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音乐第七课《钟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03987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音乐第七课《钟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音乐第七课《钟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音乐第七课《钟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年级音乐第七课《钟声》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年级音乐第七课《钟声》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音乐第七课《钟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音乐第七课《钟声》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年级音乐第七课钟声教学设计第七课 钟 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钟声叮叮当 2、表演歌曲钟声叮叮当 3、音乐唱名学习。唱准 4、7、1音高,并进行实践创作活动 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钟声叮叮当,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有感情地唱好钟声叮叮当。要求学生用亲切、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引导学生体验歌曲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二、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学习在情景中用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 三、复习七个唱名,唱准 4、7、1音高,并进行实践创作活动,能用七个唱名组成简单旋律。 四、通过乐器学习歌曲钟声叮叮当增强学生学

2、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重难点: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 复习七个唱名,唱准 4、7、1音高,并进行实践创作活动,能用七个唱名组成简单旋律。 教具:电子琴、录音机、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 2:复习歌曲捉迷藏,边唱边表演 3、音乐知识:按教师手势唱do、re、mi、sol、la按教师手势学习fa、si、do按音阶唱打乱顺序唱 出示视唱曲:2/4 1 3 56 6 56 7 65 1 3 56 6 54 4 3 21 二:新课学习: 1:导入:幻灯出示欧洲教堂 2:听录音,注意演唱顺序 3:有的小朋友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过,

3、你能说说在教堂中经常发出什么声音?音乐是怎样表现的呢? 4:你回用动作表演吗? :学习歌曲出示大歌片或投影片 1)听歌曲录音钟声叮叮当; 2)教师范唱歌曲钟声叮叮当(歌曲中出现了几个“4、7、”) 3)竖笛演奏钟声叮叮当旋律 4),引导学生画图形谱 教师画图形谱第三、四句由学生自己画图形谱自学识谱 ) 小声随唱;流畅的情绪,连贯地唱一边,注意起伏,并在“v”处换气 )律练习:要求同学模唱歌曲旋律,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 4:简单表演歌曲钟声叮叮当:即兴表演丰满了悦耳的钟声效果,犹如交织成一曲美妙动听的“钟声交响曲”。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四、教后记: 五、板书设计: 第七课 钟

4、声 表演钟声叮叮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维也纳的音乐钟 2、欣赏乐曲灵隐钟声 3、编创与活动:用1、2、3、5、6六个音编自己的歌 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自己的歌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感受乐曲夸张而富于童话色彩,又有轻松和滑稽气氛,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引导学生聆听电子琴独奏曲灵隐钟声琴独奏曲。作者以电子琴的丰富音色和宽广的表现力,并能参与进行即兴表演。 三、引导学生学习用1、2、3、5、6六个音编自己的歌、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四、通过乐器演奏自己的歌,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

5、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器乐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维也纳的音乐钟 1)初听,。 2)谈谈所听内容;介绍维也纳的音乐钟设问:你能否听到钟摆的滴答声? 学生讨论:出示:5 3 5 0 5 5 3 5 唱一唱主题曲调 设问:A、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 B、你能想象宫里的情景吗? 3)复听全曲,师生交流 4)复听:结合音乐情绪自由地随音乐即兴律动。每当主题曲调出现时,边哼唱,宾合着音乐拍手或做动作 2:聆听灵隐钟声 1)导入:你们去过寺庙吗? 师:你们听到过庙里的钟声吗?请你用声音模仿一下介

6、绍杭州灵隐寺 2)放录音,学生听引子部分钟声学生讨论 3)看书上谱例学生哼唱 4)欣赏全曲,学生自由用动作表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5)小结:这是中国佛教音乐中的钟声,很有特征,特别是除夕和新春第一天的钟声,有很多人前往聆听 3:用1、2、3、5、6六个音编自己的歌 出示:3/4 XX XX X XX 0学生拍打节奏 学生分组试编展示修改唱用竖笛演奏 三、课堂小结:这是中国佛教音乐中的钟声,很有特征,特别是除夕和新春第一天的钟声,有很多人前往聆听。 四、教后记: 五、板书设计: 第七课钟声 欣赏乐曲维也纳的音乐钟 用1、2、3、5、6六个音编自己的歌 出示:3/4 XX XX X XX 0 第三课

7、时 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美丽的黄昏 2、表演歌曲美丽的黄昏 3、音乐唱名学习。唱准 4、7、1音高,并进行实践创作活动 5、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美丽的黄昏,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有感情地唱好美丽的黄昏。要求学生用亲切、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引导学生体验歌曲优美抒情的三拍子旋律。 二、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学习在情景中用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 三、复习七个唱名,唱准 4、7、1音高,并进行实践创作活动,能用七个唱名组成简单旋律。 四、通过乐器学习歌曲美丽的黄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8、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 2:复习钟声叮叮当分声部唱一唱二声部合唱 3:器乐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表演美丽黄昏 1、导入:黄昏的晚霞美吗?请小朋友听一听音乐是怎样来表现的呢? 2、听录音学生谈感受听音乐,学生说说是几拍子的?放音乐学生试拍师生随着音乐一起拍打 3、引导学生用动作即兴表演 4、跟着录音轻唱 5、说说表现的意境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速度 表达的情绪 稍快 轻松、愉快 中速 宁静、美妙 稍慢 低沉、压抑 6、轮唱 7、学唱歌谱学生用竖笛演奏A、重点唱一唱第一乐句前六小节,并画图形谱 1)学生画出第二乐句的图形谱 2)连起来唱进行轮唱 8、选择三角铁、串铃、小鼓、双响筒在“叮咚”处伴奏 分组尝试分组展示学生评价 三、小结:用竖笛和三角铁伴奏,学生自由表演。 四、教后记: 五、板书设计: 第七课钟声 表演歌曲美丽的黄昏 唱准 4、7、1音高,并进行实践创作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