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文学.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1154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严肃文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严肃文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严肃文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严肃文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严肃文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严肃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严肃文学.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严肃文学“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之我见 和硕一中郭绍华 美文学”、“工笔文学”,“探索文学”、“精美文学”、“先锋文学”、“前卫文学”、以至什么“小议文学“等等,那么“通俗文学”叫做“俗文学,”“娱乐文学”、“畅销文学”、“传奇文学”以至“大众文学,”又何足为怪?说到创作方法,“纯文学”恐怕比“通俗文学”更杂,且不说现代主义、古典主义、批判主义、自然主义、意识流、朦胧派等各色俱全;即以“严肃文学”奉为全科玉律的“现实主义”而论,就有什么“无边现实主义”、 “结构事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等,可见,一向以“纯”自诩的“严肃文学”不也是杂而又杂吗? 还有人竞然把梁山泊上排座

2、次的办法搬到文学上来,把“严肃文学”奉为正流,而把“通俗文学”斥为异端,这更是未免有点霸道了,因为文学中的“雅”、“俗”分流,是由来已久的文学现象,诸如诗经中的;“国风”与“雅”、近年来,“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之争愈演愈烈,至今聚讼纷纭,舌剑唇枪、干戈未息,一些人罗织种种罪名,百般责难和攻诘“通俗文学”,好象中国文学的弊病,其滥 殇盖源于“通俗文学”似的。 有人贬斥“通俗文学”杂而不纯,是“大杂烩”。这种贬斥既不科学更不符合实际,因为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绝对“纯”的事物,文学也概莫例外。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是纷纭复杂变化多端的,文学又怎能象硅原子一样平板而单调?即以号称“纯文学”的

3、“严肃文学”来看,其作者也是三教九流,并非清一色的文人学士;其作品也广泛,古今中外,天上人间,并非一味地观花洒泪,对月伤怀。在这一点上“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又有什么两样?至于说作品种类多样,名目繁多,这是文学发展中的必然结果。“严肃文学”既然可以称为“纯文学”、“雅文学”、“沙龙文学”、“象塔文学”、“艺术文学”、“唯 - 1 - “颂”、“汉赋”与“汉乐府”、“六朝骈文”与“唐传奇”,直到明清的“八股文”与“说部”,均可窥其一斑, 二者一直是各领风骚,各擅胜场,双峰并峙,二水分流,并无尊卑贵贱之分。再说“雅”与“俗”也在互相演变。在古代,只有诗词文赋可登大雅之堂,小说戏剧之类一直被摒除在

4、艺术殿堂之外,可是时代发展了,人们的观念也在更新,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小说和戏曲,中国向来是看作邪宗的,但一经西洋的文学概论引为正宗,我们也就奉为至宝。红楼梦、西厢记之类,在文学史上竞和诗经、离骚并列了。试想,如果按照我们中国古代的老夫子给文学分类的等级标准,如果勾掉了伟大的小说家罗贯中和施耐庵、曹学芹和吴承恩、鲁迅和茅盾,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契诃夫和莫泊桑、果戈里和高尔基;勾掉了伟大戏剧家关汉卿和孔尚任、莎士比亚和易卜生这一列闪光夺目的名字及其久历不衰的经典名作,还剩下哪些作家堪称文学巨匠?还剩下多少部作品,堪称史诗丰碑?而我们现代那些以搞小说戏剧名噪文坛的“严肃文学”大师们,既不能高踞于

5、“正统”文学的宝座之上,又哪里谈得上什么“高雅”和“尊崇”? 还有人摆出一副道学家的面孔,贬斥通俗文学“低级”、“庸俗”,这不雅是一种偏见,简直是诬陷了。众所周知,近几年来,一些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文学孽种,借资产阶级自由化之风,死灰复燃,沉渣泛起,以荒诞离奇的情节招徕读者,以感官刺激迎合某些人的低级趣味,赤裸裸地描写色情,血淋淋地渲染凶杀,诲谣诲盗,祸国殃民,称之为“庸俗文字”,而加以扫荡,实是罪有应得,天经地义,但“庸俗”并非“通俗”,虽是一字之差,却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把“庸俗文学”的罪状加到“通俗文学”上来。而就“严肃”本身来说,这

6、也是文学作品的共同要求,通俗文学未必不“严肃”,“严肃文学”也未必一定“严肃”,那些躲在象牙塔里搜索枯肠,闭门造车,“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顾影自怜,无痛呻吟;那些如英格兰醉汉, - 2 - 沉浮于酒海梦雾里的“意识流动”,那些小面尔乔亚式的扭妮作态,自作多情;那些极力描写古佛青灯旁生死恋的,那些大肆夸张的“老虎、狗和狼的兽性美,”那些如“舌苔空空荡荡”似的挖空心思编造出来的,花园里的腐臭和阳光下的罪恶,凡此种种,既或再加上几道“严肃”的标签,也还算不上“严肃”。 还有人讥讽“通俗文学”语言粗鄙,不堪卒读,我倒觉得那些大作洋八股,存心把话说得颠三倒四,洋味十足,晦涩难读,故作高深,

7、甚至连写几百个字不用标点的东西,才是真正的“粗鄙”,不堪卒读,正象一位读者在读一篇现代名家的小说时说的那样,“读了两行半,憋了一身汗,忍气吞声读一篇,就象爬了一天戈壁滩。”反而倒是那些一直被称为通俗小说的三国演义、西游记、小二黑结婚林海雪源一类,人们倒是如吸新露,如饮甘泉,兴会淋漓,百读不厌。 还有些人指责“通俗文学”“土气”、“媚俗”。这也要做具体分析,“媚俗”如果是指迎合某些人的低级趣味,理所当然要受到指责,如果“媚”指取悦于人,“俗”指人民大众,这在美学上就叫做审美过程中产生的愉悦性。如果让人民大众看了喜欢,产生审美的愉悦感,这样的文艺作品有什么不好?难道那些坚决排斥群众性、恣意把文艺作

8、品从社会的广阔天地中移到个人封闭的书斋里,不去表现沸腾的社会生活,不去表现中华民族的英雄历史,却津津乐道身边琐事,卿卿我我,纠缠不休,不去表现人民大众,表现工农兵,却极力去表现自我,表现几个臆造的慷慨解囊的富豪,济困扶危的盗贼,刻意雕琢,故弄玄虚,从而把文学创作变作少数人以至个人的清玩或文字游戏,这样的文艺作品反而算好吗,反而应该让人们当作圣经一样加以供奉吗?至于说到“土气”,我倒以为,我们的作品中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中国有十三亿人口,是超级人口大国,更是超级文盲大国,这是一个严峻的事实,谁也不能无视于这个事实,文学创作也必须从这个事实出发,进行宏观到微观的 构思,不搞黄土地上的土腥味儿,

9、汗腥味儿,而一个劲去搞 - 3 - 法兰西香水,高级则高级,然而曲高和寡,最终恐怕难逃伯牙摔琴的命运。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人民是文学的母亲,谁脱离了生活,脱离了人民,谁的创作源就会枯竭,谁的艺术生命就会终止。古往今来,有些作家,有些作品,曾红极一时,但终于昙花一现,有的历经磨难,但终能流传千古,历史的覆辙难道我们还要重蹈吗?历史的教训难道还不足以发人深省吗?“杨花朴面迷春色,绛帐听经启慧知”,只要我们认认真真地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重温小平同志在第四届文代会上的祝词,认认真真地学习一下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有关论述,相信必会得到满意的答案。 总之,“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归根到底只能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相辅相成的关系,厚此薄彼,扬此抑彼,都难免出之于偏颇,甚或是谬误的。 创作需要才能,才能主要表现为敢于和善于创造,作为一位通俗文学作家,就是如何努力克服“通俗文学”固有的弊端,跳出旧传统的窠臼,做到“通俗而不庸俗,普及而不低级,传奇而不离奇,有益又不有趣,”以唯物主义观点观照历史,观照现实,寓时代精神于审美愉悦之中,达到雅俗共赏,团结人民,教育人民,鼓舞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的理想境地。 希望有更多更好更新更美的作品问世,为通俗文学再增新辉,再添异彩。 以上不揣浅陋,略抒管见,以就教于方家,与诸君共勉。 -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