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6#论坛在潍坊听“建”总策划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70630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工6#论坛在潍坊听“建”总策划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建工6#论坛在潍坊听“建”总策划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建工6#论坛在潍坊听“建”总策划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建工6#论坛在潍坊听“建”总策划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建工6#论坛在潍坊听“建”总策划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工6#论坛在潍坊听“建”总策划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工6#论坛在潍坊听“建”总策划书.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工程学院6#论坛 一一在潍坊听“建”总策划书策划者:姜绍帅2014年8月30日建工6#论坛一一在潍坊听“建”总策划书一、前 言:(活动举办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文章中还有未来得及更正的不恰当用词和表达语气,以及因为个人知识水平所限,而产生的不恰当观点,请领导老师指正,谢谢!【大学点滴给我的思考】 那是我在大二,我发现当时做退晕作业的时候如果问个学长,也不必自己蒙在鼓里走那么多弯路,那些时间省出来干点别的可好 那是我在大三,我发现自己并没解决好大一留下的那个关于迷茫的问题,或者到底什么更重要些,软件是个什么地位,做方案的能力主要在哪些方面,在之后的工作中手绘干什么用 现在我在大四,我发现身边的

2、这些,如果我从大二把一些看待专业学习的角度和理解稍稍做些调整,现在相对来说会顺利些 年后实习了,我发现,仅仅一个月,通过耳濡目染所感受到的建筑行业与在校期间认为的大不相同 后来我想,如果去年这个时候多向学长了解些情况,会很好的融入进不同风格的设计院,因为我从来都不知道,有多少家设计院就有多少种工作风格,有多少种与建筑有关的专业,就有比这个数目更多种偏向性不同的设计院 在全国性的建筑群里问个问题不难,但追根究底问详细了很难,原因在于我们跟他并没有很熟 哈佛图书馆的那句警句-当你认为晚了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我想让这类似的事情有所改善的思考也该不会太晚【实习见闻给我的思考】 2014年初开始,

3、按照学校学习进度安排,我进入到上海某设计院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建筑师实习,从只能耳听眼看的初期到参与到施工图绘制的中期再到能够参与到方案设计的后期,每个阶段所遇到的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过程都让我产生很多感触,为了更好的分析问题,我也常会将遇到的问题与之前的学校生活进行联系来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源,进而进行总结和思考,以备日后回校学习期间有针对性的进行查漏补缺,以下内容也是我笔记的一部分。 在每个阶段的总结中,我发现实习期间遇到的尴尬和问题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实习前期准备工作的不足,比如与老师和学长沟通太少以至于对实习的一些基本问题没有了解到,或者即使沟通了却因为对实习情况的不了解而无从问起,以至于像实习前

4、需要熟练掌握的软件,设计院的大致工作流程都知之甚少,从而导致刚进入实习岗位的工作效率低;再比如学校期间也没有联系到本地区工程师来了解当下设计院的种类和偏向,导致盲目性的投简历,部分同学进入到纯方案公司,与本次实习熟悉施工图的绘制的要求差之较远。 还记得在实习前期,系里建筑学教研室利用了期末考试后的时间对实习的安排进行了下达和解释,对实习期间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大致的讲解,因为时间有限,并未详细展开讲解。这说明对于实习期间的事项需要同学自行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据我了解,大部分同学通过询问学长和网络查询的方式进行过了解,少部分同学通过老师和设计院工作人员进行过咨询,然而经过了解,大部分同学对问题的了解停

5、留在向对方单向提问问题,问题的目的性并不强,结果直到实习临近依旧满头雾水,不知所措。这让我联想到了当年高考过后填报志愿之前的场面,大部分家长和孩子因为对报考的不了解而傻眼,现在想来如果有一个高考填报志愿指导会议结果会好得多。然而就像我们10级一样,当我们实习结束,到下一年,除了简简单单通过三三两两交流的方式跟学弟学妹传授实习的经验,大概我们忘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茬了,很少会有人再为下一级的实习再张罗和操心了,另一方面我也在想,若是当年我们实习前期同学们一起组织个实习指导座谈会就好了,通过各方的网络联系老师和学长,甚至本市的工程师老师,这样集思广益肯定比自己漫无目的的请教老师和学长的效果好

6、。座谈会这一想法并不是我的主要论题,我想引出的是这类学习方式,也就是说我通过对实习期间的总结进而到实习座谈会的想法并不是单单的指向了这一件事,我想要倡议一种类似于座谈会、交流会这种具有弹性的,氛围自由的区别于课堂的校园学习方式在填补目前系里在建筑学专业课后学生学术讨论活动相对不完善的情况的学习方式。(而这种方式势必需要一个载体或者说是一个组织,这样一个组织的定义是本文的主要论题。)若是单从该次座谈会作为切入点进行讨论的话,我想从必要性和可实现性两方面进行论述,众所周知,前期充分的准备总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实习期间我常常感叹:“这么浅显却实用的信息现在才知道。”的确,在学校更多的是理论方面学习,而

7、我们知道实践是理论的目标和方向,我们深知对目标和方向的熟悉对事情成败的重要性,这也足见实习的重要性,相同道理,也可看到实习前期准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另一方面,在信息流通如此方便的今天,建筑行业与校园仅一墙之隔,且领导、老师和师兄就在我们身边,是什么让我们之间信息流通的如此不畅?说到这里,我不禁要问一句-设计院的一线信息在哪里,我想学长有学长实习角度的见解,老师有老师实用角度的见解,一线工程师有他们原汁的见解。这三者将是能否实现该信息流通的主要组成元素,事实证明请到他们不难,问题是来组织这件事情的人少,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规模就很难了,因为只有可持续的定期开展活动,才更有利于区域性某种氛围的形成,

8、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试想当我们以实习讲座的名义来邀请,大家对于这个论题的讨论和因为讨论而延伸出来的各种对于建筑行业的思考和见解将使座谈的价值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在一次次主题不同的讲座和演讲讨论过程中,将逐渐激发同学对于本学科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养”出建筑学科学习的探究型、创新型之风。上段我论述了这个小小的讲座可能拥有的价值,当然众所周知,演讲和讲座历来都是高等院校的一种重要的教育和研讨方式,他公开,讨论,分享,互动,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对于建筑学这样包含多门类学科的设计类专业,讨论和分享是不断进步的良好学习方式,我想对于这种有利于建筑学专业的活动,系里应该加大组织频次,让学生直

9、接受益。【同济给我的启发】 后来我试图从别的学校找到一些关于建筑学专业的活动组织情况,我开始在每个周末到实习地所在的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进行调研,并利用网络来了解他的门户网站、相关贴吧和部门主页。调研结果显示,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渠道来开展学术讨论和学生学术交流活动的。第一是以建筑学教研室和城规教研室为主体,第二是以系学生会为主体,第三是学生社团活动,这三种渠道的活动方式有报告,讲座和与建筑学有关的实践性活动。第四是网络为主要平台,并行于以上三种方式,是对应的每个组织的门户网站、主页和贴吧,主要通过网络方式对活动进行通知、宣传和反馈。 同济各教研室与附属于同济的两大设计院具有直

10、接联系,部分老师直接供职于其设计院,设计院在老师的联系下定期进行方案征集研讨等座谈活动,并通过合作和外邀专家教师的方式在校内或设计院定期进行专家座谈活动,且密度较大,比如建筑城规学院两年一次邀请的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先生的演讲活动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演讲交流活动之一,现年73岁的安藤忠雄2010年世界的都市-上海为题的演讲在同济大学大礼堂举行,2012年亚洲的时代为题的演讲在上海奔驰艺术中心举行,同时本次万人讲演会也是是纪念中日两国邦交40周年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之一,2014年为梦想奔跑为题的演讲在同济设计院报告厅举行,这些活动每次的组织过程都通过门户网站和BBS进行宣传和通知,并在讲演结束由组委

11、会负责把相应的讲演稿和视频资料上传至主页和论坛供学生学习讨论,因为宣传的充分,组织的合理,每次演讲都吸引校内外建筑专业人士前来听讲,成为学校重要的课堂外的课堂。 同济大学每年一度的建筑节是由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学生会组织举办的全国范围参与的学生建筑主题探究评比活动,同济大学网络论坛日常主要是公告系内的新闻和当前建筑一线的一些前瞻性的建筑知识,并开贴进行建筑学科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同济大学社团中与建筑学科相关并活跃在校内活动一线的有未来建筑师协会、未来规划师协会、青年景观师协会、绿色建筑协会等与建筑有关的社团,这些建筑社团平常会开展丰富多彩的与建筑设计有关的活动,填补了低年级同学缺少建筑理论实践场

12、所的空白。也为高年级提供了专业探究的平台。另外, 以上这些活动开展的前中后期会通过同济大学社团联合会网站、校园BBS、百度贴吧、人人网主页来进行宣传和意见征集,这也减少了人力物力的耗费。【60周年校庆给我的启发】 学校60周年校庆过去两年了,我为自己被评选为校庆志愿者而自豪,也正是亲身的参与,让我看到了我们的老校友为了表达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而做出的付出与努力,也看到了校友作为学校建设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校友除了在物质上对学校的建设给予赞助,更在学校的软实力建设上给予支持。校友对母校的这种情意或许我们更容易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好比日常学习活动中,不经意就会得到学长的帮助,这帮助或者是一次建筑初步的作

13、业,或者是一个电子文件包,或者是送给我们的一个实习作品集。就这样,我在很多学长的帮助下,已经到了大四,我深刻的知道在任课老师之后,对于包含学科门类繁多的建筑学专业学习过程中,学长是充当着多么重要的位置 。 周年校庆之后,我发现学校网站悄悄的多了一个叫“潍院校友”的链接。了解到我校从2006年开始启动的校友工作终于在2012年完成了里程碑式的进程,在校体育馆会议室成功召开了潍坊学院校友成立大会,且大会审议和通过了潍坊学院校友会章程,并选举王守伦担任会长,冯滨鲁、王培韧、殷专江、梁会禄、卢培秀等为副会长,这标志着校友工作官方平台正式建立,标志着母校的发展有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和更加坚强的后盾。通过校友

14、会这个平台,开展各种活动,参与学校的建设、反哺母校对校友们的培养。之后随着“校友做创业就业报告”,“郭思旭校友来校做报告”,“发现自己,发现世界-青庐读书会走进潍院”等校友活动的展开标志着我校的校友工作逐渐进入常态化。 这些对于学校校友工作的了解不仅让我体会到校友组织在母校与校友之间的纽带作用,更让我看到了校友会作为校友表达对母校情感的平台在实际中的积极影响。从这一点出发,在学校生活中,低年级所得到的高年级学长在各个方面的指导不得不说这是类似情感的表达,他们用把比学弟学妹经历更多的经验传递给低年级同学,这是出于一种集体荣誉感,一种同在一片蓝天下的情感,实际也告诉我们,高年级的指导让低年级获益很

15、多,表现在生活学习各个方面,学弟学妹们获得了经验,对生活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层 面来说,这种行为和风气若能有良好的关注和引导,将成为大学教育环境下的一笔宝贵的财富。然而在这种良好的形式之下我们却发现,其实高年级与低年级的交流大都存在于个体之间或者几次固定的学校交流活动中,同学并没有特别的意识来做这方面的工作,或者因为性格交际问题并不能认识到很多的学长,即使一年一次组织起来的像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也是时间短,专业性不强,无法形成可持续性互动探讨的规模,面对着老师、学长这样一种好的资源大多人因为无心考虑而沉默着,而就在这种沉默中,这些无形的宝贵的财富是在白白的流淌和浪费着的,归根结底是因

16、为缺少一个组织的平台来作为纽带作用联系这两者,导致学长老师只能在有限的空间表达,学弟学妹漫无目的探求。 因此,我们期待这样一个交流平台的组建,他将是课后我们学习讨论的新天地,我想当有一天我们拥有了一个整个系的爱好者都愿意参与进来探讨自己专业知识的园地的时候,那将是分享的新起点,共享的新视界,而且定期的活动必将形成互帮互助的良性循环,从而逐渐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我对“信息流通”的重要性的重新思考】 综上,我得出以下论点,首先关于校内信息与校外信息的流通不畅问题,以及校内信息分享不及时不畅通的问题;另一点是如何找到适合于我系基本情况的应对或者改善以上方面的途径。【初步方案思路】 联系四年对周围的

17、学习和生活情况的了解,我对本系建筑学学生日常研讨活动进行了总结。当前系里建筑学专业研讨活动的主持工作主要依靠学生会,其中成规模的活动有一年一度的快题大赛和建模大赛。另外,对于学生学术论文、专利及学校组织的“挑战杯”和SRTP等科技竞赛项目的选拔统计和申报工作主要由新创立的学生会科技创新部负责。平常遇到的全国性大赛则会临时由建筑学教研室老师进行指导,其他情况下学生大都自行参与。 以我参加过的有代表性的学校探究性活动SRTP为例,2012年的SRTP活动通知下到各个班级好长一段时间,同学们还不知道SRTP是个什么概念,我们专业94个人没有一个参与进去;2013年校SRTP活动通知下到各个班级后,结

18、果报上来的几个项目均是学生会成员,我不认为只有学生会成员对这样具有学术性和探究性的活动感兴趣,我想问题在于学生会成员相对了解活动的主要内容,知道他的重要性,以通知下达到班级的是几页纸,并没有解释和介绍,同学很难对他有定位和延伸思考。2014年校SRTP活动得到了大三同学的广泛关注,报上来的项目很多,可以看到今年的宣传工作有了很大进步,为了删选合适的选送课题,系里组织部分老师临时组建了答辩审核评委会。最后选送了6个进入学校参加立项答辩,我们发现至此系内关于SRTP的组织工作就算结束了。作为亲历了该项活动的参与者, 我认为该类学术性活动,在组织方面还有不少提升的空间。比如所谓的前期宣传,是通过什么

19、方式进行的,是否对该项活动进行了相应的“扫盲”性讲解和适当的集体指导和引导,从而了解参与程序和确定合适的操作性强的课题;系里选拔结束后是趁着学生对课题相对熟悉而展开总结和讨论呢还是宣布活动结束之后便不了了之;我们到底注重它是一个学生学术活动可以提高很多同学的专业素质的作用还是注重他是一个选拔活动成全了少数人的探究热情。 针对这样的局面我有以下分析,首先我们都清楚,这些活动本身对于建筑学这一探究型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这种实践性的活动对于塑造建筑学学生素养方面与课堂教育作用相比可以说平分秋色,然而参加过这些活动的同学就会发现,这些活动的的组织者-学生会,在活动中的主要工作流程是这样的:下达通知

20、,收发作品,组织评分,颁奖典礼。多看一些系里的策划我们就可以看出,活动的策划都是大同小异,框架基本就是这样的,对于学科性的活动,这样的举办方式就缺少了活动举办的灵魂性的东西,那就是对于每个不同偏向性活动的学术交流引导和赛后总结讨论,只注重了活动的形式却忽略了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学术价值以及积累可运用于下年的经验。活动总结以书面的形式上交却往往成为应付工作的摆设。这不禁让我们回到了活动组织者职能的思考,经过查看最新的“建筑工程学院学生会部门职能介绍”我们会发现,我系学生会的职能更多的是偏向于管理和执行,以量化管理和组织策划为主。然而学术类活动重在交流,讨论,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引入过去的成果和经验也很

21、重要,经过这些,才能在学习到前者知识的情况下产生更多的创新和火花,进而形成新的起点作为下一届参与者的财富。至于这些交流讨论和研究的载体我想应该像论坛一样畅所欲言,成果和经验的知道或者分享则应该像讲座或者演讲一样的专业和新颖。 从另一方面来考虑,这与之前提到的实习座谈会是一类问题,那就是系里信息的分享不畅问题,资源我们是有的,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平台给我们分享资源的机会,毕竟大学的学习期间,来自权威的适当的引导更有利于提高效率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这一层面来说我想有计划的组织进行定期讲座和演讲形式等类型的“第二课堂”在开展得当的情况下将与课堂教学形成良好的互补,促进初级建筑学专业学生对学科的认识和

22、兴趣的搭建,从而更好的利用“学长资源”,更快的推进校内外的信息互通,让信息走进来,传出去。 想到以上这些,大概我们心中对于这样的一个平台就有了大致的轮廓,这样的一个平台也大概应该具备以下这些特点,首先要在遵守法律法规及学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开展,它能定期进行,这样是能形成规模和影响的基本保证;能够与系内建筑学教研第一线-建筑学教研室直接联系,有助于第一时间得到系内一线专业课老师的指导,对内容作出相应调整和规划;能够以新颖的方式传播建筑行业先进的知识和理论,他不是一个死板的课堂,更像一个兴趣小组或者建筑学俱乐部,大家因为热爱而聚集,氛围轻松内容严谨就行一个学生的建筑学教研室与课堂学习形成互补;他该

23、是组织结构极其简单,完全与金钱没有关系的一个学生组织;他该顺应新时代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这一高效的工具开展活动,或许可以以QQ群的形式作为活动的网络根据地,这样如果集合了往年的校友,该群将发挥其作为校友交流联系的另一个作用,同校校友的身份将为交流提供最大程度的润滑,也将更有利于校内与校外信息的流通;他应该在系里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在相应的管理和制约进行组织和发展,他大部分时候应该就像一个论坛的形式,有老师进行演讲,老师可能是我们的学长,或者是我们专业课老师,可能是土木专业老师,可能是老师的设计院朋友,可能是领导邀请的兄弟学校老师,内容会是学长的亲历游记,老师的学术见解,师傅的社会观察;它是学术

24、性的,专业性的,却有着业余活动班的宽松氛围,他像一个爱好者聚集的社团,却担负着比它更严肃的任务,他虽是一个系内的组织,却区别于学生会等管理组织;他最好在恰当的时候,开展恰当的课题,就好像全国高校建筑节期间讨论一下建筑节的课题,实习前期,展开实习准备的座谈,真正成为我们的第二课堂;他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建工的一个窗口和下一个响当当的品牌。【总结】 建筑学专业要求涉猎的门类之多及其对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的要求之高注定其学习方式将有别于其他专业,作为建工建筑学专业学生和学生干部,积极诚实地向领导老师汇报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思考是我们责任也是义务,只有建工每个人不断地思考和努力,积极

25、的献言献策,建工才会拥有更美好的明天,我们才会成为她桃李满天下的一员。二、 论坛主题: 每期的论坛主题由论坛坛委会在做完建筑学教研室老师沟及征集这两项工作后通过会议决定。三、 举办时间: 从每学期开学第二周周五晚上开始,每两周一次,每次时间控制在xx时间。(考虑前期准备时间和频次后确定。)四、举办地点: 根据教学楼教室使用情况进行申请,届时决定。五、活动具体流程(一) 前期准备工作A、文档资料准备。B、人员准备(演讲人邀请,工作人员就位。) 1、论坛组织会:主要讨论该次论坛的内容,细化每个环节(2、3、4)的进行; 2、执行1的会议内容,包括与嘉宾联系和沟通,地点的申请; 3、前期宣传:主要通

26、过海报张贴和网络的形式进行信息的传送和推广,网络主要通过两种渠道进行,第一是通过“6#在潍坊听“建”的群通知,第二是通过邮件的形式与本系建筑学同学进行推送。宣传内容主要是本次论坛的主题,内容提要,嘉宾,时间,地点。 4、论坛前一天的准备,1)再次确认嘉宾和活动地点,并拷贝PPT ;2)向组委会成员发送该次论坛策划书的邮件并电话确认,明确一遍分工 。(二) 论坛现场流程 A、主持人材料 B、坛主负责现场调度 1、组委会提前两小时到达会场对会场进行整理,打开多媒体,进行PPT的整理和演示; 2、接应嘉宾并进行简单沟通是否有其他方面要求; 3、论坛开始、主持人上场; 4、论坛结束,送嘉宾,组委会对室

27、内进行整理; 5、组委会进行总结并确定下一次论坛组织会的相关事宜; 6、散会; 11、组委会负责网络论坛的成员同步论坛现场资料到群里。六、活动注意事项1、准备工作要到位(包括负责PPT同学、主持人和坛主一定要进行现场模拟演练,期间熟悉流程并排除多媒体故障;做好现场观众导引工作。)2、制定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案(包括PPT资料备份;电脑设备备份;演讲嘉宾迟到,不到等情况的应对;教室临时改动的应对等。)附件:制度(1、组委会成员的产生及工作分配(日程安培);2、论坛时间地点的规定;3、论坛主题的征集和确定;4;论坛主讲人的确定;5、网络论坛和现场论坛的协调)建工6#论坛一一在潍坊听“建”章程总 纲建工

28、6#论坛-在潍坊听“建”论坛是在潍坊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党支部领导下的建筑工程学院学生组织,接纳潍坊学院在校学生作为组织成员。建工6#论坛-在潍坊听“建”论坛工作上接受共青团建筑工程学院团总支的指导。本论坛的基本任务:(一) 遵循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托学生论坛这一载体,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教研室指导下,通过定期现场演讲交流和QQ群网上交流同步并存的方式,为本专业提供校内交流的平台和对外交流的门户,扩大本专业学生学习视野,繁荣校园文化。(二) 积极加强论坛自身建设,不断完善和进步。 第一章 坛委会【第一条】 建工6#论坛-在潍坊听“建”论坛坛委会成员的来源:(一) 在学校自愿报名参加;(二) 各班

29、级推荐本班的成员报名参加。【第二条】 建工6#论坛-在潍坊听“建”论坛坛委会成员接纳方式:每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初,由建工6#论坛-在潍坊听“建”论坛坛委会进行招新。报名者认真填写报名表,然后由坛委会成员进行面试。通过面试者,试用一个月,合格者成为建工6#论坛-在潍坊听“建”论坛坛委会正式成员。(是否有人数规定。)【第三条】 建工6#论坛-在潍坊听“建”论坛坛委会成员享有的权利:(一) 参与论坛工作;(二) 参加对论坛活动内容及方式的改革;(三) 对论坛工作自由提出意见和建议,实行监督;【第四条】 建工6#论坛-在潍坊听“建”论坛坛委会成员应履行的义务: (一) 遵守潍坊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建

30、工6#论坛-在潍坊听“建”论坛章程的规章制度,言论正确,积极向上。(二) 积极完成论坛举办期间的各项工作;(三) 维护本论坛的形象,维护学校和本论坛的声誉;(四) 行使权力时不得损害本论坛和其他坛委会成员的权益。【第五条】 建工6#论坛-在潍坊听“建”论坛坛委会成员的退出和除名:(一) 学生毕业,自动退出坛委会;(二) 根据本人自愿原则,提前一个月坛委会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即可退出坛委会,取消组织成员资格;(三) 有严重影响建工6#论坛-在潍坊听“建”论坛名誉行为的会员,违反工作制度以及违法乱纪等破坏潍坊学院名誉、触犯法律的会员立即除名。(四) 不服从组织安排、工作不积极主动的会员,经坛委会研

31、究可予以除名。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职权【第六条】 建工6#论坛-在潍坊听“建”论坛按照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本论坛的章程,在建筑学教研室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坛委会是本论坛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入坛成员组成,对于论坛的日常事务具有最高决定权。对全体坛委会成员负责,接受全体坛委会成员的监督。坛委会设坛主一名,负责日常事务(包括建工6#论坛-在潍坊听“建”现场论坛和建工6#论坛-在潍坊听“建”QQ群论坛)的主持工作。【第七条】 坛委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 制定、修改、解释并监督实施本章程以及本会其它各项规章制度。 (二) 讨论通过本会重大方针及工作事项,整体规划论

32、坛的开展方式。 (三) 解释、监督本章程以及本会其它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四) 组织引导本论坛积极开展实用,专业,前瞻的演讲活动。(五) 建工6#论坛-在潍坊听“建”论坛坛委会成员负责围绕论坛展开的所有日常活动的策划,安排和开展。第三章 坛委会成员【第八条】 坛委会成员应努力做到:(一) 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勇于开拓创新。(二) 认真学习本会论坛在学院建筑专业交流方面的重要性,认识到作为组织者的位置的重要性,认真完成工作;(三) 坚持实事求是的开展论坛交流活动,努力将建工6#论坛-在潍坊听“建”论坛打造成建筑专业学科间交流,学科内讨论的重要平台,同时,为在校生与

33、校友的沟通及校内外专业知识和行业信息的交流作出努力。(四) 组委会成员应做好新进成员的交接和培训工作。(五) 坚持原则,不谋私利,不产生金钱交流,维护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六) 作风民主,联系群众,自觉接受所有同学的批评和监督。第四章 论坛名称【第九条】 6#代表潍坊学院六号教学楼,六号教学楼是建筑工程学院学生日常上课的主要教学楼,是各科室和系内学生组织日常的主要活动区域,在建工学子心中有特别的意义和深厚的感情,论坛通过提取六号教学楼中的六号并简化成“6#”的阿拉伯数字和NUMBER(数字)的结合作为论坛第一名称,简洁,明了,内涵丰富。 “在潍坊听建”有以下含义: 交待区域为潍坊,主论坛内容围绕

34、建筑展开,“听建”为“听见”的易字词,方式强调了“听”的意义。第五章 论坛徽标【第十条】 建工6#论坛-在潍坊听“建”论坛徽标 1、标志物以潍坊学院六号教学楼的形象为主要设计元素,配有“在6#论坛,在潍坊听建”的字样,整体造型灵动、庄重,标识感强。2、标志物的颜色采用灰黑色,蕴含严谨,现代之意。3、标志物设计简练,整体感和立体感强,容易记忆。【第十一条】 建工6#论坛-在潍坊听“建”论坛徽标,可在本会办公地点、活动场所悬挂,在宣传品,纪念品、办公用品上作为本会标志,也可以作为徽章佩戴;第六章 附则【第十二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归建工6#论坛-在潍坊听“建”论坛。【第十三条】 本章程自2014年9月15日起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