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一、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公司所确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本企业除对员工加强职业危害常识教育外,特制定本安全预防措施。 公司为有效防止职业病对作业人员造成人身伤害,从管理上明确公司职能部室及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多级责任制,分清在职业病预防上的岗位职责。同时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教育,定期组织培训教育,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掌握职业病防治的方法。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公司将检查结果告之本人,并将体检报告存
2、入档案。 二、适用范围公司所属各项目部从事接触粉尘、电气焊、房屋建筑防水、建筑现场施工、防腐保温、油漆作业等有毒有害作业时均应执行本办法三、防护措施(一)防尘技术措施1、水泥防尘措施(1)流动搅拌机除尘。除尘设备必须考虑适合流动的特点。既要达到除尘目的,又做到拆装方便。流动搅拌机上有2个尘源点:一是向料斗上加料时飞起的粉尘;二是料斗向拌筒中倒料时,从进料口、出料口飞起的粉尘。 采用通风除尘系统。即在拌筒出料口安装活动胶皮护罩,挡住粉尘外扬;在拌筒上方安装吸尘罩,将拌筒进料口飞起的粉尘吸走;在地面料斗侧向安装吸尘罩,将加料时扬起的粉尘吸走,通过风机将空气粉尘送入旋风滤尘器,再通过器内水浴将粉尘降
3、落,被水冲入蓄水池。(2)水泥制品厂搅拌站。多用砼搅拌机自动化。由计算机控制砼搅拌,输送全系统,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同时在进料仓上方安装水泥,砂料粉尘器,就可使料斗作业点粉尘降为零,从而达到彻底改善职工劳动条件的目的。(3)高压静电除尘。高压静电除尘是静电分离技术之一,已应用于水泥除尘回收。2、木屑除尘措施可在每台加工机械尘源上方或侧向安装吸尘罩,通过风机作用,将粉尘吸入输送管道,再送到蓄仓内。施工现场在进行石材切割加工、建筑物拆除等有大量粉尘作业时,应配备有效的降尘设施和设备,对施工地点和施工机械进行降尘。在地下室等封闭的作业场所进行防水作业时,要采取强制性通风措施,配备
4、行之有效的通风设备,进行通风,并派专人进行巡视。 (二)防毒技术措施1、在职业中毒的预防上,管理和生产部门应采用的措施:(1)加强管理,要搞好防毒工作;(2)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法规和卫生标准;(3)对工程一定要做到主体工程和防毒设施同时设计,施工及投产;(4)依靠科学技术,提高预防中毒的技术水平,其中包括: 改革工艺;禁止使用危害严重的化工产品;加强设备的密闭化;加强通风。2、对生产工人应采取的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1)认真执行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严防错误操作;(2)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三)弧光辐射、红外线、紫外线的防护措施夏季强烈的太阳光线中,含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生产中的红外线和紫外
5、线主要来源于火焰和加热的物体,气焊和气割等。为了保护眼睛不受电弧的伤害,焊接时必须使用镶有特制防护眼睛片的面罩。可根据焊接电流强度和个人眼睛情况,选择吸水式滤光片还是反射式防护镜片。为防止弧光灼伤皮肤,焊工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和鞋盖等。(四)防止噪声危害的技术措施各施工现场应重视噪声的治理,主要应以三个方面着手:消除和减弱生产中噪声源;控制噪声的传播;加强个人防护。(1)控制和减弱噪声源。以改革工艺入手,以无声的工具替有声的工具;(2)控制噪声的传播。合理布局,控制噪声入手,消声、吸声、隔声、隔振、阻墙;(3)做好个人防护。如及时戴耳塞、耳罩、头盔等防噪声用品;(4)定期进行预防性体检。如
6、因进行强噪音作业导致头晕、耳鸣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通知其他人员进行治疗,症状严重者报公司应急救援小组送至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每半年进行一次体检。(五)防止振动危害的技术措施(1)隔振,就是在振源与需要防振的设备之间,安装具有弹性性能的隔振装置,使得振源产生的大部分振动被隔振设置所吸收;(2)改革生产工艺,是防止振动危害的治本措施;(3)手持振动工具的手柄,包扎泡沫塑料隔振垫,工人操作时戴好专用的防振手套,也可减少振动的危害。(六)防暑降温措施对高温作业工人应进行体格检查,凡有心血管器质性疾病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炎热季节医务人员要到现场巡回医疗,发现中暑要立即抢救。四、安全检查措施公司施工部除进行经常的检查外,每年还定期组织其他部门进行联合检查,这种检查包括普遍检查、专业检查和季节性检查,这几种检查可以结合进行。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并且必须建立由项目经理负责、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生产检查组织,以加强领导,做好这项工作。安全生产检查应该始终贯彻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群众,边检查,边改进,并且及时地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有些限于物质技术条件当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应该定出计划,按期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