所面临的突变环境变化而及时的变更。这样可以使得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与时俱进,而不是一成不变(李映和王震强,2006)。(2) 控制方法需要与环境变化而不断调整。针对不稳定的市场环境变化,制定及时的控制标准,从而选择更加合适当前环境的财务控制方法(朱四娥,2010)。(3)业绩评定和激励的方式也不能一成不变。

29、上文所述,由于企业所处的市场大环境是多变的,也就意味着财务控制标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所选用的控制方法也是随之改变的(张雯,2010)。当然,所产生的效果是根据市场多变的环境而定的。也就意味着业绩评定和激励的方式也不能一成不变,应当根据企业当时所处的实际情况,通过财务控制所取得的成果而定。第三,全面性。这是由财务工作的性质和控制的特点决定的。财务工作涉及企业管理的各方各面,可以说,企业管理的一切工作都与财务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另外,在企业管理的各个职能也渗透着财务控制工作(李莉,2013)。要实现目标,就得实现控制,于是,内部财务控制必须是全面控制。三、家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目的与原则(

30、一)、家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目的家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目的主要有四个,即确保内部财务控制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保证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保证企业战略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1、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之所以家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不到位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家族企业在创立之初是由个体户等形式发展起来的。较其他形式的企业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管理依靠亲情血缘关系,而这种依靠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企业较以规章制度建立的企业易造成企业财务控制薄弱(杨雄胜,2005)。甚至一些家族企业在其主观意识上挑战国家或者公司相关法律制度,力求少交税甚至不交税。这

31、就造成财务账目不真实。而企业实际盈亏,只有企业主一人知晓。因此,家族企业建立内部财务控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若企业财务信息不准确不真实的话,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就已经形同虚设,变得毫无意义。2、保证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内部控制本身是预防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确保其他预防控制实现的进一步控制。因此,健全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应该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岗位、人员以及业务各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对经济活动的合规合法性进行严格地审核和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正,从而确保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通过一系列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约束企业内部

32、的经营管理活动。3、保证企业战略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内部财务控制与企业战略目标有很大的关联,企业如果想要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首先就要从内部财务控制的角度出发,从而制定合理的战略目标。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企业战略目标制定的前提,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要统一。只有建立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系统,才能够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讲行,以此达到经营管理战略的目标的实现(徐德,2005)。绝大多数的家族企业在寻求第二次发展过程中导致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机制无法满足企业战略目标,引起财务风险监控不到位,导致许多企业发展因资金链的断裂而夭折。4、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家族企

33、业在建立初期,在针对人力资源所进行的费用支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也就造成在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机制不健全。由此给企业带来各种隐患,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财产。比如,将企业总账会计以及出纳的岗位直接交由一个人负责或是将票据保管以及财务印鉴保管直接交由一个人负责的话,会留下职务犯罪的隐患,使得企业的货币资金更加容易被贪污。可见,完善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有利于消除经济危机隐患,封堵企业经济漏洞(徐德,2005)。而且,在完善的控制体系下,可以更好地及时发现错误,做到及时处理(张雯,2010)。最终,可以达到保护企业财产安全的目的。因此,只有完善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机制,才能进一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有力保

34、护企业财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二)、家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原则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家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呈现出相对滞后,管理制度不健全状况,财务管理理念还停留在会计核算、成本控制的概念上,远不能满足市场环境下的家族企业的发展需要(范闾翮,2007)。同时,有效健全的财务控制系统,可以加强家族企业的管理职能,能够有效地落实经营方针,迅速发现偏离经营目标的行为,采取有计划性的策略,纠正偏差,从而保证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付文阁,2004)。因此,家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1、内部制约原则企业内部牵制其实是以公司的财务管理分化为前提的自检系统。这个系统主要工作内容是使公司的职能配置和工

35、作程序进行合理的分配,并使每项经济事务程序都能够被其他员工审查,这样才能起到相互监督和促进的作用(王立彥,2007)。这个内部制约原则,正是许多家族企业所缺乏的,许多家族企业在企业内部牵制上,依赖是人盯人,相信某个“自己人”来监督其他的。“人盯人”的内部制约手段,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比如人自身的主观性各异,做事能力的不同等等,都会造成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弱化,使得企业内部控制不稳定。2、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是指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必须要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和财务管理的角度渗透到企业各个层面当中,包括了全员性和全过程性(方向,1995)。内部财务控制主要是针对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进行监督和控制,涉及到企业

36、经营的各个方面。家族企业在创办初期,依靠自身的灵活经营以及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使得家族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第二次发展的过程中,家族企业的管理层仍然固守以前的落后思想。将某些部门或者某些非家族的管理人员游离于企业内部控制之外。尤其是在资金方面,家族管理人员成立私人账户,这就造成企业的部分资金处于企业本身之外。造成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疏漏,严重影响了企业资金正常的运转。3、合法合规性原则所有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都必须建立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之上。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是具有科学依据的,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并切实执行。由于企业性质不同,自身的发展情况也不一样,要严格遵守并切实执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就

37、应该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在遵循合法合规性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适合企业的合理完整的财务管理控制体系,使企业能够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发展自己(彭志国和刘琳,2008)。大多数的家族企业在发展自己的企业时都会遵守合法合规性原则,但是也有一些家族企业为了自己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试图挑战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吴少平等人,2004)。最终,导致家族企业违法而倒闭。4、成本效益原则成本控制是企业经营获得利润最大化的关键。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是企业经营以及企业控制机制的重要原则。成本效益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的品质,物美价廉的产品必然可以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可见,家族企业只有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38、才可以重视成本的基础上,创造出物美价廉的产品,使得企业利润最大化。进而有利于企业建立安全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5、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则是要求家族企业各部门之间或者下属企业之间要建立一种相互监督和相互联系的关系。因为,当家族企业的各部门都可以做到相互协调相互制约时,家族企业的管理就更容易达成一致,最终有利于家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机制功能的正常发挥。6、权责明确原则权责明确原则要求家族企业在建立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到家族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性质与所承担的责任,从而明确家族企业员工的职责分工。并且还要保证工作秩序和工作方式要顺利。最终要做到每个员工都要有人监督管理,同时还要给予员工一定的权利

39、。目的就是要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权责明确,奖惩分明。此外,在内部财务控制机制的设计上,我们需要注意到以下几点:第一,选择正确的控制要点。只有这样才能把浪费降低到最小,也就是用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大的财富。第二,降低控制点的耗费。比如人员的使用费用在企业的财务开销中占据很大比例,因此家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人员要精简到最低,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四、内部控制发展历程内部控制的演变历程经历了五个不同的阶段,即“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以及“风险管理阶段”。(一)、萌芽期“内部牵制”阶段该阶段为单要素内部控制(20世纪40年代以前)。所谓内部牵制是指

40、一个人不能完全支配账户,另一个人也不能独立地加以控制的制度。也就是一名员工与另一名员工必须是相互控制、相互稽核。在这一阶段,内部牵制主要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即通过授权审批、职责分工、双重记录、核对记录等手段,坚持钱、物、账分管,来防止弊端的发生,以保证会计记录的正确和财产的安全。它是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中有关组织控制、职务分离控制的雏形,是在当时生产规模较小和管理理论比较原始的条件下,通过总结以往经验并结合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内部牵制思想是从一个环节或一个部门出发进行控制管理的,它缺乏全局观念,不强调业务流程和系统控制,即只强调点,不注重点与点之间的关系。(二)、发展期

41、“内部控制”阶段该阶段为两要素内部控制(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末)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想要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加强管理,采取更加完善、更为有效的控制方法。因此,以账户核对和职务分工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牵制,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逐步演变为有组织结构、岗位职责、人员条件、业务处理程序、检查标准和内部审计等要素构成的较为严密的内部控制系统。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委员会(CAPAIA)对内部控制首次做了权威性定义:“内部控制是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完整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

42、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可见,内部控制已经突破了与财会部门直接有关的控制的局限。(三)、成熟期“内部控制结构”阶段该阶段为三要素内部控制(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末)。包括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在这一时期,企业开始需要以经营业务为导向,针对主要经营业务进行风险控制评价。所以,管理环境被纳入内部控制的视线,并引起内部控制各要素的重新划分与结构整合。“内部控制结构”阶段的标志是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 NO.55),以“财务报表审计对内部控制结构的考虑”为题,首次采用“内部控制结构”一词,并将其界定为: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

43、种政策和程序。并且明确了内部控制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在“内部控制结构”中,不再划分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而统一以要素表述内部控制,且正式将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范畴,它是充分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得以建立和运行的基础及保证。(四)、完善期“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该阶段为五要素内部控制(20世纪90年代以后)。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控。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一系列财务报告舞弊和企业“突发”破产事件,引起人们对内部控制的重新思考。此时,很多人认识到可以把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作为从根源上解决虚假财务信息的手段之一。COSO委员会先后发布、完善了

44、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影响,旨在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经营效果和效率,以及对现行法规的遵循,它认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项要素构成。(五)、整合期“风险管理框架”阶段该阶段为八要素内部控制(2001年后)。包括控制环境、目标确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控。2001年,COSO委托普华永道开发一个对于管理当局评价和改进他们所在组织的企业风险管理的简便易行的框架,2004年9月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正式文本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认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

45、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订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该框架拓展了内部控制,更有力、更广泛地关注于企业风险管理这一更加宽泛的领域(刘美芳,2010)。第三节 家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现状分析本节中,主要对当前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现代化管理时代所趋,本节主要对家族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现状进行分析。一、内部股权高度集中,家族产权界定不明晰企业股权的集中度与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早期,股权相对比较集中,随着企业的发

46、展壮大,股权会逐步分散,但是对于家族企业而言,其股权往往更集中,尤其是其完成原始资本积累,正计划启动二次发展中的家族企业,股权相对比较集中,股权集中控制于家族成员手里(李新春和苏琦,2008;石本仁,2001)。笔者在对114家中小型家族企业的抽样调查中,企业主一人控股的有64家,占整体的58.93%,而其中业主控制的股权最高达95%;另外,由企业主和家族成员共同控股的占14.29%;企业主和亲戚控股的比例为3.97%。从数据可以看出,由家族控股的共占77.19%。许多家族企业在创业初期,得以迅速的发展壮大,除了市场转型的原因外,更多的是依赖于这类股权高度集中,一股独大的经营,在市场规则不完善

47、、法律制度不健全的制度转型期,家族企业管理以血缘、亲缘为纽带,能够低成本地组织各类资源,家族亲情能有效协调家族成员的利益矛盾,家长权威能凝聚成极强的向上合力,使家族企业崛起于风云变化的市场之中。正由于这些原因,在家族企业中,企业主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就是以大局为重,将家庭财产视为企业资产中的一部分,当企业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的调用,却没有按着资产形式入账;应一个方面就是将企业的资产视为家产,并对家产负责。当企业发展之后,将家庭支出视为企业成本而造成企业资产流失。加之,家族企业的产权是归属于这个家族的。但是家族中的成员之间的产权在界定上却是相当模糊。主要是因为成员之间的产权并没有清晰的法律文书去

48、证明产权比例,而多数是通过感情亲情或者是亲缘去界定。这也就为企业发展壮大之后,财产分配埋下了隐患。产权不清晰造成产权纠纷,就会额外增加企业运作的交易费用。综上可见,股权高度集中,家族产权界定不明晰,造成企业主以及企业管理层在对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财务控制机制而确保企业资产安全来说,变得困难重重。例如我国饲料龙头企业希望集团就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在企业成立之初,作为创始人的四兄弟都未对产权所有权重视。随着企业发展壮大,由于产权的不明确引起了家族内部的纷争。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分财产。希望集团由于产权不清而最终制约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可见,产权的不明晰以及所引起的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是制约家族企业第二次发展的主要因素。浙江平阳县的浙江远东皮革有限公司也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其最终的倒闭也是因为家族之间产权界定不明确,导致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失效。企业各股东擅自截留存款,最终导致企业业务中断,公司倒闭。从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家族企业而言,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家庭财产与企业资产等同,在创立初期,可以将各种资源有效地结合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