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口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礼仪”.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73878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口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礼仪”.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通口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礼仪”.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通口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礼仪”.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口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礼仪”.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口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礼仪”.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傅庄中心小学行为规范教育校本课程“礼仪” 一、课程名称 礼 仪 二、课程意义 讲文明、懂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国际交往不断增多,文明的礼仪还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人格与国格,展现民族的精神风貌。小学生是未来的公民,今天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养成,为明天成长为文明社会的公民打下基础。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德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与载体。1、社会意义 上海作为一个开放的城市,城市精神文明的形象尤为重要,那么小学生的自身文明素养和学校教育的辐射影响作用,是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长远的潜在力量。2、个人意义 孩子年龄越小,教育成功的可能性相对越大。从

2、小受到礼仪教育有助于形成美好的情操、高尚的人格、良好的交际能力,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终生受用。3、学科整合意义 礼仪课程对品德、语文课程的整合作用尤为突出。品德教育重思想,而礼仪则将内在的思想外化于言行。试想如果一个人思想好,心灵美,但礼仪方面知行欠缺,那么他的内在形象就很难得到公众的认可。 语文教育重语言,而礼仪可以优化口语交际。如果一个人在口语交际方面不注重礼仪,交际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此外,礼仪教育还注重培养自尊、自信、尊重他人,这一点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融合的。合乎规范的礼仪形式一定是美的,所以礼仪教育中也渗透了美育。 三、课程目标 按照国家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学校的基础、学

3、生的年龄特点确立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课程总目标 初步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礼仪,初步具有与人交往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逐步成长为社会小公民奠定基础。阶段目标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一年级:初步学会校内最基本的礼仪,会自觉使用礼貌用语。二年级:学会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并能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三年级:学会在社会生活中待人接物的礼仪,并能在各种场合灵活运用。四年级:懂得在公共场所的礼仪,能逐步养成自觉行为。五年级:学会多种与人交往的礼仪,成为文明礼貌的“小标兵”。 四、课程设置 本课程为校本活动课程,在一至五年级开设。课程执教教师为班主任。 本课程教学时间按每课时30分钟,每学年总课时不少于6课时,在每年三月份、四月份、五月份组织开展教学。 傅庄中心小学2008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