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二北师大精品课程36.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219468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史二北师大精品课程36.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古代文学史二北师大精品课程36.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古代文学史二北师大精品课程36.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古代文学史二北师大精品课程36.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古代文学史二北师大精品课程36.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史二北师大精品课程36.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史二北师大精品课程36.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十六节唐代的通俗文学,一、唐代的通俗文学概况,通俗文学是辉煌灿烂的唐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文人的通俗诗歌、民间各种通俗文学形式,如变文、俗赋、话本、词文及歌谣等。,唐代经济高度发展,政治气氛宽松,思想活跃,文化日渐普及,统治者的某种偏好和佛教的大盛,都为唐代通俗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而前代文学形式,也为唐代通俗文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敦煌遗书,湮灭千年的瑰宝重见天日,并随之而产生了研究敦煌文物的敦煌学。唐代通俗文学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和重要价值。,二、王梵志及其他通俗诗人,唐代通俗诗派的代表人物王梵志,其次是寒山、拾得等。王梵

2、志是一位来自民间的通俗诗人。唐初王梵志就致力于通俗诗创作。其诗今存三百八十余首,张锡厚有王梵志诗校辑。,王梵志诗以说理为主,特别重视惩恶劝善,他的诗叙写个人的不幸遭遇,也揭示唐初的社会现实和世态人情。如其贫穷田舍汉真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贫困和不平。,再如吾富有钱时慨叹人情冷暖,活画出见钱眼开者的丑态。其诗中还有许多禅机哲理诗,既有一些积极倾向,更有不少带有浓厚宗教迷信色彩的内容。其诗来自民间,贴近生活,颇受僧俗人欢迎。,王梵志的诗“直言时事”,以五言为主,长短不拘,一韵到底,大量运用口语俚语、方音俗谚入诗,明白如话;朴素畅达,犀利明快,于嘻笑怒骂之中表达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惊世骇俗,独标一

3、帜。,寒山因长期隐居于浙江天台西的“寒岩”(即寒山),故号寒山子。他步趋王梵志,写了大量通俗诗。内容亦与王梵诗大同,形式亦以五言居多。以教戒说理为主,多用口语俗语,幽默诙谐。寒山诗历来颇受推崇。,王梵志等人以其现实的生活内容,明白如话的语言,冲破了传统文人诗典雅含蓄和唐诗讲究格律的风气,形成通俗一派,对唐诗通俗化起到积极作用,对后进产生明显的影响,并且在唐代就已流传到日本等国。,三、变文,变文是寺院僧侣向听众作宣传的一种说唱体通俗文学。通俗性是基本特点。这种说唱形式后来也为民间艺人所接受,不但在民间娱乐场所演出,而且还走入宫禁,逐渐从一种宗教的通俗宣传发展成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敦煌变文主

4、要包括佛经故事和世俗故事两大类。表现形式:一是讲经文的,如维摩诘经讲经文;二是不讲经文的,如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降魔变文等。说唱结合,韵白相间,多无定规。,变文说唱结合的长篇叙事文学,极善敷衍故事,想象奇特,色彩瑰丽,布局宏大,场景壮伟,惊心动魄,引人入胜。虽不乏宗教气息,但也颇富文学意味,对后世神魔小说有直接影响。,讲世俗故事的变文更富生活气息和现实意义,多取材于历史或民间传说,也有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内容丰富,更重视人物形象的刻画和说唱关系的处理,充分发挥了散文的叙事功能和诗歌的抒情功能,是变文艺术表现的一大进步。,唐代变文以其丰富的内容,独有的说唱形式,铺陈扬厉的手法,粗犷刚健的文笔,

5、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对唐代文人传奇、宋元以后的话本、拟话本小说、诸宫调、宝卷、鼓词、弹词等影响深远。,四、其他通俗文学 1、俗赋。,敦煌变文集中辑有韩朋赋、晏子赋、燕子赋等通俗的赋作。是魏晋南北朝杂赋和俳谐文的继承和发展,对后世的通俗诙谐之作也产生了影响。,2、话本。,话本就是说话人所依据的底本,如敦煌遗书中的韩擒虎话、叶静能话、残本唐太宗入冥记等。用散文叙说故事,很少或不用诗歌配合。语言浅近,情节生动,为宋元话本提供有益借鉴。,3、词文和民间歌谣。,一种通俗的叙事诗。如季布骂阵词文等。多用七言诗句,一韵到底,故事曲折,铺叙细密,适于演唱。唐代民歌流传不多,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