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几点思考.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3034996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几点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几点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几点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几点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几点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几点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几点思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几点思考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求和时代发展需求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需要重视高校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人才培养,思想教育是根本,将积极思想教育理念贯彻高校教育全过程,才能实现全方位育人,实现我国高校发展新局面。本文以近期中国建设发展新形势、新主张、新思想为研究内容,高校学生应该培养怎样的思想政治意识,并结合学生工作,对当前高校思想教育的开展做出分析思考,以为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参考及经验。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提供了重要指导作用。在国家新形势和新时代发展需求下,强化高校思想教育中民族团结、时代责任精神、党的思想战略

2、方剑贯彻,对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意义(一)适应培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时代要求在高校进行思想教育,首先能够帮助高校学生建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内涵和科学意义,在培养学生对党的信心、对奉献奋斗建设祖国思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二)思想政治教育力量促进团结凝聚精神在高校落实其次,在高校开展思想教育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能够借助思想教育力量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塑造学生对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建设的热情和热爱,并且形成团结互助的民族凝聚精神,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方向及内容分

3、析立足近期我国在建国70周年之际面对的一系列新的国家发展形势,中国梦实现战略,这些中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发展战略、思想要求等内容给我们极大的启示,而这些与时俱进的新形势思想内容,将为我国高校思想教育提供更丰富的理论基础。深度挖掘和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上对人才思想的要求,理解当前中国发展所急需解决的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高校学生工作及思政教育更好的发展。(一)坚定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基础在我国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做到“坚定不移”,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最根本的要求,也是高校学生工作及思政教育开展的基础。我国作为在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以及政治协商制度国家,实现国家人心凝聚力

4、和建设发展战线的统一,就要重视始终坚持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并将这一思想扎根于高校教育中,让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伟大理想成为高校学生自我督促与自我提升的动力Ho(二)重视民族团结凝聚思想的教育民族团结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而新时代中国只有贯彻和发扬这一重要性精神,才能借民族凝聚力实现国家的不断繁荣富强。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和思政教育实施也应该在党的思想引导下,认识到作为国家建设发展的接班人,高校学生要能积极面对学习成长中的意见和批评,不断提升自身的团结性和民族凝聚力,用自己的先进思想为民族团结做贡献。(S)强化责任担当下坚定初心和历史使命肩负起社会责任,将国家繁荣富强发展作为自身学习的目标和动力是时代对当代

5、大学生的要求,为民尽责的情怀,坚定不忘初心,主动承担好自己的历史使命,积极发挥个人力量,在未来承担国家各项工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继续为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而奋斗,应该成为每个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和创新工作中的核心思想和源动力。三、新形势下关于高校思政教学工作优化的思考与建议着眼于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根本目标和要求,我们应该挖掘和思考学习党的最新精神内容对高校学生思想进步的指导意义,充分认识到高校学生新时代思想教育的思路和新方向,关于高校思政教学工作优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考和优化。(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作为教育指导精神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

6、的坚持,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新时代发展的坚持。高校思想教育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在党的思想、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理念、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等一系列国家新时代发展思想中坚定自己的政治理念和学习主动意识。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基于历史观和大局观理解并坚持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在国家建设中发挥自己正能量精神,才能成为更好的时代接班人,为祖国发展助力2。(二)强化教学中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和学生政治思想凝聚力中国建国70年蓬勃发展,是在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和各民族各界认识统一共识与共同努力下才实现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践行道路上,高校思想教育教学需要积极贯彻民族团结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求

7、同存异、思想统一、聚同化异、携手奋斗,才能创造自己更好的未来发展和祖国更富强繁荣昌盛的明天,深度激发高校学生政治思想凝聚力,实现学生学习、工作效率的提升和主动性的增强。(S)思想教育主线功能强化下激发学生爱国责任心高校思想教育的主线功能是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助力学生发现人生的意义,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目标。在高校学生工作开展和思政课教学中,最重要的是促进高校学生对自身在新时代祖国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贡献力量与承担的责任进行思考,让广大学生在新时代长征路上能够更积极承担爱国责任心,端正自己的价值取向,塑造学生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更好的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创新和奋斗。综上所述,新形势下

8、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思想政策和战略方针对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具有重要启示作用,认真思考关于民族团结、时代责任等方面的思想内容,并将其贯彻进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将能推动我国高校思政教学水平攀升新高度。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几点思考在当前的环境下,高校学生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管理工作模式已经不适用于新时代的青年,为坚持以人为本,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本文通过分析当下形势,找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从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在班级实行导员制、进行人本教育等方面为大学生管理工作找出新的发展方向,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与水平。高校作为每年向社会输出大量人才的教育基地,肩负着来自学生、家长、社会等各个方面赋予

9、的责任,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才,除了要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还要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学校的管理水平从侧面展现了一个学校的校风,严谨科学的管理水平更能体现学校对待教育的用心。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也越来越多,不同的学生有着不一样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多样化的学生构成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必须要顺应新的变化趋势,转变原有的管理模式,深入了解学生工作,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有用之才。1高校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1)就业压力大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普及,大众教育在各地逐步推进,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10、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左右。高校入学率提高,每年毕业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与全国本科生研究生数量共同增长的,还有困扰着每个毕业生的就业率,在毕业季找工作时,大学生的学历优势已经失去,本科学历甚至成了一部分用人单位的准入门槛。毕业即失业的压力笼罩在学生头上,学生多岗位少、专业技能不扎实等原因使学生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给部分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伤害。另外部分学生缺乏抗压能力,在生活自理、人际交往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都会在学生就业时造成一定的影响。(2)信息化社会带来的网瘾问题。网络的普及和电子信

11、息产品迅速的更新迭代,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外界信息并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还让广大学生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学生可以根据所见所闻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让自己变得更加充实。但网络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在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学生每日接触大量的信息,鱼龙混杂的信息冲击着学生的大脑,学生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成为一些人的利用对象,难免不会有学生因抵挡不住诱惑而误入歧途。除了网络中的虚假信息,网络游戏也是学生成长路上的一个绊脚石,学生在学习之余利用游戏适当放松缓解学习压力本是好事,但一些大学生对游戏成瘾并对其产生了一定的依赖,甚至一些家长来陪读控制其打游戏的时间也于事辗补,只能休学回家,最后浪费了时间、

12、金钱还荒废了学业。(3)学校管理机制不完善。很多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仍然依靠传统的管理办法,在新形势下有很多工作上的缺陷却依然没有改进。比如管理工作集中于单一的对具体事务的处理,这就造成了相关工作管理部门工作重心偏移,精力过多地放在日常工作而不能将注意力转移到学生身上,在学生需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只将目光放在学生的学习成果上却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具体需求。还有部分高校对基层工作不够重视,学生管理工作的基层岗位人员空缺,甚至一些管理岗位实行一人多岗的兼职,这种管理机制极易造成工作人员流动变化大的情况,还会使基层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与学生接触较少甚至与学生脱节,从而导致学生管理

13、工作不协调不完善,工作混乱降低工作质量。2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2.1 注意学生的素质教育、加强心理疏导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随着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和招聘市场对高质量人才的需要,除了学生要树立全面提高自身能力的意识,学校也要根据用人市场的需求,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受教育环境。除了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要注重能力的培养,使教育成果既能达到教育目标又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学校还要提供一些有利于学生找到工作的资源,在就业指导方面,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能够在学生找工作时提供很大的帮助。但学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如果可以进一步细化就业指导教师的工作,在各学院设立专门负责该学院就业工作的指导教师,搜集相关专业的就业

14、资料,这样不仅能够减轻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还能让学生对用人单位有更深层次的了解,避免盲从、精准投放简历。针对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的问题,高校要建立起一支专业的心理辅导队伍,完善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很多人都会有些许的心理问题,但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人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也不会去寻求专业的帮助和心理辅导;而意识到自己有心理疾病的学生,也不会主动在学校里向别人透露这一情况。因此,学校除了要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对前来咨询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还要培养专门的心理辅导员深入到各个学院,传播心理健康知识,主动了解每个学生的状况,及时对有心理方面困扰的学生进行辅导,尽可能缓解学生现有的压力,降

15、低学生患心理疾病的风险。还要根据已知资料总结研究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规律,对曾经进行过心理辅导的学生建立资料卡,在一段时间后进行必要的回访,了解心理辅导情况。2.2 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在高校现有的管理模式中,基本的管理办法都是将学生纳入到班主任或辅导员的管理之下,在这种管理方式中学生失去了主动性,几乎一切活动都是以被安排被管理者的身份出现,严重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管理工作模式使两者之间产生距离,经常会出现管理不到位或消息不能全覆盖的情况,严重的还会出现对立情绪,导致难以推进管理工作。新形势下,应该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将工作交到学生手上给学生体验各种工作的机会

16、,班主任或辅导员充当协调学生工作的角色,让学生承担管理工作积极参与到班级、学院、学校的工作中,既完成了学校或学院下发的任务,又让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以提升。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实际是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向同学传达学校要求时,实际是对学生表达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的培养,在与同龄人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需要他们了解身边的同学,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要求学生自我管理不是忽视班主任或辅导员的作用,在学生中间发挥协调作用也是必要的,需要管理工作者发挥自身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技巧,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不断取得学生的信任与理解,关注学生在生活中的主体意识,积极发掘学生身上的

17、积极因素,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自律能力,通过班级活动提高班级凝聚力,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质量。2.3 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学生日常管理、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及工作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将辅导员按职能分工、提高辅导员专业化能力是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必须要做的。西方发达国家针对高校辅导员的分类工作已经做得非常细,包括学习、生活、住宿、心理、职业辅导员等多种职位,学校将这些工作交给专门的辅导机构来做,而这些辅导员很多都获得了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要想在辅导机构获得职位还要通过相关的职业考试。我国早

18、在1995年就进行了“导师辅导员制”的试点工作,在大一大二时,由导师带领大三或大四的优秀学生担任辅导员,负责新生各方面的工作。这种制度降低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让学生担任辅导员,拉近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沟通更便捷、更容易理解,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还为学生提高了良好的锻炼机会,为培养适应市场的综合性人才做出贡献。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调整,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高校辅导员会向着更专业的方向发展,通过专业化的培训将工作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促进学生管理工作落到实处。2.4 4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目标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也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以人为本在高校的工作中也就意味着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把培养

19、学生成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放在工作的第一位。辅导员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目标,将学生放在工作的中心,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将引导学生成才和学校的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科学化专业化管理,构建出良好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实现对高校学生的高效管理。以学生为本,就需要辅导员转变工作方式,重视学生工作、尊重学生的需求,对有着不同特点的、不同生活环境的学生进行差别化人性化管理,让学生化被勤为主动,两者积极沟通互相理解,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管理的工作中来,向辅导员的工作提出调整的意见和建议,辅导员也可以向学生了解实际情况,及时指出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让学生不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予以改正。此举还能

20、方便辅导员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学生思想出现偏差的时候,辅导员可以通过交流第一时间予以调整,经过积极有效的引导让学生牢牢守住思想阵地,提高学生的自制力和分辨错误信息、抵御不良思想的能力。3结语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高校辅导员应以耐心的态度投身于管理工作之中,努力转变身份做到一切以学生为主,不断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让学生对辅导员产生信任,认真做好辅导员要求的工作。还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提高对自身行为的约束能力。确立人为本的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体会到科学化、专业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促进高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使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