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八年级读后感【800字】.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3706 上传时间:2020-11-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演义八年级读后感【800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三国演义八年级读后感【800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三国演义八年级读后感【800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三国演义八年级读后感【800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三国演义八年级读后感【800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八年级读后感【80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八年级读后感【800字】.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国演义八年级读后感【800字】 三国演义,不但讲述了吴、蜀、魏三国以文武争天下的故事,还让我们了解了许许多多战术兵法,并告诉我们不能像曹操一样阴险,残忍,也不能像刘禅一样昏庸,“乐不思蜀”,像蒋干那样愚不可及。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三国演义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演义读后感1经典名著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在书中叙述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混战,魏、蜀、吴三国之间互相争斗以及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历史故事。在介绍汉末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的同时,作者也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如有勇无谋、反复无常的三国第一猛将吕布

2、,忠肝义胆而又侍勇自矜的义绝关羽,粗犷暴躁而又能敌万人的虎将张飞,忠心耿耿而又足智多谋的忠绝诸葛亮以及智勇双全、忠心为主的勇将赵云等等,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关羽。关羽的身上具有着忠、义、勇等三种优秀的精神品质,让我对他十分钦佩。故事前期,刘、关、张立根不稳,频繁投奔各地势力,所得领地亦几得几失。在徐州失散后,关羽被迫留在曹营,曹操对其三日小宴、五日大宴,又送其锦缎金银、战袍髯囊及赤兔马等,想要收买他,为己所用。但关羽丝毫不为所动,始终心念刘备,想着昔日与刘备同发的共兴汉室的誓言,而早在张辽劝降他之时,他便已与曹操约定但知皇叔信息,虽远必往.其忠刘忠汉之心由此可见。关羽受曹操深恩厚惠,虽然

3、因忠刘而没有留下来为曹操效力,但是对于曹操的大恩,他始终铭记在心,以致在后来的赤壁大战之中,于华容道违背军令状放走落败的曹操。x其义薄云天之精神由此可见。而三国演义之中关于关羽之勇早在讨伐董卓之时便有所体现。在敌将华雄击败讨伐联军数将的情况下,关羽奋然请求出战,迎战前曹操为其斟酒壮行,而关羽未饮,道是凯旋再饮。当他击败华雄归来时,壮行之酒依然温热。其艺勇技高由此可见。然而在三国演义之中关羽之勇不仅仅体现在这一情节之上。如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等故事情节均生动地表现出了关羽之勇。感悟到了三国演义之中关羽的以上优秀品质,我认为: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学习、生活之上,个人都应该向关羽学习。学习其忠

4、,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学习其义,处事讲求道理,讲求法律,合乎正义;学习其勇,在学习上,面对困难,能够迎难直上,不为所惧。三国演义读后感2三国演义-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为罗贯中所选编的历史小说,这本小说的内容多为北宋以至明朝坊的坊间书艺人所编,经罗贯中的整理和编辑后,就成了一本中外闻名的巨着,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书中的情节是以没落王族刘备为主导,故事是讲述他在偶然机会下,遇到了关羽、张飞两位豪杰,因为志同道合,所以三人于桃园结义,故事就这样开始,而以其后约九十年的晋渡江灭吴为终,其中一些情节,如借东风、捉放曹,都是家传户晓的故事,可见此书是如何的精彩,真的令人生再三阅读的念头。我认为书中的人物是这

5、部小说的灵魂,主角刘、关、张三人在其漂荡中原到建立蜀国的过程中充分表现了仁、忠、勇三种典范的英雄气概,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刘玄德携民渡江、美髯公千里走单骑、张翼德大闹长板桥等情节,而书中的诸葛亮成了智的代表,天下变量尽在掌握之中,不得不提的是,姜维也被描绘成忠孝智义兼具的栋梁之才,而一代军事家曹操由忠于大汉变到大奸大恶的.险恶丞相的心理变化也被描写得淋漓尽致,可见这部书对人物特征刻划之精细堪称古代长篇小说之首,真千古奇书也。而三国演义一书,由宋朝开始有书艺人用之作题材,只不过都总是没有连贯性,不过何以我会言及书艺人?其实书中也有很多宋朝的影子。三国演义中,最为所熟悉的都算是关羽了,关羽是书中最

6、忠之人,而当代因为朝廷重用文人,因此不论任何读书人,都会追求忠君爱国的境界,忠臣是英雄这个道理令关羽与有鬼神之智诸葛亮并列,可见书中人物因忠的地位提升是如何明显,相对地,奸相曹操只因挟天子,令诸侯而成了千古罪人,这个情况大抵只会出现在尊儒的宋朝,。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是无容置疑的,但亦不是完全没有历史价值,只不过历史价值不在三国时期,而是由宋朝到明朝,因为三国演义是坊间的书籍,我们可以透过这本书了解当时的政治状况,像张飞这样的英雄出现,大抵是因为汉人在元朝时饱受欺压,百姓渴望有一位敢作敢为的英雄为之出头,张飞才会由温文儒雅宽大画家、书法家被改成敢作敢为的大老粗,而张翼德怒鞭督邮一事就可完全表达百

7、姓对元朝官员的强权欺压有多大厌恶。其实我还不知自己读了这本书多少遍,但是每次重看也有不同的趣味,更有不同的感受,我认为身为中国人,必须读中国四大名著至少一次,而四大名著中,红楼梦中有太多阴谋诡计,水浒中有太多过份豪气的情节,相比之下西游记及三国演义比较适合青少年看,不过除了文学价值外,三国演义更有助我们了解宋、元、明三代的文化,所以我极力推荐三国演义这一本好书。三国演义读后感3三国演义这本书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也都看过吧。里面有三顾茅庐、火烧新野、空城计、苦肉计、赤壁之战、夜走麦城、过五关、斩六将等等关于三国的精彩故事。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诸葛亮三气周瑜,最后活活地把大将周瑜给气死了,我觉得周

8、瑜是自找的,他活该。我的想法大家不要惊讶,因为大家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世上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道理,周瑜故然很聪明,但是依然还有比他更聪明的人。他之所以被气死,是因为他心胸狭窄,嫉妒别人的才能。如果一个人容不得别人比你强,那么,你就没有一天是开心的。心胸狭窄,正是周瑜最大的缺点。想当年楚汉相争的时候,楚王项羽的军事力量比刘邦的军事力量强几倍,按常理来说,项羽应该是嬴定了,可结果恰恰相反,这是为什么?是因为项羽不懂得重用人才,把人才全部杀光了,这跟周瑜心胸狭窄很像,想独自称霸,可最后还是被刘邦打败了。嫉妒,相信我们每个人平时都会有一点,虽然不多,也就那么一点点。可是,我们决不能因为嫉妒而

9、冲昏头脑失掉自我,要把某个人怎样怎样。说起我呢就有那么一点,那是在学校的一次朗诵比赛,我们班得了第二名,四(3)班得第一名,当时我就想:可恶!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下次要再跟他们比,就不相信比不过他们,真是可恶。可现在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没能拿到第一名,肯定有不足之处,应该找出我们的不足迎头赶上,而不应该嫉妒别人取得的成绩,这样自己才会进步。我们千万不要因为别人的哪一方面比自己强一些,就气不愤,而嫉妒别人,这样你就会感到心烦郁闷,它会影响到你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同时还会影响到你的性格,久而久之也许你就改正不过来了,你会由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变成一个小气,自私孩子,就不能和别人好好相处,你有一点错别

10、人就会向你的父母、老师报告,你就会更不服气这就变成一种恶性循环。希望大家不要做周瑜和项羽那样嫉妒别人、心胸狭窄的人。三国演义读后感4三国演义是我百读不厌的一本书,不同的时期读它,有着不同的感受。在幼儿园时,看的是连环画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我还明白了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肚子在唱空城计。”的含义。在中低年级,我看的是青少版的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长篇历史小说,它不仅使我懂得了许多历史知识,更让我记着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鲜活的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胆狭义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赤膊上阵的许褚

11、、抬棺上战的庞德、阴险狡诈的曹操、软弱无能的刘禅在小学高年级,再读原著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饱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义的鸿篇巨作。对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我最崇拜的诸葛亮,从火烧新野,骂死王朗、空城计、妙锦斩魏延中显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并非神仙,如他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丢失了街亭、柳列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己也被降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别人和自己不犯错误,不应该因为别人的一点过失而横加指责,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一次考试的失利而灰心气馁,更不应该为自己取得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人无完人,我们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实改进的

12、地方。而我喜爱的三国猛将张飞,长坡桥单骑救主,智夺瓦口,义释严颜,可谓功不可没,只可惜关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务正业,无故鞭打士兵,导致自己被手下两名小将刺杀,还陪上了黄忠、刘备和蜀国七十五万大军的性命,使蜀国状况一落千丈。相反,魏国名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辱骂置之不理,态度乐观,使一代奇才诸葛亮无计可使,以病死五丈原为告终。可见当遇见悲伤、痛苦、气愤的事情时,应该理智地控制情绪,用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如果意气用事,后果将不堪设想。随着我的成长,每次研读三国演义都有不同感受,三国演义真是伴我成长的一本好书。三国演义读后感5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

13、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F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入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又废少帝,立献帝,大权独揽,实施暴政,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虽然后来联军失败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所杀后三个时期比较熟悉,也就不一一介绍了。三国演义中刻画了2多个人物,印象最深的,文属诸葛亮,武属关羽。说起诸葛亮,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民间,诸葛亮向来是位大红大紫的风云人物。在诸葛亮身上,除了忠、孝

14、、义集于一身外,最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个“谋”字上面。诸葛亮的智谋,超群出众,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还精通阴阳之道,能呼风唤雨、感知天地万物,运筹帷幄,用兵入神,百战百胜,决胜于千里之外。观其诸葛亮的一生,为了刘氏父子的江山社稷,可谓呕心沥血,忠贞不二,鞠躬尽粹、死而后以,直到五丈原孤魂归天时,还念念不忘刘家的江山社稷大业。算得上模范军师、模范丞相、优秀相父与师爷!至于关羽,则是忠、义、勇的象征。但缺点就是有些自负,此处也就不再一一列举。由于三国演义是战争小说,描写战争题材,从围绕大小战争故事所形成的特殊情节去观察,也可以理出一个结构脉络。郑铁生三国演义艺术欣赏就尝试这样去分析其结构,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三大战役为主线,中间夹杂一些较次要的辅助性战役,贯串了全书,形成一个战争系统。冒忻和叶胥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们以赤壁之战为例:从起因到结束,共计八回,其间包括曹操下书,诸葛亮舌战群儒,蒋干中计,黄盖用苦肉计,孔明借箭,借东风,华容道释曹操等一系列小故事,各小重点组成了大重点,成为组织严谨的结构。总而言之,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四大名著中的精品。虽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们去探讨,但是它留给中华民族的意义是深远的。三国演义八年级读后感【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生作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