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旋转说课稿(1).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7790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形的旋转说课稿(1).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图形的旋转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3章第一节图形的旋转,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这节课,我是以观察为起点,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宗旨;遵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遵循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来进行这节课的教学设计,那么接下来我就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图形的旋转是继平移、轴对称之后的又一种图形基本变换,是数学 课程标准中图形变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从学生实际接触、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出发,从具体到抽象,从

2、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检验实践,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旋转特点的事物,进而探索其性质,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树立运动变化观点的良好素材。同时“图形的旋转”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隐含着重要的变换思想,它不仅为本章后续学习中心对称图形做好准备,而且也为今后学习“圆”的知识内容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知识内容生动活泼,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并且八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观察和抽象分析能力,他们能从简单物体的运动抽象成几何图形的变换,但思维的严谨性和抽象性仍相对薄弱,在授课的过程中需加强引导。针对学生的这种现状和一般性的认知规律,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三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生活中旋转现象的广泛存在; 掌握旋转的有关概念,理解旋转变换也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 会找出旋转前后图形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旋转中心、旋转角; 理解图形的旋转变换是由旋转中心、旋转角和旋转方向所决定的,探索和发现旋转后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着旋转中心转动了相同的角度,但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变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经历探索图形在旋转变换中的变化情况的过程,体会旋转变换对研究图形变化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对生活中旋转图形的观察、讨论、实践操作,使学生充分

4、感知数学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本节课数学知识技能相对简单,而数学思想方法与旋转变换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本节课将强化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方面目标的落实与渗透。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分析研究旋转现象,抽象概括旋转的概念,探索发现旋转的特征 难点是发现图形的旋转变换关系并恰当运用旋转研究几何问题 为了更好的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上 - 1 - 五、教学方法 按照学生认知规律,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数学活动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实验观察法为主,直观演

5、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除此之外教学过程中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也会采用启发式、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并且渗透探究式及情感式的学法。 六、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七、教学过程 基于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爱动手、好动脑,富有积极探究热情的特点,这节课共设置了七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引出新知;探索新知、形成概念;结合图形,升华概念;实践操作,再探新知;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回顾反思,深化提高;分层作业,促进发展。 环节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首先向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部分物体的和旋转现

6、象有关的图片: (1)大风车的转动; (2)时钟上的秒针在不停的转动; (3)由平面图形转动而产生的奇妙图案; 12 93 6通过这些画面的展示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我们身边除了平移、轴对称变换等图形变换之外,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着转动现象,从而产生对这种变换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欲望;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子,以引导学生寻找、认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并揭示本节的研究课题图形的旋转。 环节二、探索新知,形成概念 经历了具体的旋转现象观察后为了让学生对旋转有更深的理解我从具体的旋转现象中抽取出点的旋转、线的旋转、三角形的旋转并进行了旋转的演示。 O OD AB D C A ABEC B平面内点A

7、绕定点O逆时针60度旋转得到点B 平面内线段AB绕定点O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线段CD. 直角三角形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度后得到直角三角形CDE。 - 2 - 学生去观察、比较说出这三个旋转动画的异同,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得出旋转的三要素并板书,此时自然的让学生根据旋转中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归纳出旋转的定义。 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图形的旋转: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定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 设计意图:观察了上面图形的运动后,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目标:图形旋转的概念; 本环节教学学生先独立尝试,再与同学讨论交流、总结,授课过程中我会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

8、,碰到学生中的普遍性问题,在进行适当的探讨后,利用谈话讨论的形式进行解决。 环节三、结合图形,深化概念 在抽取出旋转的概念后要让学生及时巩固并理解旋转及其相关概念,并为下面探究旋转的性质作好准备。为此设置了习题处理这个环节。 1.下图可以看做是一个菱形通过几次旋转得到的?每次旋转了多少度? 这个练习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旋转中的一些文字概念。 2.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BC上的一点,ABD经过旋转后到达ACE的位置。问:旋转中心是哪一点?旋转了多少度?如果M是AB的中点,那么经过上述旋转后,点M转到了什么位置? A M E BDC 此题中考察了旋转角的确定。对于旋转角的概念,学生可能一时难

9、以归纳,所以我将让学生先观察点的旋转角,继而说出整个图形的旋转角,并让学生归纳得出旋转角的概念。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进行问题的研究与解答,培养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及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当学生能够掌握了旋转的相关概念,理解了旋转的三个要素后,可以比较自然地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利用度量等方法去探究旋转的有关性质。接下来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环节四、实践操作,再探新知 如图,在硬纸板上,挖出一个三角形ABC,再挖一个小洞O作为旋转中心,硬- 3 - 纸板下面放一张白纸。先在纸上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图案,然后围绕旋转中心转动硬纸板,再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ABC移开硬纸板。 C A O B A CB

10、 学生先动手操作而后可教师给出探究方向。 从图形角度: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从“线”的角度:图中除对应线段相等外,还有哪些相等的线段?引导学生猜想OA=OA,OB=OB,OC=OC,接着让学生自己能够用刻度尺去度量三组线段长,从“角”的角度:图中除对应角相等外,还有哪些相等的角?这里学生可能回答的相等的角比较多而杂,我将先让学生说出旋转角,再引导学生猜想AOA=BOB=COC,自己想到用量角器去量。 而后教师作出演示,并在演示中调整三角形的形状,旋转的角度,使学生能进一步的归纳探究所发现的事实,即每对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角彼此相等。旋转前后的

11、图形全等。 设计意图 本环节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利用度量等方法发现规律。而且以问题为导引,逐步对旋转的性质进行探究,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教学中教师提供给学生动态的旋转图形,进行指导并参与讨论交流,而后归纳出旋转的特征。 到了这里,学生已经认识了旋转并对旋转的性质有所了解,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旋转性质,我设计的问题在内容安排上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争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环节五、巩固新知,形成技能 1、2两个题目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的特点,发现图形的旋转变换关系,巩固旋转的性质。并利用其性质解答问题。 环节六、回顾反思,深化提高 利

12、用提问、解说形式,师生共同进行小结。 学生小结:自主小结和交流知识学习的收获,过程经历的感受,数学思想的感悟,学习方法的体会等,或提出疑问进行讨论; 教师小结: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究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领会数学的思想。 小结注重知识和方法两方面,学生可能只注重于知识小结而忽略了方法的总结,在方法小结时,需要教师的合作帮助,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和习惯。 环节七、分层作业,促进发展 - 4 - 最后布置作业,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了更好的因材施教,我准备了两部分作业:必做题和探究题。 必做题使学生进一步的对本节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 探究题使学生能更好的体会旋转变换对研究几何问题所产生的影响。 八、板书设计 本节课我的板书设计主要突出旋转的定义、性质,定义中突出旋转要素;性质从形、线和角的角度分析得出。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说明,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