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浅析中国现代历史小说中的“圣贤”描写.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19724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当代文学论文浅析中国现代历史小说中的“圣贤”描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浅析中国现代历史小说中的“圣贤”描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当代文学论文浅析中国现代历史小说中的“圣贤”描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当代文学论文浅析中国现代历史小说中的“圣贤”描写.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中国现代历史小说中的“圣贤”描写 赵丽娟摘要:先秦诸子是中国思想文化的缔造者,千百年来被人们供奉、敬仰。到了现代中国这个思想转型的历史时期,现代作家们对先秦思想的领悟体现在他们所创作的关于先秦诸子的历史小说中,对先秦诸子的思想进行生动的再现,把儒、道、墨三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进行“再造”。 关键词:先秦诸子中国现代历史小说 中国现代作家所作的关于先秦的 诸子历史小说抹去了古代“圣人”们身上的光环,还原了他们的本来面目,使“圣”不再高居圣坛,变得有血有肉,成为我们身边的一员。现代作家们首先从外貌、形态上还原了神、圣们的世俗形态。 几千年来,孔子被中国人奉为“圣人”,孔子的形象是威严庄重的。但

2、鲁迅对孔子形象的讽刺性描写却是“说起,这些图画上所得的孔夫子的模样印象来,则这位先生是一位很瘦的老头子,身穿大袖口的长袍子,腰带上插着一把剑,或者腋下挟着一枝杖,然而从来不笑,非常威风凛凛的。假使在他的身边侍坐,那就一定得把腰骨挺得比直,经过两三点钟,就骨节酸痛,倘是平常人,大约总不免急于逃走了”。他的描写使神圣们不再衣冠楚楚、道貌岸然。 郭沫若在他年轻时就喜爱庄周, “不仅喜欢他的文辞,并且还迷恋过他的思想。他的淡泊生活,对于我尤具有过相当强韧的引力。我曾经做过一首诗,把和荷兰的斯宾诺莎,印度的伽比尔,一同赞美过”。但描写庄子的(漆园吏游梁是展示他自甘于“靠打草鞋吃饭”的生活。作品通过事例,

3、着力刻画了庄子既想“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又不能超然于物质世界的矛盾形象。 在郭沫若的漆园吏游梁里,作者从庄子自身的视角描写了其形态:在庄子丢掉漆园吏职务,靠编草鞋维生时,他对河水发出这样的感叹“啊,你就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庄周夫子吗?我几乎不认识你了。你的颈子怎瘦得那么细长,就好像白鹤的颈子一样?你的面孔怎变得那么黄熟,就好像臃肿的南瓜?啊假如你真是南瓜的时候呵!”而当庄子在去投奔他所认为的唯一知己,向旧友借小米充饥碰壁后,庄子只好以麻屑充饥,此时的他在路人的眼中只是“一位不吃面包,只嚼麻屑的骗子!”郭沫若通过对这一系列叙事角度的操纵,在庄子周围立起了多面“哈哈镜”,使庄子的形象获得漫画的艺术

4、表现。 与漆园吏游梁写于同一年的 另一篇是函谷关。老子西出函谷关的故事在史书上的确却的记载。郭沫若据此演化成这篇历史小说。“老子西出函谷关,是为了表示他是普天下的唯一的真人,但他出关后,非但没有收到莫大的利得还几乎断送了老命”。 为了活命,老子便把他的坐骑给杀了,郭沫若在小说中借老子之口,详细的描述了对老子杀牛的丑态“啊啊,我的青牛先生可惜终为我这个利己的小人而栖牲了。我虽然知道它是想向我讨点饮食,但连我自己的性命都是朝不保夕的,我何能兼顾得它呢?我因为渴荒了,饿荒了,我心中藏着的一个利己的恶魔教唆我去吸它的血液!结局我割破了它一只大脉管,鲜红的血便和喷泉一样喷涌出来,我的恶魔惨笑着教我吮吸,

5、它便那样被我吸死了,我把牛血吸尽了,我的精神便振作了起来,我便急忙回走,匆匆走我的归路。”作者以此告诉世人,“圣人”并不能脱俗,也是肉身凡胎的普通人。 现代作家所颂扬的英雄先贤们也 呈现出平民化特征。如鲁迅非攻里的墨子,一开始便刻画了一个“农民”式的墨子形象。墨子“让耕柱子用水和着玉米粉,自己却取火石和艾绒打了火,点起枯枝来沸水”,“他回到自己的房里,在壁厨里摸出一把盐渍黎菜干,一柄破铜刀,另外找了一张破包袱,等耕柱子端进蒸熟的窝窝头来,就一起打成一个包裹。衣服却不打点,也不带洗脸的手巾,只把皮带紧了一紧,走到堂下,穿好草鞋,背上包裹,头也不回的走了”。在半夜赶路歇下来,就“在一个农家的檐下睡

6、到黎,起来仍复走”。当他到了楚国的国都郑城,在公输般家的门丁眼中,墨子则“像一个乞丐。三十来岁。高个子,乌黑的脸”在小说中,作者将墨子的描绘成一个普通农民的形象,出无车,食无鱼,旧衣破裳,仿佛并不在描绘一件英雄事迹,而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于是可望不可及的先贤回到了我们的生活中。 孟夫子出妻是郭沫若从荀 子解蔽篇的“孟子恶败而出妻”的一句话敷衍出来的。孟子一方面是圣贤,但是另外一方面,他又是一个人,他不能摆脱人的生活。这篇故事正是描写了孟夫子的这种矛盾心理。孟夫子出妻写道:孟夫人过来请他吃早餐,“而孟子却吃得异常矜持,他的视线只有笔直地由饭碗移到食案,又由食案移到饭碗,把跪在旁边的夫人竟连在眼角

7、上也都不挂一下。”理由“因为昨晚上的情形和今晨是全然不同。.昨晚孟夫子爱抚我们的孟夫人不是就给吃甜瓜一样,连浆液的一滴都要爱惜的吗?然而,就因为有昨晚的爱抚,故尔有目前的矜持。”事实本是这样矛盾着的。他尽力矜持,他夫人便愈显得天真,这使他倍感自己的劣败。尤其使他难于支持的,是他的夫人要尊守礼节跪在他的旁边,使他的眼睛一点也不敢正视。在这种矛盾中,孟子自语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得他这时是把鱼来比女色,把熊掌来比圣贤,二者不可得兼,他是想舍老婆而取圣贤的。”孟子的这种“双重欲求”是正常人的心理世界。郭沫若将其置于一个世俗约生活中,摘掉了戴在“圣贤”们头上“神圣”的光圈,还其“人”的本来面目。 总之,历史小说是以历史往事和人物为描写对象的,它所表达的思想意蕴具有特殊的重量,先秦诸子在历史上是历朝历代所标榜学习的人物,他们身上沉淀的理想信念,其中所蕴涵的哲理将不是一般历史人物能比的。以他们作为还原的对像,显得特别深刻和具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鲁迅全集第六卷。 田仲济,孙昌熙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8月。 3林铭:中国现代历史小说 中的先秦诸子,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4月。 作者简介:赵丽娟,女,1980,河北张家口人,毕业于唐山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学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古代文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