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肉芽肿.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776892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嗜酸性肉芽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嗜酸性肉芽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嗜酸性肉芽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嗜酸性肉芽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嗜酸性肉芽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嗜酸性肉芽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嗜酸性肉芽肿.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嗜酸性肉芽肿,概述,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EG)是一种孤立性的组织细胞的非肿瘤性质的异常分化,是朗罕氏细胞增多症的一种表现。组织学特点:骨质破坏、朗罕氏细胞(Langerhans cell)增生及嗜酸性细胞浸润。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5-10岁多见。发病率1/150万,男女发生率比例3:2侵犯部位为骨骼、肺等。,朗罕氏细胞,朗罕氏细胞(Langhans Cells):是来源于骨髓的免疫活性细胞,是一种不成熟的树突状细胞,是免疫反应中重要的抗原呈递细胞。特征:胞浆内有一种独特的网球拍型小颗粒,称为伯贝克颗粒(Birbeck granule)。,朗罕氏细胞,

2、朗罕氏细胞增多症的三种类型,嗜酸性肉芽肿:又称局限性组织增生症X,是指局限于骨内的组织细胞增殖症,良性病变,病情较轻,预后良好,常见于颅骨、股骨、下颌骨、骨盆和脊柱,所占比例60-80%。,朗罕氏细胞增多症的三种类型,勒雪氏病(Letterer-Siwe Disease):又称急性播散性组织增生症X,属于爆发性,常见于3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发热,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累及多个腹腔脏器,常迅速致命,所占比例10%。,朗罕氏细胞增多症的三种类型,韩-雪-克氏病(Hand-Schller-Christian Disease):又称慢性播散性组织增生症X,发病缓慢,多见于老年患者,典型的三联征是

3、:尿崩症、突眼症、颅骨缺损。,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或因病理性骨折就诊。,X线表现,长管状骨:多见于骨干或干骺端,髓腔内溶骨性破坏,形成边界清楚的透亮区,周围硬化带包绕,多无明显骨膜反应。脊柱:边界清楚的溶骨性破坏,有不同程度的椎体压缩,甚至成完全扁平的硬币状,很少累及相邻椎体,椎间隙一般正常。颅骨:内外颅骨板层不规则的锋利的破坏,形成“斜边缘”。,CT表现,椎体或附件有圆形的骨质缺损,可突入椎管内,边缘较清楚,无硬化环,扁平椎,可见椎旁软组织肿胀。,MRI表现,椎体或附件有圆形的骨质破坏区,T1WI可为低信号,T2WI高信号,扁平椎,部分病例出现椎旁梭形软组织影。,化

4、验,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细胞增多血沉加快,病例1,女性,4岁。,病例2,男性,32岁。,病例3,女性,10岁。,病例3,女性,10岁。,病例3,女性,10岁。,病例4,病例5,胸椎多椎体EG,病例6,组织学,大体组织:质软,肉芽状,胶质样,色泽为灰红、褐色。镜下:可见大量的朗罕氏细胞,胞浆内可见颗粒状小体(Birbecks颗粒),混杂着许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晚期后细胞数量减少,纤维组织增多。,朗罕氏细胞,诊断,临床表现影像所见病理活检,治疗方法,方法多样,包括放疗,化疗,手术,病灶内注射激素等,最佳治疗方法尚无定论。总体来说,多以保守治疗为主,目的在于控制症状,保存患肢功能,避免远期并发症出现。脊

5、柱受累患者治疗多以保守为主,部分患者椎体高度可部分恢复。若出现脊柱不稳或神经功能障碍时考虑手术治疗。,化疗,Peng XS(Int Orthop,2009)18例颈椎嗜酸性肉芽肿患者,化疗包括长春新碱,甲氨蝶呤,泼尼松,6-琉嘌呤,结果证实化疗是安全有效的,尤其是对于合并软组织肿块的脊柱病灶患者应作为首选方法。,放疗,Jiang L(Spine,2010)研究发现放疗患者中可观察到椎体重建和椎体高度的部分恢复,认为小剂量的放疗对椎体单发病灶的患者是有效且安全的,且不影响儿童的椎体骨骺发育。常用放疗剂量:30-40Gy/3-4周。,病灶内皮质激素治疗,Raab P(Z Orthop Grenzg

6、,2000)报道病灶内注射甲强龙可作为孤立的骨病灶的治疗方法之一,效果确切,创伤较小,费用较低。,手术,四肢骨:病灶范围大于骨骼宽度50%以上,有病理性骨折风险者可考虑外固定或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病灶引起脊柱显著的不稳定,畸形或压迫导致神经损伤出现可考虑手术治疗。一项研究表明:儿童术后的随访功能差于非手术组。,病例7,病例8,男性,20岁。,预后,绝大多数嗜酸细胞肉芽肿预后良好,保守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部分欧美学者甚至认为:大多数嗜酸细胞肉芽肿患者仅需观察。仅少数需要手术治疗。脊柱单个病灶可自愈,复发率很低。北医三院随访的30例颈椎LCH(随访率:85.7%),平均随访53.5个月,未见复发病例。多发脊柱LCH的复发率仅为3.6。,附注1,1987年Robert指出骨科医师在朗罕氏细胞增多症诊治中的3个作用。1、确诊LCH是单发还是多发;2、给脊柱适当的休息、支撑;3、随访患者,及时发现复发。而非直接手术。,附注2,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