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0860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京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京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京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京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评价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5年9月 北京北京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线路走向示意图目 录工程线路走向示意图1.项目概况11.1项目建设背景11.2工程概况12.项目评价范围及环境评价目标32.1评价范围32.2环境评价目标33.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63.1空气环境质量63.2声环境与环境振动63.3水环境质量63.4生态环境64.工程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74.1主要污染源74.2主要环境保护措施95.环评结论126.联系方式131.项目概况1.1项目建设背景北京地铁3 号线一期工程是线网中一条东西方向的轨道

2、交通干线,其定位为大运量等级线路,途径东城区、朝阳2个行政区。工程沿线串联了中心城、东风、东坝等主要居住和功能区,衔接了朝阳公园、工人体育馆、朝阳体育中心等大客流集散点以及对外枢纽铁路星火站等,既服务于中心城地区,同时服务于东坝边缘集团,兼顾交通疏解和发展引导的功能。1.2工程概况(1)线路走向地铁3 号线一期工程西起东四十条站,沿工体北路、农展馆南路、朝阳公园南路、姚家园路向东,在规划星火站前转向星火地区,之后沿姚家园北一路向东经朝阳体育中心后转入东坝中路,进入东坝地区,沿东坝大街、金榆路至线路终点。(2)主要工程内容线路全长约22km,全部为地下线,设站15 座。(3)设计年度初期为202

3、3年、近期为2030年、远期为2045年。(4)主要技术标准表1-1 主要技术标准序号项 目技术标准1正线数目双线2线路坡度正线一般地段不大于303最小平面曲线半径正线:一般情况350m,困难情况300m4速度设计最高时速80km/h5轨距1435mm6钢轨正线、辅助线60kg/m,车场线50kg/m7车辆标准A型车,8辆编组8行车组织全线独立运营;系统能力30对/h9车站有效站台长度186m10供电DC1500V接触网11通风空调屏蔽门通风空调系统(5)运营时间运营时间为5:3023:30,全天运行18小时。(6)施工组织拟于2015年底开工,2020年建成。2.项目评价范围及环境评价目标2

4、.1评价范围根据各环境要素环评导则要求,本项目评价范围如下:(1)生态环境:纵向评价范围:同工程设计范围;线路横向:综合考虑拟建工程的吸引范围和线路两侧土地规划,取工程征地界外150m,当有特殊评价目标时,评价范围应根据现场环境调查和生态保护需要确定;临时用地评价范围为界外100m。(2)声环境:地上线路外轨中心线两侧各150m;车站风亭、冷却塔周围50m以内区域。(3)振动环境:正线两侧各60m以内区域;室内二次结构噪声影响范围为隧道垂直上方至外轨中心线两侧各10m以内区域。(4)地表水环境:各车站污水总排放口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的接纳处。(5)大气环境:车站风亭周围50m内区域;施工期场界10

5、0m以内区域。2.2环境评价目标(1)振动环境评价目标全线环境振动评价目标共55处,见表2-2-1。表2-2-1 环境振动评价目标目标编号目标名称和线路相对位置1东四十九条平房左侧2北门仓胡同左侧3首都国医名师馆(门诊楼)左侧4东四十条甲34号院右侧5东四十条甲28号院右侧6保利剧院左侧7新中西里左侧8瑞士公寓右侧9新中街居民楼左侧10工人体育场居民楼右侧11工人体育场北路居民楼左侧12幸福一村西里左侧13三里屯南25号左侧14南三里屯右侧15东三里屯左侧16外交公寓左侧17团结湖北口、北头条居民楼右侧18团结湖北二条居民楼右侧19团结湖路右侧20团结湖北三条右侧21农业部审批大厅左侧22农展

6、南里左侧23水利局团结湖宿舍右侧24团结湖北5条右侧25京朝大厦(朝阳区环保局、朝阳区规委)左侧26天安豪园左侧27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左侧28北京画院美术馆右侧29六里屯北里右侧30朝阳区法院右侧31在建中央公园右侧32棕桐泉国际公寓右侧33丽水嘉园右侧34公园大道别墅右侧35石佛营西里小区右侧36石佛营东里小区右侧37北京市朝阳区公安消防支队两侧38豆各庄村两侧39辛庄东里两侧40姚家园西里2号院左侧41姚家园西里1号院左侧42姚家园西里3号院右侧43姚家园西里5号院右侧44姚家园东里8号院左侧45逸翠园(姚家园东里3号院)右侧46金泰丽富嘉园右侧47奥林匹克花园三期左侧48奥林匹克花园一期左

7、侧49东坝家园左侧50利锦府(在建,高层)右侧51东风村等两侧52东北师大附属中学朝阳学校右侧53楼梓庄中学右侧54朝阳区楼梓庄医院右侧55温榆河法庭左侧(2)声环境评价目标表2-2-2 声环境评价目标序号车站风亭(冷却塔)风亭冷却塔位置目标名称1团结湖站1号风亭工体北路北侧,东三环北路西侧外交公寓2石佛营站风亭姚家园路西北侧,星火西路西侧泛海国际居住区碧海园3冷却塔姚家园路西北侧,星火西路东侧泛海国际居住区香海园4星火站风亭东坝路东南侧辛庄5东坝中街站风亭东坝中街东侧利锦府6东风站风亭、冷却塔东风村东风村7楼梓庄站风亭楼辛庄大街南侧楼梓庄医院(金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水环境评价目标本工程

8、下穿地表水体主要有:亮马河、坝河、北小河等。(4)生态环境评价目标本工程线路敷设和站位布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生态评价目标。沿线邻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南新仓1处。3.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3.1空气环境质量工程沿线地区属环境空气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根据2014年北京市环境质量公报,全市空气中,除SO2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外,NO2、PM10和PM2.5均超出国家二级标准。3.2声环境与环境振动(1)声环境本工程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评价目标主要受到道路交通噪声的影响。北京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设有车站15座,其中有6个车站的6

9、处风亭、2处冷却塔周围有声环境评价目标分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为昼间54.164.2dBA,夜间48.658.1dBA。超标量为昼间0.17.1dBA,夜间超标量为3.113.9dBA。(2)环境振动本工程沿线评价范围内环境振动现状较好,各评价目标室外昼间的监测值为54.361.3dB,夜间的监测值为52.960.5dB。工程沿线各评价目标昼夜监测值均符合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中不同环境振动功能区划规定的昼夜限值。3.3水环境质量拟建地铁线路范围内所涉及到的地面河流主要有亮马河、坝河、北小河等。根据北京市环保局2015年4月份河流水质状况公报,亮马河水质为V1类,坝河水质为

10、V2类,北小河水质为V1类,。3.4生态环境根据2014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2014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级别为良,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为66.9。4.工程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4.1主要污染源(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施工噪声本工程施工期噪声源主要为动力式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施工场地挖掘、装载、运输等机械设备作业噪声,根据对北京市既有地铁线路施工现场噪声的实测结果,施工机械在30m处的等效声级为6275dB(A)。场地振动施工期间产生的振动主要来自重型机械运转,重型运输车辆行驶,钻孔、打桩、锤击、大型挖土机和空压机的运行,回

11、填中夯实等施工作业产生的振动。生产、生活废水施工期内污、废水主要来自雨水冲刷产生的地表径流、建筑施工废水和驻地人员生活污水。建筑施工废水包括基坑开挖、隧道开挖施工等过程中产生的泥浆水、机械设备的冷却水和冲洗废水;生活污水包括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用水、食堂下水、洗涤废水和厕所冲洗水。根据污染物成分可将废污水大致分为泥浆水、含油废水、生活污水等。扬尘及燃料废气扬尘主要来自土建结构施工阶段,如地表开挖、渣土运输等环节,燃料废气主要来自燃油动力机械和运输车辆。固体废物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2部分:弃土弃渣;施工人员日常生活垃圾。(2)运营期污染源分析噪声污染源运营期噪声污染源主要来自地下车站环控系

12、统,主要噪声源类比调查结果见表4-1-1。表4-1-1 噪声源类别区段主要噪声源地下车站环控系统风亭噪声空气动力噪声机械噪声配用电机噪声冷却塔噪声淋水噪声轴流风机噪声水泵、减速机和电机噪声、配套设备噪声等振动污染源振动污染源主要来自列车运行,本次预测振动污染源将对地铁噪声与振动控制规范(DB11/T 838-2011)所推荐的振动源强进行修正并结合实际测试结果。水污染源运营期污水主要来自车站的日常生活污水及少量生产废水。大气污染源本工程车辆牵引类型采用电力牵引,沿线车站均不新增锅炉。大气污染源主要为风亭排放的异味气体,影响不明显。固体废弃物固体废物主要有乘客候车、运营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其

13、中乘客在车站停留时间较短,产生生活垃圾量也较少,以饮料瓶罐、纸张、果皮等为主。4.2主要环境保护措施4.2.1声环境(1)施工期施工期噪声影响主要集中在车站、区间施工,不同的施工性质和内容产生的施工噪声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影响周期也不尽相同。施工期间须严格执行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规定,不得扰民。需要夜间施工的,依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维护施工秩序减少施工噪声扰民的通知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的审批。同时评价建议,对个别影响较严重的施工场地,如施工地点距噪声敏感建筑过近的,还应在施工场地厂界靠近敏感建筑一侧临时建设隔声围墙或围挡,

14、有条件区域在靠近评价目标一侧建临时工棚以起到隔声墙作用,以减轻噪声污染。在采取了本次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后,施工噪声的环境影响可以得到有效缓解。(2)运营期风亭、冷却塔的设置,使评价目标环境噪声较现状值有所增加,昼间增加量0.1dB4.0dBA,夜间增加量0.7dBA7.6dBA。本次评价建议通过以下两种方式降低风亭、冷却塔噪声:(1)在风亭风道加装消声器,同时风亭的排风口应背对敏感建筑物,并保持风亭适当高度;(2)采用低噪声型冷却塔。采取上述措施后,各评价目标能够满足相应的标准限值。4.2.2环境振动(1)施工期根据现场调查与监测,区域内既有环境振动主要来自公路交通振动,环境

15、振动现状情况较好,基本可满足相应功能区标准要求。工程开工建设后,运输车辆引起的地面振动将对施工场界周围的评价目标产生影响,但影响较小。(2)运营期3号线一期运营后,沿线有10处评价目标超过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相应的标准限值。本工程的实施,会使沿线部分评价目标的振动值有所增加。本次评价建议,视各评价目标振动预测值超标情况采取中级、高级及特殊减振措施,全线拟采取10处减振措施。通过采取相应的减振措施后,各评价目标昼夜间振动水平均符合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相应的标准限值。4.2.3水环境(1)施工期施工期产生的污、废水主要来自建筑施工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以

16、及场地内的雨水径流。建筑施工废水包括基坑开挖、盾构施工等过程中产生的泥浆水与机械设备的冷却水、洗涤水,前者SS含量较高,后者含有少量油污;生活污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日常洗漱和厕所用水;雨水径流含有一定的砂石。本工程基本沿既有道路走行,沿线城市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都比较完善,工程施工场地将设立沉淀池、化粪池、临时格栅等设施,雨水、泥浆水沉淀后排入雨水管道,施工机械废水处理后达标排入污水管道,生活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环评建议,施工过程中须做好施工场地排水系统与城市管网的配套接联,避免污水外流、影响周围环境。(2)运营期本工程运营后,产生的污水主要来自沿线各车站。车站排放的污水以生活污水

17、为主,主要包括盥洗污水和站台地面冲洗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本工程车站外排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本工程外排污水经处理后,排水水质能够满足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13)之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限值要求;回用污水能够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相关限值要求。4.2.4生态环境本工程线路基本沿既有和规划的地面交通廊道布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环境评价目标;沿线生态环境以城市人工生态系统为主。对涉及的重点文物,通过加强施工期的沉降观测和运营期的轨道减振措施降低工程对其产生的影响。本工程线位

18、、站位选址方案与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永久占地及施工临时占地将会对沿线既有植被资源影响轻微。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积极采取移栽、补植、迹地恢复等措施,减轻工程建设对植被资源的破坏。施工完毕后应及时开展迹地恢复和绿地补偿。4.2.5大气环境1、施工期施工期间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施工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施工扬尘主要来自施工前期场地平整作业、车辆运输及机械设备使用等环节,主要污染物为PM10;场地平整作业主要包括场地清扫、整平、硬化等,持续时间一般在10天左右,扬尘主要发生于清扫、整平等环节,总体排放量不大,影响较轻;本工程产生的废弃渣土将由载重车辆及时运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渣土颗粒较小,易从

19、车辆挡板缝隙中外漏,零散于路面,从而形成“二次污染”,可能对两侧居民生活构成一定影响,评价建议采取密闭车辆运输、洒水抑尘、及时清扫等措施加以缓解。车辆运输及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来自燃料的化学燃烧过程,包含的污染物主要有烟尘、CO、NOX和HC等,施工期间运输线路经过区域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将有所增加,但相对于沿线道路的车流量来说,其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通过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施工期的大气污染可以得到有效缓解。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施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也随之消除。2、运营期本工程投入运营后,在完成相同客运周转量的前提下,用轨道交通来代替地面交通将会明显减少区域内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对改善

20、区域空气质量和交通条件将起到积极作用,且随着近、远期客运量的不断增加,正面环境效益越发明显。评价建议在下阶段设计中考虑风亭设置在居民区的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且排风口背向居民区;因地制宜对风亭实施绿化或美化;风亭高度应合理设置。4.2.6固体废物(1)施工期施工前的场地整备会产生建筑垃圾,应及时清理干净;在垃圾和工程弃土运输工程中,要注意车辆的整洁和封闭性,避免洒漏于路面;施工弃土弃渣在场地内应集中堆放、表面必须遮盖,减少扬尘;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定点收集后,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不会对场界周围环境产生影响。(2)运营期各车站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纳入城市垃圾处理系统,评价认为运营期内固

21、体废物对沿线环境基本不产生影响。5.环评结论本工程线路走行于东城和朝阳2个行政区内,线路两侧以居民住宅、商业服务为主,涉及学校、医院、居民区和文物等环境评价目标。本工程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内将产生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主要为噪声、环境振动、扬尘、污水等,将对沿线环境质量和部分评价目标造成一定影响。评价认为,在严格落实设计文件和本报告书提出的环保措施后,本工程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将得到有效控制和减缓。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本工程选线基本合理,项目建设可行。6.联系方式(1)建设单位: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联系电话:010-84686025联 系 人:薛工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小营北路6号京投大厦(2)评价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联系电话:010-51893406传 真:010-51893412联 系 人:孙工E - mail:bjdt3hx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邮 编:1000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